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理論上股票上市當天,可能跌破跌破發行價嗎
理論上股票上市當天,有可能跌破發行價。
股票上市是指已經發行的股票經證券交易所批准後,在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的法律行為,股票上市,是連接股票發行和股票交易的"橋梁"。
向投資者出售公開發行的股票、債券的價格。此價格多由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由於發行價是固定的,所以有時也稱為固定價。股票發行價就是指股票公開發行時的價格。
㈡ 證券b為什麼突然有2.23第二天變為1.04元了
1. 場內基金:
LOF,英文名稱是「Listed Open-Ends Funds」,中文稱為「上市型開放基金」。顧名思義,它是一種開放基金,但是卻可以象股票那樣上市交易。要搞清楚LOF,我們先明確兩個概念,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
場內交易,指的是在證券交易市場內,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股票市場內進行的交易。場內交易,其實是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甲持有基金,報出一個賣價,乙想買入基金,接受甲的賣價,交易完成。整個過程中,基金的所有權發生變化,但是整個基金的規模並不會變化。
場外交易,當然就是在股票市場之外的交易,也就是我們通常在銀行或基金公司等機構進行的基金申購和贖回等交易。場外交易,實質是你拿出錢給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給你新的基金份額作為憑證。將來你憑這個份額換回你的投資。這個過程中,因為你的申購或贖回,整個基金的規模會相應的擴大或縮小。順便說一句,在基金公司網站進行的申購或贖回同樣是場外交易。
LOF基金首先是開放基金,和普通的開放基金一樣,可以在銀行進行申購和贖回的買賣,這個過程和普通基金沒有任何區別,你去工行或招行想申購廣發小盤,按規定付出1.5%的申購費,再根據當天的基金凈值計算,得到相應的基金份額,最低金額1000元。
而LOF基金的特別之處——在股票市場內進行交易則不同。因為場內交易發生在買賣雙方之間,所以交易價格並不是基金當天的凈值,只要買賣雙方都接受某個價格,那麼交易就會在這個價格上成交。這也是為什麼去年LOF基金南方高增會出現場內價格遠超出凈值的現象。在11月27日這天,南方高增的實際凈值是1.8158,而場內交易價格最高時,居然達到2.503元,高出凈值37.8%,雖然隨即出現快速下跌,最終以2.170元收盤,仍然高出凈值19.5%。
會不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同樣的基金,同樣的份額,在銀行只能按1.8158贖回,在場內居然可以賣到2.503元。要知道LOF基金是可以進行場內場外轉換的,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你原本是在銀行申購的基金份額,可以申請轉換到股票市場進行交易;反之,你在股票市場內買到的基金份額,也可以申請轉換到場外,在銀行進行贖回。
11月29日,隨著價格連續2天下跌,大比例分紅(每10份分紅7.47元)後的南方高增剛剛趨於平靜,臨近收市的時候,場內卻突然出現資金,再次強力拉升交易價格,使南方高增在接下來的30日和12月1日出現連續2個漲停板(2個10%的漲幅),又一次成為市場的焦點,到了12月1日居然以高出實際凈值34.5%的價格收盤。看到這里,恐怕不少朋友都會按耐不住激動了,是啊,當時高達30%的差價讓很多人象你一樣按耐不住哦。在看到29日以高價收盤後,紛紛在30日提出了轉換申請,可惜這里還有一個時間差的問題,從你在場外提出轉換申請,到可以在場內進行賣出,需要2個交易日的時間。30日提出申請,蜂擁趕來的散戶終於在12月4日(2、3日是周末)進場了,可惜迎接他們的不是昨天的10%的漲停價格,而是-10%的跌停價,而且數百萬份的賣單早早就掛出了,散戶即使想賣出手上的份額也是不可能的。暴跌一直持續到12月8日,累計跌幅達到31%,到8日收盤,南方高增的場內交易價格是1.04元,而場外的實際凈值卻是1.0511元,場內價格反而折價-1%。
