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綠鞋機制什麼意思
綠鞋機制,起源於美國,算是一種輔助新股發行的機制,因美國波士頓綠鞋製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率先使用而得名。
1995年中國B股首次採用綠鞋機制。2001年9月中國證監會發布《超額配售選擇權試點意見》。
2006年超額配售選擇權納入《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承銷商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內,可以擇機按同一發行價格比預定規模多發15%(一般不超過15%)的股份。
拓展資料:
? ? 運作原理:
? ? 工行2006年IPO時採用過「綠鞋機制」發行。隨後農行、郵儲等上市時均引入了該機制。以農行為例,在發行結構中有如下表述:
? ? 這段話有3個關鍵信息:1.發行初始規模和綠鞋全額行使後的發行規模,若初始發行規模為發行後總股本的10%,綠鞋全額行使的情況下實際發行規模可達發行後總股本的11.5%;2.超額配售權比例,根據監管要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可採用超額配售權,且超額部分不得超過本次初始發行規模的15%;3.超額配售權所有人——聯席主承銷商,即是否要使用超額配售權,是主承銷商說了算的。
? ? 1.如何實現15%的超額配售?
? ? 「綠鞋機制」分為兩種操作方式:第一種操作方式是在發行新股的時候,按照100%的發行規模發行,不超發15%的「綠鞋」部分。公司會與基石投資人簽署「延遲結算協議」(DeferredSettlementAgreement),也就是公司先拿基石投資者的錢,但是暫時先不給基石投資者股票。
? ? 第二種方式是在沒有基石投資者的情況下使用,就是在發行新股的時候,依然發行100%的發行規模,同時公司向大股東額外借相當於發行規模15%的股票,通過承銷商一並將115%的股票配售給機構投資者。
? ? 無論是何種發行方式,在該環節的結果均是發行人發行了初始規模的股票,承銷商拿到了115%的錢,然而第一種方式下投資者只拿到100%的股票而第二種方式下拿到了115%的股票。
未使用超額配售權的情況非常好理解,即承銷商按照100%的規模發行,不涉及15%超額的部分,與不帶綠鞋機制的發行無差。
? ? 行使了超額配售權的情況下,可根據綠鞋行使與否分為兩類情況。(1)綠鞋未行使,該種情況是指承銷商後續在二級市場買入與超額配售份額相當的股票,交付給基石投資者或者歸還大股東。一般在股價破發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該種情況,承銷商以低於IPO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買入股票,而初始收到的資金是IPO的價格,因而承銷商會獲取一定的差價。(2)綠鞋行使。無論是全額行使還是部分行使,都是指承銷商在二級市場未買入股票或未買入與超額配售部分數量相當的股票,因而發行人需要增發相應份額以完成股份交付。該種情況下,發行人的最終發行數量會超過初始發行量,且一般在股價高於IPO價格時出現。
? ? 3.為什麼要引入「綠鞋機制」?
? ? 綠鞋機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穩定新股股價的作用。在超額配售的情況下,如果股價破發,承銷商有動力去二級市場進行買進,賺取二級市場股價和IPO價格之間的價差,從而起到一定的「護盤」效果。
? ? 在「綠鞋機制」中,各個玩家會產生一個共贏的局面。首先,上市公司可以通過「綠鞋機制」穩定股價和後市表現。其次,穩市商可以通過差價進行套利;即便未「護盤」,觸發「綠鞋機制」和「超額配售」,同為承銷商的穩市商也可以賺取1.5%~3.5%的承銷費用和1%的經紀費用。
? ? 所有參與IPO的投資者,無論是基石,還是機構配售和散戶打新,都可以通過「綠鞋機制」享受更加穩定的後市表現和更加可觀的投資收益。
『貳』 新股發行:紅鞋機制和綠鞋機制有什麼區別
新股發行:紅鞋機制和綠鞋機制有什麼區別 ?
{1}在香港股票發行執行的是紅鞋機制。
也就是管理層在香港發行新股時:每個香港的公民只要參加新股申購,就都可以得到500股的新股。因為,香港執行的是國際慣例。講的是公平合理。
[2}而中國內地從今年開始執行的是綠鞋機制。
所謂綠鞋機制就是將原來券商在申購新股時每個資金帳戶由原來只可以申購3萬到5萬股提高到 9億股。而且,券商還可以通過對新股的詢價另外得到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的股份。管理層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考慮到要充分保護機構的權益。希望廣大的中小投資者能夠理解。
『叄』 股票發行中有個綠靴制度,請問是什麼意思謝謝!
