㈠ 高瓴資本徹底退場後,蔚來能期待比吉利入股更好的歸途嗎
面對近日吉利汽車計劃投資3億美元入股蔚來汽車(NIO.NYSE),有望成為蔚來汽車第三大股東的消息,吉利汽車與蔚來汽車快速回復「對該消息不予置評,市場信息以官方公告為准。」
雙方均未否認的態度讓外界更加肯定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年前就有傳言稱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正在競購蔚來,其中,蔚來曾就廣汽的收購發布聲明,稱「雙方的討論處於初級階段,尚未達成最終協議」,而廣汽方面也發布了類似的公告。至於上汽與吉利方面,當時並未對此作出評價。
雖然吉利入局尚未最終敲定,但目前來看可能性相對較大。對此,有不少業內聲音認為吉利入股蔚來是為了提升資本含金量,又可納入高端電動車板塊,可謂是一舉多得——但從企業的角度出發,近日,吉利才剛剛放出與沃爾沃計劃合並重組的消息,並入沃爾沃這塊優質資產,恐怕比並入巨虧的蔚來汽車來得更加實際;至於高端電動車板塊,先不說3億美元資本入股對於企業實際運營方面影響有限,吉利本身還有純電動高端品牌Polestar,其次更有沃爾沃和領克,綜上而言,即便成為蔚來第三大股東,短時間內對於吉利的「強化」作用也不甚明顯。
那麼,在雙方談判的過程中,這3億美元目前究竟對誰的意義更大?無疑是蔚來。
誰都知道,蔚來真的非常缺錢。據蔚來此前發布的三季報,截至當季末,蔚來汽車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以及短期理財總額為19.61億元人民幣,較上季度末減少14.95億元;短期借款及應付賬款余額則較上季度末增加11.4億元人民幣,至46.77億元人民幣。彼時,蔚來汽車就曾作出預警,公司現金余額不足以提供未來12個月繼續運營所需要的營運資本。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以為能熬過1、2月傳統銷售淡季的蔚來又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暴擊」。
據悉,本該於今年2月8日下發工資的蔚來汽車並沒有如期發放,同時公司還啟動員工自願將十三薪置換成股票的計劃,員工可以在相應金額內選擇拿工資或者是拿公司的股票。雖然對此,蔚來表示是因為疫情造成復工時間推遲,導致經營管理節奏變化,但流動性嚴重不足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分析甚至在結合財報數據後給出了更「極端」的預測,稱疫情當中,蔚來的現金流恐怕只能「挺住」三個月的時間。
一邊是嚴重的「虧血」狀態,另一邊是前期風投接二連三的退出。
此前,作為蔚來第三大股東的高瓴資本在2月15日完成了對蔚來股票的「清倉」。
高瓴資本是蔚來上市前的重要投資者。2015年,高瓴資本領投蔚來1億美元A輪融資,並在C輪及C+輪繼續跟投蔚來。蔚來IPO時,高瓴持股比例達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去年1月30日,蔚來汽車宣布發行6.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當時騰訊和高瓴資本分別認購3000萬和1000萬美元。據悉,高瓴資本從2019年三季度起開始大規模減持蔚來汽車。盡管2019年四季度末蔚來汽車大漲,股價累計上漲40%,但高瓴資本還是在12月31日之前堅決清空了所持有的蔚來汽車股份。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蔚來累計虧損金額已高達429億元,蔚來股價的持續低迷是高瓴資本退出的重要背景。
無獨有偶,2月7日,淡馬錫減持蔚來股票1391萬股,持股比例從原先的5.4%大幅下滑至1.8%。從前期資本的迅速「抽身」不難看出,在高瓴資本和淡馬錫的示範下,資本市場對於造車新勢力開始從起初的「狂熱」轉而變得更為「謹慎保守」,這也意味著,蔚來的未來融資之路並不輕松。
值得注意的是,在風投退出之際,傳統車企尤其是自主車企的入局變得更富深意。目前,蔚來不僅僅是新勢力造車企業中交付量最大的車企,其還是唯一一家將產品賣入30萬元價格區間的企業,一旦這樣一家新勢力頭部企業倒下,多少會讓那些還處於「向上突圍」的自主車企感受到「唇亡齒寒」。尤其是特斯拉剛剛在華建廠投產,隨著這匹「狼」的闖入,羊群只有抱團才能求生。
因此,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競購蔚來的消息,從某個角度來看,也讓我們看到傳統車企對新造車公司的「惺惺相惜」。
