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7月15日的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基金和股票是復利嗎 2025-07-11 10:36:42
簡單看股票盤 2025-07-11 09:45:39

7月15日的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2-03-23 11:45:44

⑴ 六月十五曰股票行情

本周大盤震盪攀升,6月12日盤中最高上至5178點,創出2008年1月22日以來的新高,收至5100點之上。周內前四個交易日的兩市日成交金額逐日縮減,周四為周內最低,為1.79萬億元,周五放大至1.96億元。
新股發行方面,6月17日共3家。6月18日共11家。6月19日共9家,6月23日共2家。6月17日為資金壓力最大的交易日,最大申購資金解凍日為6月24日,橫跨端午假期。下周前半周市場將面臨較大的套現壓力。另外下周也是股指期貨1506合約的最後交易周,市場震盪幅度也會加大。
央行本周四在公開市場繼續暫停操作。這是4月20日降准以來,央行連續第十六次暫停公開市場例行操作。本周將實現零投放、零回籠。這也是4月27日當周以來的連續第七周零凈投放/凈回籠。貨幣市場資金面有望保持寬松狀態,央行繼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符合預期。下周因IPO發行,貨幣市場利率將會短時間上揚。本周從財政部獲得額外1萬億債務置換額度的地方政府,下周繼續密集招標地方債,至少將有1612億元地方債發行,包括江西、寧夏、新疆、四川等省區。結合5月份經濟數據、半年末時點、地方債發行等因素看,貨幣政策仍有寬松空間,對股市形成利好預期。
技術面上,大盤周K線收出長陽線,大漲2.85%,而前一周大漲8.92%(創出2014年12月中旬以來單周最大漲幅),日均成交金額與前一周相近,處於歷史高水平。周K線均線系統基本維持多頭排列,周K線遠離5周均線,出現超買。從日K線看,周五大盤收出帶下影線的小陽線,站穩5日均線支撐。均線系統維持多頭排列,5日均線上翹,走勢看好。擺動指標顯示,大盤在多方強勢區上翹,仍有上行空間。布林線上,股指處於多頭市道,線口上翹,呈現盤升形態。
下周為6月份的第三個交易周,既是開始新股密集發行的一周,也是股指期貨1506合約的最後交易周,還是端午節假期前的一周。由於5月份經濟數據顯示景氣度維持低位,刺激政策仍會繼續加碼,對市場構成支撐,但一級市場短期內會吸引資金流出,大盤將出現劇烈震盪,預計將先抑後揚,失守後會再度站穩5100點整數關口。
下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5000-5180點
下周熱點 金融、地產
下周焦點 政策、成交額
短線市場休整需求升溫
東吳證券 羅佛傳
本周大盤震盪攀升,多空盤中爭奪明顯加劇,但由於市場人氣較高使多方略占上風,滬深兩市指數均創下反彈新高。但量能創下天量後逐步萎縮,後市股指仍將在多空雙方頻繁爭奪中走出震盪走勢,投資者在繼續參與的同時需提防市場突如其來的調整。操作上,建議投資者盡量在調整時介入而不宜再盲目追高,並適當降低盈利預期。
與前期走勢相比,本周股指明顯放緩了上漲步伐,滬指曾多次考驗5000點附近支撐,走出了反復拉鋸的走勢,表明目前多方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分化,空方動能乘機藉助各種消息試圖進行釋放,但仍有場外資金不斷的等待調整後的入市時機,導致盤中跳水後便被逢低買盤托起。從權重板塊來看,銀行藉助混改的利好一度大漲,但持續性較差,煤炭、有色等其他權重板塊也難有持續的上漲走勢,導致指數欲漲乏力。由於此類板塊駐扎大量的機構,其反復的走勢可側面反映出當前逢高減持的機構數量在逐步增加。相比之下,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雖然漲幅過大、估值存在較大泡沫,但在游資和散戶資金的推動下仍為市場創造了接連不斷的熱點,維系了市場人氣。因此,後市股指仍將在多空雙方頻繁爭奪中走出震盪走勢,市場熱點的切換將會變得更加頻繁。
在大盤保持完好上升趨勢的背後,投資者也必須注意一些短期的負面因素將襲擾市場。首先,下周資金面較前期更為緊張。包括國泰君安在內的25家新股將發行,預計凍結資金或達到7萬億。同時至少有1612億元的地方債面臨發行。而央行會否在此時間節點降准尚難判斷;其次,兩市成交量繼周一創下天量後快速萎縮,表明多空雙方較為謹慎,經過一段時間的拉鋸後或將迎來方向性選擇;最後,市場熱點持續性下降,板塊和個股輪動加快,表明市場心態較為浮躁,持股耐心有所下降,不利於指數的繼續拉升。
