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歐式看漲期權,現價20,執行價格18,預計一年後股價為19元,執不執行為什麼股價高於執行價現價
因為說的是歐式期權,所以你只能一年後到期執行。
18元的買入期權然後到時候市價如果是19元,理論上來說你是應該執行的。
不過如果你只是想賺個差價,那也可以不用執行,直接把期權平倉就行,賺這1元差價。
『貳』 價內期權、價外期權、看漲期權、看跌期權、通俗易懂的解釋是分別是什麼
價內價外看漲看跌重大性組合下,有可能產生四中情形:1)重大價內看跌期權 2)重大價內看漲期權;3)重大價外看跌期權;4)重大價外看漲期權。
重大先不管。
先解釋看漲看跌,要點有兩個:
1)所謂看漲看跌,主要是拿將來的市價與手中可以行使的行權價相比。如果預期將來市價高於行權價,則看漲,反之看跌。
2)看漲期權是金融資產賣出方擁有的,可以在日後按約定行權價重新買回標的的行權,要注意的是看漲期權對應的只能是買入的權利。
看跌期權是金融資產買入方擁有的,可以在日後按固約行權價將買入的標的賣出的行權,要注意的是看跌期權對應的只能是賣出的權利。
例如,A向B賣出金融資產,另外附上的是看漲期權,那麼A支付期權價後獲得看漲期權,將來可以將金融資產按約定的行權價從B處重新回購。如果附上看跌期權,B支付期權價後獲得看跌期權,將來可以將金融資產按照約定的行權價賣給A。
那麼因為市價變動與約定的行權價間往往不一致,則會在看漲期權中出現對A有利或不利的情況,在看跌期權中出現對B有利或不利的情況。不管如何,只要是對行權人有利的,就是價內期權,對行權人不利的,沒有行權價值的,就是價外期權。
組合起來解釋:
1)價內看漲期權:按照以上分析,意味著預期市價將高於行權價,且最終市價波動結果相符,對行權者A有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A看漲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上升到11萬,按照規定,A可以回購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那麼這種情況對A行權有利,A會行權從B處以低於市價回購金融資產。
2)價外看漲期權:意味著預期市價將高於行權價,但最終市價波動結果卻相反,對行權者A不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A看漲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沒有上升到10萬以上,而是9萬。按照規定,A可以回購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但是這種情況下,A完全可以從外部市場中以9萬元購買同類金融資產而不需要多支付1萬元從B處回購金融資產,因此,市價波動結果對A行權不利,A不會行權。
3)價內看跌期權:意味著預期市價將低於行權價,且最終市價波動結果相符,對行權者B有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B看跌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跌到9萬。按照規定,B可以向A賣出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這種情況下,B如果拿到外部市場賣只能獲得9萬,但是B可以以10萬賣回給A,因此市價波動結果對B行權有利,B會行權。
4)價外看跌期權:意味著預期將來市價低於行權價,但最終市價波動結果卻相反,對行權者B不利。例如A、B約定行權價為10萬,B看跌市價,後來金融資產的市價沒有下跌到10萬以下,而是11萬。按照規定,B可以向A賣出金融資產或放棄行權。但是這種情況下,B完全可以將金融資產拿到外部市場去以11萬價格賣出,如果賣回給A則會少獲利1萬。市價波動結果對B行權不利,因此,B不會行權。
有沒有重大這個title則是在以上分析中再加入可能性的因素。例如重大價外看跌期權,則意味著將來市價極有可能低於行權價,結果對行權者不利,行權者行權的可能性極低。
