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價格計算公式詳細計算方式!
股票價格=預期股息/存款利率,
這個公式可運用等效銀行存款解釋,例如現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50%,某隻股票每年固定的股息為每股0.35元,那麼10元的銀行存款和1股10元的股票在收益上是等效的,因此1股的價格應該理論價值為10元(=0.35÷3.5%)。
股價20元,對應3%的銀行利率,預期股息提高25%至3.75%(0.75元),0.75/3.25%=23.08元。
㈡ 如何確定股價的底部_
如何尋找股價底部?下面我們介紹三種方法,它們可以幫你判斷股價的底部,如果三個特徵都能符合,那麼底部的概率將會大增。
一、成交量尋底
我們都知道,量在價先,也就是說股價上漲之前成交量會首先出現變化。當股價從低位上開始反彈,然後又回到了低位上,如果成交量能夠比上一個低點的時候更少,則說明股價可能見底,後期上漲的概率較大。
大盤或股價在底部區域的時候如果某一天成交量開始快速放大,股價開始上漲或者是緩慢上漲,這就代表著主力在進場抄底,我們可以適當的跟進一些。而當股價向上突破了頸線時同時成交量大幅度增加,那麼反轉基本上已經成型,我們可以積極的跟進。
二、技術指標尋底
股價處在底部區域的時候,一些技術指標會出現一些底部的特徵。
1、比如多個技術指標向上突破了下降趨勢線的壓力。
2、另外我們也可以從K線形態中之前的低點位置來進行參考。如果在一年當中股價有數次在觸及這個低點位置的時候產生反彈,那麼這個位置我們可以將其看做是中期的底部。
3、KDJ、RSI等指標周線如果形成了多頭排列,並且5日均線連續向上,突破了10日均線和20日均線形成三線金叉,則說明股價已經探明底部開始上漲。
三、市場特徵尋底
市場在經過長時間的下跌之後,會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遇見利好不漲反跌,經過多次這種情況之後,市場已經對利好麻木了,但是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上代表著市場距離下一個大行情不遠了。
反之,在時間底部形成的時候,也會出現一些利空消息,而當一些重大利空消息出現的時候,股價不但補跌反而還上漲,這種情況也代表著市場已經見底了。
㈢ 我買的股票是低位的時候買的,第二天它的開盤價比我高怎麼算
雖然深市滬市在3:00在不能買賣股票,但是對於機構和大戶來說還是可是成交。
㈣ 股票成本價怎麼計算
買入成本=買入價格*股數*(手續費率)+過戶費+通信費
賣出成本=賣出價格*股數*(手續費率+印花稅率)+過戶費+通信費
1、股票補倉後成本價計算方法:(以補倉1次為例)
(第一次買入數量*買入價+第二次買入數量*買入價+交易費用)/(第一次買入數量+第二次買入數量)
2、股票補倉是指投資者在持有一定數量的股票的基礎上,又買入同一股票。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
同時補倉,就是因為股價下跌被套,為了攤低該股票的成本,而進行的買入行為。
(4)股票低位價格計算擴展閱讀:
補倉是被套牢後的一種被動應變策略,它本身不是一個解套的好辦法,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它是最合適的方法。股市中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方法。
只要運用得法,它將是反敗為勝的利器;如果運用不得法,它也會成為作繭自縛的溫床。因此,在具體應用補倉技巧的時候要注意以下要點:
一、熊市初期不能補倉。這道理炒股的人都懂,但有些投資者無法區分牛熊轉折點怎麼辦?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股價跌得不深堅決不補倉。
如果股票現價比買入價低5%就不用補倉,因為隨便一次盤中震盪都可能解套。要是現價比買入價低20%~30%以上,甚至有的股價被夭斬時,就可以考慮補倉,後市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已經相對有限。
二、大盤未企穩不補倉。大盤處於下跌通道中或中繼反彈時都不能補倉,因為,股指進一步下跌時會拖累絕大多數個股一起走下坡路,只有極少數逆市走強的個股可以例外。
補倉的最佳時機是在指數位於相對低位或剛剛向上反轉時。這時上漲的潛力巨大,下跌的可能最小,補倉較為安全。
三、弱勢股不補。特別是那些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跟著跌的無庄股。因為,補倉的目的是希望用後來補倉的股的盈利彌補前面被套股的損失。
既然這樣大可不必限制自己一定要補原來被套的品種。補倉補什麼品種不關鍵,關鍵是補倉的品種要取得最大的盈利,這才是要重點考慮的。所以,補倉要補就補強勢股,不能補弱勢股。
四、前期暴漲過的超級黑馬不補。歷史曾經有許多獨領風騷的龍頭,在發出短暫耀眼的光芒後,從此步入漫漫長夜的黑暗中。
如:四川長虹、深發展、中國嘉陵、青島海爾、濟南輕騎等,它們下跌周期長,往往深跌後還能深跌,探底後還有更深的底部。投資者攤平這類股,只會越補越套,而且越套越深,最終將身陷泥潭。
