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學生 研究 「媒體報道對股價浮動的影響」 怎樣做
1、首先為你提供一個上市新聞查詢的地方:網易財經 http://money.163.com/
在歷史頁面的右邊輸入框中輸入你要查詢的上市公司代碼或者名稱點擊搜索就可以看到所查詢上市公司的情況。在公司新聞的更多裡面可以看到公司的歷史新聞。這也就是個資料庫了。
2、下載一個股票軟體,這你應該會吧。推薦萬點或者同花順。
3、在軟體找到你想要研究的上市公司,查看股價走勢。
在網易財經查找對應的上市公司的歷史新聞。
把新聞和股價相應列出,比較新聞對股價的影響作用。
4、我們通常把公司的正面消息叫做利好消息,把負面消息叫利空消息。
5、建議關注以下要點:
新聞消息面對股價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短期的走勢上,對股價的長期走勢沒有影響。
股價主要是對預期情況的反應,當利好消息出現時股價上漲,利空消息出現時股價下跌,但是當利好真正落實的時候股價因為已經提前反應了上漲,所以反而不會上漲,有可能平盤或者下跌;對利空真正落實的時候也是一樣的情況。這被稱為「即成事實現象」。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我對新聞和股價也挺有興趣。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你寫出了研究報告,讓我也參考學習一下。
B. 人們對股票市場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股票的價格是隨機波動的,這種隨機波動是有規律的,而規律是變化
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很多,至今無法確定哪個是主要的,也無法給各個因素賦權,所以無法做出有實用價值的數學模型。
僅供參考。
C. 為什麼出一個新聞,相關股票就會大漲
一、新聞與股票的漲跌沒有直接聯系,新聞的影響力體現在對股票市場的投資者所傳遞的消息,通過傳達相應股票所涉及行業的正面或負面消息,從而起到影響到投資的最後投資決策,而投資者即大量股民或大的機構投資者同一時間買入或賣出同股票即造成相關股票的大漲或大跌。
二、我國股市系政策市,政府管理的央企、國企占絕對主導力量。故官方新聞只要出一個利好或利空消息都能引發股市的大波動。
題外話,股海無涯,回頭是岸,國內股市泡沫比房市還重,散戶沒有內幕消息玩投機根本玩不過莊家。
D. 股市指數是什麼意思,他反應出什麼舉例子說吧,比如說,指數200是什麼意思反應出什麼
股票價格指數(stock index)是描述股票市場總的價格水平變化的指標。它是選取有代表性的一組股票,把他們的價格進行加權平均,通過一定的計算得到。各種指數具體的股票選取和計算方法是不同的。
定義:
股票價格指數就是用以反映整個股票市場上各種股票市場價格的總體水平及其變動情況的指標。簡稱為股票指數。它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
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比如道富投資,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經濟發展形勢。
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降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
計算股價平均數或指數時經常考慮以下四點:
(1)樣本股票必須具有典型性、普通性,為此,選擇樣本應綜合考慮其行業分布、市場影響力、股票等級、適當數量等因素。
(2)計算方法應具有高度的適應性,能對不斷變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應的調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數或平均數有較好的敏感性。
(3) 要有科學的計算依據和手段。計算依據的口徑必須統一,一般均以收盤價為計算依據,但隨著計算頻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時價格甚至更短的時間價格計算。
(4) 基期應有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E. 簡述股票價格對行情研究的意義
你這個問題問的不夠科學和嚴謹。但是我知道你要表達的意思。
那我就順著你錯誤的意思表達回答一下。
一般說來,價格低的股票,如果在公司業績有盈利或者被爆炒的情況下,拉升的空間大。
