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某公司以大大低於市場價的價格定向增發股票,是否合法
定向增發股票,對發行價格是有規定的,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不會出現大大低於市場價的價格。
定向增發股票是指非公開發行、即向特定投資者發行,也叫定向增發的股票。根據證監會相關規定,關於非公開發行,除了規定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市價的90%,發行股份12個月內(大股東認購的為36個月)不得轉讓,募資用途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上市公司及其高管不得有違規行為等。
根據(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固定:發行價格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定價基準日是指計算發行低價的基準日,可以為關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也可以為發行期的首日。
主要流程:
一、公司有大體思路,與中國證監會初步溝通,獲得大致認可;
二、公司召開董事會,公告定向增發預案,並提議召開股東大會;這個時候是停牌發布公告,表現為利好,股價大漲。
三、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公告定向增發方案;將正式申報材料報中國證監會;
四、申請經中國證監會發審會審核通過,公司公告核准文件;
五、公司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定向增發的具體內容,並公告;(利好出盡,偏向主力出貨,股價不漲小跌或者大跌。這個時候確定定增價格,)
六、執行定向增發方案;
七、公司公告發行情況及股份變動報告書。
Ⅱ 股票上市時的價格低於發行價的情況有不
你好,有的。股票發行價就是指股票公開發行時的價格,向投資者出售公開發行的股票、債券的價格。此價格多由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由於發行價是固定的,所以有時也稱為固定價。
對於跌破發行價的股票可以不可以買,如果股票發行時發行價定的過高,這樣的破發股估值仍然高企,不值得買入。跌破發行價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上市後公司業績不好或有影響業績的壞消息等因素導致股價不斷走低,以至跌破發行價格。
從行業來看,這類個股基本是石化類和鋼鐵類。由於這類行業的成長性一般,不具備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這種國企色彩的公司類型不被人看好,加上流通盤較大,相對來說股價的波動性較小,因此對於市場的吸引力也較弱。
因此,回答跌破發行價的股票能買嗎這個問題,明顯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在選股時,不只是盯著其估值,更要看看該股涉及的行業是否景氣。如果破發股企業處於夕陽行業,未來幾年盈利能力存疑,你還會購買這種跌破發行價的股票嗎?「破發」顯示市場低迷,買氣不足,很大程序上與市場的非理性下跌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性殺跌而分不開。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Ⅲ 股票市場價低於發行價應該怎麼理解
這種現象叫破發
.在股市中,「破發」指的是:某股票在二級市場中的價格,跌破它在一級市場中的發行價。如何理解「破發」與「破凈」。
「破發」是股價跌破發行價,而「破凈」則是股價跌破凈資產值。對投資者而言,其中因果關系則要依具體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場大勢而定。從財務分析角度來看,凈資產是資產負債表中的總資產減去全部債務後的余額。如果市盈率對投資者來講是進取性指標,則市凈率就是防禦性指標,每股凈資產就是股價的最重要防線。因此,「破發」顯示市場低迷,買氣不足,「破凈」則進一步顯示市場信心潰退,做空動機較大。就目前我國股市來看,不論是「破發」還是「破凈」,很大程度與市場的非理性下跌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性殺跌而分不開的。因此對於這類個股,我們應該看其基本面是否發生明顯轉折,市場是否依然支撐其股價走出低谷,而不要過於盲目操作。
原因對於新股頻頻破發的原因,市場普遍認為,市場低迷並不是主因,發行價格和市盈率偏高才是禍首。
在新股的發行中,投行可以同時兼任多重角色,既可以是企業上市的保薦人、承銷商,財務顧問,同時也可能是股東,這種直投、保薦、承銷的多重角色意味著利益的直接相關。募集資金額越高,意味著可以獲得的承銷費更高,而如果有直投的話,其所獲得的回報更為豐厚。
現實情況確實如此。據了解,一些券商對IPO項目超募資金部分收取5%至8%的承銷費,這明顯要高於正常的標准。在投行與企業利益趨同的情況下,投行無疑更有動力將發行價定高。
