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認沽權證比股票價格高合理嗎為什麼
權證的價格主要受以下六個因素的影響。一是標的股票價格,標的股票的價格是確定權證發行價格及其交易價格走勢的最重要因素,通常,權證標的股價越高,認購(沽)權證的價格也就越高(低)。二是權證剩餘到期時間,權證離到期日時間越長,權證變為價內的機會就越大,價格通常也就越高。隨到期日臨近,該幾率漸小,權證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相應下降。三是權證行權價格,權證所約定的行權價格越高,認購權證未來行權獲利的可能性越小,其價格往往越低。四是標的股票的波動率,標的股票波動性越大,無論對於認購權證還是認沽權證,都意味著權證變為價內的幾率越大,因而權證價格會越高。五是市場利率。市場利率的高低,決定著標股票投資成本的大小。利率水平越高,投資標的股票所需成本越大,因而認購權證的高杠桿作用變得較具吸引力,而認沽權證的吸引力則相應變小,故認購(沽)權證的價格越高(低)。六是預期股息。一般而言,權證無法享有現金股利,因而預期股息越高,對認購權證越不利,故認購權證價格越低。
Ⅱ 請問從理論上講,認股權證的價格和股票價格有怎樣的聯系
認股權證的價格和股票價格呈現正比關系,杠杠放大,風險和利益同時放大。
1.股權:
權證價格由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兩部分組成。當正股股價(指標的證券市場價格)高於認股價時,內在價值為兩者之差;而當正股股價低於認股價時,內在價值為零。但如果權證尚沒有到期,正股股價還有機會高於認股價,因此權證仍具有市場價值,這種價值就是時間價值。
2.股票: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
(1)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股票的票面價值。
(2)股票的發行價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為基準來確定。
(3)股票的發行價格在股票面值與市場流通價格之間,通常是對原有股東有償配股時採用這種價格。
Ⅲ 什麼是權證,它和股票又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他的價格那麼低啊
權證實行T+O,即當日買進的權證,當日也可以賣。一天可以做很多次
權證行權的方法:權證持有人行權的,應委託交易所會員通過交易系統申報。權證行權的申報數量為100份的整數倍。行權申報指令當日有較,當日可以撤消
Ⅳ 什麼是權證與股票相比有什麼區別
權證,是指標的證券發行人及其以外的第三人(以下共同簡稱為發行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等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
用語含義如下:
(一)標的證券:發行人承諾按約定條件向權證持有人購買或出售的證券。
(二)認購權證:發行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標的證券的有價證券。
(三)認沽權證:發行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出售標的證券的有價證券。
(四)行權:權證持有人要求發行人按照約定時間、價格和方式履行權證約定的義務。
(五)行權價格:發行人發行權證時所約定的,權證持有人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的價格。
(六)行權比例:一份權證可以購買或出售的標的證券數量。
(七)證券給付結算方式:指權證持有人行權時,發行人有義務按照行權價格向權證持有人出售或購買標的證券。
(八)現金結算方式:指權證持有人行權時,發行人按照約定向權證持有人支付行權價格與標的證券結算價格之間的差額。
(九)價內權證:指權證持有人行權時,權證行權價格與行權費用之和低於標的證券結算價格的認購權證;或者行權費用與標的證券結算價格之和低於權證行權價格的認沽權證
■有關權證的基本常識
■問:什麼是權證?
答:權證是一種有價證券,投資者付出權利金購買後,有權利(而非義務)在某一特定期間(或特定時點)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者出售標的證券。其中:發行人是指上市公司或證券公司等機構;權利金是指購買權證時支付的價款;標的證券可以是個股、基金、債券、一籃子股票或其它證券,是發行人承諾按約定條件向權證持有人購買或出售的證券。
■問:怎樣閱讀權證的發行公告書?
答:權證的各要素都會在發行公告書中得到反映,舉例來說:A公司發行以該公司股票為標的證券的權證,假定發行時股票市場價格為15元,發行公告書列舉的發行條件如下:
發行日期:2005年8月8日;存續期間:6個月;權證種類:歐式認購權證;發行數量:5000萬份;發行價格:0.66元;行權價格:18.00元;行權期限:到期日;行權結算方式:證券給付結算;行權比例:1:1。
上述條款告訴投資者由A公司發行的權證是一種股本認購權證,該權證每份權利金是0.66元,發行總額為5000萬份,權證可以在六個月內買賣,但行權則必須在六個月後的到期日進行。
如果到期時A公司股票市場價格為20元,高於權證的行權價18元,投資者可以18元/股的價格向發行人認購市價20元的A公司股票,每股凈賺2元;如果到期時A公司股價為15元,低於行權價18元,投資者可以不行權,從而僅損失權利金0.66元/股。
■權證投資入市流程
■問:投資者如何辦理買賣權證業務?
答:首先,投資者到已經獲得權證業務資格的證券營業部櫃台申請辦理權證業務。
個人客戶需帶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股東賬戶卡;代辦需攜帶兩人的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以及經過公證的授權書。其次,營業部業務人員審核客戶資料無誤後,向首次買賣權證的投資者全面介紹相關業務規則,充分揭示可能產生的風險,並要求簽署風險揭示書。
第三,營業部業務人員為客戶開通權證交易許可權。權證交易許可權開通後,您可以同買賣普通股票一樣的進行權證交易,可通過各種委託方式進行。
■問:權證買賣使用什麼賬戶?
