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新綜指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伊利最新股票價格表 2025-07-08 23:54:31
金陵葯業股票歷史價格 2025-07-08 23:53:46
股票行話解釋看多 2025-07-08 23:46:38

新綜指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1-08-07 23:22:38

㈠ 上證指數和上證新綜指分別是什麼意思哪個更有用

上證指數和上證新綜指從編制方法上來說都屬於「綜合指數」,就是將指數所包含的成分股的總股本進行加權計算。上證指數包含的成分股為所有上交所的股票,新綜指的成分股是所有已股改的股票,就是G股。由於A股股權分置的原因,綜合指數最大的缺陷就是失真(因為是以總股本為基準而不是流通股所以有「權重杠桿效應」、再有新股上市第一天記入指數等),所以綜指在嚴格意義上來講對於研判市場的真實走勢是有一定誤導性的。對於以上兩者而言,新綜指於年初面世,由於股改的歷史進程,有逐漸替代上證指數的趨勢,包括今後將要出現的指數衍生金融產品也不太可能會基於上證指數。當然具體的應用不這么簡單,上證指數作為大多數人關注的指數具有強烈的心理效應,而市場行情的心理色彩相當嚴重,所以對於兩者在實戰中的應用是見仁見智的。

www.i5858.com 精誠證券

㈡ 什麼是新上證綜指

上證指數一般指上海證券綜合指數。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簡稱「上證綜指」,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點數就是股票點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例如上證指數為3500,就可以說是三千五百點。股票價格指數(stock index)是描述股票市場總的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標。它是選取有代表性的一組股票,把他們的價格進行加權平均,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到。各種指數具體的股票選取和計算方法是不同的。

㈢ 什麼叫上證A股,什麼叫上證綜指。什麼叫深圳成份。什麼深圳綜指,什麼叫深圳A股。什麼叫新綜指數

1.上證指數

作為國內外普遍採用的衡量中國證券市場表現的權威統計指標,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並發布的上證指數系列是一個包括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上證綜合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債券指數、基金指數等的指數系列,其中最早編制的為上證綜合指數。

上證指數系列從總體上和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品種價格的變動情況,可以反映不同行業的景氣狀況及其價格整體變動狀況,從而給投資者提供不同的投資組合分析參照系,隨著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漸重要,上證指數也將逐步成為觀察中國經濟運行的「晴雨表」。

為保證指數編制的科學性和指數運做的規范性,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了國內首個指數專家委員會,就指數編制方法、樣本股選擇等提供咨詢意見。
2.上證綜合指數

上證指數從狹義說專指上證綜合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簡稱「上證綜指」。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從總體上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上證綜指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指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數定為100點。

3.上證180指數

上海證券交易所於2002年7月1日正式對外發布上證180指數,用以取代原來的上證30指數。新編制的上證180指數的樣本數量擴大到180家,入選的個股均是一些規模大、流動性好、行業代表性強的股票。該指數不僅在編制方法的科學性、成分選擇的代表性和成分的公開性上有所突破,同時也恢復和提升了成分指數的市場代表性,從而能更全面地反映股價的走勢。統計表明,上證180指數的流通市值佔到滬市流通市值的50%,成交金額佔比也達到47%。它的推出,將有利於推出指數化投資,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並促進市場對「藍籌股」的關注。

4.上證50指數

上證50指數是根據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以便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龍頭企業的整體狀況。上證紅利指數挑選在上證所上市的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隻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上海證券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

5.深證成分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是從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計算對象,並以流通股為權數計算得出的加權股價指數,綜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價走勢。該指數取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成份股指數於1995年1月23日開始試發布,1995年5月5日正式啟用。40家上市公司的A股用於計算成份A股指數及行業分類指數,40家上市公司中有B股的公司,其B股用於計算成份B股指數。深證成份股指數,還就A股編制分類指數,包括工業分類指數、商業分類指數、金融分類指數、地產分類指數、公用事業分類指數、綜合企業分類指數。

深證成份股指數選取樣本時考慮的因素有:

