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期權合理行權價格計算
如果按照每張期權購買一股,的確可以這樣計算,但是如果出現一張期權可以買如1.5股,就不得不用公式來計算了
『貳』 怎麼知道股票行權時間行權期間價格會跌嗎
不會跌。股票除了配售時有行權一說之外,沒有其他的任何行權之說了。
行權是指權證持有人要求發行人按照約定時間、價格和方式履行權證約定的義務。如果你手中有100股甲股票的認購權證,行權日是8月1日。行權價格是5元。就是說,到8月1日這天,你有資格用5元/股的價格買該股票100股。如果到了這天,該股的市場價是8元,別人買100股要花800元,而你這天則可以用500元就買100股,假如當初你買入權證時每股權證0.50元,那麼你一共花了550元,你當然合算了。如果你真買,這個行為就叫行權。
對位於價內的權證而言,投資者應該選擇及時行權,否則會導致買入權證的資金全部虧損。以鋼釩GFC1為例,其行權價格為3.266元,行權比例為1.209,截至昨日收盤,攀鋼鋼釩的收盤價格為9.50元。假設攀鋼鋼釩在鋼釩GFC1行權時股價保持不變,則投資者每份權證的行權收益為7.54元,這部分收益扣除投資者買入權證的成本以及行權費用,即為投資者的凈利潤;如果投資者沒有行權,則投資者買入權證的成本即為其凈虧損
『叄』 請問股票權證的最新行權價是怎樣算出來的
股票權證的最新行權價,正股分紅等除權時算 , 標的證券除息的,行權比例不變,行權價格按下列公式調整:
新行權價格=原行權價格×(標的證券除息日參考價/除息前一日標的證券收盤價)。
標的證券除權的,權證的行權價格和行權比例分別按下列公式進行調整:
新行權價格=原行權價格×(標的證券除權日參考價/除權前一日標的證券收盤價);
新行權比例=原行權比例×(除權前一日標的證券收盤價/標的證券除權日參考價)。
『肆』 如何計算行權
以認購權證為例,如果權證價格為1元,行權價為6元,如果行權日正股價格為10元,投資者若行權就可以用7元(權證價格+行權價)購買市值為10元的正股,獲得3元的利潤(不考慮交易成本)。
美式期權(權證)可以在行權期內的任何一天行權,而歐式期權(權證)只能在約定的行權日行權。投資者最終是否決定行權要視正股價格和權證價格的波動來定,如上述例子中若行權日正股價格跌到5元,投資者就會放棄行權,否則將會招致2元的虧損。
(4)股票的行權價格怎麼算擴展閱讀:
行權的注意事項:
一、行權有時間限制,是在指定期間(行權期)行使權利,既不能在行權期之前,也不能在行權期之後。特別要注意的是,行權操作逾期不候,到期後尚未行權的權證將予注銷,屆時該權證將沒有任何價值。
二、在行權期,持有人有權行使買入或賣出股票的權利,但行權與否,要看行權的收益。投資者選擇行權是有利可圖的,而且股價升得愈高,回報愈大。
三、目前權證市場的權證均實行證券結算,不能自動行權,權證持有人必須在行權日主動提出行權申報,而且認購權證行權所得的股票要在行權後的下一交易日才可操作,因此,實際的行權收益還受行權後正股價格波動的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行權
『伍』 怎樣知道股票的行權價格
只有權證才有行權這一說。
股票沒這個事的。
在某權證的界面按F10。可以查找到這個權證的各種資料。包括行權價格,行權時間,行權比例等等。
沒有跌破行權價這一個說法。你肯定是看錯了。這不成一個問題。
大多考慮的是價內還是價外,正溢價還是負溢價。
舉例,比如馬鋼權證為認購權證,行權價格為3.3元。
那麼到了行權期的時候你就可以以3.3元的價格買入他的正股(馬鋼股份)了。至於有沒有行權價值這就要算了。
你權證價格比如是5元錢。行權的時候正股的價格是8元錢。那麼5元錢—+3.3元錢=8.3元。 那麼你行權是不合算的。
如果你購買權證的價格加上行權價小於正股價格,那麼行權就賺了。
不過,買權證的大多是投機。並沒有人看中行權。而且實際操作時也極少見到行權劃算的。
還是那句話,股市有風險。權證的風險更是大於股票。建議不懂權證的不要涉入。
『陸』 激勵股票行權價格14元,有3600股,現股價37元,我能拿多少怎麼計算
激勵股票行權價格14元,有3600股,現股價37元,能賺(37-14)*3600=82800元
『柒』 如果行權價格和市場價格是一樣的話,那增加的普通股股數就會為0是怎麼回事
對於盈利企業,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等的行權價格低於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時,具有稀釋性。對於虧損企業,認股權證、股份期權的假設行權一般不影響凈虧損,但增加普通股股數,從而導致每殷虧損金額的減少,實際上產生了反稀釋的作用,因此,這種情況下,不應當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對於稀釋性認股權證、股份期權,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一般無需調整分子凈利潤金額,只需要按照下列步驟對分母普通股加權平均數進行調整:
(1)假設這些認股權證、股份期權在當期期初(或發行日)已經行權,計算按約定行權價格發行普通股將取得的股款金額。
(2)假設按照當期普通股平均市場價格發行股票,計算需發行多少普通股能夠帶來上述相同的股款金額。
(3)比較行使股份期權、認股權證將發行的普通股股數與按照平均市場價格發行的普通股股數,差額部分相當於無對價發行的普通股,作為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的凈增加。也就是說,認股權證、股份期權行權時發行的普通股可以視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按照平均市場價格發行的普通股,這部分普通股由於是按照市價發行,導致企業經濟資源流入與普通股股數同比例增加,既沒有稀釋作用也沒有反稀釋作用,不影響每股收益金額;另一部分是無對價發行的普通股,這部分普通股由於無對價發行,企業可利用的經濟資源沒有增加,因此具有稀釋性
『捌』 權證的行權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權證有兩種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實物結算。實物結算又稱為證券給付方式結算、證券結算、實物交割等。
1、現金結算的權證行權時,發行人向行權人支付證券結算價格與行權價格之間的差價,不涉及證券交收。證券的結算價格為行權日前十個交易日標的證券每日收盤價的平均數。現金結算的權證行權時若處於價內,則自動行權;若處於價外,則不能行權。
2、實物結算的權證行權時涉及證券實物的實際交收。認購權證行權時,權證持有人向發行人支付現金,同時獲得相應數量的證券;認沽權證行權時,權證持有人向發行人支付證券,同時獲得相應數量的現金。實物結算的權證不能自動行權,行權人必須主動申報。
3、目前我國權證市場上所有因股權分置改革而產生的股改權證以及上市公司因融資需求而發行的股本權證均採用的是實物結算,因此權證持有人必須在行權日主動提出行權申報。採用實物結算方式的權證在行權時,認購權證持有人必須保證帳戶上有足夠的現金,而認沽權證持有人則必須保證帳戶上有與待行權的權證數量一致的證券。例如包鋼認購權證(簡稱包鋼JTB1,代碼580002)的行權價是1.94元,如果投資者要對1000份包鋼JTB1行權,則需保證資金帳戶中至少有1.94*1000=1940元現金,此外還需一定的過戶費等其他相關費用。行權成功後,投資者可獲得1000份包鋼股份,並可於下一個交易日對這部分股票進行操作。
4、需要指出的是,採用實物結算方式的認購權證行權後,投資者因此而獲得的證券要在行權後的下一個交易日才可操作,因此行權所得到的證券面臨風險暴露,行權收益受行權後正股價波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