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熱能利用前景
在1973年石油危機之後,很多國家應用地熱資源的發電和非電利用總容量達到數百MW。1973和1978年石油價格的突然增加,加快了地熱開發的步伐,並在地熱利用家族中增加了一些新成員國。
地熱能適於發電和各種非電利用。現已證實,即使在現今石油價格較低的情況下,地熱能與其他能源相比也有商業競爭力。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和東歐,從能源利用的環境效益出發,需要最新的技術和經濟來支持開發地熱資源。
在過去的20年中,地熱工業發展很快。然而,它嚴重地受到石油天然氣市場的價格影響。1978年每桶原油價格從15美元增加到34美元,這在世界各地加速了地熱開發,一些國家於1973年的石油危機之後即開展了地熱勘查工作。1985年原油價格從27美元降至12美元,改變了地熱能的市場競爭力,所以80年代後期很多國家延遲了地熱項目投資或將之取消。
在1973年石油危機之後,法國是致力於地熱研究與開發的主要國家之一。在1973~1982年和1983~1992年兩個時期,地熱研究與開發的強度基本相似,但地熱利用的投資在1973~1982年為13百萬美元,1983~1992年為355百萬美元,後期的投資主要集中發生在1981~1986年度,這與1978年的石油價格上升基本吻合,從法國一些新的地熱項目投資與石油價格對比可以看出,在1978年的石油危機之後4年時間,地熱開發出現峰值,1986年石油價格下降之後,法國沒有新的地熱供暖項目投入運營。
在石油價格在低水平相對保持穩定的1978~1985年間,地熱發電為何以17%高增長率增長呢?單就美國來說,若石油價格一直保持現在的低水平,能源部希望在2010年以前,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年增長率為5.4%,如果石油價格再度上升,希望年增長率6.9%。表8-5列出了不同能源每度電的價格,對於直接利用,情況可能有所不同。近年來,中國地熱能直接利用的迅速增長,以及美國、瑞典等國家熱泵的出現,促進了直接利用。
1992年在西班牙召開的世界能源會議(WEC)上討論「未來世界的能源」,並提出了全球和區域能源前景,這一研究側重於經濟發展、能效和環境效應三個方面。
表8-5應用不同能源發電成本對比
Bronidci等於1993年,曾預測1990~1995年間,能耗增長率為4%,之後為6%~8%,預測2000年地熱發電總裝機容量達12800MW,2010年為26100MW,2020年為50300MW。對於直接利用,Bronidci於1993年假設其增長率為每年3%,2000年將增至6.5MW,2010年為10.5MW,2020年為16.6MW。按目前的政策情況,Bronidci等1993年的預測,到2020年,地熱發電裝機容量20400MW,直接利用9.7MW。
1990年,地熱發電裝機容量60000MW在運行,另外2000MW在計劃或建設之中,若以4%的年增長率,到2000年將達到8900MW,2010年達13000MW,2020年達19000MW。然而,直接利用發展將相對較快,因為低溫地熱資源在很多國家均有分布,且不像發電需集中開發。在中國、原蘇聯和東歐一些國家,廣泛利用低溫地熱資源進行供暖、食品加工,這將大大提高直接利用的年增長率。美國計劃在今後的20年中熱泵增長率達到17%,這將預示著熱泵應用將在其他工業化國家迅猛增長。假設地熱直接利用年平均增長率為10%,到2000年將達到30000MW,2010年為77000MW,2020年為200000MW。假設發電利用和直接利用的單價一樣(1982~1992),且考慮影響直接利用和發電利用的價格等多種因素,在未來的10年中,地熱投資可望達到160億美元。
❷ 地熱能受益股票有哪些
地熱能受益股票有10多隻呢,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幾只股票:300157恆泰艾普;600475華光股份;300263隆華節能;600481雙良節能;000958東方能源;
❸ 你好 我想問下現在新能源的股票行業如何,哪只股具有潛力
股票並不是簡單地通過看業績或看走勢,就能確定一隻股票未來一定是潛力股,如果這樣的話股票操作就太簡單了。
例如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它目前的價格太高,它就極可能回歸其自身價值(指下跌);反之,如果它目前的價格很低,它遲早會也會回歸其價值(指上漲),但是什麼時候上漲?神仙也不知道,也許明天就開始,也許在一年之後,也許五年之後。
新能源行業當然是值得期待的,但中國股市一直以來都是以投機炒作為主的市場,究竟那隻新能源股票會成為未來的黑馬,只有神仙知道。
❹ 地熱能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你的選股思路是有偏差的。其實真正上漲的股票不在於其是不是真的具備某個題材的資源,而在於市場是不是對該股形成某一板塊領漲股票的共識,具個例子,國慶概念,受益最大的有可能是旅遊,但我們看到一支漲了160%的股票並非受益最大的:熊貓煙花,因為市場達成了它是領漲概念的共識,另外巴菲特概念大楊創世也映證的這個道理,最近的新興的核概念,看吧,是誰在漲。
祝你股價翻番!