但是有一點要提醒的是,熊市中很多股票看似便宜,但是還是會大跌,甚至跌破凈資產的。
我就碰到過,所以我認為你這個問題問的不大好,其實可以再深入一步的。
F. 如何利用新聞消息對股價影響
每一個投機市場都充滿消息,這些消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投機市場行情的不斷波動。而有時卻十分奇怪,壞消息有人當好消息炒,好消息反而給投機者造成出貨機會。有時儲蓄預期年化利率下降,股市不漲反跌,因投資者認為在短期內不會再減息,所以將好消息消化之後出貨,股市由此出現回。股市中聽到利空消息,市場反而止跌急升。因而新聞或消息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甚至在不同市勢中會有截然不同的後果。那麼是否有法則可循,或利用消息去推測後市發展呢?答案是肯定的。
當市場在熊市中,突然傳來的利多消息會使市場產生脈沖勁升行情,這種脈沖行情過後仍會繼續走熊市。當市場在牛市中,突然傳來的利空消息也會使市場產生脈沖急跌行情,這種脈沖行情過後仍會繼續走牛市。就是說市勢是有慣性和彈性,任何突然發的消息施加給市場的脈沖行情僅會影響一時,而不會改變市勢方向。在實際操作中還有一些結論:當市場有壞消息出籠,投機市場並無反應,短線可以看好,買入建倉持貨;當好消息出台,投機市場似乎麻木一樣,這個市場已出現利淡信號,應快速出貨,趁價格未曾跌落前盡量走人,甚至在高位區域還可以賣出。
如果壞消息當前,投機者仍無動於衷,顯示出他們的情緒不為壞消息所動,且十分樂觀,這些樂觀情緒足以成投機市場中的持倉動力,推動市場價格向上。此時短線買入待漲出貨,獲利機會將很大。反之,在利多消息下,仍沒有出現預期上漲的反應,表現出市場人士可能對市場已猶豫、看淡。或認為好消息已經全部出盡,該漲不漲,理應看淡。
投資者要把握後市走向,當然應多留意國際及本地新聞,看這些消息怎樣影響市場,市場作出一些什麼反應,就可以決定短線買賣策略。這個理論雖無數據去支持,但概念卻十分合理。當然,有時市場在無消息時也會出現強勁的上揚行情,行情在成交量的推動下,莫名其妙地上漲,就是在無消息下形成上升趨勢的一個典型例子。
G. 股票價格和新聞利好不符為什麼
這個情況比較復雜,只能按一般情況而論。多數情況下,股票價格會先於新聞報道。也就是說股票都漲了一段時間了。新聞才報出利好。甚至於報出利好後,股票會慢慢回落。原因是那些先知先覺的或者有內幕消息的人早知道這個消息了。比新聞更先知道。早早的有動作了。後來都新聞了,全體股民都知道了,這個利好也就沒有意義了。剛好配合利好新聞出貨。賣給了後知後覺的瞎往前沖的散戶。所以造成和利好不符的現象。更有甚著一切都在計劃當中,對吧,你應該懂的。
H. 研究股票價格波動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您好!我國股票市場經過十年建設,在金融領域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股票市場的建立和發展,為推動我國經濟改革,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股票市場的運行機制仍不成熟,交易量和價格經常大起大落,呈現不穩定的特徵。 股票市場在一國經濟生活中所佔據的地位,是由股票市場自身具有的功能所決定的。首先,股票市場充當連接籌資者和投資者的橋梁。在股票市場上,籌資者發行股票,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而股票投資的流動性又為投資者提供了理想的投資方式。不同的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對風險和收益的偏好,靈活地進行投資組合,承擔不同的預期收益和風險。其次,股票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重要功能。上市公司之間存在著所屬行業、經營管理水平等的差異,這些差異在股票市場上表現為整個市場資金從增長停滯的行業流向技術先進、成長性好的新興產業。社會資金追逐那些優秀公司的股票,上市公司之間實現相互兼並、資產重組。這樣,資金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社會經濟得以發展。 由於各方面因素的變化,以及資金在各行業之間流動,股票市場產生在一定限度內的波動是正常的。但是,我國的股票市場波動性過強,投機氣氛濃厚,整個市場缺乏效率。股票市場缺乏效率,穩定性差不僅影響其重要功能的發揮,甚至危及到本身的進一步發展。 股票市場的效率,是指股票市場調節和分配資金的效率,即股票市場將資金分配到最能有效使用資金的企業的能力。效率市場假說理論根據股票價格反映的信息不同,將股票市場劃分為三種:「弱式有效市場」、「半強式有效市場」、「強式有效市場」。