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本·穆格發《白拉士、伊拉士和玉蘭皇後》表達了怎樣的喻義
《白拉士、伊拉士和玉蘭皇後》一章中出現的兩則小故事——一對鴿子的故事和猴子揀豆的故事,寓意深刻,耐人尋味。
關於這一章,還有這樣一個故事:玉蘭皇後和伊拉士宰相幫助白拉士國王識破了波羅門的陰謀,避免了一場大禍。一天,玉蘭皇後因瑣事得罪了國王,國王大怒,命宰相處死皇後。宰相深知皇後賢淑,沒有執行國王的命令,而是把皇後藏在自己家中。沒過多久,國王果然記起了皇後的美德,對她非常懷念。於是,宰相對國王講了下面的兩則小故事。宰相說,一對恩愛的鴿子在巢里裝滿了麥子准備過冬。巢里的麥子逐漸幹了。雄鴿在外幾天回來後見麥子少了,就責怪雌鴿吃了過冬的麥子。任憑雌鴿百般解釋,雄鴿就是不信,最後竟把雌鴿活活啄死。到了冬天,麥子因下雨受潮膨脹,恢復如初,仍是滿滿的一巢。此時,雄鴿才知道冤枉了雌鴿,非常後悔,但一切為時已晚。雄鴿獨自守候在雌鴿的墓旁,懺悔自己的魯莽,不食不飲,悲痛而死。
宰相最後說道:「明達的人,凡事必定三思而後行,尤其是有可能後悔的事,更應該反復思考。」
接著宰相又講了另一則故事:有一個人頭上頂了一籃豆子上山,在樹上的猴子趁機偷了一把豆子。猴子在上樹的時候,一不小心,落了一顆在地上,於是猴子又捧著所有的豆子下樹來找。結果,非但沒有找回那一顆失落的豆子,反而把手捧的一把豆子也統統丟失了。這個故事是告誡人們,不要拘泥於小事,結果往往會因小失大。
② 伊本·穆格發《笛木乃的審訊》表達了怎樣的喻義
《笛木乃的審訊》是伊本·穆格發獨立完成的一章。這一章主要是講狐狸笛木乃讒害黃牛的陰謀敗露後被捕受審的過程。在經過了十分曲折的調查和審訊後,在老虎和豹子兩個人證面前,笛木乃被依法判處了死刑。這一章講的是伊本·穆格發關注阿巴斯王朝的司法制度,力求敦促哈里發改革司法制度,極具現實意義的故事。在《笛木乃的審訊》中,作者成功地運用了文學體裁——寓言故事——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對改革司法制度的觀點。
《笛木乃的審訊》是伊木·穆格發安排在《卡里來和笛木乃》中一篇用心良苦的作品,它既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司法觀點,以此來告誡哈里發革新司法制度的必要性;同時又巧妙地通過藝術手法,使它和首章《獅子和黃牛》的情節緊密聯系,天衣無縫,成為有頭有尾的一個整體故事。
③ 伊本穆格發的經歷有哪些
伊本·穆格發原籍波斯,是阿拉伯文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散文家、翻譯家和改良社會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主要活動時期正值伍麥葉王朝和阿巴斯王朝交替的動盪時期。伊本·穆格發自幼聰穎好學,隨父學習波斯文化,並信奉祆教。長大後又到名人學士薈萃的文化中心——巴士拉求學。在他二十來歲時,已成為一名頗有名望的、波斯和阿拉伯兩種文化貫通的青年學者。他的才能深得王公貴族和行省長官的賞識,紛紛邀他去擔任官署的幕僚或總督的文字秘書。這些工作使伊本·穆格發有比一般人更多的機會去接觸統治階級的上層人物,並了解官場的黑暗勢力及其勾心鬥角的微妙關系。無疑,這些生動現實的感性材料,對伊本·穆格發的思想發展和創作生涯曾產生過重大的影響。
750年,伊本·穆格發26歲時,經歷了阿巴斯家族推翻倭馬亞王朝的政治動亂。阿巴斯王朝第二任哈里發曼蘇爾剛愎自用、唯我獨尊,他的獨斷專橫、橫征暴斂的政策引起了伊本·穆格發的強烈不滿。他立志為改革社會的不合理現象而奮斗。他企圖通過文學手段扭轉社會的風氣,陶冶人們的情操,進一步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他所嚮往的理想社會。為了能達到上述目的,伊本·穆格發除了翻譯大量古代波斯和希臘的哲學、文學和歷史名著外,自己也著述創作,來闡明自己對改良社會的觀點。
根據伊本·穆格發所處的時代,以及他的文化修養、思想觀念和文學活動,我們可以看出:伊本·穆格發從事《卡里來和笛木乃》的譯著決不是出於偶然的機緣,而是他思想和創作活動的自然延續和發展。無疑,在他心目中,《卡里來和笛木乃》是一部規勸哈里發和教育老百姓的理想作品。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卡里來和笛木乃》是一部充滿道德教育和哲理思想的寓言故事集。其宗旨是:勸誡帝王,使其懂得廉潔自持,體恤下情;教導百姓學會奮發自強、避凶趨吉。
④ 穆格MOOG伺服閥D634-501A怎麼買得到
穆格的伺服閥是美國的知名品牌,D634-501A是德國產,德國技術,產品需進口,找一家進口公司可代購,這種伺服閥技術成熟,質量嚴控,使用壽命可達數年,所以貨值也高,下圖為正規公司代購的實物照片,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