❺ 地熱行業收益率是多少
地熱能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行業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我國地熱利用位於全世界首位
「十三五」期間地熱產業可提供近80萬個就業崗位。我國地熱利用已處與於全世界首位,這與廣大的地熱界同仁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地熱能開發利用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地熱能年利用量摺合7000萬噸標准煤,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佔比將達1.5%左右,比2015年提高1個百分點,「十三五」時期地熱能利用增量將占非化石能源增量的三分之一。地熱能行業分析指出,構建地熱能全產業鏈,大力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不僅可加大清潔能源供應比例,同時也能促進康養、旅遊、種養殖等行業的健康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地熱能四大發展趨勢分析
由於國家政策扶持不到位,特別是對於地熱開發的監管不到位,許多地熱項目沒有回灌帶來的環境污染及水位下降問題,熱堆積、冷堆積的問題影響了地熱的可持續利用等等,都對我們的地熱事業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同時我們在乾熱岩研究、砂岩回灌、高效換熱等技術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現從四大趨勢來分析地熱能行業前景:
1、淺層地熱能利用快速發展
中國淺層地熱能利用起步於20世紀末,2000年利用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建築面積僅為10萬平方米。地熱能行業前景分析,伴隨綠色奧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淺層地熱能利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4年供暖(製冷)建築面積達767萬平方米,2010年以來以年均28%的速度遞增。
截至2017年底,中國地源熱泵裝機
容量達2萬兆瓦,位居世界第一,年利用淺層地熱能摺合1900萬噸標准煤,實現供暖(製冷)建築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北
京、天津、河北、遼寧、山東、湖北、江蘇、上海等省市的城區,其中京津冀開發利用規模最大。
2、水熱型地熱能利用持續增長
近10年來,中國水熱型地熱能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已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國地熱能直接利用以供暖為主,其次為康養、種養殖等。1990年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建築面積僅為190萬平方米,2000年增至1100萬平方米,至2015年底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建築面積已達1.02億平方米。
截至2017年底,全國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建築面積超過1.5億平方米,其中山東、河北、河南增長較快。中國地熱能發電始於20世紀70年代,1970年12月第1台中低溫地熱能發電機組在廣東省豐順縣鄧屋發電成功;1977年9月第1台1兆瓦高溫地熱能發電機組在西藏羊八井發電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8個掌握高溫地熱能發電技術的國家。1991年,西藏羊八井地熱能電站裝機容量達25.18兆瓦,其供電量曾占拉薩市電網的40%—60%。截至2017年底,中國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為27.28兆瓦,排名世界第18位。
3、乾熱岩型地熱能資源勘查開發處於起步階段
乾熱岩型地熱能是未來地熱能發展的重要領域。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經過
20—40年不等的探索研究,在乾熱岩型地熱能勘查評價、熱儲改造和發電試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積累了一定經驗。相比而言中國起步較晚,2012年科技部設立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開啟了中國關於乾熱岩的專項研究。
2013年以來中國地質調查局與青海省聯合推進青海重點地區乾熱岩型地熱能勘查,截止到2017年在青海共和盆地3705米深處鑽獲236℃的乾熱岩體,是中國在沉積盆地區首次發現高溫乾熱岩型地熱能資源。通過深入試驗研究,未來有望在乾熱岩型地熱能開發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可推動中國地熱能發電及梯級高效利用產業集群較快發展。
