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xerox 是美國什麼公司,做什麼的
XEROX---「施樂」,美國施樂公司,做復印機的。世界上第一台靜電復印件機發明者。
⑵ 今晚歐美股市大幅上揚是受什麼利好消息影響
受並購交易升溫刺激,美國股市周一結束「三連陰」...
美國股市周一收高,並結束了日K線的"三連陰",主要原因為科技和制葯行業的並購交易升溫提升了投資者信心。
合並和收購交易通常被視為股市的利好因素,因為其暗示公司對企業的前景更加樂觀。
施樂(Xerox)表示,將出價64億美元,以股票加現金的方式並購Affiliated Computer Service。施樂的股價暴挫14.5%,報7.68美元,後者則暴漲14%,報53.86美元。
雅培(ABBOTT)表示,將以6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蘇威(SOLVAY)醫葯業務,前者的股價攀升2.6%,報48.58美元,
強生(Johnson & Johnson)將以4.44億美元的價格購買荷蘭Crucell公司18%的股權,出人意料的是,被收購方Crucell大跌6.6%,報22.13美元,而收購方強生卻上揚1.1%,報61.27美元。
蘋果公司(Apple Inc)攀升2.1%,報186.15美元,是對納指貢獻最大的個股,之前中國聯通表示,將自10月起在中國銷售蘋果的暢銷產品iPhone,此外,法國電信下屬的Orange公司也表示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銷售該產品。
高通公司(Qualcomm Inc)大漲2.8%,報45.97美元,是對納指貢獻第二大的個股。
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 Inc)收高4.4%,報23.61美元,之前巴克萊資本(BarclaysCapital)提升了該股的評級。
陶氏化學(Dow Chemical Co)勁揚近5%,報26.39美元,之前美國反托拉斯機構批准了該公司向德國K+S AG公司出售Morton Salt的方案。
工業股中,波音公司(Boeing Co)上揚3%,報53.07美元,3M公司上漲1.6%,報75.01美元。
收盤方面,道指收高124.17點,或1.28%,報9,789.36點;標普500指數上漲18.60點,或1.78%,報1,062.98點;納指上揚39.82點,或1.9%,報2,130.74點。
⑶ 富士施樂wc7120與施樂c2260是一個機子嗎
施樂是個美國公司。富士施樂是個日本公司。現在的公司,都是有錢人在賣來賣去,誰的股票多一點,就是誰的。施樂在亞洲還是哪裡本來有個分公司,不過由於經營不善被日本富士收購,變成富士施樂。在歐洲,還是美國施樂的。大概這樣吧,我也搞得不是很明白。不過清楚的是,中國施樂就是富士施樂...
⑷ 施樂與富士施樂有什麼區別啊,他們的關系如何
施樂是綠色標志,是正經店面,裡面的都還算人;富士施樂是紅色標志,裡面的除了漢奸坯子就是狗~
⑸ 富士施樂與施樂有什麼區別
施樂是個美國公司。
富士施樂是個日本公司。
現在的公司,都是有錢人在賣來賣去,誰的股票多一點,就是誰的。
施樂在亞洲還是哪裡本來有個分公司,不過由於經營不善被日本富士收購,變成富士施樂。在歐洲,還是美國施樂的。
大概這樣吧,我也搞得不是很明白。不過清楚的是,中國施樂就是富士施樂,雖然大部分管理都是中國人,不過可以拍板事情的都是日本人。
⑹ 請問哪位知道美國股市當年漂亮50名單
關於漂亮50(Nifty Fifty)的起源眾說紛紜。實際上,從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官方名單,甚至沒有一個惟一確定的名單——1977年在《福布斯》雜志上摩根保證信託一篇文章的腳注里曾列出過一份詳細的漂亮50名單;同年,《福布斯》雜志上Kidder Peabody的一篇文章里也列出了當時紐交所月均市盈率最高的50家公司。不管怎樣,在此後的三十年間從這兩份名單共76家公司中誕生了多家世界級的明星企業——三十年前一份玩笑式的名單(Nifty本身就有俏皮的意思),三十年後成為了金融界一個廣為流傳的神話.
於是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股市形成了一輪以50隻最大績優公司為投資焦點的所謂「漂亮50」行情。其中IBM、施樂、柯達、麥當勞、迪斯尼、寶麗來、雅芳等藍籌公司,都是其時「漂亮50」中的嬌寵。這些股票被稱為「一次決策」(one decision)股票,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共同基金、信託基金等都蜂擁買入這些「一次決策」的藍籌股。
⑺ 施樂公司 富士公司是怎麼一回事
施樂公司是美國的,富士公司是日本的, 美國施樂公司將亞太這塊業務與富士集團合資成立了,富士施樂公司,富士施樂公司與富士公司完全沒關系,施樂公司與富士施樂公司有關系,很多施樂高端成像技術應用於富士施樂主營業務里。
⑻ 施樂工程機DW3030這么便宜,比去年便宜了40%以上,太不可思議了,誰知道是為什麼么是不是翻新機
聽說施樂在美國退市了,估計是清貨大甩賣吧。關鍵是後期維護什麼的還管么?