綠鞋機制,也被稱為超額配售選擇權,它是發行人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簡單地理解「綠鞋機制」就是相當於「護盤機制「。
當在公司上市之後,股票價格如果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產生波動,比如突發事件、非理性的散戶拋售、對沖基金套利以及因為連續下跌產生的向下慣性,這對於新上市的公司來說是極為不利的,有破發的風險。這時,主承銷商就可以通過這個綠鞋機制來穩定股價,但他有一個有效期,只能是在上市後30天內。
對於獲得超額配售選擇權的主承銷商來說,它可以按照同一發行價格超額發售不超過報銷數額15%的股份,而這里的主承銷商可能是投資銀行、證券投資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能實施這一機制的前提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需要在4億股以上。
總的來說,綠鞋機制是一種穩定股價的手段和方式。發行人通過綠鞋機制,發行股票募得了資金;承銷人因超額發行而獲得額外的收益;投資人也因為「綠鞋」維護了股價的穩定,從而規避了新股破發帶來的損失。
但這也不是說,有了綠鞋機制,股票就一定不會破發,如果上市公司出現問題,也依舊是抵不住股票一直下跌的,所以我們也不能因為股票綠鞋機制的保護而放鬆警惕。
若上市後破發(發行價高於市場價),那麼承銷商會放棄行權,而是在二級市場以低於IPO的價格買入股票,再以以IPO的價格還給發行公司,從而賺取發行價與市場價之間的差額,這種人為的買單可以起到拉高股價的作用。
綠鞋機制的主要作用是穩定新股價格,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後股價大漲或大跌,給予參與一級市場申購的投資者更多信心。
『肆』 股市的「綠鞋機制」是什麼意思
"綠鞋機制"是由美國綠鞋公司(Green Shoe)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率先使用而得名。是 指發行人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可以按同一發行價格向投資者超額發售不超過包銷數額15%的股份。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內,如果股票跌破發行價,主承銷商從二級交易市場買入股票,再按發行價賣給發行人,如果二級市價格高於發行價,則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分配給對此超額發售部分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並收取超額發售的費用。
「綠鞋機制」也叫綠鞋期權(Green Shoe Option or Over-Allotment Option), 是指根據中國證監會2006年頒布的《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第48條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在4億股以上的,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在發行方案中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這其中的「超額配售選擇權」就是俗稱綠鞋機制。該機制可以穩定大盤股上市後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工行2006年IPO時採用過「綠鞋機制」發行。
一、綠鞋機制的功能:
承銷商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內,可以擇機按同一發行價格比預定規模多發15%(一般不超過15%)的股份。這一功能的作用體現在:如果發行人股票上市之後的價格低於發行價,主承銷商用事先超額發售股票獲得的資金(事先認購超額發售投資者的資金),按不高於發行價的價格從二級市場買入,然後分配給提出超額認購申請的投資者;如果發行人股票上市後的價格高於發行價,主承銷商就要求發行人增發15%的股票,分配給事先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增發新股資金歸發行人所有,增發部分計入本次發行股數量的一部分。顯然,綠鞋機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穩定新股股價的作用。因此,今後對於可用綠鞋機制的新股,上市之日起30天內,其快速上漲或下跌的現象將有所抑制,其上市之初的價格波動會有所收斂。
二、現行市況下實施綠鞋機制存在的缺陷與弊端:
綠鞋機制並不是十全十美,在對我國股市具有的積極作用下,它具有二重性質,它的運作存在著缺陷與弊端。
1、誘導上市公司產生「投資飢渴症」,助長惡性圈錢之風。
2、弱化了主承銷商的風險意識,不利於其經營管理的改善。
3、造成市場的不平等競爭,滋生投機和腐敗。
4、市場監管機構的監管能力、自律能力與市場公信力將經受嚴峻考驗。
『伍』 什麼是股票發行中的「綠鞋」
一、「綠鞋」,是指發行人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獲此授權的主承銷商按同一發行價格向投資者超額發售不超過包銷數額15%的股份。在證券上市之日起30日內,主承銷商有權根據市場情況選擇從集中競價交易市場購買發行人股票,或者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分配給對此超額發售部分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
二、股票相關內容:
1.從國際通行做法來看,發行人一般會給予主承銷商在股票發行後30天內,以發行價從發行人處購買額外的相當於原發行數量15%股票的期權,具體數量由發行人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考慮到對穩定股價的影響力,這一比例一般不會低於10%,該期權也可以部分行使。
