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除了揚子江造船廠之外還有什麼公司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呢
國內第二大民營船廠江蘇揚子江船業(控股)有限公司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募集資金50.6億元人民幣。由此產生的傳導效應,燃起了其他民營企業上市的激情和期盼。
目前為止還沒有第二家中國的造船業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
B. 江陰27家上市公司的名稱、地址等
江陰上市公司一覽
華西村江蘇陽光
四環生物
法爾勝凱諾科技
澄星股份
三房巷南京中達
模塑科技
長電科技東泰控股
中國化建
雙良股份江蘇申龍
內資
18日上午,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內響起新股上市清脆的鑼聲,江陰揚子江船業正式掛牌上市,這是江陰第20家上市企業。
江陰揚子江船廠的成功上市創造了中國四個第一:我國在新加坡上市企業首發融資規模第一,共募集資金超過50億元人民幣;我國民營造船企業第一家上市公司;新加坡上市的中國企業發行市盈率第一;新加坡上市的第一家全球發行的中國股票。我只找到這么多,希望有用!
C. 任元林的介紹
任元林 - 揚子江船廠有限公司 董事長。2007年4月,揚子江船業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作為第一家上市的民營造船企業,揚子江船業在融資額度上也創造了中國企業在新交所上市的新高,此次上市募集資金超過50億元人民幣,首日開盤價較發行價增長幅度達到42%。
D. 江蘇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公司是以揚子江船廠有限公司和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為核心組建的大型造船企業。公司的造船歷史可回溯到1956年,是中國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股份製造船企業,是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海峽指數股之一。2010年9月8日公司股票又採用TDR方式在台灣成功上市,開創了大陸公司在台灣上市的先河,引起了業界的轟動及世界的關注!2008-2011年連續四年造船生產產量位於全國造船企業前列,人均造船產量、利稅水平位居全國造船企業前茅。2012年公司經營規模位列全國500強企業方陣第269位,經濟效益居全國效益200強企業第59名,是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 集團公司下轄的揚子江船廠有限公司、新揚子造船有限公司及揚子鑫福造船有限公司、揚子長博造船有限公司和中舟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分布於長江下游江蘇省境內的江陰市和靖江市的黃金水道兩岸,距上海、南京兩大城市均約為170公里,整個集團公司佔地面積為450萬平方米,碼頭岸線5000餘米,職工2萬余名。公司擁有巨型干船塢叄座,大中型船台五座,年造船生產能力在500萬綜合噸以上,以1350TEU~10000TEU大中型集裝箱船、7600DWT~220000DWT大中型散貨船及多用途船為主流產品。公司擁有一流的造船技術、強大的造船設施和裝備,完善的生產工藝和流程。擁有專業的設計隊伍及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產品質量得到GL、LR、ABS、BV、NK、DNV、RINA、CCS等國際知名船級社的認可和贊譽。除了造船之外,公司還承接陸上大型鋼結構工程的製造生產,舉世矚目的江陰長江大橋主體鋼梁就是本公司的產品。 揚子江船業集團公司秉承「我們要成為中國最優秀船廠」的企業理念,願以精湛的造船技術,高品質的產品質量及完善的售後服務與海內外客戶精誠合作,互利雙贏,共創輝煌。
法定代表人:任樂天
成立日期:2005-05-12
注冊資本:521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江蘇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202937673754229
經營狀態:在業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
英文名:Jiangsu New Yangzijiang Shipbuilding Co., Ltd.
