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投資香港股市具體過程,越具體越好。
一,
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並不是因為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為我們現在不做事情才難的。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作為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後,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
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系。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從現在做起就會成功,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
二,
永遠的坐票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經常會得到最好的。
有一個人經常出差,經常買不到對號入坐的車票。可是無論長途短途,無論車上多擠,他總能找到座位。
他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耐心地一節車廂一節車廂找過去。這個辦法聽上去似乎並不高明,但卻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從第一節車廂走到最後一節車廂的准備,可是每次他都用不著走到最後就會發現空位。他說,這是因為像他這樣鍥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實在不多。經常是在他落座的車廂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車廂的過道和車廂接頭處,居然人滿為患。
他說,大多數乘客輕易就被一兩節車廂擁擠的表面現象迷惑了,不大細想在數十次停靠之中,從火車十幾個車門上上下下的流動中蘊藏著不少提供座位的機遇;即使想到了,他們也沒有那一份尋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讓大多數人滿足,為了一兩個座位背負著行囊擠來擠去有些人也覺得不值。他們還擔心萬一找不到座位,回頭連個好好站著的地方也沒有了。與生活中一些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害怕失敗的人,永遠只能滯留在沒有成功的起點上一樣,這些不願主動找座位的乘客大多隻能在上車時最初的落腳之處一直站到下車。
三,
有一位老農的農田當中,多年以來橫卧著一塊大石頭。這塊石頭碰斷了老農的好幾把犁頭,還弄壞了他的農耕機。老農對此無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種田時揮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頭被打壞之後,想起巨石給他帶來的無盡麻煩,終於下決心弄走巨石,了結這塊心病。於是,他找來撬棍伸進巨石底下,卻驚訝地發現,石頭埋在地里並沒有想像那麼深、那麼厚,稍使勁道就可以把石頭撬起來,再用大錘打碎,清出地里。老農腦海里閃過多年被巨石困擾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這樁頭疼事處理掉,禁不住一臉的苦笑。 遇到問題應立即弄清根源,有問題更須立即處理,決不可拖延,就像故事中的老農一樣。很多事情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困難,只要行動起來,你就會在行動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拖延是存在於每個人潛意識中的,不要讓它成為習慣。拖拉是把今天的擔子,放在明天的肩上,直到不堪重負,變成一個負不起責任的人。凡事決不拖延!!立即行動!!
四,電腦名人王安博士聲稱,影響他一生的最大教訓發生在他6歲時。
有一天,王安走在樹下,突然有個鳥巢掉在他的頭上,從裡面滾出來一隻小麻雀。他很喜歡它,於是連同鳥巢一起帶回了家。他走到門口,忽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在家裡養小動物。他只好輕輕地把小麻雀放到門後,然後急步走進屋內,請求媽媽的允許。
在他的哀求下,媽媽破例答應了他的請求。王安興奮地跑到門後,不料,小麻雀已經不見了,一隻黑貓正意猶未盡地擦拭著嘴巴。
從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教訓。只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可優柔寡斷,必須馬上付諸行動。不能作決定的人,固然沒有做錯事的機會。但也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五,我為什麼是最出色的球員(喬丹)
皮彭來自閉塞落後的鄉下,但他敢於同從小在城市長大的球員相抗爭。農村來的孩子可以不斷學習,只是要比別人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 不知多少回,在場上我感覺自己是在同孿生兄弟一道打球,我們倆在一起打球時他所取得的進步由此可見一斑。如果我們作為對手,打一場比賽,那我堅信自己比他略勝一籌——我對比賽的細微變化理解得更深刻些,但那肯定會是一場精彩絕倫的角逐。皮彭讓自己成為隨時進攻別人的「侵略者」,每次進攻都給人們創造一次驚奇。
但我和他之間存在著區別:他是只要後面有一群狼在追著自己才發動進攻,而我是任何時候任何位置(哪怕沒有追逐的狼群)都會發動進攻。其實這種區別是巨大的,所帶來的威力的不同也是不言而喻的。
我經常能夠看見其他球員眼中的絲絲膽怯,尤其是在他們發現自己沒有完全把握實現事先許下的諾言之時。
這么說吧,有位球員發誓要打好第二天的比賽,但一旦比賽開始,他的第一次投籃失敗時,你便可瞥見他眼睛裡流露出的代表著一絲膽怯的輕微迷惘。
他不是及時清醒頭腦,並告訴自己:「沒關系,我會投中第二個球的!」取而代之的是消極的念頭一個又一個地聚集起來了,直至壘成一堵「恐懼牆」,最終再沒有機會重拾鬥志了。
★而我,丟了一個球之後會怎樣呢?我以積極的心態接受這種結果,絕不讓一次失球影響整個晚上的比賽。我從不讓消極的念頭一點點堆積,這種時候我告訴自己:「都過去了,珍惜後面的機會!」然後,前面丟五個球,後頭我會投進10個,我總是讓自信貫穿比賽的始終。
一個沒投中,我不會擔心後面的一個球可能也投不中。還沒投,幹嘛就擔心投不中呢?!其實,這種消極的思想往往會成為所有人(不僅僅是運動員)一次失足後重振旗鼓的羈絆。
其實生活又怎麼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呢? 我會努力爭取每一天都能取得一點進步,我需要回顧昨天,感覺今天比昨天好就足夠。一天一點進步,那一輩子該有多少的飛躍呀!