1.上市交易日期的長短;
2.上市規模,按每家公司一段時期內的平均總市值和平均可流通股市值計;
3.交易活躍程度,按每家公司一段時期總成交金額計。

確定初步名單後,再結合以下各因素評選出40家上市公司作為成份股:

1.公司股票在一段時期內的平均市盈率;
2.公司的行業代表性及所屬行業的發展前景;
3.公司近年的財務狀況、盈利記錄、發展前景及管理素質等;
4.公司的地區、板塊代表性等。為保證指數的代表性,必須視上市公司的變動更換成份股,深圳證券交易所定於每年1、5、9月對成份股的代表性進行考察,討論是否需要更換。

6.深證綜合指數

深證綜合指數,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1年4月3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深證綜合指數綜合反映深交所全部A股和B股上市股票的股價走勢。此外還編制了分別反映全部A股和全部B股股價走勢的深證A股指數和深證B股指數。深證A股指數以1991年4月3日為基日,1992年10月4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點。深證B股指數以1992年2月28日為基日,1992年10月6日開始發布,基日指數定為100點。

7.深證100指數

深證100指數(又稱深證100總收益指數)是中國證券市場第一隻定位投資功能和代表多層次市場體系的指數。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委託深圳證券信息公司編制維護。深證100指數是以深圳市場全部正常交易的股票(包括中小企業板)作為選樣范圍,選取100隻A股作為樣本編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數,並保證中小企業成份股數量不少於10隻,屬於描述深市多層次市場指數體系核心指數。

8.滬深300指數

滬深300指數是由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選取300隻A股作為樣本編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數。

滬深300指數樣本覆蓋了滬深市場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場代表性。滬深300指數是滬深證券交易所第一次聯合發布的反映A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它的推出,豐富了市場現有的指數體系,增加了一項用於觀察市場走勢的指標,有利於投資者全面把握市場運行狀況,也進一步為指數投資產品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

5.股票指數與投資收益
股票指數是指數投資組合市值的正比例函數,其漲跌幅度是這一投資組合的收益率。但在股票指數的計算中,並未將股票的交易成本扣除,故股民的實際收益將小於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股票指數的漲跌幅度是指數投資組合的最大投資收益率)。 股市上經常流傳的一句格言,叫做牛賺熊賠,就是說牛市中股民盈利、在熊市中虧損,但如果把股民作為一個投資整體來分析,牛市中股民未必能贏利。

愛財部落理財學院都有總結的,自己去看看

㈣ 新股上市,上證指數如何調整

新股於第11個交易日開始計入上證綜指,新綜指及相應上證A股,上證B股,上證分類指數,從而使指數能真是的反映市場的平均收益水平和整體走勢。

上證指數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1. 新上市。對綜合指數(上證綜指和新上證綜指)和分類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和行業分類指數),凡有成份證券新上市,上市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計入指數。
2.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市值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4.匯率變動。每一交易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修正指數。
5.停牌。當某一成份股處於停牌期間,取其正常的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
6.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7.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如增發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市值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8.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A股與B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㈤ 新股與上證指數計算大致概念

1:新股就是指剛發行上市正常運作的股票。
2:狹義的上證指數指的是上證綜合指數(SH000001)。上證綜合指數的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從總體上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上證指數計算與修正方法 一、指數計算

(一) 計算公式
1.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
2. 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等以成份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調整市值=Σ(股價×調整股本數)。
上證180金融股指數、上證180基建指數等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調整市值 = Σ(股價×調整股本數×權重上限因子),權重上限因子介於0和1之間,以使樣本股權重不超過15%(對上證180風格指數系列,樣本股權重上限為10%)。
調整股本數採用分級靠檔的方法對成份股股本進行調整。根據國際慣例和專家委員會意見,上證成份指數的分級靠檔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總股本)為7%,低於10%,則採用流通股本為權數;某股票流通比例為35%,落在區間(30,40]內,對應的加權比例為40%,則將總股本的40%作為權數。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權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㈥ 上證指數與新綜指是什麼