從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LOF基金確實存在著場內、場外價格不同的套利機會,但是因為時間差的關系,要實現這種套利並不容易。即使手中已經持有該基金,仍然需要兩個工作日才能轉換成功。所以,千萬不要因為看到某個LOF存在差價而輕易的在場外提出申購,再試圖轉換到場內,這個過程恐怕至少要4個工作日。
事實上,大多數LOF基金的場內交易價格是比實際凈值折價1~2%,我們並不需要特別關注這個價格差異。LOF基金這種交易方式主要是為了方便大家投資,習慣於投資股票的投資者可以不需要去銀行開戶,就直接進行基金的買賣,而且相對於銀行的申購費1.5%,場內交易0.3%的費用無疑是便宜很多的,而且賣出基金後得到的資金,當天就可以用來買入股票或其它基金,即使提現,第二天就可以了。比起場外贖回3、4天的等待,資金周轉上也更靈活。
最後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抓中入場時機,因為場外申購不管你當天什麼時候申購(15點之前),都是按收盤後的凈值成交,也就是所謂的未知價原則。而LOF基金場內交易,你可以知道自己的買入價格,同時當市場出現盤中大幅下跌的時候,比如3月1日、3月19日,雖然最後收盤凈值肯定是漲的,但是在當天開盤的時候,卻有低價買進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封閉基金在封轉開後轉型為LOF基金,因為那些原本就是在場內買入封閉基金的持有人來說,直接在場內賣出肯定是最方便的。
目前已經發行的LOF基金有:
南方積配 160105
南方高增 160106
博時主題 160505
鵬華價值 160607
鵬華動力 160610
嘉實300 160706
長盛同智 160805
富國天惠 161005
融通巨潮 161607
招商成長 161706
萬家公用 161903
長城久富 162006
荷銀效率 162207
景順鼎益 162605
景順資源 162607
廣發小盤 162703
興業趨勢 163402
天治核心 163503
中銀中國 163801
中歐趨勢 166001
什麼是ETF基金?ETF,英文名稱Exchange Traded Fund。中文名稱,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一個名字就要三重定義了,首先它是開放基金,其次它是指數基金,最後它是可以交易的,什麼是可交易的?就是和股票、封閉基金類似,可以在交易所內進行買賣的,當然和它最象的還是我們前天介紹的LOF基金。它們都是開放基金,既可以在銀行進行申購贖回,同時也可以在交易市場直接進行買賣,以至於不少人把它們混淆了。
其實指數基金沒有想像的那麼神秘,普通的指數基金,比如易方達50、鵬華50等,和其它的開放基金其實是完全一樣的,同樣每天公布凈值,同樣需要在銀行或基金公司進行申購、贖回,不管是買賣的流程還是計算收益的方法都和普通的開放基金完全一樣。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把指數基金單獨作為一個品種呢,就是因為它的投資方式和投資對象有所不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股票指數?說起來比較復雜,它是由股票交易所或者證券機構編制的,用來反應一群股票的變動情況的。單個股票的漲跌,大家都很容易看出來。可是上海交易所一共有800多隻股票,任何一天這些股票都是有漲有跌的,你怎麼反映出來這些股票整體是在漲還是在跌呢?根據股票漲跌的數量?顯然不行,首先怎麼反映500隻股票漲和800隻股票都在漲的區別?其次,股票市值3億ST天華和股票市值1.39萬億的工行都漲1毛錢,對整個股市的影響顯然是不一樣,於是就出現了股票指數。比如影響巨大的上證綜合指數,就是以上海市場內所有發行的股票為樣本,綜合考慮它們各自的市值和總市值比例,編制而成的。樣本中每一隻股票的漲跌,都會根據它們市值的大小對指數產生不同的影響。
於是各個股票交易所和證券機構就開始推出自己編制的指數,分別反應不同的股票群體的漲跌情況。比如深圳綜合指數、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等等。以上證50指數為例,它就是上海證券交易所04年1月2日發布的,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以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優質大盤企業的整體狀況。所以呢,上證50的漲跌就反應了這50隻股票的漲跌情況,這50隻股票就稱為上證50指數的成分股。當然,隨著新的有影響力的股票出現,成分股是會出現變動的,比如中國平安上市被加入指數後,股票同仁堂就被挑出了成分股,從而依然保持50隻成分股。