只是,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在雙方的前期談判中,吉利汽車條件的苛刻讓蔚來很難接受。
但從吉利汽車的角度來看,在蔚來急需資金的當下,它在談判中佔有不少優勢。
比如,蔚來與吉利的牽手將進一步擴大想像空間。近年來,吉利的發展有目共睹,除了銷售體量上已經成為國內自主車企絕對的「龍頭」,更憑借與沃爾沃的技術共享完成了向品牌高端化的轉身,領克就是最佳案例。
眾所周知,目前,除了特斯拉實現階段性盈利之外,新能源車企鮮有不被虧損纏身者,包括高昂的電池造價在內,其餘還有供應鏈、工廠、製造環節無一不考驗著新勢力的現金流動性。而吉利的體系力包括產業鏈的把控,低成本的運作模式正是蔚來未來完成自身「造血」中最急需的能力。與此同時,投奔吉利,沃爾沃的技術背書也將成為蔚來繼續進軍高端電動車領域的助力。
換言之,對於蔚來而言,如果能夠背靠吉利這棵大樹,意味著有足夠的規模來分攤高昂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往往比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抗風險性更強。
更何況,因為吉利的「背書」,此時3億美元看似「杯水車薪」,但很可能在資本市場起到「拋磚引玉」的良效,讓蔚來的融資之路變得容易一些。
而反觀吉利,用3億美元換來蔚來在軟體層面、銷售服務以及充電布局模式上的創新,這筆投資不會是虧本的買賣。有分析認為,按照蔚來汽車剛剛在一級市場進行的可轉債3.07美元核算,吉利此輪投資後,將佔到蔚來汽車10%不到的股份,這恰好與高領資之前7.5%的持股比例相似。
目前,故事的兩位「緋聞主角」尚未粉墨登場,但以蔚來如今對於資金的渴求和吉利的前瞻果決,「一出好戲」很可能即將上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高瓴資本股票代碼
首先高領資本是沒有上市的,這個只是單純的投資公司,它自己本身是沒有股票的,但是它投資了很多公司,很多公司都是已經上市了的。所以說單純指高領資本的話是沒有股票代碼的。
㈢ 高瓴資本集團公司地址
近期,一份上市基金公告牽扯出了一家極為低調的百億私募機構。
這家名為「上海鉑紳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證券類私募,在2019年晉升至百億規模陣營,但關於該機構的蹤跡少之又少。
鉑紳投資主打股票策略,僅現身過一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行列。
這家成立於2011年的機構,沒有官方網站,行事低調,但旗下卻發行了60隻私募產品,背後的團隊只有6名員工。
甚至私募圈人士,也對鉑紳投資知之甚少。
它究竟為何如此低調?
或者,更進一步,他是否是某些大佬和大機構的「影子」。
定增蹤跡
在一些第三方平台,鉑紳投資被列為股票策略私募,這通常意味著私募專長是二級市場的股票投資。
但鉑紳投資僅出現於一家上市公司十大股東行列,仁和葯業,持有的個股為非公開增發(俗稱定增)獲得的股票。
另據Wind,2020年鉑紳投資還參與了10家上市公司定增,包括:合肥城建、同興達、沃特股份、昂利康、隆盛科技、中鹽化工、新安股份、節能風電、中原證券、至純科技(30.63,+0.89%),合計網下配售動用資金總額至少為3.38億元。
追溯至2019年,鉑紳投資參與了亨通轉債的首發,動用資金規模850萬元。
現身多家上市基金
偏愛定增的鉑紳近期開始大規模投資股票基金。
2021年1月,鵬華中證高鐵產業指數基金公告顯示:鉑紳八號私募基金、鉑紳十三號私募基金分別持有期場內基金總份額的17.19%和4.39%(截至1月11日)。
此外,鵬華中證銀行指數基金:鉑紳十一號、鉑紳十三號分別占場內基金總份額的1.37%和1.17%(截至1月11日)。
㈣ 與高瓴分手,與吉利牽手,蔚來的難題誰能解
(文/張鈺翊)誰能想到,一場疫情,逼著全國人民都學會了做涼皮。同樣是這場疫情,給中國的汽車行業按下暫停鍵,整個汽車產業鏈都因此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在大勢低迷的情況下,即便是資金和渠道已經有所積累的傳統車企,也叫苦不迭。此前,網傳北京賓士向天津市政府及天津市武清區政府發申請函,請求該轄區內的19家供應企業復工,申請函上寫著:「如果北京賓士不能在2月10日復工,經濟損失每天將超4億元人民幣。」
