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網上申購和網下申購的價格相差多少
網上和網下申購在價格上沒有差異,這兩種申購主要是針對不同的申購者。
一般網上申購是針對散戶投資者,而網下申購是針對機構投資者。一般而言,網上申購占發行股份數的比例遠低於網下申購,基本上是8:2.
另外,在可上市時間上也不同,網上申購在股票上市當天即可賣掉,而網下申購的機構投資者在股票上市後三個月才可以解禁,上市賣出。
第三,我想樓主可能也關心申購價格和上市首日價格的問題,這個差距會比較大,而且情況復雜。申購的新股可能破發也可能獲得超額收益,這個和市場行情以及公司價值以及公司股票的發行定價有關系。
如果你非常關心或者申購到了具體的個股,我才能判斷出你是否會獲得超額收益。
Ⅱ 網下配售和網上申購的股票價格一樣嗎
究竟是不是所有的股票都這樣,我也不是十分清楚,下面給您舉兩個例子:
1.中小企業版的江蘇宏寶002071,它的網下配售價格為3.88元,網上申購的價格為3.88元/股。
2.工商銀行,「根據中國證監會核准,工商銀行在上證所公開發行130億股A股,A股超額配售選擇權全額行使後最終發行規模確定為149.5億股,其中網下向詢價對象詢價配售23.5億股,發行價格為3.12元/股。」網上申購的改革已經進行了,出現了價格上限和下限,但是申購的時候還是要按照上限交錢。「本次發行的發行價格區間為2.60元/股—3.12元/股(含上限和下限)。」
從表面上看,兩者是一樣的。基本公平。至於私下有沒有優惠,有沒有傾斜,不得而知。另外,說到戰略投資者,他們已經漸漸退出歷史的舞台了。
Ⅲ 新股發行量,網上和網下的量是怎麼定的
一、新股發行量,網上和網下的量是怎麼定的?
我國採取得失回撥機制,一般上網發行70%-80%,網下配售20%-30%具體根據在申購公告中會說明。
網上發行是針對全體股民而言,可以在網上直接操作的。中簽就可以在股票上市的當天賣出,目前對於每個賬戶來說,網上發行是有數量限制的。
而網下發行,一般股民是不可以參與的,只有機構可以參與,同時,若中簽,手中的股票必須在上市之後三個月之後才可以賣出,有三個月的禁售期,另申購數量並沒有限制。
二、什麼是回撥機制
回撥機制指在同一次發行中採取網下配售和上網發行時,先初始設定不同發行方式下的發行數量,然後根據認購結果,按照預先公布的規則在兩者之間適當調整發行數量。
回撥機制主要適用在發行人的發行量在8000萬股以下又堅持使用法人配售發行方式的情況下。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在招股意向書中,規定擬向法人配售的比例,同時規定當一般投資者們上網申購的超額認購倍數達到不同倍數時對法人投資者們和對一般投資者們相應的股票分配量。對法人投資者們的配售量最低可調減至0股。對於一般投資者們上網申購超額認購倍數及股票分配比例,由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在充分分析市場情況的基礎上確定並報中國證監會核准。
回撥機制能夠在機構和股民之間保持一個利益均衡,通過藉助市場的力量,從而解決新股在機構和散戶手中的一個分配比例,回撥機制也是市場化機制確定一隻股票發行價的比較合理的一種方法。
若一隻股票啟用了回撥機制,那麼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只新股被很多人買,線上申購異常火爆,不得已才會將線上的一部分股票配額回撥到線下。
Ⅳ 科創板股票網下發行比例、網下向網上回撥比例等方面,有何特殊規定
科創板股票網上發行比例、網下向網上回撥比例等與目前滬市主板存在差異,投資者應在申購環節充分知悉並關注相關規則。
具體來看,為強化對科創板網下機構投資者報價的約束,引導各類投資者理性參與,交易所一方面,明確參與詢價的機構投資者參與網下發行,並提高了科創板網下發行配售數量佔比。具體表現為:公開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4億股的,網下發行比例提高至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70%,公開發行後總股本超過4億股或者發行人尚未盈利的,網下發行比例提高至不低於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80%。
另一方面,降低了網下初始發行量向網上回撥的力度,回撥後網下發行比例將不少於60%;同時,為保障個人投資者等網上投資者的最低申購比例,回撥後網下發行比例不超過80%。
Ⅳ 一般情況下股票價格低於發行價格正常嗎
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是沒資金關注 人氣低迷 成交量極度萎縮
二是有長庄入駐 在底部長期蓄勢 此種日後必是大牛股
在底部會有明顯量堆 在突破前期 成交量極度萎縮
一旦突破必以巨量拉出長陽 如四川成渝
不管何種 進去皆不會有損失 只不過浪費機會和時間
只要關注即可 待其突破形成可果斷參與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Ⅵ 新股申購時,網上發行的價格和網下申購的價格是否完全一樣
申購新股一般分兩類:網上申購和網下申購。網下申購和網上申購的價格,是一樣的。網上申購一般只是較小資金量的投資者進行申購,有時候機構也會參與其中;網下申購一般只允許機構進行申購,原因是要求投資者資金量要有足夠的大才能進行網下申購,一般投資者不能以個人名義參與其中。網上申購一般新股中簽後,股票第一天首日上市交易就能賣出價股票,但網下申購一般由於中簽率高於網上申購,且網下申購一般都限制這股票上市以後三個月才能上市賣出,這就是網上申購和網下申購的相關區別。
