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特來電股票歷史價格
擴展閱讀
綠色制葯股票行情 2025-07-08 18:16:42
陝西省國資委網站 2025-07-08 18:14:57
2345股票行情分紅日期 2025-07-08 18:07:25

特來電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時間: 2021-08-07 21:00:02

Ⅰ 六年60億元,除了建成全國最多的充電樁,特來電還幹了啥

[汽車之家 先鋒對話]? 經歷了漫漫長夜,充電樁行業終於迎來曙光。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會議指出,要加快包括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在內的七大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這讓特來電董事長於德翔異常振奮,他感到充電樁市場發展即將進入新階段,更讓他振奮的是,在今年的兩會期間,「建設充電樁」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天亮的比想像的要早」,他感慨道。
5月底,在特銳德青島總部,於德翔接受了汽車之家專訪,從充電樁到充電網,從新基建到工業互聯網,從企業文化到生態體系,於德翔向我們分享了,他看得到的充電樁市場未來圖景,以及特來電下一階段最重要的工作方向。
◆ 政策加速發展 充電樁市場重燃戰火
充電樁行業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而來。2009年我國實施「十城千輛」計劃,新能源汽車面向公共交通領域的試水開啟;2013年新能源汽車正式向私人領域推廣,規模化的充電樁需求也隨之而來;2014年被認為是充電樁市場發展的元年,社會資本紛紛湧入,特來電也在這一年正式成立。
特來電依託於母公司特銳德創立,後者是一家電力設備企業,2009年在創業板上市。布局充電樁業務對於特銳德來講,是在電力行業的縱深拓展。
盡管新能源汽車的前景美好,但多數玩家進入這一行業之後,才發現深不見底,建設一個充電樁要協調土地、電容等多方資源,而充電樁建成後又面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少,充電效率低等尷尬問題。於德翔計算,在發展充電樁業務的六年中,特來電已投入60億元。
在過去的幾年裡,充電樁市場經歷過資本蜂擁而入、經歷過野蠻擴展、經歷過冷靜反思,如今來看,70%的玩家都已經退場,特來電正是堅持下來的企業之一,並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充電樁運營商。截至目前,特來電已投建27萬個充電樁,已建成並運營16萬個,佔比全國公共充電市場份額41%。
雖然經過六年的歷練,苦苦堅持的玩家已經寥寥無幾,近期政策釋放出的利好信號,正在讓整個行業重新燃起信心。上半年來看,國網、南網先後宣布增加投資,國網明確表示,全年將投資充電樁建設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南網則計劃未來四年內,投資251億元投建充電設施,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星星充電表示,預計今年將投入10億元建設充電網路;寶馬集團宣布,年底將在中國市場建成超過27萬根充電樁……充電樁市場的「二次戰役」似乎已經打響。
◆ 護城河足夠寬 充電網是核心壁壘
雖然「槍聲」已經傳來,但於德翔認為特來電的護城河足夠寬。表面上看,特來電的優勢是布局了全國最大基數的充電樁,而實際上充電網才是其核心的技術壁壘。特來電在2016年就已經確立發展充電網的技術路線,到今天已經基本成型。
充電樁和充電網有何差別?於德翔給我們做了詳細的介紹,充電樁是單純把電充到車里的物理插頭,而充電網則是將幾十個、上百個充電樁進行物理化鏈接和智能化改造,形成的一個區域內的微電網。兩者的核心差異可以概括為兩點:第一,充電網具備能量雙向流動的能力,第二,充電網的數據和信息交互更深。
更具體的來說,充電網可以分為四層:底層是設備網,即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充電樁;二層是物聯網,充電樁連接著智能微網、配電網、電動汽車等物聯網設備;第三層是能源網,即充電樁對上連接能源供應,對下輸送給汽車和用戶;第四層就是數據網,包含汽車、電池、車機的數據,風、光、水、電網的能源數據,以及用戶的充電、消費、支付等用戶行為數據等。
目前來看,充電樁的集中管理、運營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其他充電樁企業也紛紛開始打造平台化體系。於德翔認為,相比之下,特來電起步更早,且形成了較成熟的充電網模型和體系,不但具備最大的充電樁網點布局,還自主研發了十大應用雲,構建了生態體系中互聯互通的大數據平台。這些先發優勢,其他企業短時間內很難追趕。
對於特銳德的後續發展,於德翔概括為「一機兩翼」戰略,充電網只是兩翼其中之一。由於特銳德是從電力設備的生產製造起步,短期來看,這部分業務仍將是其主體,兩翼中的另一翼則是「新能源微網系統」,它的核心業務是能源管理,於德翔給這個品牌命名為「特溫暖」。
在這樣的整體戰略下,特銳德未來的盈利模式將主要有三部分:設備製造、充電運營以及數據增值。於德翔介紹,當前的財務結構來看,特銳德毛利潤至少有60%來自於設備銷售,30%是來自充電運營,只有不到10%來自於數據端的收入。而隨著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的發展,營收結構預計每年可能有10%的幅度變化,比如,「明年設備製造收入比例會減少10%、第二年減少20%、第三年減少30%,與此同時,後兩者的比例逐年增加」。
