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英美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買股票少輸一個0 2025-09-15 04:50:20
十萬買股票一年可賺多少 2025-09-15 04:45:20
股票是買幾只最好 2025-09-15 04:36:56

英美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2-01-11 11:08:25

1. 為什麼英美股市新高.某國卻跌跌不休

第一,中國股市怎麼走,和其他股市怎麼走,沒有必然的相關性,取決於A股自身的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因素。
第二,3450這一輪下來的中級調整修正,是年底法人機構結算績效所致,現在就是一個跌下來換主流的過程。而且下跌之前的技術面表現的很清楚,完全可以避開
第三,未來中國股市是一定向好的,但重點不是股市好你就一定賺錢,5178一樣有人賠,之後股災一樣有人賺。重點是在於你自身的專業知識有多少

2. 國外的股票沒有漲停板嗎。什麼樣的成交的不算數的

人家別國沒有漲跌限制的!!!

3. 求世界股市的發展史

頭發是指在頭頂和後腦勺部位的毛發。頭發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是保護頭腦。夏天可防烈日,冬天可禦寒冷。細軟蓬鬆的頭發具有彈性,可以抵擋較輕的碰撞,還可以幫助頭部汗液的蒸發。一般人的頭發約有10萬根左右。在所有毛發中,頭發的長度最長,尤其是女子留長發者,有的可長到90~100cm,甚至150cm。

4. 英美法系為何會創造如此穩定的股票市場

市場歷史悠久;
政策穩定,政府幹預少;
國民素質高,不盲從;
監管嚴厲,法紀嚴明。

5. 英美鉑金爆炸股市利好還是利空

英美鉑金爆炸股市利空。大家都要觀望。待利好進入。

6. 歷史:英美兩國對傳統市場經濟模式各有什麼創新

兩國對傳統經濟模式的創新。
20世紀美國經濟發展模式
體制、政策與實踐
【文】南京大學商學院劉厚俊

美國經濟在20世紀全球經濟的表現中是最為突出的。無論是從實現現代化的時間,還是從現代化內涵的廣度和深度上看,美國都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與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美國實現現代化的過程有其獨自的特點。它是由美國特定的歷史發展背景、美國經濟自身結構特性以及社會人文環境等諸多因素所決定的。

一、市場體系與企業制度

美國經濟的發展是與其成熟的市場經濟模式分不開的。美國的市場經濟模式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1)實行自由企業制度;(2)遵循平等競爭原則;(3)大中小企業並行發展;(4)產業結構優化,地區分工合理;(5)國際化的市場經濟;(6)政府幹預程度相對較低;(7)有關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較為健全。

關於美國的市場經濟模式,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闡述:一是分散決策的市場經濟;二是政府對經濟的調控與管理。這兩個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為美國市場經濟模式中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美國的市場體系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相當完善。它既包括一般商品市場,如生產資料市場和消費品市場,也包括各種特殊的商品市場,如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等。其中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和金融市場是美國市場體系中的三大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度現代化、知識化,信息市場突飛猛進,成為美國市場經濟中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

健全的市場體系為美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反過來,美國的自由企業制度則是美國市場經濟體系運行的必要前提條件。美國實行的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自由企業制度。與西方其它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其經濟自由的特點尤為突出,自由企業制度成為美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和核心。它的形成既與其特殊的社會政治文化傳統密切相關,同時,由於美國幅員廣闊,早期的自然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長了經濟自由。美國所謂的經濟自由,實際上就是經濟資源私有,企業自由生產,消費者自由選擇購買。每個經濟行為主體的利己之心,構成了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動力,每個行為主體的決策是高度分散的,它們依靠市場價格信號進行協調。美國的自由企業制度從兩個方面保證了市場的競爭性:一是從所有制方面,二是從企業的市場結構方面。

美國的市場體系與企業制度互為因果,相互適應,相互統一。成熟的市場體系是市場經濟各運行主體的聯結紐帶,是市場機制有效運行的保證。市場引導企業,為企業提供了有效的經濟信息和決策依據,提供了公平的競爭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自由企業制度是市場體系的必要條件,是美國市場經濟的靈魂。

二、市場競爭與科技創新

美國的市場經濟體系為企業競爭提供了制度環境。市場競爭推動技術進步。技術不斷創新已成為企業賴以生存並謀求發展的最根本的出路。

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世紀之末總結美國市場競爭機制的時候,可以發現他既有資本主義市場競爭的共性,也有美國市場競爭的個性。共性表現在它具備市場競爭的三大基本內容,即爭奪內部資源、合理配置資源和跨國競爭。就市場競爭的個性而言,美國市場競爭的突出特點就是政府的干預程度很低,市場競爭的自由化程度較高。

