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以不同的價格和數量買同一隻股票,怎麼計算平均值
不管你投資哪家上市公司,每一家公司都有3種價值:賬面價值,市場價值,內在價值。
賬面價值就是公司的凈資產,假設破產結算時候的靜態價值,但當公司走到破產那一步,凈資產價值往往有很多是不能變現的。
市場價值也就是股票市值,市值=凈利潤×估值=每股股價×股本,我們從這個公式可以知道,只要在交易時間,市場價值每一秒鍾都在發生變化。
內在價值是在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前景以及其他影響公司生產經營的因素後,得出股票真正代表的價值。
內在價值和市場價值是主人與狗的關系,狗始終圍繞著主人走動,時前時後。從買進證券的那一天起,你就必須了解,內在價值只是決定證券價格的因素之一。
在大部分時間,價格受到市場的技術趨勢派影響以及市場投資者情緒的影響,但最終決定價格走向的是企業的內在價值。
不過你要明白,有時候這個時間會比較長,當市場出現短期的波動時,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記得市場終歸會回歸正確,但你要注意,估價正確不堅定持有用處不大,估價錯誤卻堅定持有,後果更糟。
所以從長周期看,市場價值被內在價值決定和牽引,內在價值對任何一家公司的市場價值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估算公司的內在價值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雖然公司的內在價值最終決定市場價值,但是內在價值真正起作用的時間也就20%左右,80%的時間市場價值在表演。
股市中價值和價格的關系就像遛狗時人和狗的關系,價格有時高於價值,有時低於價值,但遲早會回歸價值。
就像遛狗,狗有時跑在主人前面,有時跑在主人後面,但一般不會離主人太遠,遛狗時人通常緩步向前,而狗忽左忽右,東走西竄。
這種股價的波動常常大於基本面的波動,投資者喜歡追著狗也就是價格跑,價值投資者喜歡跟著人也就是價值走,耐心等待狗跑累了回到主人身邊。
有時候狗離開主人的距離之遠,時間之長會超出你能力的范圍,你懷疑繩索是否斷了,其實繩索比你想像的長,它從來不會斷。
理是這個理,但不要以為搞明白內在價值就得到了尚方寶劍,既然80%的時間市場價值在表現,那就很有必要對市場,也就是公司的交易價格有所了解。
㈡ 同一種股票,以不同的三種價格買入,以什麼價格順序賣出
如果低於當前價,不會成交。
如果高於當前價,則以當前價成交。
如果當前價賣單數量較小,則以當前價上一檔或幾檔的價成交。最後成交價不是統一的一個價,應該是幾個價格。
㈢ 不同價格買入同一股票
可以賣
只是你理解錯了
你這種行為叫做補倉及100股成本價格14.80。 100股成本價格14.40
現持有200股,成本價格14.60
你隨時可以賣出100股或200股 但成本都是按14.60計算。
(此成本不含有印花稅和僱傭費)
㈣ 一支股票我用不同的價格買了兩次,數量也不同,賣的時候可以分著賣嗎
你買同一隻股票不管先後,買完後是混到一起的均價。就是說你賣的價格比這個均價高於低直接關繫到賠與賺
㈤ 不同日期觀察同一天同一隻股票價格為何有區別
價格不一樣,可能只是股票進行除權或者送息造成的
㈥ 同一隻股票,分二次不同的價買入,拋出價如何計算的
分次買入後 系統會自動按均價改變你的成本 也就是說你一隻股票只有一個價格 你可以在你的資金股份里看到 那就是均價 分批拋的時候按你掛單的價格成交 分幾批就有幾個價格 但自己算一下肯定是均價
㈦ 為什麼以不同的價格買同一支股票 成本價會變高
假設你三次購買了某股票:
第一次價格為A1,成交量為B1;
第一次價格為A2,成交量為B2;
第一次價格為A3,成交量為B3;
總的成本價為(A1*B1+A2*B2+A3*B3)/(B1+B2+B3),交易軟體會自動幫你算好。
㈧ 同一個公司的股票是不是買賣價格有所不同
是的。同一天,公司股票的成交價格可能不同。
我國的股票交易本著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的原則。
即:買股票時,出價高的人先成交,如果出價一樣,先出價的人先成交。 賣股票時,出價低的人先成交,如果賣價一樣,先出價的人先賣。
你所看到的當天股票價格,只是當天的一個平均值。你有可能以低於這個價格的價錢買到該只股票。
㈨ 我想知道同一隻股票以不同的價錢買入,怎麼賣,賣的是哪一部分.謝謝.
賣的就是你以前所買入的股票,只要不是當天所買的,都是可以賣的。至於是賣的什麼價位的股票,那就不一定了,因為在你的帳戶中,只有股票股數,如:500股、1000股;而不分買入的價格,只有一個成本價而已。
㈩ 如果我買同一隻股票,兩次不一樣的價格有區分嗎
你好,在賬戶中是把同一股票的總數量一次顯示的,不同批次不同價格買入的,則計算顯示他們的成本均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