下周趨勢 看平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5000-5300點
下周熱點 國企改革
下周焦點 權重股動向
上攻乏力強勢整固在即
西部證券 黃錚
上周市場延續上漲行情,指數反彈新高再度刷新,但盤中滬指多以依託五日均線上行,兩市量能明顯呈現縮減態勢,預示市場多空分歧有所加大。隨著熱點盤中快速輪動,活躍品種的多元化擴散,近期市場風格分化跡象愈加明顯。預計本周市場高位整固的必要有所加大,關注滬指5000點的防守性,整體操作宜在半倉之下靜觀其變。
最新公布的五月宏觀經濟數據,依然顯示經濟增長不明顯。因而進入本周,資金供給格局的微妙變化或將影響更甚。恰逢年中季節性收緊的重要時點,資金面波動因素陡然增強。前期央行降息降准,進入六月中旬,銀行流動性充沛卻不如五月寬松,繼央行上周連續數周在公開市場未進行任何操作,空窗顯示流動性邊際收緊。此外,財政部發布第二批置換債一萬億,本周至少將有1612億元地方債發行。疊加二級市場新股批量發行影響,國泰君安為首的25隻新股申購,無疑又將刷新新股凍結資金之最,且結合前期中國核電發行前後市場波動情況,下周A股面臨的資金因素擾動或更劇烈,IPO公開發行的趨勢化特徵,將會在下一階段繼續考驗A股資金面的承受能力,提醒投資者關注的是,券商指數自四月以來久盤不跌,本周券商板塊異動會對市場帶來一定導向作用。考慮上周指數運行過程中,兩市量能所呈現的縮減態勢,多空對持的膠著格局仍會延續。
結合上周市場走勢觀察,指數上攻減緩與熱點交錯無序並存。一方面,滬深兩市股指再度刷新反彈新高,伴隨滬指後半周盤中不足百點的振幅,指數上攻力度明顯減弱,市場整體上行節奏放緩。與此同時,中小板和創業板綜指差異化走勢突顯,上周初創業板綜指一度回抽短期均線下方,在創業板整體高居的市盈率下(截至周五收盤創業板綜指動態市盈率148倍),創業板內板塊趨勢化特徵並不明顯,強勢整固恐有延續。另一方面,熱點多元化擴散且以二、三線類品種為主。數據顯示,行業板塊方面,以航空指數、休閑用品指數和貿易指數漲幅居前,上周累積上漲幅度分別為10.45%、9.98%和9.51%;概念板塊中則以次新股指數、上海本地重組和垃圾發電指數居前,一周累積上漲均超11.80%。以銀行股、有色煤炭股為代表的一線權重股,表現也不夠不突出,相反,兩市領漲板塊退居二、三線類指數已成趨勢,前期強勢的主流品種表現較為乏力,互聯網++指數、建築指數、教育指數和券商指數一周漲幅不過-3.60%、-2.43%、-0.44%和0.08%。因而,主題類品種也以區域性題材的單日行情為主,領漲核心的悄然轉變,正是促成市場整體上攻節奏放緩的最主要原因。
技術走勢來看,滬指日K線依託短期均線穩步上移,但強度、力度均有放緩跡象,伴隨市場已有的上漲幅度,上漲縮量表明做多力量有所謹慎。周K線方面,滬指多頭上攻格局完好,說明市場中長期趨勢穩定,指數與均線偏離度過大,強勢形態之下調整會以盤中回刺來完成。總體看,進入本周的市場格局,暫處於多空對峙的整固階段,滬指5000點關口將是多空防守的重要點位。操作策略方面,提高持股集中度的同時,應符合基本面、技術面俱佳要求,整體持倉置於可攻可守的半倉水平。
下周趨勢 看平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4950-5330點
下周熱點 券商、保險
下周焦點 新股發行
整固夯實5000點平台
申萬宏源 錢啟敏
本周滬深兩市震盪整理,上證指數守穩5000點整數關,而權重股和小市值題材股反向震盪。從目前看,短線大盤仍以震盪為主,繼續消化整固,夯實股價上台階後的基礎。
首先,從市場內生性角度看,在上證指數跨越5000點整數關,創業板指突破4000點整數關時,多空雙方產生激烈博弈,需要進行獲利回吐、震盪洗盤,這是行情上漲到重要關口時的客觀要求,符合技術慣例。從目前看,消化整固只有一周,尚不充分,後市還有持續換手的要求。
其次,下周有國泰君安等新一批新股集中申購,計劃融資規模在400億元左右,其中僅國泰君安一隻就計劃融資約300億元,考慮到可能會有較高的中簽率,因此有機構預估屆時有望吸引超過5萬億元的資金參與申購,即便以上周銀證轉賬凈流入9000億元計算,短線二級市場分流資金也將在2-3萬億元以上,因此從供求關系看,下周行情應以守為主。