市場競爭有兩面性,一方面是殘酷的和具有破壞性的;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適者生存和優勝劣汰而促進生產率的提高和社會進步。在美國,只要肯奮斗,就有發展的機遇。

當美國完成工業革命的時候,它的科學技術並沒有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是落後於歐洲國家。美國的科技是在戰後才發展起來並迅速超過歐洲的。促進美國科技飛速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的大力扶持。1993年11月,美國在歷史上首次在白宮內設立國家科技委員會,該委員會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並駕劑驅,由總統親自領導,政府主要人員參加,定期討論美國科技發展的戰略和涉及的重大問題,並由政府制定計劃,組織攻關。

美國大多數科技進步和發展,是依靠政府部門的有組織的研究和開發所創造的。在R&D的全部支出中,政府直接使用的約佔1/4。其餘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撥給企業、學校和其他非盈利機構使用。其中學校和非盈利機構R&D的大部分來自政府。從美國大學生所獲的學位上,可以看出政府的政策導向。例如,美國和日本授予科學和工程學位人數所佔的比例大體相近,但日本85%的學位屬於工程系列,15%屬於科學系列。而美國工程系列只佔40%,,科學系列卻佔60%。以上對比說明,美國政府在基礎研究上擔負著主要的責任,,而應用特別是開發則主要依靠企業受市場力量的推動來進行。

在高科技發展的過程中,美國也形成了世界上最多的、水平最高的科技人員隊伍。歸根結底,高科技發展要靠人。人是科技知識的創造者、發明者,也是科技知識的載體。1985年美國從事R&D的科技人員超過日、德、法三國總和,到90年代又超過日、德、法國、英四國的總和。在諾貝爾獲獎者中,美國人是最多的。

通過激烈的國際競爭,戰後以來,美國在以計算機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空間工程等各個領域,均保持著世界依靠的地位。高科技的發展是美國經濟最有力的支撐點,也是下一個世紀國際競爭的最有利的因素。

三、對外擴張與經濟增長

美國經濟現代化的過程,同時又是對外擴張的過程。二戰結束以後,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70年代是美國對外投資快速增長時期。1970-1980年間共增長308.4%,平均每年遞增率達11.9%。80年代,受世界經濟不景氣因至少 美元匯率下跌使對外投資成本提高這兩大不利因素的影響,美國對外資本增長速度有所下降。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越來越密切,市場越來越開放,美國的海外經濟擴張也出現了新的發展態勢,繼續保持著全球最大資本輸出國的地位。例如,1997年美國各種形式的資本輸出為4780億美元。占當年GDP的6.6%。

美國的對外證券投資同樣擴張很快。1970年美國對外股票和債券的投資為210億美元,1980年達到621億美元,1990年猛升到3423億美元,到1997年則更增至14463億美元。美國債券投資對外擴張急劇擴大的主要原因是80年代後主要發達國家實行了有效的控制通脹的措施,使實際債券利息有所上升。同時,全世界金融業蓬勃發展,世界各主要股票市場的行情日益上漲,增加了國際上對金融資產的吸引力。同時,由於美元匯率下降,美國投資者為減少風險,改持有美元單一貨幣而轉為對外證券投資。加上現代通訊技術和電腦網路的發展提高了金融國際化的程度,使從事國際證券投資在手段上非常方便,這些都促使美國私人抓住機會,不失時機地對外擴張。

70年代以後,美國跨國公司發展很快。跨國公司已成為當代資本輸出的最主要手段。到世紀之末,跨國公司已成為美國對外擴張的主要工具。美國跨國公司的形成和發展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對外擴張除了表現為資本擴張以外,還表現為商品市場的擴張。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貿易國,進出口量長期都位於世界第一。如戰後初期的1948年,美國商品出口額佔世界出口額的21.8%,在1998年,該比率為12.7%。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經濟擴張必然要求政治上的擴張。20世紀美國政治上的對外擴張經歷了一個過程。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都以「中立國」的姿態出現。實行這種政策不僅可以減少參戰的代價,而且還可以通過對交戰雙方國家銷售武器的途徑,迅速積累、壯大本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二戰中,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參戰,同英國和蘇聯一起,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政治力量的三巨頭之一。戰後的「雅爾塔協議」構成了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國的政治勢力也已擴展到世界各地。

