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房地產價格影響因素的論文 3000字
內容摘要:隨著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房地產的價格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影響我國房地產發展的最主要的三個方面是土地、房地產金融市場、交易費用,因此我們要做好這三個方面的制度安排與制度建設。關鍵詞:房地產價格 土地 房地產金融市場 交易費用 制度安排與建設
房地產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項綜合性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房地產價格的形成十分復雜,要受自然、經濟、社會、區域、個體等多方面的影響,據測算,在房地產價格構成中,各種費用所佔比例大致為:土地約為20%;建安工程約為35%;「大市政」配套約佔15%;各種稅費約佔10%-15%;開發企業的利潤約佔15%-20%。
本文試圖從土地、房地產金融市場、交易費用三個方面來分析我國的房地產價格,尋求新的制度安排。
與土地問題相關的制度安排與制度建設
土地是房地產開發的核心要素,我國土地資源缺乏且供給彈性小,人們對土地的需求隨經濟的發展卻與日俱增。我國的土地所有制屬於全民所有制,建設用地原則上要使用國有土地。土地不是私人的,也不是政府的,而是全民的財產,這種產權形式暴露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制度缺陷:
在現行的制度條件下,土地的所有權是不能轉讓和買賣的,但使用權可以買賣,這實際上是土地的出租行為。現行的是土地「批租」形式,即把多年的土地使用權捆綁在一起一次批給使用者。由於時間跨度很大,開發商們可以將這種介於「租」與「售」之間得來的土地進行抵押貸款,並將多年的土地租金一次加入房屋售價之中進行轉嫁,這是一種產權的錯位與侵犯;
目前土地轉讓的市場化程度很低。協議出讓土地不僅所佔的比例過大而且在定價上隨意性較大;同時一級市場上缺乏透明度,用地問題上沒有形成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機制;基準地價的確定也不盡科學合理,難與現實發展同步;
房地產投資對地方GDP增長的貢獻率較高,常被一些不負責任的地方官拿來當作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做。在這種「經營城市」的浪潮中,利用土地牟取暴利已經成為一些單位和個人尋租的手段,地方政府自然不會是最後的買單者。
在現實面前,要求我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設計一種合理的房地分離的計價與徵收方法,即購房者逐年向政府繳納地租,不再與開發商發生關系,改變土地「批租」的局面;嚴格控制土地市場,加速推進土地的招標和拍賣制度,堵住土地交易的「黑洞」;建立科學的基準地價確定公布制度,做到及時動態更新;政府要做好並認真執行土地供應和使用計劃,規劃問題不可一事一議;通過稅收手段提高土地炒作成本,對閑置土地長期不開發的,予以收回;建立土地儲備制度以便政府可以根據土地市場行情適時收購或者供應土地。今後中國將實行的是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與房地產金融市場問題相關的制度安排與制度建設
房地產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如果它是一輛戰車的話,金融就是它的發動機。從近年信貸超常增長來看,房地產信貸的增長可以說是到了瘋狂之地步。房地產之所以能夠不斷獲得金融支持與房地產業具有很強的回彈效應有關,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回報率相對於其他行業高些。銀行也把住房貸款當成是新的業務增長點,但現實中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銀行低估了風險,大量而又廣泛的投資於房地產,開發商們開始盲目樂觀大肆借貸,非理性的預期造成了非理性的繁榮,這樣房地產價格的泡沫才會產生,並且隨時可能破裂。
我們的房地產金融市場存在著發育程度低,金融品種單一,住房抵押貸款二級市場尚未大量發展,運行管理機制、風險分散機制、監督約束與保障體系不健全、不完善等等問題,其中融資渠道單一是最嚴重的問題。合理的制度建設也應該圍繞其展開,房地產融資多元化勢在必行。