人員規模:5000-9999人
企業地址: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
經營范圍:從事船舶製造、改裝、修理和拆解;大型鋼結構件加工、製造;銷售自產產品並提供相應的技術咨詢及售後服務;從事上述產品及金屬材料、金屬製品、五金交電、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的批發、傭金代理(拍賣除外)、進出口業務(不涉及國營貿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額、許可證管理商品的,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申請);投資咨詢(不含證券、期貨咨詢)、財務咨詢、稅務咨詢、企業管理咨詢。(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E. 如何查詢揚子江船業股價
輸入股票名稱或者股票代碼就可以查詢到股價。
F. 如何查詢揚子江船業股價如何查看揚子江船業在新加坡的股票每日價格
摘要 輸入股票名稱或者股票代碼就可以查詢到股價。
G. 任元林的商海生涯
很少人知道,任元林其實與新加坡淵源不淺。
在1997年之前,揚子江的主要客戶大多來自印尼和新加坡,包括泉合(Chuan Hup)、成功控股(Jaya Holdings)、平洋航運(Pacific Carriers,PCL)等,任元林因此經常來新公幹,往往在珍珠坊或唐城一住就是半個月,足跡遍及南洋理工大學、麥里芝蓄水池、新馬長堤。
他最喜歡的本地美食是肉骨茶,「上小販中心吃肉骨茶,花三塊新幣買一盤海南雞飯,比大飯店的魚翅鮑魚好吃多了,還有那個冰豆漿……」
自稱「從沒打過高爾夫球,也沒什麼嗜好」的任元林作風平民,每天中午在食堂與員工一起吃飯,「唯一的不同是晚上應酬比他們多了點。」
這或許跟他在中國國營企業從基層干起的背景有關。祖籍江蘇鎮江的任元林在江陰出生長大,就像許多中國同年齡層,少年時期經歷中國文化大革命,對文革記憶深刻,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道路。
他說:「我出身很不好,中國階級斗爭時,老爸是資本家,開制傘工廠,祖母是小地主,在文革時是比較受到壓制的。」 1972年,高中畢業後,他被中國中央政府分配到造船廠當學徒,當時的最高理想是當木工。他說:「在專政時期,木工可以憑手藝賺錢生存,中國如果沒有鄧小平改革開放,我可能會做木工到現在。」
天不從人願,他被分配到當燒焊工,工作非常辛苦。三年後在廠方安排下修讀兩年船舶設計,幾年後主動報考江蘇省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修經濟。
對任元林來說,進修是出於一股自覺:「那時在工作上優秀,但沒有社會地位,總覺得工廠不是我挑的,工作也不是我選的,因此希望有個上學的機會,通過讀書來改變,而正好有這個機會。我後來當上技術人員,又當車間管工,累積了很多經驗,這時又覺得光有經驗不夠,就去讀經濟,學到很多管理上的東西。」
任元林的生意頭腦很早就表現出來。求學時,他已挑了擔子上街替人修傘,幫補家用。在造船廠的學徒生涯中,他也利用中國發行的政府債券——國庫券的買賣賺外快。
他說:「在江陰街上,100塊錢面值的國庫券可賣85塊錢,在上海賣87元。那時,一個月的工資只有30塊錢,我累積1萬元人民幣面值的國庫券,帶到上海賣掉,轉手賺200塊錢差價,賺這種小錢很輕松,原始資本就是這樣賺來的。」 1997年,當了12年副廠長的任元林終於「扶正」升上廠長,隔年立刻遇上一道難題:亞洲金融風暴,本區域的造船業者面臨著幾乎是零訂單的局面。
眼看工廠活不下去,他做出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向中國政府申請改制——把造船廠私營化,邀請管理層和1000多名員工入股,自己則把「所有花紅、薪水都投下去了」,拿出40多萬人民幣,湊足2200萬人民幣資本。在2002年從中國政府手中回購30%股份,2004年邀請外部投資者入股8000萬人民幣,成了中國第一家民營造船控股公司。
與此同時,揚子江也投資擴充產能,興建一條五萬噸造船生產線,把發展重心從東南亞轉向歐洲市場,承接東歐國家(如波蘭)因爭取進入歐盟,造船業走下坡而流失的多項訂單。
從2002年起,揚子江開始快速增長,短短幾年就從剛開始私營化的1億人民幣年銷售額和100多萬人民幣利潤,增長到2005年10億人民幣銷售額、1億500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