上證綜指即「上證綜合指數」-(上海證券綜合指數),英文是:Shanghai(securities)composite index. 通常簡稱:「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上證綜指)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它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綜合.上證綜指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
上證所將選擇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滬市上市公司組成樣本,發布新上證綜指,以反映這批股票的市場走勢,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尺標。據悉,G股「新綜指」於2006年第一個交易日發布。
新上證綜指發布以2005年12月30日為基日,以當日所有樣本股票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新上證綜指簡稱「新綜指」,指數代碼為000017。
「新綜指」當前由滬市所有G股組成。此後,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實施後的第二個交易日納入指數。指數以總股本加權計算。
據統計,以2005年12月15日收盤價計算,「新綜指」市價總值為3927億元,流通市值為1425億元,占市場的比重分別為18%及22%。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綜指」占市場比重將逐漸增大。2005年12月15日,「新綜指」市盈率為12.14倍,比上證綜指低23.47%。
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上證綜指是中國證券市場由權威機構發布的反映股權分置改革實施後公司概況的指數,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面推進,將不斷有新的樣本加入新上證綜指

㈦ 股票中,什麼叫綜指什麼叫成指

「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提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數定為100點。

隨著上海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深證指數的前身為深證綜合指數,即「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綜合指數」,於1991年4月4日開始編制公布,後被深圳成分指數取代。1995年2月20日開始實施發布的深圳成分指數的基準日定為1994年7月20日,基數為1000點。由於深圳成分股指數所選擇的股票經過幾年的調整,已不能完全反映股市的實際情況,故有些部門仍然依據深綜指來分析深市漲跌情況。

㈧ 有誰知道上證新綜指數的具體含義

上證指數和上證新綜指從編制方法上來說都屬於「綜合指數」,就是將指數所包含的成分股的總股本進行加權計算。上證指數包含的成分股為所有上交所的股票,新綜指的成分股是所有已股改的股票,就是G股。由於A股股權分置的原因,綜合指數最大的缺陷就是失真(因為是以總股本為基準而不是流通股所以有「權重杠桿效應」、再有新股上市第一天記入指數等),所以綜指在嚴格意義上來講對於研判市場的真實走勢是有一定誤導性的。對於以上兩者而言,新綜指於年初面世,由於股改的歷史進程,有逐漸替代上證指數的趨勢,包括今後將要出現的指數衍生金融產品也不太可能會基於上證指數。當然具體的應用不這么簡單,上證指數作為大多數人關注的指數具有強烈的心理效應,而市場行情的心理色彩相當嚴重,所以對於兩者在實戰中的應用是見仁見智的。

一、指數名稱及代碼

指數名稱為新上證綜指,簡稱為新綜指;指數代碼為000017。

二、基日、基期與基點

新上證綜指以2005年12月30日為基日,以該日所有樣本股票的總市值為基期,基點1000點。

三、樣本選取

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滬市上市公司股票。

四、指數計算

新上證綜指採用派許加權方法,以樣本股的發行股本數為權數進行加權計算,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 =(報告期成份股的總市值/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市價×發行股數)。

五、指數的修正

(一) 修正公式

新上證綜指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

當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

修正前的市值/原 除 數=修正後的市值/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減)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二) 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1.新樣本股入選 —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在實施後第二個交易日納入指數。

2.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後第一個交易日計入指數。

3.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4.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5.匯率變動—每一交易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日人民幣兌美元的收盤價修正指數。

6.停牌—當某一成份股處於停牌期間,取其正常的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

7.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8.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9.停市—指數樣本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指數樣本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㈨ 新股上市上證指數對上證指數的影響

指數修正
(一)修正公式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當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數=修正後的市值/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新增(減)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二)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1. 新上市。對綜合指數(上證綜指和新上證綜指)和分類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和行業分類指數),凡有成份證券新上市,上市後第十一個交易日計入指數。
2.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市值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4.匯率變動。每一交易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修正指數。
5.停牌。當某一成份股處於停牌期間,取其正常的最後成交價計算指數。
6.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7.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如增發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修正後市值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8.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A股與B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㈩ A股將迎來新的上證指數,大家怎麼看呢

值得期待,因為現在的股市比較動盪,希望可以盡快的恢復上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