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方期權定價理論的二項分布期權定價模型
針對布-肖模型股價波動假設過嚴,未考慮股息派發的影響等問題,考克斯、羅斯以及羅賓斯坦等人提出了二項分布期權定價模型(binomial option pricing model-bopm),又稱考克斯-羅斯-羅賓斯坦模型〔(1)e〕。
該模型假設:
第一,股價生成的過程是幾何隨機遊走過程(geometric random walk),股票價格服從二項分布。與布-肖模型一樣,在bopm模型中,股價的波動彼此獨立且具有同樣的分布,但這種分布是二項分布,而非對數正態分布。也就是說,把期權的有效期分成n個相等的區間,在每一個區間結束時,股價將上浮或下跌一定的量,從而:
(附圖 {圖})
令snj代表第n個區間後的股價,其間假定股價上浮了j次,下跌了(n-j)次,則:
(附圖 {圖})
第二,風險中立(risk-neutral economy)。由於連續交易機會的存在,期權的價格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無關,它之所以等於某一個值,是因為偏離這一數值產生了套利機會,市場力量將使之回到原先的水平。 假設股票現價為s[0],一個區間後買方期權到期,那時股價或者上升為s[11]或者下降為s[10]即,:
(附圖 {圖})
根據風險中立的假設,任何一種資產都應當具有相同的期望收益率,否則就會發生套利行為。也就是說此時無風險債券、股票及買方期權的將來價值滿足如下關系:
(附圖 {圖})
上式中,q表示的是股票價格上漲的概率,因而期權的價格乃相當於其預期價格的貼現值。 上述分析可以進一步推廣到n個區間的買方期權價格的確定。首先,需計算出買方期權價格的預期值,假設在n個區間里,在股價上漲k次前,買方期權仍然是減值期權,內在價值仍為0,而k次到n次之間,它具有內在價值,則:
(附圖 {圖})
(附圖 {圖}) 先前的分析沒有考慮股息的存在,假定某種股票每股在t時將派發一定量的股息,股息因子為f,除息日與付息日相同,則在除息日股價將會下降相當於股息的金額fs[t]。
(附圖 {圖})
對於美式期權,則需考慮提前執行的情況:
在t時若提前執行,其價格等於內在的價值;不執行,則可按前面的推導得到相應的價格。最終t時的價格應當是提前執行與不提前執行情況下的最大者。即:
(附圖 {圖}) 根據歐洲期權的平價關系,可直接從其買方期權導出賣方期權價格,而美國期權則不能。利用上述推導美國買方期權價格的方法,可以同樣得到:
(附圖 {圖})
這就是美國賣方期權的定價公式。從上述bopm模型的推演中可看出其主要特點:
1.影響期權價格的變數主要有基礎商品的市價(s),期權協定價格(x),無風險利率(r),股價上升與下降的因子(u,d),以及股息因子(f)及除息次數。事實上u與d描述的是股價的離散度,因而與布-肖模型相比,bopm所考慮的主要因素與前者基本相同,但因為增加了有關股息的討論,因而在派發股息的期權及美國期權的定價方面,具有優勢。
2.根據二項分布的特點,bopm模型中只要對u與d及p作出適當的界定,它就可以回答跳動情況下的期權的定價問題。這是布-肖模型所不能夠的。同時,當n達到一定規模後,二項分布趨向於正態分布,只要u、d及p的選擇正確,bopm模型會逼近布-肖模型。
與布-肖模型一樣,二項分布定價模型也被推廣到外匯、利率、期貨等的期權定價上,受到理論界與實業界的高度重視。
三、對西方期權定價理論的評價
以布萊克-肖萊斯模型和bopm模型為代表的西方期權定價理論,是伴隨著期權交易,特別是場內期權交易的擴大與發展而逐漸豐富與成熟起來的。這些理論基本上是以期權交易的實踐為背景,並直接服務於這種實踐,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與借鑒意義。
首先,模型將影響期權價格的因素歸納為基礎商品價格、協定價格、期權有效期、基礎商品價格離散度以及無風險利率和股息等,並認為期權價格是這些因素的函數,即:
c或p=(s,x,t,σ,γ,d)
在此基礎上得到了計算期權價格的公式,具有較高的可操作性。比如在布-肖模型中,s、x及t都可以直接得到,γ亦可以通過相同期限的國庫券收益率而求出,因而運用該模型進行估價,只需求出相應的σ值即基礎商品的價格離散度即可。實踐中,σ值既可通過對歷史價格的分析得到,亦可假定未行使的期權的市場價格即為均衡價格,將相應變數代入求得(此時稱為隱含的離散度implicit volatility)。因而操作起來比較方便。同時,這種概括是基於期權的內在特點,把它放在統一的資本市場考慮的結果。其分析觸及到了期權價格的實質,力圖揭示期權價格「應當是」多少,而不是「可能是」多少的問題,因而比早期的計量定價模型向前邁了一大步。