從製造到運營、到數據增值服務,特銳德正在打造一個閉環的商業模式,下一步來看,如果這三塊業務可循環,這一商業模式就真正成型了。
◆ 充電網背後的工業互聯網場景
「充電網將是工業互聯網最大的應用場景之一」,打造充電網背後,特來電的更大夢想是構建以充電樁為鏈接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工業互聯網這不僅是特來電的夢想,也是青島的城市夢想。
2020年5月,青島出台《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規劃方案》以及《青島市工業互聯網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20-2022年)》,希望通過三年攻堅,將青島打造成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
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曾談到,消費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上半場,它重塑了商業的形態,而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下半場,必將重塑工業的形態。消費互聯網是以消費、社交、支付、電子商務為主體,工業互聯網是以大數據、智能製造、物聯網為依託。
工業互聯網將以全球工業為依託,通過全球工業系統的計算、分析、感測技術及互聯網的高度融合,將人、機器、數據鏈接起來,實現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跨越發展,實現供給與消費的高度融合。
立足青島,特來電想要構建的是一個面向全國的工業互聯網場景。於德翔解釋背後邏輯,世界最大的工業製造是汽車,世界最大的工業消費也是汽車。電動化讓汽車由一個機械產品變成了電子產品,這就讓車輛的鏈接和交互成為可能。
充電場景又具備最廣泛的連接和交互過程:汽車的大數據、電池電機電控的大數據、用戶行為大數據、能源大數據都能夠收集到充電網,並在雲端分析、轉移、應用。智能充電網將鏈接起汽車、能源和用戶,形成「互聯網、車聯網、能源網」三網融合,這有可能成為未來最大的「工業互聯網」,進而催生第四次工業革命。
主機廠擁有自己品牌的車輛數據,充電網則擁有平台上所有品牌、所有車型的數據。在車輛從工廠下線之後,充電網就成了每天與其產生連接和交互的最大場景。也就是說,「誰佔有最大的充電網,誰就擁有最大的入口和數據,誰就能率先搭建起最大的工業互聯網」。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不足400萬輛,當按照工信部規劃達到1000萬輛、5000萬輛,大數據和入口的價值將有更大的想像空間。特來電充電網當前接入產業鏈及生態互聯互通平台236家,日均數據量6TB,合作方包括汽車製造商、車輛運營平台、政府平台等。
◆ 企業文化是生態的土壤
方向對了、風口來了,對於德翔來講,下一步最關鍵的,就是要帶領團隊打造出一個多方共贏的生態體系,他表示,資源整合能力將是一個重大挑戰,挑戰的核心在於:能不能給他人賦能,「如果只從別人身上獲得利益,生態肯定做不成,要充分考慮如何給客戶創造價值、創造服務、創造需求」。
「這個行業里有大樹,有小樹,還有小草,還有小花,搭建這樣的生態,要將所有相關的產業、人群和資源整合到特來電平台上,共同為平台賦能,同時也能在平台上獲得價值和利益」。
於德翔認為,企業文化是一家企業內生性的力量,是一個生態體系建立的土壤,能源源不斷的為生態提供活力。在特銳德的企業文化里,有一個亮眼的關鍵詞,叫「命運共同體」文化,強調了「平台共創、責任共擔、價值同享、命運同舟」的理念。在他看來,只有打造互利共贏的命運共同體,用企業文化滋養整個生態,才能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於德翔畢業於華北電力大學,有著10餘年電力行業從業經歷。2004年,於德翔正式創立特銳德,並用5年時間,將這家企業培養成創業板第一股,特來電則是在特銳德業務基礎上的「二次創業」。
回顧整個職業生涯,於德翔所作的事業都沒脫離「電力」這個關鍵詞,「我從大學畢業一直搞技術、搞產品,對這些東西來自於喜歡,喜歡的東西就願意思考,思考多了以後,就容易想別人想不到的,可能就容易能夠找到一些新的機會」。
今年3月,特來電獲得約13.5億元A輪融資,這給特來電後續的發展准備了彈葯。對於下一步的發展,於德翔很有信心,「沒有山、沒有水擋著你,也沒有霧霾了」,他認為,特來電今年戰略的核心,就是把握好發展節奏、整合足夠資源來實現目標,「第一階段看的是方向,第二個階段就是怎麼沖著目標使勁干,而且要跑的又好、又快、又健康。」
編輯總結:
過去幾年,充電樁市場一直不溫不火,如今,它正迎來重大轉機。在於德翔眼中,政策的利好會加速充電樁行業的發展,充電樁行業已經走到轉折點。對於特來電來講,下一階段要繼續完善充電網建設,包括充電樁的布局、前瞻技術的研發、生態體系的搭建等方面。
在整個訪談的過程中,於德翔回答問題的節奏不急不慢,彷彿所有未來的圖景已經在他的腦海中,他說,在看到「建設充電樁」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後,他問了自己十個問題,並笑稱是「十大靈魂拷問」,回顧了六年來的發展,他堅定的認為,充電樁市場的曙光真的來了。(文/汽車之家 肖瑩)