望採納
Ⅳ 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價格低於現價對該股價格有影響嗎
現在股市的存量資金已很少,不管是公開還是非公開發行股票,其股票都要在二級市場(股市)上流通,那些股票都要流通、套現,
結局一樣:非公開發行股票價格對股價的影響較大。
Ⅳ 一般情況下股票價格低於發行價格正常嗎
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是沒資金關注 人氣低迷 成交量極度萎縮
二是有長庄入駐 在底部長期蓄勢 此種日後必是大牛股
在底部會有明顯量堆 在突破前期 成交量極度萎縮
一旦突破必以巨量拉出長陽 如四川成渝
不管何種 進去皆不會有損失 只不過浪費機會和時間
只要關注即可 待其突破形成可果斷參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Ⅵ 為什麼股票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金額
股票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金額,又稱折價發行。倘若不同時降低利率以作為折價發行所造成的發行收入的減少的補償,則低價發行與提高債券利率的效果相同,勢必增加發行者的負擔。
但低價發行,雖能暫時吸引相當數量的投資者的認購,但過低的發行價格,往往意味著公司經營不利和前景不樂觀,這不僅會導致流通市場上股票價格的跌落,損害原有股東的利益,而且對發行公司以後的發行與經營不利,所以低價發行也存在一定的不利之處。
(6)發行股票價格大幅低於市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債券折價發行的原因有下面幾個:
1、發行者信用低或是新發行債券者,為保證債券順利推銷而採用折價發行;
2、債券發行數量很大,為了鼓勵投資者認購,用減價的方式給予額外收益補貼;
3、由於市場利息率上升,而債券利息率已定,為了保證發行,只能降低發行價格。折價發行時,由於債券的發行價格低於票面價值,使投資者的收益率大於債券票面利率,因此折價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可適當降低。
Ⅶ 非公開發行股票價格低於現股價是利好嗎
首先非公開發行股票價格低於現股價是正常現象,比如市場價現在是10元每股,公司打算再增發融資,賣給一些特定對象(肯定都是大戶),正常情況下,這個至少要享受「批發價」,比較常見的做法是近20個交易日均價的9折,當然也有更低的。
如果9折附近,應該是正常的,畢竟增發購入的股票不可以立即流通,所以有一定風險,到了可以賣的時候,價格是多少就很難說。因此9折是比較常見的做法。
更低就會造成對現在股價的沖擊。
而萬一平價甚至高溢價增發,則對股票是非常大的利好。
Ⅷ 低於市價發行新股對老股東影響
首先為了發放股利去發行新股籌集資金這個證監會肯定不會通過,要是沒有很明確的使用目的是不能發行新股的,
其次發行新股的價格也不是上市公司所能決定的,要通過詢價參考二級市場的價格以及類似公司的市盈率與主承銷商一同商榷確定,
根據第一種股利政策應該以市場價發行股票,800/50=16元/股 300/16=18.75萬股 根據第二種股利政策為了保證新老股東利益均衡以假設除權後的價格發行即16-6=10元 300/10=30萬股 老股東在兩種股利政策下價值沒有發生實質意義上的變化
低於市場價格1元即15元發行 第一種股利政策 300/15=20萬股 第二種股利政策也是20萬股
如果在第一種股利政策下以低於市場價格發行新股起到攤搏的作用對老股東不利(不考慮其它因素),如果在第二種股利政策下以低於市場價格發行新股,那要看發行的價格,在本題中如果發行價處於10-16之間那麼對老股東有利,如果發行價處於10元以下則對老股東不利(已被攤薄)
Ⅸ 請問為什麼有的公司發行的股票價格很高,而有的很低呢
如果該股票是在成熟市場發行,發行價格的高低與該企業的質地關聯度就很高,發行價格基本上能夠反映其市場地位與價值。
如果是國內發行,根本的定價權在所謂的機構手中,(比如基金,保險公司)由於國內發行不透明和對基金公司的約束度有限(基金業績的好壞不影響基金公司提取管理費)很多投行就會喪失職業道德,聯手與基金公司和待上市公司在詢價時故意抬高發行價格以中飽私囊。所以國內上市公司的發行價格並不與其基本面相配。比如601558華銳風電發行價格達到驚人的90元,其上市後的表現如何?最高價也不過僅僅88.8元,一個所謂的績優股現在的價格僅僅5.41元。所以這就是在國內為什麼大多數人害怕IPO再次啟動的原因,如果證監會不能斬斷股票發行的這個黑色鏈條,中國股市絕不會走好。我們不反對股市融資,不過盜亦有道,希望新的管理層能夠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來,那麼股市向好,股民高興才有可能,股市也才能健康發展,為國家經濟的騰飛作出應有的貢獻。
可惜的是歷任證監會的領導,都是迴避這個根本性的問題,抓的都是芝麻,這個西瓜誰都不想碰,我們不懷疑他們的智商,他們肯定也知道答案,但每每將此問題轉移方向,其中的緣由就值得推敲了。這正是中國股市的悲哀,中國金融界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