2.主承銷商獲得這一期權後,便會在股票發行中超額配發期權所約定比例的股票,這額外配售的股票一般是主承銷商從發行人大股東手中「借股」,或者向企業戰略投資者「借股」,這些股份會在新股發行期間銷售給投資者。
3.股票上市後,如果股票求大於供,股價上揚,主承銷商即以發行價行使綠鞋期權,從發行人處購得超額發行的15%股票,並補足自己超額發售的空頭,即還給「借股」的大股東。此時實際發行數量為原定的115%。
4.若股票上市後供大於求,股價跌破發行價,主承銷商將不行使超額配售權,而是以國際配售中超額配發獲取的資金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以支撐價格,購入股票將對沖空頭,即還給「借股」的大股東。此時實際發行數量與原定數量相等。由於此時市價低於發行價,主承銷商這樣做並不會受到損失。
『陸』 綠鞋期權對股票發行上市有什麼意義
它的功能主要有:承銷商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內,可以擇機按同一發行價格比預定規模多發15%(一般不超過15%)的股份。綠鞋機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穩定新股股價的作用。因此,今後對於可用綠鞋機制的新股,上市之日起30天內,其快速上漲或下跌的現象將有所抑制,其上市之初的價格波動會有所收斂。
『柒』 綠鞋計劃為什麼能穩定股價
綠鞋計劃主要意思是指在網上公開發行股票時,若需求量大,可以增加部分供應量(無論這個量是從何而來)。這樣當然對穩定股價有利,畢竟供應量更能滿足需要了。所以綠鞋計劃有穩定股價的作用,但不是絕對的。祝你成功。
『捌』 綠鞋機制如何穩定股市
所謂「綠鞋」,是指發行人授予主承銷商的一項選擇權,獲此授權的主承銷商按同一發行價格向投資者超額發售不超過包銷數額15%的股份。在證券上市之日起30日內,主承銷商有權根據市場情況選擇從集中競價交易市場購買發行人股票,或者要求發行人增發股票,分配給對此超額發售部分提出認購申請的投資者。
操作路徑圖
「國際市場幾乎每個新股發行都有綠鞋,若求大於供,便增發新股增加供給,若供大於求,則在二級市場提供買盤增加需求,由此穩定新股上市表現。」摩根大通(亞洲)資本市場部聯席主管吳繩祖向記者介紹。
目前內地尚未有首隻「綠鞋」面世。從國際通行做法來看,發行人一般會給予主承銷商在股票發行後30天內,以發行價從發行人處購買額外的相當於原發行數量15%股票的期權,具體數量由發行人與主承銷商協商確定,如即將上市的招行H股以及此前的中海油分別設定了10%和12.5%的超額配售權。考慮到對穩定股價的影響力,這一比例一般不會低於10%,該期權也可以部分行使。
主承銷商獲得這一期權後,便會在股票發行中超額配發期權所約定比例的股票,這額外配售的股票一般是主承銷商從發行人大股東手中「借股」,或者向企業戰略投資者「借股」,這些股份會在新股發行期間銷售給投資者。
股票上市後,如果股票求大於供,股價上揚,主承銷商即以發行價行使綠鞋期權,從發行人處購得超額發行的15%股票,並補足自己超額發售的空頭,即還給「借股」的大股東。此時實際發行數量為原定的115%。
若股票上市後供大於求,股價跌破發行價,主承銷商將不行使超額配售權,而是以國際配售中超額配發獲取的資金從二級市場購入股票以支撐價格,購入股票將對沖空頭,即還給「借股」的大股東。此時實際發行數量與原定數量相等。由於此時市價低於發行價,主承銷商這樣做並不會受到損失。
影響幾何
「綠鞋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穩定新股上市表現。」吳繩祖介紹。從國際市場來看,有關綠鞋機制的安排也是在「承銷」一章中有關市場穩定措施的部分進行專門披露。
從臨近內地的香港市場來看,綠鞋制度安排對股票上市後的表現也起到明顯的穩定作用。以去年10月27日上市的建設銀行為例,上市第二日跌破發行價2.35港元,主承銷商即在2.30至2.35港元的價位購入了20.97億股,建行股價隨之在2.30港元見底;而在11月9日建行股價大漲之後,主承銷商又悉數行使15%超額配售權,新發行39.72億股以補足國際配售中的超額配發。在整個股價穩定期內,建行股價較招股價的波幅處於-2%至8%之間。
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岩石指出,在美國市場,承銷商可以利用超額配售權進行被動投資,比如在二級市場跌的時候買入股票平倉,以賺取中間差價。他還指出,如果超額配售權行使,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可以多融入資金,對於承銷商來說,則可以按比例多獲得承銷費,同時也有利於市場穩定,因而是多贏的安排。
國泰君安(香港)董事總經理王冬青指出,除穩定股價的作用外,「綠鞋」有利於新股的成功發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護了投資者利益。在國際市場還有一個附加效果是,超額配售的股票一般會配售給與承銷團關系密切的投資者,由於配售價格與發行價一致,並低於市場價,投資者有利可圖,主承銷商也可藉此進一步鞏固與各財團的關系。
香港群益證券研究員陳宋恩也提醒投資者,超額配售權雖然可以起到穩定股價的作用,但並不能夠限制股價的漲跌,同時承銷商在什麼時間行使超額配售權也存在變數,投資者應對此予以關注
『玖』 綠鞋機制股票會破發嗎
綠鞋保護機制可以保證在上市發行的第1個月內,每天的收盤價最少是高於發行價的。也就是說即使投資者沒有賺到錢,最少也可以保證可以按照認購價順利退出,最少可以保證不受到損失。顯然,綠鞋機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穩定新股股價的作用。但這也不是說,有了綠鞋機制,股票就一定不會破發,如果上市公司出現問題,也依舊是抵不住股票一直下跌的,所以我們也不能因為股票綠鞋機制的保護而放鬆警惕。
綠鞋機制主要在市場氣氛不佳、對發行結果不樂觀或難以預料的情況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發行上市後股價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增強參與一級市場認購的投資者的信心,實現新股股價由一級市場向二級市場的平穩過渡。
拓展資料:
一、什麼是綠鞋?