Ⅱ 鄭州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鄭州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於2016年02月23日在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金水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丁宏偉,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產品技術研發及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丁宏偉
成立時間:2016-02-23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10300020234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鄭州市金水區經三北路32號3號樓17層1701號

Ⅲ 特來電充電樁充電多少錢一度電啊

不同地區的充電樁充電價格是不同的,與接入的供電費用有關們一般都在每度電1.8-2.0元之間。具體可以通過其APP查詢到價格的。

Ⅳ 已開始籌備 特來電將被母公司拆分上市

[汽車之家行業]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國內充電樁龍頭企業特來電將被母公司拆分上市,目前正在進行上市前期的籌備工作。

2019年12月,特銳德曾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為特來電引進一筆戰投,增資總金額合計不超過13.5億元,擬定為每元注冊資本價格17.64元,本次融資後,特來電的投後估值約為78億,特來電的市場價值開始顯現。2020年10月,特銳德通過定向增發募資10億元。

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數據顯示,特來電在全國公共充電市場份額高達41%,充電終端規模及市場佔有率均為國內第一。截至目前,特來電平台運營累計充電量已經達到59億度,其中2019年充電量為21億度,相比2018年實現翻倍增長,其充電量市場佔有率也高達41%。此外,特來電App已注冊超過350萬用戶,服務車輛也超過了290萬輛。

編輯點評:

在目前政策利好的大環境下,各個充電樁企業真是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機。還記得在4月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就表示,今年內要完成完成100億元的投資,新增公共充電樁約20萬個,私人樁約40萬個,新增公共充電站4.8萬個。對於目前已經在國內充電市場上處於龍頭位置的特來電來說,可以說是又添了一把柴。(文/汽車之家丁伯駿)

Ⅳ 特來電完成 13.5 億人民幣融資 充電市場市佔率達 40%

3月2日,特銳德發布公告,宣布其子公司特來電獲得約13.5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國調基金、國新資本與鼎暉投資共同領投,資金已全部到賬。本次融資主要用於充電和能源管理技術的研發投入、充電網路建設、運營效率提升等。融資後,公司整體估值約78億元。特來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9月,是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的建設、運營及互聯網的增值服務。

在當下政策傾向於補貼充電設備的節點,政府逐漸把地方財政購置補貼轉向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此前深圳地補取消的文件中也顯示了這一趨勢。國家政策的傾斜,將會導致大批資本湧入。而在這么一個重資本重資產的行業,以後關於充電設備大筆的融資也會更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