其中,在強勢有效市場中,股票市場價格不但充分反映了一切可獲得的公開信息,而且能迅速反映全部非公開的有關信息,任何投資者都無法利用任何信息(包括內幕信息)獲得超額收益。 在我國的股票市場中,內幕交易、證券欺詐等行為屢見不鮮,價格反映信息的機制被扭曲。在這樣一個效率低下的市場中,信息不對稱嚴重,市場參與者投機甚於投資,市場的不穩定性被進一步加大 。 WP=3我國股票市場不穩定的核心在於缺乏效率,而影響股票市場效率的因素歸納有三:市場制度,市場結構和市場參與者。其中市場制度是起基礎性作用的因素。市場在規定了一定的制度規范後,市場就形成一定的結構,市場參與者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特點。而制度一旦發生變革,必然會引起市場結構和市場參與者行為的變化。 綜上所述,本文將從股票市場制度入手,研究各種制度下的市場效率以及市場結構的成因,市場參與者的相應反應,和這些反應給市場穩定性帶來的影響。筆者也希望通過市場制度的改進,實現提高股票市場效率,消除市場不穩定性的目的。 上述內容簡要說明了本文的主題,具體將分成三個部分逐一論述。 第一部分 中國股票市場不穩定性 股票市場的波動在一定程度內是正常的。這與證券市場本身的固有缺陷有極大關系。證券業是一個信息偏差特別突出的行業,由於證券市場始終存在著信息不完全,證券市場主體間信息不對稱,股票價格形成時,投資者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博弈關系。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 貝葉斯-納什均衡 」最有可能被集體中的參與人採納。也就是說,投資者是否買賣股票的行為最有可能由其他投資者買賣股票的概率決定,而不是由上市公司價值或其他因素決定。然而,通過文章對不穩定性衡量指標的逐個羅列,不難發現,與外國股市各指標相比,中國股市不穩定性過強,價格與價值長期嚴重背離,其波動區間已遠遠超出了博弈論的解釋范圍。本文選擇了深市16隻個股作為抽樣樣本,在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礎上對深市的結構性價格波動進行定量研究。結果表明,中國股市系統風險水平高,為一般成熟市場系統風險水平的兩倍左右。從個股的系統性風險的分散度上看,β參數的分布區間過窄,中國股市個股股價之間聯動效應強。 股票市場整體系統風險過大,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在這里失去意義,股票更多的是充當投機活動的媒介,又助長了市場的不穩定。 股票市場穩定性差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不利於以信用經濟為基礎的股票市場本身的發展,也使股市失去晴雨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還扭曲了價格信號,降低了股票市場資源配置效率,削弱了籌資、轉制、定價等本身應有的功能。 WP=4第二部分 中國股票市場不穩定性的原因 通過第一部分的分析,可以得出:股票市場要想消除過多的不穩定性,發揮其籌資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前提是市場必須有效率。股票市場制度是影響市場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該部分的研究內容著眼於股票市場制度上,力求從制度因素上找出最根本的問題。 1.上市與發行機制 筆者首先簡單介紹股票發行的兩種監管制度:注冊制和審核制。隨後具體到我國的股票發行制度,分析了以前股票發行核准制下存在的缺陷,同時通過分析股票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分割的現狀,指出這些弊端的根源出於制度的不完善。 2.股權結構分割 由於我國股票市場發展初期定位於為國有企業籌集資金,這種定位造成股票市場的發展片面強調籌資功能而嚴重影響了資本資源優化配置功能的發揮。祝炒股賺大錢!
I. 【請教】新聞與股市的關系
我個人見解是:
股價要上升或者下跌的時候往往要得到新聞的配合. 而我們得到的新聞都是 "二手".
主力操盤手得到的才是最快的情報. 所以我們不需要圍著新聞轉. 想必如果你抄股, 也不是超級短線把? 那麼新聞的作用都表現在圖表上了.
再者, 有些時候利空消息是為莊家建倉提供幫助的. 所以不是有利空消息傳出來, 就非得把股票賣出去, 利多消息也是同樣的道理~~
J. 分析為什麼新聞現象會影響股價
比如說一個公司的產品出質量問題了 銷售肯定會受影響 利潤也就影響了。 公司股票價值肯定也會受影響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