在新的融資渠道中,最好的選擇是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通過資本市場運作可緩解來自房地產項目資金需求方面的壓力。大力發展房地產信託。從信託產品總體來看,呈現出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業融資和證券投資三分天下的格局。為房地產基金做好安排。因為2003年的121號文件,作為房地產重要融資渠道的地產基金不得不由幕後走向前台,它為房地產企業無疑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而且對於投資者來說,不僅可以從該基金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率,還能有效地規避風險。
房地產金融市場的制度建設任重而道遠。要完善舊的信貸制度,嚴控信貸准入,加強審查管理,健全信用、抵押、保險等制度;更主要的是要做好新的制度安排,拓寬融資渠道,把金融創新與我國的國情實際相結合,促進房地產金融市場健康、快速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防範房地產價格泡沫的產生與破裂。
與交易費用問題相關的制度安排與制度建設
房地產市場是個復雜的市場,其參與者包括買賣雙方、建築施工單位、政府、監理評估等中介機構、媒體等等,他們所提供的服務都是市場交易順利進行的條件,這些服務的費用可以看成是交易費用的一部分。建立合理的控制交易費用的制度平台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合理的稅費安排
在房地產開發中,人們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以及公用設施配套費的徵收異議頗多。早有學者提出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不應向開發商一次徵收,而直接向業主逐年徵收;供水、電、煤氣等設施的建設費在其產品價格被理順後應該自動退出歷史舞台;對於一些具有明顯攤派性質的收費如人防建設費、教育費附加等,它們屬於全民受益的范圍,那麼也就不應該僅僅由開發企業來繳納。
項目審批中的交易費用
房地產業在許多權力部門的眼裡仍是一塊「肥肉」,誰都想沾點「油水」,而且項目審批環節過多也是我們計劃經濟體制留下的後遺症之一。開發企業來回奔波於公章部門,不僅降低了效率,而且增加了很多「跑路錢」,這些交易費用也計入了房地產價格之中。
招投標中的交易費用
在管理混亂的建築市場上「黑白合同」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了。所謂「黑合同」,就是建設單位在工程招投標過程中,除了公開簽訂的合同(「白合同」)外,又私下與中標單位簽訂合同,強迫中標單位墊資帶資承包、壓低工程款等。另外工程層層轉包、建築「掮客」混水摸魚等問題也很嚴重,同時招投標過程也是滋生腐敗的溫床。
工程造價管理中的交易費用
做為房地產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監理、咨詢以及評估部門在工程造價的形成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我們的造價管理存在著很多的漏洞。概預算以及決算審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監理制度艱澀運行,這樣的決算價格難免和工程的實際造價有出入。事實上,我們在開發建設工程中只重視了施工質量的監理卻忽視了造價監理工作。設計可行的造價編制審核程序與科學的全面的監理制度,完善激勵機制與監督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程造價的公平合理,建築市場的健康規范。
與媒體有關的交易費用
媒體是提供房地產交易信息的主要工具。瘋狂的房地產廣告說到底是開發商在為業主們燒錢,而媒體們更熱衷於概念炒作,從「奧運」概念到「世博」概念,從「親水景觀」概念到「別墅豪宅」概念,每一輪炒作都拉動房價上揚。當然其中有合理的概念促銷,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真實可信的房產交易信息。在巨額廣告費的誘惑之下,某些媒體不惜出賣版面,大肆吹噓,最終,昂貴的交易費用換來了虛假的繁榮,這對房地產的危害是致命的。因此需要一種制度安排來保護業主的利益,更是在保護房地產的未來。
我們要理性的看待房地產市場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住宅市場化進程加速和制度建設滯後的矛盾,這更加要求我們保持制度安排的科學、合理、適用、可行。只有這樣才能防範和解決房地產市場中出現的許多問題,特別是價格問題,也只有這樣中國房地產才會走向輝煌!