戰後,在意識形態上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是蘇聯。美國對蘇聯實施了「冷戰」政策。為了遏制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政治力量,美國於1949年4月建立了以它為首的北約組織。90年代以後,東歐巨變,蘇聯解體,雅爾塔體制瓦解,美蘇關系緩和,冷戰基本結束。世界政治格局由兩極化演變為「一超多極化」,即美國仍作為世界超級政治大國位於各國之上,但其地位受到俄、中德、日等國的挑戰,不可能獨霸世界。1990年,布希總統首次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主張。其含義是以西方大國為中心,爭取與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以其盟國分擔責任的國際安全體系。由此可見,美國雖然已經到它不可能恢復世界霸主的地位,但仍想以自己的優勢來操縱和控制世界事物。

軍事擴張是美國對外擴張的第三個方面。美國大體上是通過三個渠道來實施其軍事擴張的:第一個渠道是通過在海外直接建立軍事基地或派遣駐軍;第二個渠道是通過由美國參加並領導的國際組織(如北約等)來實施影響;第三個渠道是通過軍事援助來擴大其軍事影響。

綜上所述,美國的經濟增長是與美國的對外經濟、政治和軍事擴張密不可分的。這三種擴張相互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又相互推動;成為美國經濟現代化過程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四、新經濟與政企關系

「新經濟」是90年代中期提出的對美國經濟在20世紀最後10年表現的一種新概念。美國新經濟的形成,既有客觀因素的影響,也有主觀因素的推動。客觀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在90年代初進入一個新階段。

1998年美國在國際競爭力的八大要素中,有六項列世界第一位,總體競爭力水平已連續五年居全球第一。這是美國經濟全球化的最大的優勢。美國與全球經濟的關聯度是最高的。它既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資本輸出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資本輸入國。

經濟全球化推動了美國以信息業為主導的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從80年代開始,特別是90年代,美國以高科技為中心,掀起了一場新的工業革命。形成了一大批高技術產業。同時,傳統工業也已被新的電子工業改造。使高科技產業代替了傳統的汽車、鋼鐵、建築等支柱產業而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因素。

政府和企業在美國新經濟中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美國新經濟形成的過程中,政企作用和政企關系也發生了 一些變化。

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政府的作用歸根結底表現在如何充分刺激和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上。美國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預企業的經營活動。 政府對大公司和中小企業區別不同的情況實行不同的激勵機制。在壟斷產生以前,政府主要是不斷創造並完善企業自由競爭機制。當壟斷產生以後,政府則對他們加以控制,只允許它們獲得「合理的」利潤,限制它們牟取暴利。9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更加註意幫助廣大小企業向海外市場擴展,為它們提供更多的資金、保險、咨詢和法律等方面的服務。美國政府的這些政策,對小企業的發展和壯大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政府雖然在支持小企業的過程中花費了大量的經費支出,但由於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反過來又為政府創造出更多的稅收收益,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以上說明,美國政府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干預作用,激勵企業的經營活動,使它們能夠發揮潛能,為繁榮經濟做貢獻。

7. FTSE 100漲勢最好的行業有哪些

FTSE 100指數由世界級的指數計算金融機構FTSE(富時指數有限公司)所編制,自1984年起,特別挑選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的100種股票,其成分股涵蓋歐陸9個主要國家,以英國企業為主,其他國家包括德國、法國、義大利、芬蘭、瑞士、瑞典、荷蘭及西班牙。為世界投資人歡迎的金融商品之一,和法國的CAC-40指數,德國的法蘭克福指數並稱為歐洲三大股票指數,是當前全球投資人觀察歐股動向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這一指數包括三種:一是金融時報工業股票指數,又稱30種股票指數,涵蓋了30種最優良的工業股票價格,由於這30家公司股票的市值在股市種所佔的比重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反映倫敦證券市場股票行情變化的重要尺度;二是100種股票交易指數,又稱「FT-100指數」,挑選了100家有代表性的大公司股票,又因為它通過倫敦股票市場自動報價電腦系統,可隨時得出股票市價,並每分鍾計算一次,因此能迅速反映股市行情的每一變動,自公布以來就受到廣泛重視;三是綜合精算股票指數。該指數從倫敦股市上精選700多種股票作為樣本股加以計算。這一指數的特點是統計面寬、范圍廣,能較為全面地反映整個股市狀況。
現在,FTSE 100漲勢最好的行業有哪些?我不知道,你可以查他的FTSE 100成份股組合。可以看雅虎財經網站。http://hk.finance.yahoo.com/q/cp?s=%5EFTSE
比如,現在漲勢最好的是:(AAL.L)這個企業就是:英美資源集團(Anglo-American Plc.),(AAL.L)是他的簡稱。

查了成份股的資料大概如下 :
List of FTSE 100 companies

This reflects the quarterly reshuffle enacted on 24 September 2007.