比賽當中最重要的是保持鎮靜,學會在熱火朝天的氛圍中讓你的神經保持一分冷靜。當然偶爾你的情緒也會受比賽氣氛的影響,但關鍵是這時候你必須及時提醒自己,遏制這種消極念頭的擴張蔓延。
一名偉大球星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能讓全場比賽始終合乎自己的節奏,而不至於整個晚上老在擔心「追趕」不上比賽。這恐怕也是「偉大球星」和「好球員」明顯的差別之一。
我小時候總喜歡在周日里為自己的穿著修飾一番,兄弟姐妹喜歡穿工裝褲,但我總是穿上西裝,打上領帶——在我看來,穿西裝、打領帶才算是真正的打扮。
清楚記得父親曾告訴我第一印象對一個人有多麼重要。在北卡羅萊納大學時,每次外出我們都穿西服,這正合了我的意。我們一起旅行,希望給人們一種高貴、中看的感覺。
正因為如此,我每次趕去賽場之前總不惜花時間在房間里好好修飾一下自己。我希望藉此給人們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並讓他們知道我很在意他們對我的想法,當然,我對他們也能夠盡量地表示尊重。
★我想跟更年輕的球員們說的一點是:把握現在,小心不要讓自己被別人設下的陷阱困住。成功會產生更高的期望值,但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里自然的演變規律。在長大成人,當上球員之前你得先了解你是誰。
六,
李嘉誠在香港及亞洲經濟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李嘉誠的成功,其果斷決策起了決定作用:反應敏銳,果斷處事;能進則進,不進則退。
50年代中期,歐美市場興起塑料花熱,家家戶戶及辦公大廈都以擺上幾盆塑料製作的花朵、水果、草木為時髦。李嘉誠當機立斷,丟下其他生意,全力以赴投資生產塑料花。他建立的「長江塑料廠」一舉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花工廠,他也被譽為「塑料花大王」。60年代初期,塑料花生產仍然被看好,但他預感到塑料花市場將由盛轉衰,於是立即退出塑料花業,重操玩具等行業,使他避過了一場危機。
60年代後期,香港經濟起飛,地價開始躍升,他迅速投資購買大量土地。最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那年5月,香港政府為興建中區的地鐵中環和金鍾站地面建築舉行了公開招標。各大財團為爭奪這塊黃金地段的興建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李嘉誠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英資怡和財團控制下的置地公司,因為它背靠香港政府,又有強大的財力作後盾,素有「地產皇帝」之稱。激烈競爭的結果,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戰勝實力雄厚的「置地公司」,開了華資吞並英資的先河,被人們稱之為「小蛇吞大象」。
70年代後期,香港股市熱得燙手,他迅速投資入市炒作,毫不手軟。他首先瞄準的目標是英資怡和集團的「九龍倉」,悄悄地買入,果斷地拋出,凈賺5900萬港元。1978年,他又把目光對准了另一家老牌英資公司「青州英妮」,很快在股市上收購了「青州英妮」25%的股票,並出任該公司的董事。緊接著李嘉誠集中火力,對英資和記黃埔窮追不舍,在股市上大量吸納和記黃埔的股票。1980年11月,通過整整一年不間斷的努力,終於成功地擁有超過40%的和記黃埔股權。1981年1月1日,他正式出任老牌英資洋行和記黃埔董事局主席。就這樣,李嘉誠的資產像吹氣泡一樣膨脹起來,成為香港首富。
★七,
把握現在
有一對兄弟,他們的家住在八十層樓。
有一天他們出去爬山,回家的時候,卻發現大樓停電了!雖然他們背著一大包的行李,但看來沒什麼選擇,於是哥哥對弟弟說:「我們爬樓梯上去吧!」
於是,他們就背著一大包行李開始往上爬。 到了二十樓的時候,他們開始累了!