說了這么多,再回頭說指數基金。不同的指數基金就是以不同的指數中的成分股為投資對象。以易方達50指數基金為例,在基金成立的時候就已經宣布了該基金投資的股票是上證50中的成分股。通過對這些股票進行不同比例的投資,最後達到的效果是什麼呢?就是基金的凈值與指數的漲跌同步!比如工商銀行漲1毛錢錢,會造成上證50指數漲1%,那麼同樣的,它也會令這個指數基金的凈值漲1%,當然,同時還有其它49隻股票的漲跌也同時影響著50指數和基金凈值的漲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稱指數基金為「被動投資型基金」,因為它對股票的投資比例,是受到指數中各個成分股影響的。當然要做到基金的凈值和指數的漲跌完全同步是不可能的,通常是要求凈值的變動和指數相比,在某個可以接受的誤差范圍之內。而且我相信每個基金的投資人都不會介意凈值的漲幅高於指數的漲幅。所以,基金經理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或者是更低的風險,還會少量買入一些成分股之外的股票。比如基金鵬華50還投資了深圳市場的股票——萬科。
接著說ETF基金,首先ETF基金一定是指數基金,這也是它和LOF的區別之處,LOF基金的特點一句話就是:可以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開放基金,它既可以是指數基金,也可以是其它類型的基金。
ETF在場內交易的方式和LOF是一樣的,買賣雙方各自報價,價格相同則進行買賣。它們的另外一個區別在於場外交易,也就是進行申購和贖回的時候。ETF的場外申購和贖回是面向機構和大戶的,普通散戶很難達到最小申購額度的要求。比如華夏50ETF,最低申購份額是100萬份。而事實上50ETF的申購並不是用錢去買基金份額,而是進行股票的交換。基金公司會在開市前,根據自己手中成分股的比例,列出一個申購、
2. 上市開放式基金(LOF)
(1)場內操作:投資者不需要單獨開立基金賬戶,但必須擁有深圳證券(股東帳戶卡或基金帳戶卡)賬戶卡。
交易通道:進入營業部的乾隆交易系統,點擊「場內基金」
電話委託中的「2」委託-----「4」基金申贖
網上交易系統中的股票委託------場內基金
(2)二級市場交易:進入資金賬戶(該賬戶必須掛深圳證券賬戶卡),選擇股票交易,像正常股票買賣交易一樣,輸入基金代碼買入,即可。這個過程被稱為LOF基金二級市場買入,和買賣封閉式基金一樣。
3、上證基金通
(1)場內操作:投資者不需要單獨開立基金賬戶,但必須擁有上海證券((股東帳戶卡或基金帳戶卡)賬戶卡。
交易通道:進入營業部的乾隆交易系統,點擊「場內基金」
電話委託中的「2」委託------「4」基金申贖
網上交易系統中的股票委託------場內基金
(2)場外操作:投資者需要單獨開立所要購買的開放式基金所屬公司的基金賬戶(如買南方的任一基金須開立南方基金賬戶,買華夏的任一基金須開立華夏基金賬戶等等)。
A、現場交易:投資者進入委託系統在「開放式基金」模塊進行基金的認購、申購及贖回。
B、網上交易:投資者可開通證券交易網上委託功能,利用網上交易模塊,在「開放式基金」業務模塊完成基金的認購、申購及贖回。
C、電話委託:投資者可通過開通電話委託(967218、4008139666、2033000、204400),利用電話委託中的「開放式基金」業務模塊,完成基金的認購、申購及贖回。
4、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1)場內操作:投資者不需要單獨開立基金賬戶,但必須擁有上海或深圳證券賬戶卡。
交易通道:進入營業部的乾隆交易系統,點擊「場內基金」
電話委託中的「2」委託-----「4」基金申贖
網上交易系統中的股票委託------場內基金
(2)二級市場交易:進入資金賬戶(該賬戶必須掛上海或深圳證券賬戶卡),選擇股票交易,像正常股票買賣交易一樣,輸入基金代碼買入,即可。這個過程被稱為ETF基金二級市場買入,和買賣封閉式基金一樣。
㈢ 現在跌破發行價的股票有哪些
跌破發行價,2005年股改之後,一共四隻,中海集運、中國太保、中國石油、中國鐵建。
到昨天,只有兩只了。
1、中石油 收盤16.02元,發行價16.70元,破4.1%