答:投資者應當使用A股證券賬戶進行權證的認購、交易和行權申報。投資者如果已經開立A股證券賬戶就不需要重新開戶,可使用現有的A股賬戶進行權證交易。
■問:權證如何向投資者收費?
答:交易所規定權證的交易傭金、費用參照基金的收費,目前基金的傭金收取標准為不超過交易金額的0.3%,起點人民幣5元;行權費用為過戶證券面值的0.1%,收費標准以交易所
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頒布的正式文件為准。
■如何控制風險來獲取收益
■問:投資者如何利用權證獲取收益?
答:首先,可以利用權證獲取超額收益。權證是一種以小博大的投資工具,購買時只需花費少量的權利金,但有可能收益會很大。
例如:投資者李先生投資1000股A公司股票,王先生投資10000份A公司的認股權證,行權價格為18元約定兩人同時入市,入市時A公司股票價格為15元,權證到期時,A公司股價上升到20元,則李先生和王先生的盈利情況見表一。
從表中對比可以看出,權證投資具有很高的杠桿性。王先生判斷正確的情況下,其買入A公司權證的收益遠遠超出李先生購買股票的收益。當然,如果王先生判斷錯誤,其投資虧損則同樣遠大於李先生。
其次,可以利用權證進行避險。投資者如果已經持有A公司股票,可以購買權證進行避險,如果投資者估計A公司股票會上漲,但又可能會出現與預期不符的情況,可以花費少量的權利金買進A公司的認沽權證,一旦當股票未來下跌時,權證獲得的收益部分可以用來彌補A公司股票的損失。而如果預測正確,股票價格上漲,買入的股票已經獲利,所損失的只是少量的權利金。
■問:在投資權證時應該注意哪些風險?
答:(1)價格劇烈波動風險:權證是一種高杠桿投資工具,標的證券市價的微小變化可能會引起權證價格的劇烈波動。
(2)價格誤判風險:權證價格受到標的證券的價格走勢、行權價格、到期時間、利率、權益分派和權證市場供求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權證持有人對此等因素的判斷失誤也可能導致投資損失。
(3)時效性風險:權證與股票不同,有一定的存續期間,且其時間價值會隨著到期日的臨近而迅速遞減。
(4)履約風險:如果發行人發生財務風險,投資者有可能面臨發行人不能履約的風險。
■問:權證價格漲跌幅限制與股票有何不同?
答:權證漲跌幅是以漲跌幅的絕對價格來限制的,計算公式如下:
權證漲(跌)幅價格=權證前一日收盤價格±(標的證券當日漲幅價格-標的證券前一日收盤價)×125%×行權比例
例如:A公司權證的某日收盤價是4元,A公司股票收盤價是16元。次日A公司股票最多可以上漲或下跌10%,即1.6元;而權證次日可以上漲或下跌的幅度為(17.6-16)×125%=2元,換算為漲跌幅比例可高達50%
分類: 權證頻道
Ⅳ 權證和股票有什麼區別
權證,是指基礎證券發行人或其以外的第三人發行的,約定持有人在規定期間內或特定到期日,有權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出售標的證券,或以現金結算方式收取結算差價的有價證券。
股票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背後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的
Ⅵ 認股權證的執行價格,一般比發行時的股票價格高出20%~30%,如果將來公司發展良好,股票價格會大大
今天剛學到了這,這句話的前提是發行這個認股權證的公司將來發展得好。如果將來公司發展得好也就意味著將來股價會高,但是執行價格只是高於最初發行價格的20%或30%,現價-執行價格的差就是股東到承受的損失。
Ⅶ 權證的價格和他本身的股票價格有什麼關系
權證是一種有價證券,投資者付出權利金購買後,有權利(而非義務)在某一特定期間(或特定時點)按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購買或者出售標的證券,它就像一種期貨一樣,也就是說你如果現在用比較高的價錢買了帶權證的股票,將來還可以約定的價格(通常會比當時的市價要低)來買股票(並不是以權證的價格來買股票)這樣在將來你就可以獲利了,也就是說你用現在的錢買了將來獲得利潤的權利,你如果覺得這個股票將來會漲起來,別憂郁,快買啊,別心疼現在那幾塊錢啦,當然即使是將來的股票跌了,你也可以不按這個約定的價格買啊,因為權證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
Ⅷ 權證行權價格高於還是低於股票收盤價格才能行權
此問題提的並不明確。
首先,股票權證是否「能」行權,與股票收盤價格沒有關系。在行權日,只要你持有權證,你就能行權。
提出問題者的意思可能是想知道:行權價格在高於收盤價還是在低於收盤價時才選擇放棄行權?
那麼,首先你要拉搞清楚為什麼要行權?以持有的權證數量為准,在特定的時間(行權日)以特定的價格(行權價)買入特定的股票,這就叫行權。如果此股票的市場價格(就是提問中的收盤價)高於行權價,行權後,你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賣出你的股票,獲得差價收益。如果此時股票的市場價格低於行權價(此時行權的理論價值為負),那你行權後在二級市場是沒有差價收益的,甚至要賠錢。那還不如直接在二級市場上買入相應的股票。所以,一般投資者選擇放棄行權。旦也不盡然,一般來說,權證的行權價格為負值時,往往是市場極度低迷之時。此時市場的交投極其清淡,如果有人願意在此時大幅建倉,那麼他能收集到的籌碼極少。如果他先買進大量理論價值為負的權證(價格往往極低),就可以通過行權收集到相應數量的股票。不過這個時機是極難把握的。所以,當股票的市場價格(收盤價)低於行權價時,多數投資者放棄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