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從哪裡看滬深300指數里股票各自的占權重比例
如果你使用的是通達信類的股票行情軟體,在軟體內能看到相關權重的比例。方法如下:首先你打開滬深300指數(行情代碼為000300)的K線圖或分時圖,你會在右上方「000300滬深300」左側會有一個G的標記,點擊這一個標記,就會彈出一個「個股對指數的貢獻度」的方框,點擊這一個方框下的權重那裡,注意要連續點擊兩下,系統就會自動到權重進行排序,從現在的系統顯示工行在滬深300指數的權重是最重的,權重為10.97,接著是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人壽……,而萬科的權重只有0.83。
注意在權重旁邊的那一個「名次」只是對貢獻點數進行排名的。
② 如何查看板塊指數里各成分股的權重
排名 代碼 簡稱 收盤(元) 權重(%)↓ 漲跌 漲跌幅(%) 指數貢獻點 成交量(萬股) 成交額(萬元) 總股本(億股)
1 601318 中國平安 50.86 2.96 -0.77 -1.50 -1.45 3047.60 155893.13 76.44
2 600036 招商銀行 13.66 2.93 -0.33 -2.37 -2.31 10984.13 151282.93 215.77
3 600016 民生銀行 5.24 2.05 -0.03 -0.57 -0.39 9234.58 48583.83 267.15
4 601328 交通銀行 5.61 2.03 -0.05 -0.93 -0.62 4901.28 27714.64 562.60
5 601166 興業銀行 26.88 1.96 -0.20 -0.73 -0.47 3324.27 89670.90 59.92
6 600000 浦發銀行 13.10 1.96 -0.14 -1.06 -0.69 6468.29 85198.56 143.49
7 600030 中信證券 14.37 1.74 -0.22 -1.51 -0.87 11769.42 171078.37 99.46
8 601088 中國神華 26.98 1.54 -0.47 -1.71 -0.87 4517.21 123337.95 198.90
9 000002 萬科A 8.33 1.40 -0.17 -2.00 -0.93 9026.89 75467.11 109.95
10 601601 中國太保 22.69 1.24 -0.24 -1.04 -0.43 1741.86 39894.77 86.00
11 600519 貴州茅台 180.04 1.18 -1.96 -1.08 -0.42 233.45 42487.18 9.44
12 601398 工商銀行 4.30 1.14 -0.05 -1.22 -0.46 5598.43 24241.83 3490.19
13 000858 五糧液 32.72 1.08 -0.30 -0.91 -0.33 2331.06 77116.05 37.96
14 002024 蘇寧電器 14.07 1.02 -0.31 -2.16 -0.73 4060.52 57675.85 69.96
15 601169 北京銀行 11.86 0.90 -0.10 -0.81 -0.24 2233.63 26653.69 62.28
16 600031 三一重工 25.65 0.90 -0.16 -0.62 -0.19 4727.26 122268.53 50.62
17 601006 大秦鐵路 8.57 0.88 -0.09 -1.04 -0.30 2965.88 25598.68 148.67
18 600837 海通證券 10.19 0.87 -0.14 -1.35 -0.39 6898.42 70998.83 82.28
19 600050 中國聯通 5.83 0.86 0.00 0.00 0.00 9559.52 56225.57 211.97
20 600585 海螺水泥 35.70 0.83 -0.98 -2.67 -0.74 2038.74 73634.73 35.33
出處:Wind資訊
③ 上證50ETF期權行情要怎麼看
越有依據和技巧性的分析會可以讓投資者更精準的判斷大盤的走勢,那麼到底要怎麼看呢?不妨參考以下內容:
文章來源於公號:期權知識星球
從上證50和上證指數的走勢對比
期權交易的最終關注點也是在上證50上,上證50主要成分股包括中國平安、工商銀行等,以金融股居多,出於維穩的考慮,大盤下跌,為了更快、更安全的拉升指數便主要資金會流入50成分股。所以上證50對大盤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k線
在很多投資市場,K線都是非常實用的指標,一般來說,投資者通過K線的陰陽和相關組合的不同特點就能分析出行情趨勢。
均線
均線也是常用於判斷行情的技術指標,一般來說,如果行情是上漲,那麼均線應該是上揚的;如果行情是下跌,均線往往就是會往下。
隱含波動率的變化
隱含波動率是衡量期權合約價格是合理的重要指標,用於反映金融資產的風險水平。
如果波動率上漲,那無論是認購期權還是認沽期權,賺的話,會賺的更多;虧的話,會虧的更少。
如果波動率下跌,那無論是認購期權還是認沽期權,賺的話,會賺的更少,虧的話,會虧的更多。
這就是波動率對期權價格的影響,而波動率漲跌的情況,與市場波動的大漲大跌,是同時發生的。
隔夜市場的數據觀察
隔夜市場的數據,其實主要是指來自美股,富時指數和A50這些大盤的數據表現。因為這些股票的開盤時間和A股是有區別的,隔夜的觀察可以為A股開盤高開低開或平開作個大概的預判。
而A股市場和期權之間的聯系,也可分析出在A股出現波動時,期權要如何做單。
④ 股票型ETF類型有哪些