There are 100 companies in the index, but a total of 102 listings as two classes of shares are included for Royal Dutch Shell and Schroders.

1. 3i
2. Alliance & Leicester
3. Anglo American
4. Antofagasta
5. Associated British Foods
6. AstraZeneca
7. Aviva
8. BAE Systems
9. BG Group
10. BHP Billiton
11. BP
12. BT Group
13. Barclays Bank
14. Barratt Developments
15. British Airways
16.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17. British Energy Group
18. British Land Company
19. British Sky Broadcasting Group
20. Cable & Wireless
21. Cadbury Schweppes
22. Capita Group
23. Carnival
24. Carphone Warehouse
25. Centrica
26. Compass Group
27. DSG International
28. Daily Mail and General Trust
29. Diageo
30. Enterprise Inns
31. Experian
32. Friends Provident
33. GlaxoSmithKline
34. HBOS
35. HSBC
36. Hammerson
37. Home Retail Group
38. ICAP
39. ITV
40. Imperial Chemical Instries
41. Imperial Tobacco
42. 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
43. International Power
44. INVESCO
45. Johnson Matthey
46. Kazakhmys
47. Kingfisher
48. Land Securities Group
49. Legal & General
50. Liberty International
51. Lloyds TSB
52. Lonmin
53. Man Group
54. Marks & Spencer
55. Mitchells & Butlers
56. Wm Morrison Supermarkets
57. National Grid
58. Next
59. Northern Rock
60. Old Mutual
61. Pearson
62. Persimmon
63. Prudential
64. Punch Taverns
65. Reckitt Benckiser
66. Reed Elsevier
67. Rentokil Initial
68. Resolution
69. Reuters Group
70. Rexam
71. Rio Tinto Group
72. Rolls-Royce Group
73. Royal & Sun Alliance Insurance
7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75. Royal Dutch Shell
76. SABMiller
77. Sage Group
78. J Sainsbury
79. Schroders
80. Scottish & Newcastle
81. Scottish & Southern Energy
82. Severn Trent
83. Shire Pharmaceuticals Group
84. Smith & Nephew
85. Smiths Group
86.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87. Standard Life
88. Tate & Lyle
89. Taylor Wimpey
90. Tesco
91. Tullow Oil
92. Unilever
93. United Utilities
94. Vedanta Resources
95. Vodafone
96. WPP Group
97. Whitbread
98. Wolseley
99. Xstrata
100. Yell Group

8. 補充一句,偶要的是英美國家的股票指標公式,收費免費的都行的~謝謝了先!

同花順這些免費軟體上面不是自帶有這些指標么

9. 哪裡有有個英國人利用股票下跌賺錢新聞

世事輪回。

16年前,匈牙利裔美國人喬治·索羅斯帶領量子基金做空英鎊,在1992年9月15日輕輕鬆鬆的放倒了英格蘭銀行,從英國賺走了10億美元後,還讓後者不得不退出了歐洲貨幣計劃——否則今天的歐元會更強大。

今天,一個跟美國財長同姓的人也在做空英國,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和他的對沖基金公司保爾森公司(Paulson &Co.)砸下了超過10億英鎊做空英國的金融股票。在華爾街諸多對沖基金經理還在為如何處理掉手頭重倉持有的雷曼股份而焦頭爛額時,約翰輕松且愉快。

8月份,約翰·保爾森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78位。

做大的做空者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英國金管局近日的一份監管文件顯示,約翰·保爾森是英國銀行類股最大賣空者之一,英國五大銀行中有四家均為他的押注對象。他持有的倉位包括對巴克萊銀行(Barclays)股價做空3.5億英鎊,對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股價做空2.92億英鎊以及對勞埃德(Llyods TSB)銀行股價做空2.6億英鎊的押注。

鑒於近期以來的華爾街「金融海嘯」,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於9月18日起發表聲明,臨時禁止投資者建立新的做空金融類股的頭寸,並要求持股超過0.25%的空頭自23日起每日進行披露。該禁令的有效期持續至明年1月16日。本周FSA又一次強調將嚴厲打擊賣空禁令頒布後膽敢以身試法的做空者。

FSA公布了34家禁止做空的金融股名單,包括哈利法克斯(HBOS)、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勞埃德TSB銀行、匯豐控股等大型商業銀行以及標准人壽、聯合信貸等金融公司。而約翰·保爾森押注的這些銀行均位列其中。

盡管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近日來對賣空者實行了越來越嚴厲的禁令,但對於做空金融類股習以為常的對沖基金顯然並不甘心。反對者們表示,市場目前跌幅過大,是資金流動性匱乏造成的。賣空行為並不是金融類股暴跌的罪魁禍首。