4、地熱能勘探開發利用裝備較快發展
用於地熱能勘探開發的地球物理、鑽井、熱泵、換熱等一系列關鍵裝備日趨成熟。地球物理勘查方面,中國擁有世界先進的二維地震、三維地震、時頻電磁、大地電磁、重磁等裝備。鑽井工程方面,中國已成功研製萬米鑽機,石油鑽井深度超過8000米,全孔取芯的大陸科學鑽探鑽井深度達7018米,
這些鑽機均可用於地熱能鑽井工程。預計2018年完成的中國大陸科學鑽探松科二井高溫水基泥漿耐溫達242℃,實施井底動力的螺桿鑽具耐溫達180℃,可替代螺桿鑽具的渦輪鑽具耐溫突破240℃。
熱泵裝備方面,目前中國已是地源熱泵生產與消費大國,國產成套設備生產水平日益提高,國產設備占據了大部分國內市場。近年來,隨著國家財稅和相關激勵政策的出台實施,地源熱泵系統和水熱型地熱能供暖系統發展迅速,帶動了上下游相關新材料和高端裝備產業、科研和服務業快速發展。
地熱能利用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我國地熱能產業正處在「十三五」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和關鍵期。在能源供需多極化格局越來越清晰,能源結構低碳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當下,隨著「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一執政理念的落地,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和追求,地熱能在能源結構調整、應對氣候變化、大氣污染治理中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地熱能和地源熱泵技術和產品的市場發展空間也將更加廣闊。
按照有關機構的估算,全球的地熱資源是地球全部化石能源的數百倍,目前地熱能在許多國家的能源供應中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國際地熱能正在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正在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又一支骨幹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汪集此前分析成,「十三五」期間如果有5%的供暖通過地熱實現,蘊含的商機將超過百億元。
上市公司中,開山股份、漢鍾精機、華意壓縮、雙良節能、盾安環境、中信重工等涉足地熱能領域的開采或利用,未來有望率先受益。
❻ 地熱能的中國地熱開發是什麼
中國的地熱資源非常豐富,著名溫泉非常多,如陝西臨潼、鞍山湯崗子,北京小湯山等等。西藏羊八井是最著名的地熱田(圖41),地表熱水溫度87℃,地下達200℃以上,目前已安裝了一台6000千瓦的汽輪發電機直接將地下的高壓蒸汽引出發電。目前國際上已研製成功並商品化了的雙工質循環發電機可以利用低溫低壓的普通溫泉水來發電,對我國許多溫度較低的溫泉來說是非常適宜的。
圖41西藏羊八井地熱田
❼ 地熱概念股有哪些
地熱概念股有:
1、盾安環境(002011):
公司目前已生產污水源熱泵產品,4月收購太原炬能再生能源供熱有限公司後,完成了產業鏈向下游的延伸,進入合同能源管理業務。公司現在具有從事城市污水源熱泵系統、水地源熱泵系統技術替代燃煤鍋爐供熱(製冷)設計、施工、運營的能力。擁有世界首創的城市原生污水冷熱源熱泵空調系統的成套專利技術與工藝。
2、煙台冰輪(000811):
公司旗下參股公司煙台荏原空調生產溴化鋰吸收式製冷機,占工業余熱利用35%的份額,地源熱泵沈陽份額第一。旗下煙台頓漢布希工業(「鳥巢」地源熱泵系統的唯一中標商)中標廣州亞運城水源熱泵系統工程。
3、大冷股份(000530):
國內具有海水源地源熱泵整體設計施工能力的公司之一,整體設計、大面積一體化承包能力的國內最強。2006年獨家中標大連星海灣一期工程。2006年中標小平島150萬平米海水地緣熱泵項目。公司正逐步將海水源熱泵作為重點發展方向,積極拓展業務。
4、海立股份(600619):
現在已持阿里斯頓、杭寧、A.O、史密斯、格力、同益、歐特等多家企業訂貨或有樣機需求。目前公司的熱泵熱水器尚未量產,長期來看,公司的熱泵熱水器壓縮機將成為利潤增長點。
5、漢鍾精機(002158):
地源熱泵前景廣闊,公司提供核心零部件。地源熱泵作為一種用低溫熱源進行供熱製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與使用煤、氣、油等常規能源供熱製冷方式相比,具有清潔、高效、節能的特點,符合我國節能環保的國策。目前,全國正在施工的地源熱泵項目超過2300個,各主要城市都有關於地源熱泵建設的相關規劃。
❽ 新能源股票公司有哪些
新能源股票公司主要有如下:
1、太陽能類
天威保變(600550) 形成太陽能原材料、電池組件的全產業布局
小天鵝(000418)大股東參股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
岷江水電(600131)參股西藏華冠科技涉足太陽能產業
生益科技(600183) 控股的東海硅微粉公司是國內最大硅微粉生產企業