綠鞋是「超額配售選擇權」的俗稱,也叫綠鞋期權,可以理解為一名「護盤俠」,實則是一種保護機制,可以穩定上市後的股價走勢,防止股價大起大落。
通常來說,有兩種情況可以觸發綠鞋機制:
1. 股票上市後,如果股票二級市場的價格高於發行價,承銷商可以使用「綠鞋」,增加發行一定數量的股票來增加市場供給,以擴大融資規模、提高發行人的融資效率;
2. 如果股票後市表現疲軟,也就是股價跌破發行價時,承銷商就可以使用「綠鞋」來購買一定數量的股票以減少股價波動、穩定股價表現。
如果要更通俗一點來講的話,「股價」和「綠鞋」,或許可以理解為包拯和展昭的關系吧。股價下跌,綠鞋護盤;就像展昭曾多次救過包拯的命...
本次回A上市,中國移動的聯席主承銷商分別為中信建投、華泰聯合證券、中銀證券和招商證券。綠鞋機制是有時間和規模限制的,在上市之日起的30個自然日內,聯席主承銷商可以擇機按同一發行價格比預定規模多發15%的股份。
所以說白了,此次中國移動採用綠鞋機制就是為了防止上市時股價快速下跌至發行價或發行價以下的情況發生,同時增強投資者的信心。
二、綠鞋不是絕對的股價「保護傘」
綠鞋雖然能夠平滑股價的波動,但卻不是萬能的保護傘。即便有綠鞋機制的保護,也不能保證股價一定不會破發。
百濟神州就是個例子。
去年12月15日,百濟神州在科創板掛牌上市。為了穩定股價、提振投資者信心,百濟神州也同樣引入了綠鞋機制;中金公司擔任其承銷商,擁有一個月的超額配售權。
但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上市首日,百濟神州開盤報176.96元每股,開盤即破發。隨後,在上市後的6個交易日內,中金公司就已全額行使完超額配售權,卻也沒有力挽狂瀾,百濟神州的股價仍然一路下跌。截止到昨日收盤,百濟神州相較192.6元每股的發行價已經跌落了近30%左右。
三、總結
綠鞋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穩定股價的作用。但是,綠鞋機制只允許超額發行不超過原始發行規模的15%的股票;也只能夠在上市後的30個自然日內發揮作用。因此,綠鞋機制可用於穩定股價的資金和時間都是有限的,並不能成為絕對的股價保護傘。
『拾』 如何才能運用綠鞋機制穩定好股市該怎麼操作
綠鞋機制的實名是超額配售期權,其實質是屬於發行證券公司的期權綠鞋機制的期權是股票發行人授予發行經紀人根據發行價格從發行人處獲得超額股票的權利,然後賣給投資者。中國電信在回應媒體時也提到,市場行為是不可預測的,買賣行為是由市場決定的。公司非常關注股票價格。
綠鞋機制並不是保護投資者的萬能機制,也不能被視為一勞永逸的捷徑。畢竟,超額配售期權的行權期限為30天,最高超額發行不得超過15%,這受穩定二級市場價格的時間期限和資金規模的限制。同時,綠鞋機制不能影響二級市場中長期的價格波動,上市公司的長期經營業績仍然是影響其股價走勢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