哥哥告訴弟弟說:「包包太重了,這樣吧!我們把它放在二十樓,先爬上去,等電來了再坐電梯下來拿。」,弟弟說:「好!你真聰明!」,於是他們就把包包放在二十樓,繼續往上爬。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輕松多了!他們一路有說有笑地往上爬。
但好景不常,到了四十樓,兩人實在累了,想到只爬了一半,往前看,竟還有四十樓要爬,兩人開始互相抱怨,指責對方不注意停電公告,才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們邊吵邊爬,就這樣一路到了六十樓。
到了六十樓,也許是累得連吵架的力氣都沒有了,哥哥對弟弟說:「只剩二十層樓了,我們就不要吵了,默默地爬完它吧!」
於是他們安靜地繼續走,終於,八十樓到了!到了家門口,哥哥擺出了一個很帥的姿勢:「弟弟,開門!」。弟弟說:「別鬧了!鑰匙不是在你那兒?」……
結果,如你所想的,他們把鑰匙留在二十樓的包包里了!......
有人說,這個故事其實在反映我們的人生。
二十歲之前,我們活在家人、老師的期望和期許之下,背負著很多的壓力、包袱在走,自己也不夠成熟有能力,因此步履難免不穩。
二十歲之後,離開了眾人的壓力,卸下包袱,開始全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就這樣過了愉快的二十年。
可是到了四十歲,發現青春早已過去,不免有許多的遺憾追悔,於是開始遺憾這個、惋惜那個、抱怨公司、抱怨社會、抱怨政府......,就這樣在抱怨遺憾中度過了二十年。
到了六十歲,發現人生已所剩不多,於是告訴自己,不要再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於是默默地走完自己的余年。
到了生命的盡頭,才想起自己好像有什麼事還沒完成......,原來,我的夢想還留在二十歲,沒有完成。你也是如此嗎?想想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最在意的是什麼?不要到了四十年後才來追悔。
想一想希望將來的自己和現在有何不同,就去做吧!......
把握現在,記得,今天就是禮物。
八,
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不但是一個用功讀書的好孩子,而且還很機靈。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他家的後院玩耍。院子里放著一口大水缸而且還裝滿了水,有個小朋友爬到了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又大,水又深,眼看那個小朋友就快要沒頂了。
在這危機的時刻,別的孩子一見出了大事,嚇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准備找大人來救。司馬光不慌不忙,環顧四周,見不遠處有一塊大石頭,他迅速從地上拾起那塊大石塊,使盡力氣朝水缸砸去。「砰」的一聲,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
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的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開來。至今仍有許多家長用司馬光砸缸的故事來教育他們的孩子。
故事音頻:
http://www.bbxpp.com/music/HTML/2707.html
Ⅱ 人生如股票,崩盤又怎樣
沒本事的人死捂待漲,掙點死工資過日子。有本事的人割肉了結,下海經商另尋出路。
你好,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1)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2)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Ⅳ 真的有靠炒股發家致富的例子嗎
有的。
沃倫·巴菲特(WarrenE.Buffett),男,經濟學碩士。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商,主要投資品種有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2020年4月6日,沃倫·巴菲特以590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胡潤全球百強企業家》第3位。2020年4月7日,沃倫·巴菲特以675億美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4位。
(4)香港餘人生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炒股發家致富需要知道的知識
1、弱勢格局炒股賺錢難度更大
眾所周知,在股市處於牛市時,基本上炒股還是能夠賺到錢的,當然,賺到錢和賺大錢還是有區別的,賺大錢實現發家致富的始終也還是屬於少數的一部分,而在弱勢行情之下,對普通散戶股民來說,要做到養家已難度不小,何況是要致富,換句話說,這是大部分人股民難以做到的任務。
2、早期炒股發家致富的都是「牛散」
雖然大部分人炒股都很難實現發家致富,但是並不是說不存在,事實上依然有小部分的人通過股市實現發家致富,甚至財富自由,能夠創造這樣驚艷的財富傳奇的股民通常被稱之為「牛散」,也就是說,屬於比較牛氣沖天的散戶,比如早期的楊百萬、林園等牛散就是在股市發家,這些都是市場所熟知的一些牛散,不過這些牛散後期基本都進化為專業投資者了,這就不能再列入散戶行列了。
3、真正順勢而為才能有大成就