2007年4月上市前,揚子江的股本總值1億1000萬人民幣,任元林持股20%,成了業者口中的揚子江救星,他本人也自豪地說:「如果我沒當廠長,這間廠一定會垮!」 2008年的經濟衰退,嚴重影響造船業的展望。韓國業者如STX、中國的老大中遠(Cosco)皆面臨著一些客戶破產或取消訂單的局面。
在這場危機中,任元林看到了商機,看好現在是揚子江上位、增進排名的大好機會。
他說:「揚子江是五十多年的老廠,1987年和1997年兩次危機,都為我們帶來機遇,87年危機使我們從國內市場擴展到東南亞,97年危機則讓我們進一步擴展到歐洲。」
而他的策略,就是收購。揚子江收購他人的意願其實由來已久。任元林表示,在2004-05年原本有一個很好的計劃,收購中國江洋船廠,但合作夥伴沒找好,收購不成,成了一個遺憾。
現在,他計劃利用集團手上的56億人民幣現金,在中國江蘇、浙江及六合營等地進行收購,也不排除利用上市籌集更多資金,看準收購一些年資兩三年、從房地產轉型成為造船業的新建船廠,不過收購並不是馬上進行。
他說:「這輪危機對廠家的影響應該會在六個月到一年內見頂,當它們出現危機,被銀行拍賣時才是收購時機。這場風暴短期會把差的淘汰、好的留下。業界有整合的現象,但還沒真正出現整合,整合會在6個月到1年以後發生。我們知道,也在等有些人出問題。」 長期看來,他認為中國造船業的前景展望良好。
他說:「造船所需的要素,中國都有。越南、印度永遠比不上中國,日本會被中國超越,但韓國技術比我們先進20年,要超越韓國很難。但中國有強大的直接需求、比較好的勞動力、龐大資金、國家的實力等四個造船要素。長期來說,中國會成為造船大國。」 對於來新上市,任元林有點後悔。
身為三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造船業者之一,揚子江今年的股價有如石沉大海,從去年底的2元(新元)一路下滑到45分,跌幅高達75%,遠比發售價95分低。
任元林個人財富也受波及,跌出《胡潤百富榜》100強,從去年的76名跌到今年第211名,根據《胡潤百富榜》網站,他的身家從90億(人民幣)跌至35億。
任元林認為,揚子江股價的確跌得「太低了」,至於是否曾後悔來新加坡上市?他也直言不諱:「有一點。」
去年上市之際,他在幾經考量下選擇了新加坡,給外界的理由是由於新加坡的船業與航運樞紐地位,符合公司本身以歐美客戶為主的定位。
他說:「我覺得新加坡有很多優點,但股市的容量比較小,我們在新加坡和投資者的溝通也比較少。像我們這些比較優秀的企業,必須和新加坡投資者有更多的溝通,這是需要的。」
另一點則是在本地上市的一些中國企業最近頻頻出問題,多少壞了整體中國企業在投資者心中的名聲。
任元林說:「我希望新加坡對來上市的企業有更多的審查和關注。任何一個行業總是有好有差,有些中國企業在新加坡表現不是很好,影響到我們,這也是遺憾之一。」
股市潮起潮落,任元林也坦誠,曾被去年的「牛氣」沖昏了頭。 上市之初,揚子江在交易首日以1.34元高盤收市,去年10月更一度飆升至2.74元,漲幅高達188%。
任元林回憶:「股價沖到一塊半時,我非常清醒,覺得在這個市場,股價超過一塊半、一塊六以上,風險會增加。但到了股價沖過兩塊半,我反而麻木了,看到了(未來股價將漲到)三塊錢。如果當時進行一些適當減持,現在不是可以全部回購,有更多資金作更多收購?這是我最大的遺憾。」 在中國造船業者中,揚子江船業(Yangzijiang Shipbuilding)排名老四,也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廠。2007年4月18日,揚子江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成功募集55億元人民幣(約12億3001萬新元)資金,成為中國企業來新上市融資規模最大的一家。這家13億新元中資企業的掌門人——54歲的江蘇富豪任元林作風素來低調。他與新加坡的淵源其實並不淺,故事卻鮮為人知。
揚子江執行主席任元林,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沒架子。
受人前呼後擁的「任總」回答問題從不拐彎,心直口快,嚇得在旁的公關時時出口「擋駕」,他卻不以為然:「盡管寫,沒關系的。」
不同於許多一擲千金的富豪,任元林在中國江陰住宅總面積為2500平方英尺,相等於兩個五房式組屋或一棟半獨立式洋房,與本地一些豪宅相比,可是小巫見大巫。
任元林說:「我到你們(新加坡)一些企業家的家中做客,哇——嚇了一跳,東西很多、房子很大,大概一個月也走不完。這么大的房子,不也就睡那幾張床。我家原來很小,最近搬到一個250坪米的兩層樓,已經覺得很大了。」
H. 揚子江船業的台灣上市
2010年9月8日,江蘇揚子江船業集團所屬股票「揚子江船業」以台灣存托憑證(TDR)的方式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