2、中國太保 收盤23.73元,發行價30.00元,破21.0%
㈣ 什麼叫破發行價
股票上市第一天的開盤價格就叫發行價,跌破它就叫跌破發行價。
新股破發中的發是指股票的發行價格。新股破發是指股票發行上市當日就跌破發行價,在一級市場申購中簽的股民也是要賠錢的。在股市中,當股價跌破發行價時即為破發。而普遍情況,特別在牛市行情中比較少見,在市場徘徊期常見到。
對於新股頻頻破發的原因,市場普遍認為,市場低迷並不是主因,發行價格和市盈率偏高才是禍首。
在新股的發行中,投行可以同時兼任多重角色,既可以是企業上市的保薦人、承銷商,財務顧問,同時也可能是股東,這種直投、保薦、承銷的多重角色意味著利益的直接相關。募集資金額越高,意味著可以獲得的承銷費更高,而如果有直投的話,其所獲得的回報更為豐厚。
現實情況確實如此。據了解,一些券商對IPO項目超募資金部分收取5%至8%的承銷費,這明顯要高於正常的標准。在投行與企業利益趨同的情況下,投行無疑更有動力將發行價定高。
「三高」現象頻現的主要症結在投行。在她看來,投行對於估值判斷並不準確,其原因主要出在兩方面:一是專業能力,二是缺乏自律。
其實自新股發行頻現「三高」以來,投行在其中擔任的角色就一直備受質疑。很多人認為,保薦機構或主承銷商與發行人同屬利益共同體。所以保薦機構與承銷商可能會失去客觀公正性。
一般來講,新股定價通常可分為四個步驟:主承銷商給出估值范圍——研究員根據主承銷報告出具定價報告——機構根據研究員報告向主承銷商出具報價范圍和申購數量——主承銷商和企業確定新股發行價。而機構研究員主要就是根據主承銷商出具的這份投資價值報告來了解。
據業內人士表示,一般情況下主承銷商給出的估值會高於行業平均估值,而有些企業為了提高融資額度還會刻意提高估值范圍,以此來提高在路演時研究員心中的目標價。此外,對機構研究員來說,如果給公司的報價過低,那麼以後去上市公司調研或許就不會被接待,因此給出的估值范圍都會和主承銷商給出的范圍相差無幾。
㈤ 順聯動力會上市嗎
2018年4月,港交所修訂後的主板《上市規則》正式生效,這次改革被認為是香港資本市場25年來最大的改革。根據修改後的上市制度,港交所將允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目前,像小米、美團點評、寶寶樹、小鵬汽車、順聯動力等企業已經進入視野。
2018年,港股市場堪稱全球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有人統計稱,2018年,每1.5天就有一家公司在香港上市。然而,今年的港股市場卻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景象——赴港上市潮戛然而止。
港股IPO熱潮明顯降溫,這是不爭的事實。統計顯示,2019年前6個月,從數量上看,港股IPO公司共76家,其中主板70家,創業板6家,相較於2018年同期的101家下降近三成。
據外媒消息稱,阿里巴巴推遲了香港IPO。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原計劃9月登陸港交所,6月提交相關文件,發行規模在200億美元左右。
顯然,原本朝港股狂奔而來的公司都紛紛放慢了腳步。「目前港股估值定價偏低,對於准備IPO的公司而言,緩緩也是好事,等一等,看一看,等市場基本面有所修復再IPO。」一位港股策略分析師表示。
㈥ 股票發行價和首日開盤價為什麼會不一樣
發行價是上市公司根據經營業績和靜態市盈率上報,經證監會批準的向大眾發行的價格。
開盤價是該股上市第一天,股民對該股的定位價。一般情況下,首日開盤價大於發行價。但如果股市極度低迷,股票失去大家的興趣,也有可能開盤之後的價格就低於發行價的。
㈦ 什麼叫破發行價
每隻股票上市的時候都會定一個發行價,該價格是根據機構對該公司的業績評估後得出的。比如說農行上市一級市場定價2.68,這就是發行價,如果上市以後也就是二級市場上跌破了2.68就是跌破發行價。
「破發」顯示市場低迷,買氣不足。
㈧ 為什麼多數新股開盤第一天會漲第二天就會跌
看好趨勢,低價買入,高價賣出。股票的市值理論上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狀態的好壞。但我們的股票市場還需完善。股票市場有風險,進入需謹慎。百次的聚散,都象在那菩提樹下靜等日月的
㈨ 股票價格的定價機制
你說的是一般的交易軟體 比如大智慧 都遵循的原則 當然對散戶適用 這個一般用於追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