維科精華(600152) 成立的寧波維科能源公司專業生產各種動力、太陽能電池
安泰科技(000969) 與德國ODERSUN公司合作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
長城電工(600192) 參股長城綠陽太陽能公司涉足太陽能領域
樂山電力(600644) 參股四川新光硅業主要生產多晶硅太陽能矽片
華東科技(000727)國內最大的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生產商
春蘭股份(600854) 大股東計劃投資30億開發新能源
威遠生化(600803) 實際控股股東新奧集團從事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生產
力諾太陽(600885)太陽能熱水器的原材料供應商西藏葯業(600211) 發起股東之一為西藏科光太陽能工程技術公司
新華光(600184) 太陽能特種光玻基板
特變電工(600089) 控股的新疆新能源從事太陽能光伏組件製造
航天機電(600151) 控股的上海太陽能科技電池組件產能迅速提升
南玻A(000012) 05年10月擬首期2億元建設年產能30兆瓦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線。
交大南洋(600661) 控股的交大泰陽從事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
杉杉股份(600884) 參股尤利卡太陽能,掌握單晶硅太陽能矽片核心技術
王府井(600859) 全資子公司深圳王府井聯合了中國最大的太陽能專業研究開發機構--北京太陽能研究所成立了北京桑普光電技術公司
風帆股份(600482)投巨資參與太陽池、鋰電、太陽能電池等項
2、風能類
金山股份(600396)風力發電,風力發電設備安裝及技術服務
湘電股份(600416)控股股東與德國萊茨鼓風機有限公司簽訂了合資生產離心風機協議,風電資產主要在控股股東中
粵電力(000539)
3、風力發電類
特變電工(600089)與沈陽工業大學等設立特變電工沈陽工大風能有限公司
京能熱電(600578)為國華能源第二大股東,間接參與風能建設
東方電機(600875)
寶新能源(000690)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4、風電設備製造類
核能中核科技(000777)大股東為中國核工業總公司
中成股份(000151)與清華大學等共同研究開發核能源,科技含量高
申能股份(600642)投資33601萬元收購核電秦山聯營公司12%股權以及投資10559萬元收購秦山第三核電公司10%的股權
寶新能源(000690)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5、地熱類
京能熱電(600578)為北京地區主要供電單位,具備地熱發電和風力發電等題材
6、乙醇汽油類
豐原生化(000930)是安徽省唯一一家燃料乙醇供應單位
華潤生化(600893華潤生化(600893)控股股東華潤集團控股吉林燃料乙醇和黑龍江華潤酒精二大定點企業。
廣東甘化(000576)利用甘蔗、玉米等可再生性糖料資源生產燃油精,成為汽油代替品
華資實業(600191)利用可再生性糖料資源生產燃油精,成為純車用汽油代替品
榮華實業(600311)賴氨酸(豆粕的替代品)新增產能最大的企業之一
華冠科技(600371)在國內率先擁有了玉米深加工多項最新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
7、氫能類
同濟科技(600846)公司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合資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開發燃料電池電動車。
中炬高新(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萊生產動力電池
春蘭股份(600854)
中炬高新(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萊生產動力電池;春蘭集團研發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動力型高能鎳氫電池
力元新材(600478)主要生產泡沫鎳
稀土高科(600111)利用1997年首次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開發鎳氫電池項目;鋰電池
澳柯瑪(600336)子公司澳柯瑪新能源技術公司為鋰電池行業標准制訂者
杉杉股份(600884)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TCL集團(000100)子公司生產鋰電池
維科精華(600152)成立工業園,生產動力電
8、核能類
000777 中核科技 大股東為中國核工業總公司
000151 中成股份 與清華大學等共同研究開發核能源,科技含量高
600642 G申能 投資33601萬元收購核電秦山聯營公司12%股權以及投資10559萬元收購秦山第三核電公司10%的股權
600578 京能熱電 為北京地區主要供電單位,具備地熱發電和風力發電等題材
