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證券投資學的計算題
解:
根據看跌期權的原理:
若,執行價格>交割價格,行權,賺取差價;
若,執行價格<交割價格,不行權,損失權利金。
在該例中,因為:執行價格=250元,交割價格=270元。權利金=5元。
執行價格<交割價格
所以,不行權,該投資者損失權利金5元。
❷ 幫忙一些證券投資學題目 急~
等等,我幫你翻書找找,書上我記得是有的。。。 不好意思,我發現我來做也是比較難的,對不書不熟悉啊
❸ 證券投資學,選修課題目,急
這個專業的公式寫不出來,但是我知道怎麼算。
當日指數= 100* (8+10+18)/3 /8=150
A公司次日復權價格=4.4*2=8.8元
次日指數=100* (8.8+10+18) /3 /8=153.33
❹ 證券投資學計算題~~急
我只知道選擇題是選C,8.75%,股利固定增長模型P=D1/(r-g),D1是下一次分配的股利,r是要求的回報率,g為股利增長率。
❺ 一道證券投資學計算題
(1)A
分紅後除權除息價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每股現金紅利)*10股/(10+送紅股數)=(24-2/10)*10/(10+10)=11.9元
(1)B
配股後除權價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10+配股價*配股數)/(10+配股數)
=(13*10+5*3)/(10+3)=11.15元
(2)「先送後配」:送現金紅利=10,000萬股*2/10元 = 2,000萬元
配股融資=2*10,000萬股*3/10*5元 = 30,000萬元
實際融資=30,000-2,000 = 28,000萬元
「先配後送」:配股融資=10,000萬股*3/10*5元 = 15,000萬元
送現金紅利=10,000萬股*(10+3)/10*2/10元 = 2,600萬元
實際融資=15,000-2,600 = 12,400萬元
可知:「先配後送」中配股融資額是「先送後配」融資額的一半!
卻要多支付30%的現金紅利!實際融資額一半都不到。
所以,「先送後配」更有利於公司融資。
「問題補充:題目中的時間和計算有什麼關系,稅前和稅後用哪個計算呢?為什麼?麻煩講解一下」
補充回答:
(1)日期:「2005年4月6日」發布200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證監會要求國內上市公司每年3-4月份,公布經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告,計算時不需「2005年4月6日」這一日期。但指明是「200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所以基數用「2004年末總股本為10000萬股」。
2005年6月4日是分紅(送股和分紅利)的「股權登記日」,分紅後除權(送股權)除息(股息)價須以「2005年6月4日」的收盤價24元為計算基礎。
2005年9月8日是配股的「股權登記日」,配股後的除權(配股權)價須以「2005年9月8日」的收盤價13元為計算基礎。
(2)公司分紅是以「稅前」金額分給股東的,股東實際收到的是「稅後」金額,稅局要徵收20%的稅,2*20%=0.4元/10股,公司代收。公司實際支付的是全額2元/10股。所以要用「稅前」計算。算股東實收金額時用「稅後」
❻ 某股市有A、B、C、D、E五隻樣本股……(證券投資學題目求解)
當日均價 (5+8+10+16+24)/5=12.6元
當日指數 12.6/6×100=210
新除數 (5+8+10+16+12)/12.6=4.05
次日均價(5+8+10+16+13)/4.05=12.84元
次日指數 12.84/6×100=214
❼ 證券投資學作業 題目:選取一隻股票,分析從2013年7月1日以後的走勢 求好心高手幫忙 [email protected]
600340,華夏幸福
經濟分析:國家戰略為以城鎮化為新的發展動力,而華夏幸福開發工業園的模式就是在製造小型城鎮,並且已經獲得成功。
K線分析:該股業績優良,市盈率低,凈資產收益率高,連年增長,這是形態分析。成交量穩定,上漲與下跌都未大幅放量,籌碼鎖定良好,只要不放量可隨時放心買入,這是技術分析。趨勢成多頭排列。
這個只是一個草板,詳細的可以商量著再寫
❽ 急求證券投資學答案。。。
股票價格指數的計算方法主要有:
(1)算術股價指數法。算術股價指數法是以某交易日為基期,將采樣股票數的倒數乘以各采樣股票報告期價格與基期價格的比之和,再乘以基期的指數值,計算公式為算術股價指數=1/采樣股票數×∑×(報告期價格/基期價格)×基期指數值
(2)算術平均法。是計算這一股價指數中所有組成樣本的算術平均值。
(3)加權平均法。是計算這一股價指數中所有組成樣本的加權平均值。通常權數是根據每種股票當時交易的市場總價值或上市總股數來分配。證券投資風險:
證券投資是一種風險投資。一般而言,風險是指對投資者預期收益的背離,或者說是證券收益的不確定性。與證券投資相關的所有風險稱為總風險。總風險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兩大類。
1、 系統風險:是指由於某種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資收益的可能變動,這種因素以同樣的方式對所有證券的收益產生影響。系統風險包括政策風險、經紀周期性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和購買力風險。
2、 非系統縫隙:是指只對某個行業或個別公司的證券產生影響的風險,它通常是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與整個證券市場的價格不存在系統、全面的聯系,而只對個別或少數證券的收益產生影響。非系統風險可以抵消或迴避,因此,又稱為可分散風險或可迴避風險。非系統風險包括信用風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