在傑克相識的人當中,也有通過炒股發家致富的例子,屬於在2005年前後入市,買進了具有股改大利好的相關個股,更重要的是——能夠堅定持有到2007年大牛市,基本上都能收獲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豐碩成果,可以看出,要在股市靠炒股發家致富仍然需要具有大行情的背景,繼而要做的就是順勢而為的「捂住」操作方式,而不是拿一拿賺到了就賣掉了,話說回來,並不是誰都具有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
Ⅳ 求闞治東的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完整版
鏈接:
《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是2010年01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闞治東。
Ⅵ 重生到80幾年香港的小說,主角父母座飛機空難,繼承財產,給用人漲了工資,抄股票賺了幾十億港幣
重生到80幾年香港的小說,主角父母座飛機空難的小說書名為《香江王朝》作者胖大福。
內容簡介:林孝天的爺爺林繼文排行老六,早已經離世了,但跟自家的幾個兄弟關系非常好,林孝天的父親林建業是獨子,一番打拚手裡也有個幾億的資產,逢年過節都去看望幾位長輩,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夫妻二人去英國談生意回來的時候遇到了空難,雙雙遇難,留下了偌大的家產。
小劇場:林孝天問什麼要去香港證券市場看指數,因為林孝天很清楚的記得好幾本重生小說里都有記錄,今年香港會迎來一波股災,恆生指數會從高峰時的1810點跌到676點,這中見可是有海量的資金蒸發,自己要是不取,那是天理不容。
經過幾天的觀察,恆生指數現在在1600多點,還有機會,自己也有一定的資金,關鍵是好一點的操盤手不好找,看來自己得從匯豐想辦法了。 自己是匯豐的VIP客戶,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優惠及特權,自己要利用上。但現在還不是時候還可以在等一陣。
恆生指數不知不覺的來到1700點了,是時候了。拿起電話打給匯豐銀行的客戶經理,自己明天要去提款,大筆的提款1個億。為了不讓自己提這么多的款項,更高一層的主管肯定會勸自己不要提走款項,只有這樣才能見到更高一級的管理層,才能進行自己的計劃。
匯豐銀行的客戶經理方叢傑接完林孝天的電話,就直接向銀行的大客戶部經理梁啟仁匯報了,梁啟仁接到匯報後就把林孝天的客戶檔案列印出來了,要研究下,畢竟不論什麼時候吸收儲蓄都是銀行的第一要務,仔細研究了一下林孝天的記錄,沒發現什麼不正常的地方。
拿起香煙點燃一根,深深的吸了一口,思緒飄起來了,自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林孝天將款項提走,不然對自己的升職會產生很不利的效果。他突然提取大額資金是要做什麼呢,怎麼才能讓他放棄呢。
第二天,鍛煉沒有放下,鍛煉完吃完早點也才9點多鍾,林孝天對黃大軍說道:「軍哥,一會出去,還是賓士好了」,黃大軍一聽說道:「好的,少爺我去准備下」。
洗了個澡換了一身休閑一點的服裝,出來上車,直奔匯豐銀行而去。九龍旺角彌敦道673號旺角匯豐大廈,匯豐銀行也是香港最大的注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實力那是不用說。
(6)香港餘人生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主要人物介紹:
林孝天:一個在2016年無所事事的垃圾穿越來到了1980年的香港,因為林孝天思念雙親過度喝酒過度去了,於是便穿到了標準的富二代林孝天身上。
林孝天今年14歲,父母遇空難雙亡,但一干親戚相當的厲害,四叔公林繼禮是著名的銀行家,九叔公林白欣手裡有著幾十億資產的麗新集團。為了不辜負重新來過的人生,林孝天開始炒股賺港幣的人生。
何伯:林孝天的管家,今年將近40了,身體硬朗,身上有著不錯的功夫,對待林孝天非常的好。
Ⅶ 股票現在這個行情這么看啊,都不太想做了!
今天這個行情是非常的讓人糾結 你的心態我也理解 來牛仔網股市直播看看吧 放鬆一下
Ⅷ 為什麼廣大股民評論現在香港股票的處境十分尷尬
今年很多人都在問,為什麼港股持續低估,持續不漲?畢竟港股是香港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曾經也走過非常輝煌的歷史,比如在2015年A股牛市後切換到港股的朋友,都是人生贏家。不過,只贏兩年,2019年起,形勢完全逆轉,創業板指大幅反彈,目前的港股的處境確實有些尷尬。
Ⅸ 股市和人生也會像海浪一般一波一波又一波嗎
2010/1/4至2019/3/6合計
自然天數7001天,大盤日
線MACD金叉164次,平均
約43天金叉一次。如果每
次按照日線MACD金叉買入
死叉賣出(暫算到2019/3/6
還未死叉),收盤價算累計
漲的點數為4926.46點,平
均漲幅為1.49%,復利累積
漲幅約為8.28倍!
Ⅹ 有10年以上股齡的散戶,他們的股票賺了嗎
- 缺乏專業證券投資知識。
這個客戶的證券投資邏輯很簡單——買定離手,持倉不動。近20年的時間,客戶沒有動過證券賬戶,就連最基礎的打新股,都沒有操作過。不說別的,賬戶上靜靜躺著的那7900多元分紅,做些現金流管理,例如場內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這么多年下來也會產生一筆不少的收益!
本文系【投顧吳鵬】原創,上述內容僅做學習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特此聲明!如果您覺得內容有點道理,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唄,小編先行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