歸納如下:
項目 行權方 行權方式 市價波動結果 行權結果 金融資產風險報酬
是否轉移
重大價內看漲期權 A 向B回購 市價>行權價 行權 沒有轉移
重大價外看漲期權 A 向B回購 市價<行權價 不行權 轉移
重大價內看跌期權 B 賣回給A 市價<行權價 行權 沒有轉移
重大價外看跌期權 B 賣回給A 市價>行權價 不行權 轉移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重大價外看跌或是看漲期權,金融資產最終極有可能不會回到A手中,金融資產的風險報酬幾乎完全轉移給B。因此,在A將金融資產轉移給B,且附有重大價外看漲或看跌期權時,應當終止確認金融資產。
以上。
完全是自己手打的。
『叄』 其它條件不變,期權期間越長,期權價格越高。這句話怎麼理解
因為期權的價值分為時間價值和內在價值,只有實值期權有內在價值,例如認購期權的內在價值指的是max{股票市價-行權價,0}。而時間價值指的是權利金中超過內在價值的部分,反映了到期前股價波動帶給權利方的潛在收益。如果離行權日越遠,說明能達到行權價格的可能性越大,時間價值越大,其他條件不變,期權價值越高,所以期權價格越高。到了行權日,時間價值逐漸減小,直至減少到0。
『肆』 為什麼看漲期權價格不超過股票價格 S0>=C
可以考慮虧損的情況。
如果S0(股價)為100,而期權價格為101,若股價下跌,跌至最低為0元,我此時不會行權,虧損101元,那我如果不買該期權,我直接買股票就只會虧損100元
『伍』 看漲期權價格 題目求解
題目要求看跌期權的價格,由於沒有直接求看跌期權價值的模型(我的cpa書上沒有),所以要先求看漲期權的價值,而對於歐式期權,假定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有相同的執行價格和到期日,則下述等式成立,
看漲期權價格+執行價格的現值=股票的價格+看跌期權價格
那麼:看跌期權價格=看漲期權價格+執行價格的現值-股票的價格
接下來就求看漲期權的價格,我不知道你用的是什麼書,書上是什麼方法,那我就分別用復制原理和風險中性原理來解一下。
先看復制原理,復制原理就是要創建一個買入股票,同時借入貸款的投資組合,使得組合的投資損益等於期權的損益,這樣創建該組合的成本就是期權的價格了。所以就有下面兩個等式:
股票上行時 期權的價值(上行)=買入股票的數量×上行的股價-借款×(1+利率)
股票下行時 期權的價值(下行)=買入股票的數量×下行的股價-借款×(1+利率)
上面兩式相減,就可以求出買入股票的數量了,代入數字來看一下
期權的價值(上行)=108-99=9
期權的價值(下行)=0 (股價低於執行價格,不會執行該期權,所以價值為0)
買入股票的數量=(9-0)/(108-90)=0.5
把0.5再代入 期權的價值(下行)=買入股票的數量×下行的股價-借款×(1+利率)
可以算出借款=0.5×90/1.05=42.86
這樣期權的價值=投資組合的成本=買入股票支出-借款=0.5*100-42.86=7.14
再來看下風險中性原理
期望的報酬率=上行概率×上行的百分比+下行概率×下行的百分比
5%=p×(108-100)/100+(1-p)*(90-100)/100
得出上行概率P=83.33% 下行概率1-p=16.67%
這樣六個月後的期權價值=上行概率×期權上行價值+下行概率×期權下行價值
其中期權的上下行價值前面已經算過了,直接代入數字,得出六個月後期權價值=7.7997
注意這是六個月後的價值,所以還要對他折現7.7997/1.05=7.14
再來看二叉樹模型,這個方法個人不太推薦一開始用,不利於理解,等把原理弄清了再用比較好, 我就直接代入數字吧。
期權的價值=(1+5%-0.9)/(1.08-0.9)*[(109-100)/1.05]+(1.08-1.05)/(1.08-0.9)*(0/1.05)=7.14
可以看到這三個方法結果都一樣,都是7.14。
最後再用我一開始提到的公式來算一下期權的看跌價值
看跌價值=7.14+99/1.05-100=1.43
我是這幾天剛看的cpa財管期權這一章,現學現賣下吧,也不知道對不對,希望你幫我對下答案,當然你有什麼問題可以發消息來問我,盡量回答吧。