參考資料:
1.謝經榮等,地產泡沫與金融危機[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2.劉福垣,房地產泡沫產生的根源在於流通體制[J],城鄉建設,2003(4)
3.卲謙謙、王洪,日本房地產泡沫的成因分析及對我國的經驗借鑒[J],中國房地產金融,2003(5)
4.張銳,房地產業緣何這般熱[J],中國經濟信息,2003(6)
⑵ 股票與房地產兩大資產價格的走勢相互關系如何,是通過什麼途徑相互影響的
一般來說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是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的關系。
1、當股票市場處於牛市時,會有大量資金流向股市,從而減少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量,此時房地產市場受到負面影響,價格不會大幅波動。反之亦然。同時由於股市套利,資金也會流向房地產市場,進一步增加房地產投資,這是在經濟面看好,投資者信心樂觀的情況下。
2、當股票市場處於熊市時,大量資金被套,造成房地產資金短缺,從而影響房地產發展,社會普遍悲觀。反之亦然。同時我們知道,熊市前夜會有大莊稼提前獲利離場,從而進入房地產市場,從而推高房價。
總之,股市與樓市作為我國兩大重要的投資渠道,確實對資金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要搞清楚他們之間的關系,不能簡單的以單一的理論去分析,要結合當前經濟狀況以及投資者對未來經濟預期來研究。
⑶ 影響房地產股票價格的因素
舉一個例子說吧以下是招商證券08.01.25號出的行業策略報告(房地產)
敬請閱讀末頁的免責條款
行業研究策略報告
勿需過分悲觀,靜待投資時機到來
賈祖國
2008年1月24日 ——房地產行業2008年度策略報告
周期性消費品 房地產 推薦(維持)
07 年8 月份以來出台的一系列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我們
認為不用對房地產行業過分悲觀。對這些調控政策勿需反應過度。同時,有利於
行業基本面的一些因素依然在持續。我們預計房地產行業有望在1 季度末回暖。
嚴厲的調控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效果:2007 年政府繼續出台一系列針對和房地
產市場有關的調控政策,尤其是8 月份後出台的4 個方面新的調控政策較為
嚴厲。這些政策主要包括:加快公共住房建設、對於第二套住房的信貸管理、
貨幣政策由「穩健」轉為「從緊」以及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的暫停。這些
調控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主要城市房地產的量價總體出現了一定的下降;
對調控政策勿需反應過度:這些調控政策的實施,從長期看無疑有利於中國
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但從短期看,這些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實質影響並
不是很大:加快公共住房目前基本還停留在指導意見的層面,商品住宅的剛
性需求至少在4.56 億平米左右, 08 年新增貸款將與07 年持平、長期貸款利
率上升的幅度應該會很小;
有利於行業基本面的一些因素依然在持續:行業總體依然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中國居民對房地產的購買力水平不斷提高;流動性依然比較充足:預計08 年
外貿順差保持在07 年3.37 萬億人民幣的水平,M2 的年新增額大約為6.66 萬
億人民幣;
房地產行業有望在1 季度末回暖:1 季度末傳統銷售旺季到來、「兩會」後房
地產調控政策或將趨於寬松、「兩會」後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有可能「開
閘」;
我們維持行業「推薦」的投資評級:重點公司的估值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吸引
力,08 年PE 總體在20 倍左右或更低,股價/RNAV 已經1-1.2 倍左右或更低。
我們給予招商地產、保利地產、華發股份、香江控股和珠江實業等公司強烈
推薦A 的投資評級。
重點公司主要財務指標
股價06EPS 07EPS 08EPS 07PE 08PE 評級
招商地產 53.80 0.92 1.34 2.50 40.1 21.5 強烈推薦-A
保利地產 63.17 1.20 0.96 2.58 65.8 24.5 強烈推薦-A
華發股份 52.00 0.55 1.22 2.20 42.6 23.6 強烈推薦-A
香江控股 19.54 0.17 0.23 3.07 85.0 6.4 強烈推薦-A
珠江實業 14.09 0.11 0.11 1.39 128.1 10.1 強烈推薦-A
中航地產 23.08 0.50 0.67 0.88 34.4 26.2 強烈推薦-A
萬科A 25.33 0.49 0.75 1.45 33.8 17.5 推薦-A
金地集團 39.48 0.67 0.95 1.80 41.6 21.9 推薦-A
資料來源:招商證券
正文目錄
一、嚴厲的調控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1、07 年主要調控政策回顧.