9、鋰電池類
600111 稀土高科 利用1997年首次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開發鎳氫電池項目鋰電池
600336 澳柯瑪 子公司澳柯瑪新能源技術公司為鋰電池行業標准制訂者
600884 杉杉股份 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000100 TCL集團 子公司生產鋰電池
600152 維科精華 成立工業園,生產動力電池、鋰電、太陽能
10、垃圾發電類
600864 歲寶熱電 參股公司黑龍江新世紀能源有限公司主營垃圾發電
600133 東湖高新 主營轉變為生活垃圾發電、生物質能源等在內清潔再生能源業務
000939 凱迪電力 公司在垃圾發電領域處領先地位
000652 泰達股份 公司雙港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入商業階段
11、綠色照明類
600261 浙江陽光 公司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節能製造廠商,也是飛利浦貼牌燈的最大生產商
000541 佛山照明 照明產業龍頭企業,開發新一代節能熒光燈
600481 雙良股份 公司是溴化鋰製冷機國家標准制定者,國內最大的溴化鋰製冷機製造商之一,該產品具備節能環保優勢
600100 同方股份 清華同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提供建築節能系統
000055 方大A 開發高科技節能環保幕牆
002076 雪萊特 LED節能燈和高效照明產品
(8)中國地熱能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新能源股票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市場持續看好,熱點不斷,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政策下,新能源股票也得到很大的關注。
新能源已經成為社會各界都密切關注的一個話題。制定新能源戰略,已經成為許多國家正在認真做的事情。在世界資本市場上,雖然現在很多國家的股市行情並不好,投資疲弱,但是與新能源有關的股票,其走勢相對還是比較強的。
有人這樣說,現在忽視新能源,就像當年忽視互聯網一樣,將來一定會被淘汰。
❾ 地熱概念有哪些股票的最新相關信息
投資聚焦:
1、MEC將迎來規模部署,相關概念股望受益。
上證報報道,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17 MEC技術與產業發展峰會」上獲悉,包括MEC(移動邊緣計算)在內的5G產業鏈正在成熟,2017年MEC將迎來規模部署。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標准所朱浩在峰會上表示,MEC是5G第二階段試驗的重點內容,將MEC的平台流量疏導、計費等原生的特性和5G雲功能結合做全面的測試。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近日表示,工信部將推動開展5G第二階段的技術研發試驗,預計到2017年底,二階段試驗完成。
分析認為,目前是大流量互聯網應用爆發式增長的時代,移動邊緣計算MEC的應用將非常的廣泛,隨著智慧社區、物聯網、智能化等概念的興起,移動邊緣計算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相關概念股:中興通訊、麥捷科技、烽火通信、大唐電信、信維通信、通宇通訊等。
2、「地熱+」提上雄安日程,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
26日下午,雄安新區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新區籌委會副主任牛景峰表示,新區啟動區30平方公里,規劃設計將面向全球招標。這意味著雄安新區建設進入新階段。日前,河北省委書記趙克志會見中國石化高層時表示,中國石化在雄安新區發展「地熱+」的規劃,與中央對雄安新區發展理念任務要求高度契合,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在河北雄縣召開了現場會,研究為雄安新區提供「地熱+」的具體措施,計劃2017年在雄安新區新增清潔能源供暖面積1000萬平方米。「地熱能」成為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第一個確認的的具體投資領域。
河北省雄縣是國內地熱能利用的示範性城市,其地熱資源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被發現。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和地方政府於2009年達成合作協議,正式開始規模化開發利用。目前,雄縣地熱供暖能力達到450萬平方米,覆蓋率超過95%。
據權威數據測算,「十三五」期間,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可拉動投資約1400億元,水熱型地熱能供暖可拉動投資約800億元,地熱發電可拉動投資約400億元,合計約為2600億元。