傳統老牌尚且如此,那些剛剛萌芽的造車新勢力又如何能擋住來勢洶洶的疫情攻擊?作為造車新勢力排頭兵的蔚來汽車,面臨的壓力似乎更大。
觀點:事實上,國內的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都和蔚來成長路徑相似,剛剛萌芽的它們必須依靠巨額融資得以生存。只不過,因為蔚來的棋局更大,圍觀的人群也更多。
正如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所言:「市場競爭是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新冠疫情更加劇了汽車市場的競爭,在市場緊縮的時候,競爭將更加激烈。處於末端的企業,也將加速被淘汰。」跌跌撞撞的蔚來何時才能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何時才能走出虧損的泥沼,都將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蔚來汽車遭高瓴資本無情拋棄,吉利慾砸3億美元抄底
在疫情影響下,那個被稱作「2019年最慘的人」和他的企業蔚來汽車更是難上加難,不僅遭第三股東高瓴資本清倉,還曝出延遲發放工資,擬用股票抵年終獎的消息……
吉利是否會入股蔚來,現在尚不得而知。不過大家對吉利的投資行為已司空見慣,從收購沃爾沃,到入股戴姆勒,再到收購路特拉,吉利的擴張並沒停止過。如果此次交易能共贏,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錯過一個億蔚來汽車股價暴漲66%
戲劇性的是,在蔚來財報公布的當天,也是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正式向15名員工交付首批國產Model3的日子,不論是巧合還是有意而為之,這一場廝殺已然撕開了那一層薄薄的窗戶紙,等待蔚來也將是特斯拉的產能爬坡後的圍追堵截。
回歸最開始的「一個億」,錯過的究竟是一次暴富的機會,還是規避了一次不定時的「失落」炸彈?時間和市場自然會告訴我們答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贛州投資智駿電動車 國機或退出
3月28日,國機智駿與贛州市政府簽訂5000輛新能源汽車采購協議,招來網友一片吐槽,「這牌子沒見過,何必浪費公款呢」。
但這次其實是網友搞錯了,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投資國機智駿最多的是贛州市。生產資質轉讓費和工廠建設,贛州市已經投了約20億元。國機智駿的車賣不出去,最著急的當然是贛州市。
國機汽車有意轉讓股份
國機智駿工商備案的最大股東是國機汽車,占股40%。據透露,原計劃國機汽車出資8億元,目前,實際僅投入5億,並已停止追投,同時有意轉手國機智駿股份給第三方,目前國機汽車正在運作此事。
國機汽車是央企國機集團旗下汽車銷售服務公司,在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榜居於前列。
2017年國機汽車牽頭成立電動汽車公司國機智駿,除了國機汽車控股40%,其它國機集團關聯企業占股42%,此外股份主要由國機智駿總經理張欣持有,這其中包括張欣持有的4000萬原始股。
2017年,國機智駿在江西省贛州市自建工廠,原計劃通過江西省發改委申請全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後審批政策收緊,不得已,在2019年,國機汽車協調母公司旗下的中恆天汽車生產資質切換給國機智駿,資質轉讓費用最終由贛州市政府買單。
銷售主要靠政府采購
2019年11月份,國機智駿三款車型上市。這幾款車基於90年代的老舊車型開發,續航等關鍵技術指標也不具競爭力,上市至今,行業內很少發聲,消費者更是對其缺乏了解。
目前也無從查詢其實際銷量情況。據了解,現在智駿的銷售主要集中在贛州市,圍繞當地的政府采購。
除了3月份簽署的的5000輛采購大單。從贛州市政府官網獲悉,今年1月份,國機智駿在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組織了推廣應用會,1月19日,國機智駿向贛州經濟開發區訂購的300台新能源汽車首批交付30輛。4月27日,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會組織「開著國機智駿」游贛州春遊活動。
贛州市及國機智駿圍繞當地的官方采購及市場活動頻繁。
裁員200人?