(1)加快公共住房建設..
(2)對於第二套住房的信貸管理
(3)貨幣政策由「穩健」轉為「從緊」
(4)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暫停
2、調控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效果..
二、對調控政策勿需反應過度
1、公共住房政策短期主要影響了購房者的心理
2、第2 套房信貸政策短期有一定的影響,長期看實質影響有限.
3、08 年「從緊」的貨幣政策並未「很緊」
(1)人民幣新增貸款總體與07 年相當.11
(2)繼續加息對房地產的影響可能有限. 12
4、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有望「開閘」.. 13
三、有利於行業基本面的一些因素依然在持續... 14
1、行業總體依然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14
2、中國居民對房地產的購買力水平不斷提高.. 14
3、流動性依然比較充足. 15
(1)2008 年新增外匯儲備將至少保持在2007 年的水平. 15
(2)08 年M2 繼續保持較高增速. 16
四、行業有望在1 季度末回暖. 17
1、傳統銷售旺季的到來. 17
2、「兩會」後房地產調控政策或將有所放鬆 17
3、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或將「開閘」.. 17
⑷ 誰有有關房地產的文獻綜述
我這里有幾篇,選了一篇,不知是不是你想要的。
房地產價格波動影響因素文獻綜述
□文/ 齊淑蘭
近年來,房地產投資過熱,房價的快
速上漲已經影響到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和國家金融的安全。房價上漲過快不僅關
繫到一個城市的發展和金融的安全,更關
繫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為了抑制房
價的過快上漲,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
以確保房地產快速且健康地發展,國家自
2003 年以來出台大量的政策對房地產市
場進行調控,事實表明,國家一刀切的宏
觀調控所取得的效果並不理想。由於房地
產自身開發的周期性、房地產產品的不可
移動性和房地產產品消費的地域性,使得
房地產業的發展具有明顯的地區特徵。故
單個城市對房價調控則力不從心。以此為
背景,我們嘗試對該領域內主要貢獻者的
觀點進行歸納,並梳理其理論邏輯,力求
從另一個側面去理解房價上漲,進而理解
我國房價上漲的實質。本文期望能為人們
進一步尋求上述問題的答案提供一些有
益的視角。
一、國外的相關研究
房地產價格是指房地產市場上供需
雙方所形成的價格。房地產作為一種特殊
商品,產品周期長、供應缺乏彈性、涉及的
產業鏈長,同時對金融的依賴性高、受政
策的影響大,因此房地產價格的波動就受
到了各種因素的影響。
國外的房地產市場化進程進行的比
較早,同時市場化程度也比較高。房價問
題的重要性和房地產價格的敏感性吸引
了大量學者和公眾的廣泛關注,從國外研
究文獻來看,對房地產價格影響因素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1、形成均衡
價格的動力因素;2、供需因素對房地產價
格影響的實證分析。
( 一) 需求因素對房地產價格波動的
影響。早期的研究主要認為,房地產價格
的波動影響因素有兩大方面:一是經濟水
平的提高;二是城市人口的增長。Downs、
Nellis 和Longbottom、Bartick 的相關研究
都表明,房地產價格的波動是由於市場的
基本差別造成的,如某些地方可能存在快
速的經濟增長或者正經歷著人口的快速
增長。同樣,Stuart A. Gabriel 運用經濟學
理論對近幾十年來加利福尼亞州住宅價
格變化進行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主要因素