關於「問題補充」的回答:
1、答案和我的結果值一致的,書上p=-0.5*100+51.43=0.43 按公式算應該是1.43,而不是0.43,可能是你手誤或書印錯了。
2、書上用的應該是復制原理,只不過我是站在看漲期權的角度去求,而書上直接從看跌期權的角度去求解,原理是一樣的。我來說明一下:
前面說過復制原理要創建一個投資組合,看漲時這個組合是買入股票,借入資金,看跌時正好相反,賣空股票,借出資金。
把看漲時的公式改一下,改成,
股票上行時 期權的價值(上行)=-賣空股票的數量×上行的股價+借出資金×(1+利率)
股票下行時 期權的價值(下行)=-賣空股票的數量×下行的股價+借出資金×(1+利率)
這時,期權的價值(上行)=0(股價高於執行價格,看跌的人不會行權,所以價值為0)
期權的價值(下行)=108-99=9
你書上x就是賣空股票的數量,y就是借出的資金,代入數字
0=-x108+1.05y
9=-x90+1.05y
你說書上x90+y1.05=15,應該是9而不是15,不然算不出x=-0.5 y=51.43,你可以代入驗算一下。
所以,期權的價值=投資組合的成本=借出的資金-賣空股票的金額=51.43-0.5*100=1.43
書上的做法,比我先求看漲期權價值,再求看跌要直接,學習了。
希望採納
『陸』 關於期權價格的疑惑: 書上說,一般而言,協定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距越大,時間價值越小。為什麼
時間價值指的是權利金中超過內在價值的部分,反映了到期前股價波動帶給權利方的潛在收益。即在期權執行前,市場價格朝有利於期權擁有者變化的概率的大小.如果執行價格與現在市場價格差距太大,那在行權日前,價格回到協定價格周圍的概率就比較小。沒有人願意為一個最終結果比較明確的權利而多付出金錢.也就說期權的時間價值就比較小.
『柒』 個股期權價格變動的影響因素
1.合約標的當前價格:在其他變數相同的情況下,合約標的價格上漲,則認購期權價格上漲,而認沽期權價格下跌;合約標的價格下跌,則認購期權價格下跌,而認沽期權價格上漲
2.個股期權的行權價:對於認購期權,行權價越高,期權價格就越低;對於認沽期權,行權價越高,期權價格就越高
3.個股期權的到期剩餘時間:對於期權來說,時間就等同於獲利的機會。在其他變數相同的情況下,到期剩餘時間越長的期權對於期權買方的價值就越高,對期權賣方的風險就越大,所以它們的價格也應該更高
4.當前的無風險利率:在其他變數相同的情況下,利率越高,認購期權的價格就越高,認沽期權的價格就越低;利率越低,認購期權的價格就越低,認沽期權的價格就越高。利率的變化對期權價格影響的大小,與期權到期剩餘時間的長短正相關
5.合約標的的預期波動率:波動率是衡量證券價格變化劇烈程度的指標。在其他變數相同的情況下,合約標的波動率較高的個股期權具有更高的價格
6.分紅率:如果標的股票發生分紅時不對行權價格做相應調整,那麼標的股票分紅會導致期權價格的變化。具體來說,標的股票分紅的增加會導致認購期權的價格下降,而認沽期權的價格上升;標的股票分紅的減少會導致認購期權的價格提高,而認沽期權的價格下降。另外,期權的到期剩餘時間越長,或預期分紅的數目越大、次數越多,分紅對其價格的影響就越大
『捌』 一道關於看漲期權的計算題
(1)兩種選擇,行使期權、什麼也不做
行使期權收益為:(行權時股票價格-30-3)×10000
什麼也不做損失為:3×10000=30000
(2)兩種選擇,行使期權、什麼也不做
行使期權收益為:(30-行權時股票價格-3)×10000
什麼也不做損失為:3×10000=30000
『玖』 看漲期權公允價值變動的問題
看漲期權是權利而非義務,而且從名稱可知,標的物(此處即是股票)上漲的話是期權是有利的,所以股票上漲,看漲期權的公允價值同樣上漲,但股票下跌時期權的公允價值最多跌到0,這與看漲期權的目標價、剩餘期限、市場波動率、股票現價、無風險利率等有關,這就表現出期權的非線性特徵。
這要看會計准則的要求,目前我國實行了新會計准則,衍生產品是以公允價值記賬的,公允價值變動直接計入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