受益股:開山股份、漢鍾精機、華意壓縮、雙良節能、盾安環境、中信重工等涉足地熱能領域的開采或利用,未來有望率先受益。
3、工信部要求加快物聯網推廣,產業鏈個股有望受益。
近日,國新辦就2017年第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在鼓勵融合創新方面,要加快蜂窩物聯網,尤其是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的應用推廣。
物聯網部署具有規模效應,網路覆蓋達到一定程度後,下游應用將呈現爆發性增長,移動、電信的物聯網客戶數均進入加速增長階段,物聯網產業應用有望進入爆發期。
物聯網部署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中國電信物聯網用戶數增長到1000萬用了1年時間,從1000萬到2000萬只用了4個月。物聯網是承載物與物通信的網路,網路覆蓋達到一定程度後,才能打開下游應用空間。運營商陸續加碼物聯網建設,網路覆蓋范圍和用戶承載能力快速提升,我國的物聯網網路覆蓋能力和服務質量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網路覆蓋能力已不再是制約物聯網應用落地的主要因素,物聯網產業輛有望站上爆發的風口。
受益股:中興通訊、宜通世紀、新天科技、東軟載波、高新興等。
4、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出台,聚焦三大方向。
4月25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三部委聯合發布《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具體制定了包括全面發展自主品牌汽車在內的六個細分目標,提出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夯實零部件配套體系、加快新能源車技術研發、大力推進智能製造等重點任務。業內人士表示「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出台,明確了汽車產業未來幾年重點發力的方向,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亮點一:加強自主品牌培育
亮點二:新能源、智能化引領轉型升級
亮點三:培育零部件領域「小巨人」
相關概念股:吉利汽車、長安汽車、萬里揚、雙林股份、東安動力、精鍛科技、福耀玻璃、模塑科技、天成自控、玲瓏輪胎、均勝電子、寧波華翔、中鼎股份、銀億股份、金馬股份、新海宜、信質電機、廣東鴻圖等。
5、國產大飛機通過首飛放飛評審,萬億級航空產業將啟。
4月18日,C919大型客機首飛放飛評審會在中國商飛公司試飛中心召開。經過嚴格評審,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通過首飛放飛評審,待完成全部高速滑行測試後,可擇機開展首飛。這標志著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的首飛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新華社4月18日消息,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民航局、航空工業、中國商飛等單位的25位專家分為飛機組和空勤組兩個專業組,對C919大型客機首飛技術評審專家意見關閉情況、首飛前飛機准備狀態、試飛機組准備狀態和首飛保障准備工作進行了質詢、討論和全面審議。
據了解,大飛機製造主要分為航空發動機製造,機載系統製造,機體系統製造等三大部分。大飛機產業鏈從上游原材料,結構件,到中游航電系統,機電系統,機身零部件,直至下游飛機總裝。整機廠商將是大飛機產業鏈最大受益者。C919機體機構基本國產化,國內企業主導。國產大飛機或將帶來萬億級市場空間,受益企業廣范。
相關概念股:中航飛機、中航光電、中航動力、四創電子、鋼研高納、撫順特鋼等。
6、華北地區發現超級污水滲坑,京津冀污水處理有望加碼。
據媒體報道,環保組織在華北地區開展工業污染調查期間,在河北、 天津等地發現超大規模的工業污水滲坑。這批滲坑面積大,存續時間長, 或已對當地的地下水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其中,河北省廊坊市污水滲坑 約 17 萬平方米,天津市污水滲坑約 15 萬平方米。在過去的調查中,在河 北黃驊、滄州、石家莊等地都發現了大量的滲坑。環境保護部回應稱,會 同河北省政府立即組成聯合調查組趕赴現場進行調查。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作為「水十條」階段性目標完成期限,污水處理設施改造、黑臭水體治理等治理任務的推進將加快。此外,雄安新區的設 立直接刺激區域水治理,為布局京津冀區域的水處理企業提供了巨大市場 機遇。據機構預測,雄安新區治水市場投資規模將達 912 億元,其中,流 域治理 700 億元,存量污水廠改造 12 億元,新建污水廠和供水廠 200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