其次,模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對期權交易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布-肖模型以及二項分布模型都被編製成了計算機軟體,成為投資者分析期權市場的一種有效工具。金融界也根據模型編製成現成的期權價格計算表,使用方便,一目瞭然,方便了投資者。正如羅伯特·海爾等所編著的《債券期權交易與投資》一書所言:「(布-肖)模型已被證明在基本假設滿足的前提下是十分准確的,已成為期權交易中的一種標准工具。」具體來講,這些模型在實踐中的運用主要體現於兩方面:1.指導交易。投資者可以藉助模型發現市場定價過高或過低的期權,買進定價過低期權,賣出定價過高期權,從中獲利。同時,還可依據其評估,制定相應的期權交易策略。此外,從模型中還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參數,比如得耳他值(△),反映的是基礎商品價格變動一單位所引起的期權價格的變化,這是調整期權頭寸進行保值的一個十分有用的指標。此外還有γ值(衡量△值變動的敏感性指標);q值(基礎商品價格不變前提下,期權價格對於時間變動的敏感度或彈性大小),值(利率每變動一個百分點所引起的期權價格的變化)等。這些參數對於資產組合的管理與期權策略的調整,具有重要參考價值。2.研究市場行為。可以利用定價模型對市場效率的高低進行考察,這對於深化期權市場的研究也具有一定意義。
㈡ 為什麼假設股票價格服從正態分布是不現實的
股票價格多半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為操縱的成份比較大,尤其受政策影響非常明顯 。
㈢ 為什麼股票價格服從對數正態分布
我們可以假設連續復利,用lnS1-lnS0來近似股票的收益(S1-S0)/S0,而且根據集合布朗運動可知,此收益是服從正態分布的。
㈣ 股票的價值服從什麼分布
兩個都對
泊松分布或非標准正態分布
㈤ 股票價格為什麼跌到一定的價格後,突然拉升,連續幾次,使股價始終在一定范圍波
股票的價格為什麼跌到一定的價格後突然拉深?連續幾次是股價始終在一定的范圍,因為股價的話調控的整個經濟的。脈絡有這樣的爹咱是很正常的但是始終在正常的范圍值
㈥ 股票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目前,我國的股票發行價格多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固定價格方式,即在發行前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市盈率法來確定新股發行價格: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市盈率。二是區間尋價方式,又叫「競價發行」方式。即確定新股發行的價格上限和下限,在發行時根據集合競價的原則,以滿足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作為確定的發行價。這種發行方式,多在增發新股時使用。
新股的發行價主要取決於每股稅後利潤和發行市盈率這兩個因素。目前,我國股票的發行市盈率一般在13至15倍之間。
總的來說,經營業績好、行業前景佳、發展潛力大的公司,其每股稅後利潤多,發行市盈率高,發行價格也高,從而能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反之,則發行價格低,募集資金少。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
㈦ 怎麼估算一支股票的正常價格
合理的股價要根據市盈率來計算,市盈率是一間公司股票的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其計算公式如下:市盈率 =每股市價/每股盈利
市凈率指的是市價與每股凈資產之間的比值,比值越低意味著風險越低。
市凈率=股票市價/每股凈資產。
市盈率反映的其實是每股收益和股價之間的關系,凈資產的多少是由股份公司經營狀況決定的,股份公司的經營業績越好,其資產增值越快,股票凈值就越高,因此股東所擁有的權益也越多。
一般來說市凈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但在判斷投資價值時還要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以及公司經營情況、盈利能力等因素。而市凈率是股價和公司的凈資產之間的關系,這跟市盈率沒有必然聯系。
比如一隻鋼鐵股跟一隻科技股,前者的市凈率應當是小於後者的。市凈率是3,只能代表股價是每股凈資產的3倍。如果這支股票屬於製造板塊或者其他資本密集型板塊,這個市凈率可能是有些高了,如果這只股票是個科技股,那麼這樣的市凈率則算是正常的。
投資者進入股市最好對股票深入的去了解。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手機行情軟體去看看,裡面有一些股票的基本知識資料值得學習,也可以通過裡面相關知識來建立自己的一套成熟的炒股知識經驗。祝你投資愉快!
㈧ 股票中對應價格區間是什麼意思
一般區間就是在一個范圍價格來回波動,一般遇到這種情況就是有大資金進入或者有大資金抽離等等。
㈨ 關於股票價格計算的問題(高手進)
給你個股票交易計算器的下載地址,以後你自己計算就方便了。
鏈接如下:
http://www.anxz.com/down/4822.html
㈩ 股票價格範圍怎麼計算
一隻股票每年的
價格範圍
是最高和最低之間。每10股派2元
等於給了每股2毛錢股息(含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