1、海外指數
海外資產配置現在也是熱門需求,海外ETF有港股指數、納斯達克、標普500、德國30等。
2、風格指數
現在ETF里有成長型和價值型兩種風格指數。
3、行業指數
按行業分類,現在ETF涉及到的行業不算很多,有地產、證券、金融、信息、醫葯、能源、消費等等。
4、主題指數
行業指數和主題指數有些類似,差別在於主題指數圍繞某一個概念或主題形成指數,成分股可能包含多行業,比如國企改革。
5、策略指數
目前策略指數ETF主要指加權方式不同:一般採用市值加權法。策略指數採用非市值加權,比如固定權重、基本面加權等等。
6、規模指數
即大盤—小盤指數,不同類型的規模指數反映了A股市場中不同規模特徵股票的整體表現。比如我們常見的中證500、滬深300、創業板指數等。
⑤ 上證50ETF期權包含哪些股票
你好,上證50ETF期權的標的是50ETF基金,50ETF基金是跟蹤上證50指數的指數型基金,按照上證50裡面的成份股的配比進行配置。
⑥ 買ETF指數和買股票哪個好
很多投資者在面對ETF指數基金和股票不知道如何選擇,總覺得自己直接買股票,水平有限很擔心的買入後被套的情況,並且的上市公司的情況也不是特別了解,哪些是行業龍頭,哪些個股業績較差很難區分,但買ETF基金
只需要我們看好相對應的板塊和相關指數後,買入相對應的ETF指數就行,不需要自己再去選擇個股,所以在比較的ETF指數基金和股票哪個具備優勢,我們需要了解的到底的什麼是ETF指數基金,並且的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產品進行投資,下面我們重點圍繞這兩點來進行分析。
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⑦ ETF中各股票的權重是規定的還是各基金公司可以自己改變的
ETF中各股票的權重是指數編制時是有規定的,很多基金公司的ETF在復制指數的股票權重的基礎上,有一定的自己選擇空間,ETF大體目標是控制跟蹤指數的誤差,但是也可以有一定的自己操作,使自己的ETF優於指數的表現,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買入
⑧ 滬深A股 等權重指數是多少呢 各種股票軟體的做出來的好像不太准,誰有準確的,能說說吧
等權重指數亦稱無權重指數,是指樣本中證券績效影響的程度相同,而與證券價格和市場價值無關。
市場表現有時候通過某一指數中所有股票的加權平均值來衡量。通過賦予每隻股票同樣得權重,這樣一種平均化的技巧引發了一種對每種股票都進行等額投資的資產組合策略。這即不同於價格加權,也不同於市值加權,後者要求對每隻股票的投資成比例。
與價格或市值加權指數的不同的是,等權重指數並不對應「購買—持有」的資產組合策略。
⑨ 哪些股票(不是ETF)和指數走勢最同步
簡單來說,指數是多個成分股股價按交易量的加權平均得來的,沒有一個個股和指數的走勢會相當密切的
⑩ 恆生科技指數ETF的投資價值如何
恆生科技指數ETF的投資價值還是可以的。
恆生科技ETF跟蹤的是恆生科技指數,這只指數有點特殊,它不是由國內的指數編制公司發行的,其是由恆生指數公司發行。另外,就是這只指數比較新。在2020年7月27日才正式成立,基期為2014年12月31日。
從時間上來看,真正有效運行的時間其實是比較短的,差不多也就只有一年時間。這么晚才推出了,原因主要在以下幾點。早期,由於制度的原因,在港交所上市的科技公司很少,大部分的大陸科技公司都選擇在美股上市。
而上市的大多是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的公司。但是這類公司最近幾年行情並不好,所以港股一直都比較萎靡,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表現,吸引力越來越弱,去投資的人和做交易的人也不斷下降,導致港交所在全球的金融影響力越來越低。
為了保住自身的金融地位,吸引更多的人去港股做交易,港交所在2018年對上市制度做了較多的改革,吸引更多優秀的科技公司去港股上市,以優化上市公司的質量。與此同時,還對恆生指數和恆生國企指數的編制方案。
也做了很大的調整。第二就是,由於中美關系的原因,很多中概股考慮到可能面臨摘牌的風險,選擇重新回港股二次上市,比如說阿里、京東和網路這些互聯網巨頭。隨著上市科技公司數量的增多,為了能夠更好的反映它們的表現。
同時也為了方便公募產品能更好的跟蹤這些公司,所以港交所就推出了恆生科技指數。在選股范圍上,恆生科技指數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香港上市公司,包括網路、金融科技、雲端、電子商貿及數碼業務。
同時還會考慮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台進行營運、研究發展開支占收入之比例及收入增長等。最後篩選出來的是30家規模最大的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組成指數的成份股,以反映科技或創新領域的龍頭公司的表現。
從調整頻率來看,恆生科技指數每季度調整一次成分股,一年四次調整。從最後選出來的成分股來看,基本都是我們所熟知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比如說騰訊、阿里、美團、小米這些公司,指數的科技純度很高。
其中資訊科技行業股票數量佔比接近65%,權重則超過70%。正因為成分股聚焦在港股上市的科技股,網羅了大量的優質互聯網科技巨頭,所以恆生科技指又被稱為「港版納斯達克」、「東方納斯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