而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的約翰·保爾森已經在准備華麗轉身。據稱,保爾森一直極度看跌金融業,但當價格跌至他的目標價位時,他將買進各種抵押貸款證券以及銀行和金融機構股票。他在9月中旬的投資者會議上表示,由於英美金融股一直萎靡不振,該公司基金正在考慮幫助困境中的金融機構進行資本調整。

據聞,約翰保爾森將於10月1日發行「恢復」基金。有投資者聲稱,這將招募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我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有理由相信,做多隻是約翰試圖埋藏起他那熊市中令人驚訝的殺傷力。

約翰·保爾森的對沖基金成立於1994年,專注於合並套利。2005年以前,正當大部分基金經理還在為投資者樂觀的重復著「房地產神話」時,做多者通殺的年代裡,他的基金並不顯山露水。

但是他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房地產市場里悄悄浮現的泡沫。

2006年7月,保爾森以1.5億美元資金開始為其第一隻做空次債的基金建倉。時至2007年1月,保爾森共籌集了10億美元專項資金。他的投資策略是買入信貸違約掉期,做空房屋抵押貸款債務。信貸違約掉期,就是讓AIG集團陷入絕境的金融產品。

由於次債的影響並沒有在短期內浮現,2006年的房地產市場依然一片欣欣向榮,保爾森購入的信貸違約掉期(CDS)也因此賠錢不斷。巨大的壓力並沒有令保爾森懷疑自己的判斷,他堅持每天在紐約中央公園跑上5公里,一面是減壓,一面是培養耐心,「等待成功」。

18個月後,這筆賭注終於為他帶來了豐厚回報。2007年,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的轟然倒台掀起了美國次債颶風。而風語者保爾森則在這場颶風中展開了飛翔的翅膀。

哥對沖基金研究(Hedge Fund Research)稱,2007年前10個月,約翰·保爾森的Credit Opportunities I基金暴漲550%,成為去年美國僅有的30隻投資回報率超過100%的基金中一員;此外還有3隻基金的回報率超過了100%。

約翰在熊市中跨入全球最頂尖的對沖基金經理行列。

根據投資者估計,約翰旗下各只基金在2007年次貸危機中獲得超過120億美元的利潤。而他的保爾森公司2008年1月的資金規模也達到了350億美元。分析人士評價,「在金融市場歷史上,從未有一筆交易利潤如此豐厚。」

如果用約翰·保爾森自己的話來說,他在華爾街一夜暴富的神話一點也沒有神秘感可言,「我從不認為自己是一頭牛或是一隻熊。我只是一個現實主義者」。

--------------------------------------------------

鮑爾森逆勢操作取得成功

而在最近的熊市市場中,一些對沖基金卻照賺不誤。例如,管理350億美元的鮑爾森公司(Paulson & Co)是世界上最大的10家對沖基金之一,除了在去年房地產市場中大撈一筆外,該公司今年逆勢操作仍然很成功。

鮑爾森的制勝法寶是市場不好時做空,但是,大量的對沖基金做空會使得市場快速下滑。為此,美國證券委員會(SEC)今年兩次限制賣空。同時,監管部門也要求對沖基金增加透明度,要求對沖基金向證券委員會報告它們的倉位。

據《華爾街日報》10月17日報道,因為英國主管部門要求披露對沖基金的做空倉位,因此,據鮑爾森公司披露的信息顯示,鮑爾森做空了英國前四大銀行的股票,分別為巴克萊銀行(Barclay PLC)、英國抵押貸款銀行(HBOS PLC)、勞埃德銀行(Lloyds TSB)和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這一次鮑爾森共賺5.4億英鎊。

此前,美國證券委員會已經限制799種股票的賣空,後來又將禁止賣空的股票增加到近1000種,而當時沒有受到限制的英國為此損失慘重,也被迫發出禁空令。因此,盡管美國的賣空禁令於10月8日解禁,但英國仍然維持這個禁令,並將持續到2009年1月。

領袖聚焦網站把鮑爾森封為美國金融界的新領袖,該網站在對鮑爾森的描述中說,鮑爾森的基本方法是購買許多金融機構和指數的信用違約保險,即人們常說的CDS。當房地產市場崩盤和大多數金融機構為生存而掙扎時,鮑爾森的公司在2007年獲利200億美元,而他本人收入35億美元,成為福布斯400位最富有的美國人中的第165位。

不過,鮑爾森仍然盡力保持低調——他不想在別人因為樓市下跌而痛苦的時候慶祝自己的成功。去年10月,他向美國致力於保護業主和家庭財產的一家研究中心捐贈了1500萬美元,為面臨房屋拍賣的家庭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