Ⅶ 現在有哪些股票價格比發行時價格還低的
1、股價的變動是與很多因素有關的,實時股價與發行價是沒有直接聯系的。目前,中國A股中有很多股價比發行價低的股票,比如中石油、中石化等股票。
2、股票的發行價是與盤子的大小,業績的因素,還有就是是否熱門股票。這幾點決定了股票的發行價格。股票價格的本質實際上反映了市場的供求關系,當股票比較受到歡迎,買的人多了,股價自然就可以定的高一些。股票不受歡迎,股價就定的低一些。中國股市並不是很規范,投機性很強,所以股票的發行價格實際不能真實反映股票的實際價值。但是股票發行價格的高低與該企業的質地關聯度就很高,發行價格基本上能夠反映其市場地位與價值。
Ⅷ 什麼是股票的網上與網下發行
網下發行就是在還沒正式上市之前發行申購新股,網下發行是由機構投資者來申購的。是針對機構的。通俗的講,新股在ipo的時候,首先在網下賣出一部分股票給機構戶或者基金公司等,一般是大額申購。
網上發行就是利用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網路,新股發行主承銷商在證券交易所掛牌銷售,投資者通過證券營業部交易系統申購的發行方式。個體和機構戶都可以申購,上海最低申購額度是一千股,深圳是五百股。網上發行目前主要採取網上競價發行、網上定價發行和網上定價市值配售等三種方式。
(8)網下發行佔比小的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網上競價發行有以下優點:
1)市場性
證券市場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應遵從市場的規律。競價發行正是將市場原則引入發行環節,通過市場競爭最終決定較為合理的發行價格。
2)連續性
由投資者競價產生的發行價格反映了市場供求的平衡點,與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價格無多大的差別,因而競價發行保證了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價格的連續性,實現了發行市場與交易市場的平穩順利對接。
3)經濟性
大大減輕了發行組織工作的壓力,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環節,為社會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
4)高效性
競價發行由於藉助交易所遍布全國各地的交易網路,因此整個發行過程高效安全。競價發行的缺點是股價容易被機構大資金操縱,從而增大了中小投資者的投資風險。特別是發行規模較小的股票,發行價格被大資金操縱的可能性較大。
Ⅸ 網下申購股票的申購價格和網上申購的價格一樣嗎
網上申購股票和網下申購股股票價格一般是不同的。
我們平時所說的網上申購一般屬於股票申購方式的一種,是通過證券交易所網上交易系統進行的公開申購。任何持有證券交易賬號的個人或機構都可以參與此申購。網上申購新股和平時買賣股票一樣,可通過營業部電話委託、營業部終端自助委託或者網上委託進行。
網上申購和網下申購的區別
1.定義上的不同
網上申購就是通過證券交易所網上交易系統進行的公開申購。任何持有證券交易帳號的個人或機構都可以參與此申購;網下申購就是不通過證券交易所的網上交易系統進行的申購,此申購一般對大資金大機構進行。利用營業部自助交易系統申購。
2.針對的用戶不同
網上申購一般只是較小資金量的投資者進行申購,有時候機構也會參與其中,網下申購一般只允許機構進行申購,原因是要求投資者資金量要有足夠的大才能進行網下申購,一般投資者不能以個人名義參與其中。一般而言,網上申購占發行股份數的比例遠低於網下申購,基本上是5:5。
3.賣出時間不同
另外,在可上市時間上也不同,網上申購在股票上市當天即可賣掉,而網下申購的機構投資者在股票上市後也可當天賣出。
4.行情不同
申購價格和上市首日價格的差距會比較大,而且情況復雜。申購的新股可能破發也可能獲得超額收益,這個和市場行情以及公司價值以及公司股票的發行定價有關系。需結合具體的個股才能判斷出是否會獲得超額收益。
通俗的講,網上申購是針對散戶而言的,網下申購針對的是基金公司也就是大戶,不過大戶也有可能去網上申購。網下申購和網上申購是不同的股份數,不會出現機構投資人申購完了,中小投資人無法申購的情況。
根據《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規定:目前我國網下申購與網上申購同步進行。這樣就使參與網下申購的機構資金不能重復進行網上申購,改變了過去機構資金可以在網下和網上重復使用的情況,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市場關注的公平性問題。
Ⅹ 新股網下配售數量怎麼算出來的還有發行價怎麼算出來的
這兩個都不是算出來的。
一般來說網下配售部分是發行總量的20%左右,這是一般規定,但有些股票在招股說明書中會有相關超額認購網上低於網下超額認購時有回撥機制給網下配售部分。
發行價一般要先通過市場詢價以後才會公布相關的發行價格的。有些股票在申購前會公布相關發行價格區間,這區間是通過市場詢價得出來的股票發行價格區間的結果,在申購結束後這些股票會視申購情況公布發行價格,一般來說如果是存在A+H股的股票要用這種發行方式,主要是要符合香港方面的證券監管要求,還有創業板的股票也要採用這模式;而有些股票則會在申購時公布一個發行價格,這個價格已經是通過市場詢價後得出來的一個最後結果,一般是中小板股票和一些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些非A+H發行模式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