受汽車市場下行、疫情等因素影響,加之國機汽車暫停對國機智駿輸血,企業資金緊張。
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國機智駿進行了大范圍裁員。裁員涉及營銷、研發等職能部門。總計裁員約200人,據了解,國機智駿目前總計1000人左右。
網上出現大量國機智駿暴力裁員的信息?,憲深說車與國機智駿公關人員咨詢此事,對方表示,今年初公司是有些正常的人員變動,但要說是裁員,就太誇張了。
人員轉向贛州
知情人士介紹,去年公司運營總部從北京通州區搬到南京後,目前公司采購、質量和製造工程人員又轉移到贛州辦公。下半年,研發及營銷人員可能也要搬到贛州。
至此,國機智駿將會成為贛州的主要製造企業,當地政府也寄望國機智駿能給當地帶來更多的就業、稅收及相關配套貢獻。
目前,產出的車能銷出去是國機智駿的當務之急。除政府采購外,其它銷售渠道的表現並不理想。據網上自稱國機智駿的員工反應,新開的直營店因銷售不佳也出現了關停、裁員。
贛州的政府采購也僅能解決國機智駿的燃眉之急,後續將有更大的銷售壓力考驗張欣的營銷團隊。
但目前贛州市是國機智駿的最大投資者,暫時企業沒有完全斷血風險。
這也是眾多新造車所艷羨的,目前,投靠地方政府安全上岸是新造車幾乎唯一的選項。
靠地方政府投資上岸
去年底,高瓴資本退出蔚來汽車,業界傳出各種對蔚來不利的消息。上月,合肥市70億元投資蔚來汽車簽約落定。蔚來汽車總部也將落戶合肥。讓此前融資不順的李斌和蔚來暫時度過了危機。
4月底,獲得寧波市奉化區國有資金6000萬元注入的電動車企帝亞一維,北京總部也遷到了奉化區溪口鎮。在北京僅留了投融資部門。
有實力的新造車和地方政府各取所需達成合作,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新能源汽車投資大,風險高,收益回報周期長,但能為地方解決大量的人員就業、稅收、配套等,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剛剛出來不久的乘聯會數據顯示,1-4月份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同比下滑超50%。
在汽車行業整體下行,新造車企業在短期內無法盈利的情況下,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還在培育期。近來,社會資本退出,地方政府頻頻援手新造車企業就成了一種合理的邏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2015高瓴資本持股票行情查詢
農村經濟工作會議等相關會議召開在即,以土地流轉、農林牧漁等相關的熱點題材重新被市場所關注另外,多地自貿區或再度獲得高層批復,自貿區概念股也有可能再度上演地圖行情等,而上述板塊在前期政策發布時出現了一波反彈,隨後都出現了一波調整,如今行情回歸,這些前期熱點也有了回歸的機會
㈨ 高瓴資本准備減持蔚來,2021年蔚來能繼續狂奔大發展嗎
高瓴資本准備減持蔚來,2021年蔚來我認為能夠繼續狂奔大發展,因為新能源汽車處於時代風口,這是一個時代變革的產業,蔚來作為新能源汽車肯定會繼續發展,我看好他們的未來。
新能源汽車作為清潔能源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和喜歡,隨著對環境越來越重視,新能源汽車有可能代替傳統汽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幾萬億的規模,這么大的市場肯定只要風口企業都能夠發展很好。高瓴資本准備減持蔚來,2021年我認為蔚來能繼續狂奔大發,因為蔚來已經開始賣新能源汽車,恆大汽車一輛都還沒有香港市值已經達到千億以上,蔚來已經有了新能源汽車,估值應該更高,資本減持是正常現象,對企業不會帶來多大影響。
三、你看好蔚來汽車的發展嗎。
我非常看好蔚來汽車的發展,因為新能源汽車是時代變革產物,如果能夠代替一半的傳統汽車,這個市場空間都是幾萬億,這么大的市場作為新能源汽車肯定會成為最受益的企業,我是非常看好蔚來汽車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