⑼ 富士膠片為何收購美國施樂
2月1日電,富士膠片控股公司1月31日宣布,將收購美國辦公設備巨頭施樂公司。富士膠片將讓其與合資子公司富士施樂進行經營整合,獲得美國施樂50.1%的股份。據悉,整合後公司的辦公設備業務銷售額合計約達2.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7億元),超過美國惠普公司躍居世界首位。富士施樂將對全球約4.7萬名員工裁員1萬人。
富士膠片將斥資61億美元收購美國施樂的股份,但將通過利用富士施樂企業價值的交易方式,實際上並不出資。美國施樂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整合後的公司將維持上市。
作為結構改革,富士施樂將對全球工廠實施關停並轉,並以事務部門為中心削減人員。中國等海外員工預計將占裁員人數的半數以上。
⑽ 施樂的發展歷程
富士施樂成立於1962年,富士膠片和美國施樂合資成立了富士施樂株式會社,注冊資金各50%,一共2億日元。同年,富士施樂914款復印機在日本上市。
1965年,富士施樂進入菲律賓市場,並且之後開始在東南亞的各個國家和地區以合資的方式,或者是委託代理的方式開展各項業務。
1968年,富士施樂變更企業形象標識,之前是以Xerox為主,Fuji在Xerox上面字體很小。變更後,Fuji在前面,和Xerox同樣大,為Fuji Xerox。1970年再次變更,改為藍色的。同時富士施樂海老名工廠開始投入生產,在此之前富士施樂收購了富士膠片的兩家工廠,這也為海老名工廠的運營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富士施樂負責的業務范圍是亞太地區包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1977年,施樂推出了第一款激光列印機9700。
1979年,施樂發明了乙太網, 這也是當時全球最高速度的區域網。
1980年,施樂憑借優秀的質量管理榮獲「戴明獎實施獎「 。
1984年,推出全球首個採用非晶硅的圖像感測器。
1985年,開始銷售OEM的激光列印機引擎XP-9。
1986年,富士施樂自主研發的首台台式激光列印機4105上市。
1987年,海老名的質量控制小組榮獲「全日本質量控制小組選拔賽金獎」。
1987年,施樂推出全球首台多功能列印/復印機100。
1988年,富士施樂標准紙全面升級為更便於列印的中性紙。
1989年,富士施樂的注冊資本增加了一倍,從原來的100億日元增資到200億日元,並且設立了綜合教育研究所。
1990年,從蘭克施樂獲得亞太地區四個國家的經營權。
1991年,設立了富士施樂的亞太株式會社。
1991年,宣布公司是The Document Company
1991年,發布富士施樂首款Postscript激光列印機4109
1991年,與美國施樂公司合資,全面進入低端列印機市場
1991年,設立了以美國為基地的施樂國際合作夥伴公司XIP。
1992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設立富士施樂實驗室 。
1993年,富士施樂及其關聯公司全面停止使用氟利昂。
1994年,時隔十九年重返越南市場。
1995年,在深圳設立列印機生產工廠。
1995年, 推出A3小型激光列印機4150
1996年,以「零廢棄」為目標,將再生回收的零件重新投入到生產線,這也是第一條資源循環型生產線。
1997年,日本國內的工廠全部獲得ISO14001的認證。
1997年,推出列印/復印/掃描/傳真的四合一多功能激光列印機。
1998年,深圳工廠建立了硒鼓生產線。
1998年,富士施樂榮獲日本環境廳的防止地球變暖活動的「大臣表彰獎」。
1998年,推出業界首台桌面型A3彩色激光列印機Color Laser Wind 3310。其利用滴流式成像等新技術,大幅縮小了彩色激光列印機的引擎體積。
1999年,海老名工廠已經採用了100千瓦的太陽能發電。
1999年,推出業界首台A3黑白節能型列印機。其採用新研發的快速定影技術,可大幅縮短開機時間並降低能耗。
2000年,收購Sony Tektronix列印機業務,設立了Phaser Printing Japan。
2000年,推出每分鍾22頁的高速A3彩色激光列印機C2220,並榮獲環保產品獎,富士施樂此後連續11年榮獲該殊榮 。
2000年,收購日本恩希愛聚合墨粉業務,在日本富山縣滑川市建立新的生產線。
2000年,成立富士施樂成像材料株式會社
2000年,富士施樂從美國施樂收購中國的經營權。
2000年,富士施樂在全國范圍內構築零廢棄系統,實現資源循環率99.97%,
2001年,富士膠片和美國施樂調整出資比例為富士施樂佔75%,美國施樂佔25% 。
2001年,富士施樂收購了NEC激光列印機業務。
2001年,推出每分鍾16頁的A4高速彩色激光列印機DocuPrint C1616 。
2001年,也設立了富士施樂列印系統株式會社(現為富士施樂列印系統銷售株式會社)和新瀉富士施樂製造株式會社。
2001年,開發了可進一步縮小高速串聯引擎的列印頭鼓 。
2002年,再次變更企業形象標識,更加突出富士施樂。
2002年,海老名工廠的電磁兼容實驗室獲得了比利時國家認證,可適用於32個國家和41個機構。
2002年,贊助日韓世界盃足球賽 。
2003年,日本以外的14個生產基地都獲得了ISO14001認證。
2004年,擴建上海工廠的規模,使其成為面向全球的數碼復合機生產基地。
2004年,在泰國建成投產亞太地區整合資源循環系統。
2004年,推出更高速的串聯方式的A3彩色激光列印機。
2004年,小型激光列印機開始採用EA炭粉了。
2005年,推出了業界首台小型A4彩色激光列印機DocuPrint C525A.
2006年,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成立,富士施樂成為其下屬業務公司
2006年,推出全球最小A3彩色激光列印機DocuPrint C3005.
2007年,為加強辦公列印機業務競爭力,整合成立富士施樂的列印系統株式會社。
2008年,富士施樂再次更改企業形象標識,並一直使用至今。
2008年,在中國蘇州落成並投產整合資源循環系統。
2009年,推出採用全新LED技術的彩色列印機DocuPrint C2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