五、把握好補倉的時機,力求一次成功。千萬不能分段補倉、逐級補倉。首先,普通投資者的資金有限,無法經受得起多次攤平操作。
其次,補倉是對前一次錯誤買入行為的彌補,它本身就不應該再成為第二次錯誤的交易。所謂逐級補倉是在為不謹慎的買入行為做辯護,多次補倉,越買越套的結果必將使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㈤ 如何來確認股市的底部,如何判斷一個個股的股價是否被低估用未來折現價格來計算股票價值是否合理
個股底部區域如何來判斷,其實不是像你說的那麼復雜。我們知道,一般來說,某隻股票到了底部以後會出現明顯的特徵。比如:收陰線時縮量,收陽線時放量,還有反復的收陰陽十字星。此時的成交量相對高位時的成交量萎縮的很明顯,一般每日換手率都在1——3%左右,甚至更少。而且在這個位置反復盤整了很長的時間。說明反復夯實的很牢靠。再從籌碼分上來看,這個位置的籌碼在逐漸加大,那就基本上確定是底部。明顯的底部區域特徵有:W底,頭肩底,圓弧底,多重底。當然了V型反轉的底部特徵也有,但那是極少數個股的表現,它的先決條件是成交量連續放大,主力拉升堅決,也屬於主力採取的拉升建倉動作。等等,不知這些對你有沒有參考價值。
㈥ 股票補倉怎樣計算才能拉平
差額補倉法,在12元的價位{你能確定這是底的話} 投入比高位投資的資金多N倍的資金,例如你在高位30元投入了39000元,那麼在低位12元在投入390000元(十倍),這樣由於你的低位籌碼占總籌碼的比例很高,就把你的成本直接拉下來了。
希望對你有啟發。其實做股票資金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有多少資金,目前處在什麼市道,決定了您的投入占總資金的比例。如果你是一位穩健博弈的投資者,就該把股票當成一個投資項目來做,現金流是項目不可缺少的一環
㈦ 股價相對高位中位低位,怎麼算。
如果是相對高中低位,可以將歷史的最低點和歷史的最高點做一個上行的黃金分割位.以31.8%和61.2%為參考線.50%為中位,31.8%以下為低位,61.2%以上為高位.
在股票價格中,高中低都是相對的。上升趨勢中沒有高只有更高,下跌趨勢中,沒有便宜,只有更低價格.所以高中低要相對面臨的趨勢而言.
震盪市比較說明問題,上軌就是高位,下軌就是低位.突破了高低就會被轉換.向上突破,原來的高位就成為低位,向下突破,原來的低位就是高位.
㈧ 怎麼才能判斷股價是處於高位還是低位呢
你好,股價其實沒有絕對的低位高位,主力建倉的股票,哪怕相對位置很高也理應稱之為低位,同樣的,即使股價相對位置很低但是主力卻還沒有將籌碼出盡,那麼這樣的「低位」也就成了「高位」。所以,股價的高低其實要辯證來看,如果一隻股票的主力剛剛做完一段行情,按理來說這只股票應該屬於高價股,沒有介入必要,但如果在這個位置有新的主力入股,那麼這只股票也就成了低價股。
㈨ 怎麼看一隻股算是在高位還是低位價有什麼標准嗎
如何判斷股價是在高位還是低位?
股價處於低位,大陽線往往是主力做多的信號;股價處於高位,大陽線則有出貨的嫌疑。那麼如果判定股價是處於高位還是低位呢?可以從一下幾方面進行界定:
1. 市盈率的高低。如果市盈率處於歷史低位或低於國際認可的平均市盈率,可視為地位;如果市盈率處於歷史高位,則可視為高位。
通常來說市場的合理平均市盈率在30-40倍之間,但是板塊之間有不同的系數,鋼鐵板塊的合理市盈率一般在10倍左右,為所有板塊最低,煤炭、電力、有色、 高速公路、港口機場的合理市盈率為30倍左右,小盤股的市盈率比較高,一般可以被認可的倍數在50倍左右,這主要是因為它們通常具有很好的成長性(想像空間比較大),科技股往往也因此而被授予較高的市盈率。所以我們在評估股價時也要根據股票所處的板塊,適當的對市盈率的倍數加以修正。
2. 與同行業、同類型股票的股價進行比較。低於平均水平可視為地位,高於平均水平可視為高位。
3. 看走勢圖。如果處於形態底部並有向上的趨勢,可視為地位;股價有了大幅上漲後出現價升量縮或價平量增時可視為高位。
4. 所處的市場環境。牛市中,業績優秀且成長性好的股票,合理的市盈率在三四十倍,當股價處於這個市盈率水平時,可視為股價處於低位;熊市中,同樣的股在三四十倍的市盈率水平就算高位了。
投資者進入股市之前最好對股市有些初步的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資料是值得學習,在不熟悉操作時也可以跟我一樣去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這樣可最大限度的減少風險,還能從中提高自己的炒股水平。祝你投資愉快!
㈩ 股票的價格計算問題
那要看你的手續費多少啊
以及你買進的資金是多少
一般不足5元的收費就以5元收
如果是做短線的朋友注意一下我下面的提示!昨天下午的上漲只是一個二浪的反彈而已,今天和周五將會有一個大三浪的向下殺跌,所以在今天不要去炒什麼底
指數在做這里做了一個短期頂部,根據你手中的股票情況參考下面指數的提示
這個短期的頂部調整的時間差不多10天以上,在7月6號全線撤離,在這里向下正常到2700點附近!假設你的股票已經被套10天以上還沒有賺錢的話,我建議持有接受它的調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