是經歷著巨大的人口遷移。同樣,在人口
平穩增長條件下,家庭規模的變化也會對
市場交易量產生明顯的影響。
隨著經濟學家們對消費理論的深入
研究,收入被很有意義地劃分為暫時收入
和長期收入,Geoffrcy Meen 通過對英國、
美國住宅價格的時間序列分析發現,無論
是暫時性收入還是長久性收入,對房價的市群的主要製造業為鋼鐵、造船和紡織。
其中傳統的紡織業則在京都集聚並在其
周圍的各個小城鎮形成了產業供應鏈。以
名古屋為核心的中京城市群的核心產業
是汽車業,群內豐田市及周邊地區就形成
了很好的汽車產業鏈,而瀨戶和四日市也
發展差別產業而成為了「陶都」和「煉油中
心」。
( 四) 城市群各城市產業職能分工合
理, 有效提升了城市群整體經濟實力。五
大城市群內各個城市的主導產業是不盡
相同的,各城市在群內的職能也各不相
同。如,美國大西洋沿岸城市群,紐約的主
要支柱產業為金融保險、管理廣告等第三
產業,港口用於集裝箱運輸,扮演著群內
金融經濟制高點的角色;費城是鋼鐵煉油
造船中心,港口主要負擔近海航運;大學
城波士頓領軍高新技術產業,研發實力不
容小覷;華盛頓施行單一行政職能,支柱
產業是以辦公為主的印刷業等;巴爾的摩
主導有色金屬冶煉,是群內另一個工業制
造中心;即使城市群內細分區域內的產業
存在雷同,其所佔比重和發展重心也不同
(如東京城市群中神奈川和千葉同有機械
和化工工業,但神奈川還是以機械業尤為
突出而千葉則以化工見長)。這種明顯合
理的產業職能劃分有的是靠粗放式的經
濟自由演化而成(如美國城市群),有的則
是在明顯的政府作用下人為形成的(如日
本城市群)。無論成因是什麼,這樣分工明
細又兼顧合作的產業結構能夠避免群內
城市產業趨同而造成的無謂內部競爭和
資源浪費,同時也有利於資源的配置和城
市群總體經濟實力和社會形象的提升。
( 五) 城市群經濟以強大的交通運輸
業為根基。分析五大城市群產業,我們不
難發現,城市能夠得以發展並最終形成城
市群,良好的區位優勢和發達便利的交通
條件是必不可少的發展基礎。世界五大城
市群幾乎占盡了各國以及各地區地理條
件最優良、配套設施最先進的港口、交通
樞紐和國際空港。如,美國大西洋沿岸城
市群(紐約港、費城港),五大湖城市群(五
大湖便利水運、多倫多港及空港)、日本太
平洋沿岸城市群(成田、羽田、關西空港,
東京灣港口群,名古屋港)、歐洲西北部城
市群(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英國中南部
城市群(倫敦空港、利物浦港)等。如果沒
有如此立體和完善的交通體系,難以想像
城市群這一龐大的資源和產品集散地內
的要素該如何運轉和流通。城市群的港
口、空港和陸地運輸的吞吐能力和規模設
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從側面反映其經濟
和製造實力。
⑸ 為什麼股票和房地產價格容易出現暴漲暴跌現象,從經濟學角度解釋為什麼
股票和房地產價格出現暴漲暴跌的原因在於:
人與人對於股票和房地產的價值的看法有著不同的理解,一旦多數人達成了共識,認為股票會漲,那麼股民的信心就導致股票一直漲;同理,人們達成了股票會跌的共識,那麼就會對股市失去信心,所以人們都瘋狂的清倉,就導致了股票市場的暴跌。
經濟學研究的是人,商品本來是沒有價格的,只有人們進行了交換,才會具有價格,所以商品的價格是人所賦予的,人們認為稀缺那麼商品就昂貴。所以只要弄懂了人們的共識,那麼也就能預測股市和房市的漲跌。
⑹ 怎樣理解在本幣升值的情況下,房地產股票價格和金融股的價格將會出現較快的上升速度
本幣升值,流進來套利的錢就多,就會推動商品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⑺ 房地產漲價和股票有什麼關系嗎
股票嘛,,當然也有房地產題材的,,房價漲,人家公司就賺錢,,上市公司,賺錢,肯定會發錢,然後股民跟著得益,,,,有些莊家,趁機炒作一下這個題材,,,然後就長線一個牛股,,,也不知道你明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