最後,本周中國中車沖高回落、持續調整,對權重股板塊以及大央企整合預期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也制約兩市權重股表現及主板指數的運行狀態。從短線看,中國中車仍在探底企穩途中,尚未出現明顯止跌信號,因此也難以帶動權重股及大盤指數快速上揚,且快牛走勢亦不符合管理層的預期和導向。據此,維持震盪應是大概率事件。
從操作上看,在震盪中建議投資者適當收縮杠桿,避免過於激進的操作手法,畢竟震盪中個股分化明顯,隨機性較高,把握難度較大。同時可以留出部分資金參與新股申購,在偏高中簽率的情況下,打新收益率還是挺誘人的。
下周趨勢 看平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5050-5300點
下周熱點 高彈性小盤題材
下周焦點 熱點、成交量
震盪攀升拓展空間
新時代證券 劉光桓
本周大盤小幅震盪攀升,突破5100點整數關後,市場多空雙方基本上圍繞5100點上下展開激烈爭奪,市場心態比較謹慎,但多方還是略勝一籌,周五大盤再創5178點反彈新高。
基本面上,本周5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密集公布,整體來看並不樂觀,但也有積極改善的方面。周二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5月份CPI同比增長1.2%,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4.6%,連續三個月持平,顯示國內通縮壓力依然較大,經濟下行的風險依然存在。從上述數據看,市場對降息降准預期再度增強。不過也有積極的數據,周四國家統計局公布的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1%,比4月份加快了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其中消費品行業、高新技術產業、部分符合消費升級方向的新興產品出現快速增長,顯示經濟調結構取得一定成效。周三國務院推出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促進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等多種措施,以刺激國內消費和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同日發改委再度批復機場、鐵路等七大項目,投資規模超1200億元。
流動性上,周四央行公布數據顯示,5月末M2餘額130.74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比上月末高出0.7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2.6個百分點。5月新增貸款9008億元,同比少增43億元,比上月多增1929億元,顯示實體經濟資金需求增加。本周央行繼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市場資金利率低位運行,顯示市場資金面寬松。簽於通縮壓力較大,M2增速仍低於央行年初制定的12%的目標,市場預計降准降息仍是大概率的事情。
技術面上,本周滬市大盤周K線收小陽線,這主要是上周大盤漲幅巨大,本周大盤基本上維持高位震盪整理的格局,以消化市場獲利籌碼,多方仍占據優勢,中線趨勢繼續向好。日K線上,均線系統保持多頭排列,對大盤構成強勁支撐,短期趨勢繼續向上。下周新股IPO又將開始,市場資金面將再次面臨考驗,不過,相對上周凍結的資金量預計將出現明顯減少,這對市場多方較為有利,後市大盤有望依託5日均線震盪攀升,繼續向上拓展上升空間。操作策略上,建議投資者逢低積極介入,持股待漲。
下周趨勢 看多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5100-5500點
下周熱點 大金融、國企改革
下周焦點 貨幣政策、IPO
震盪仍是短期主旋律
銀泰證券 陳建華
本周A股盡管滬深主板以及中小板三大股指均創出新高,但上行節奏較前期相比明顯放緩,盤中其大多時間維持震盪整理格局,創業板在經過周一的大跌後雖然連續四個交易日向上反彈,但指數並未能進一步創出新高,弱勢跡象初現。從盤面各板塊表現情況看,本周市場各板塊呈普漲格局,然而普遍漲幅有限,食品飲料的領漲也顯示出資金防禦心態較前期相比有所增強。
對於後期,結合各方面因素我們認為市場繼續維持震盪整理的可能性較大,滬深兩市短期向上將面臨動力不足的局面,但向下顯著回調的風險亦相對較低。首先,當前A股增量資金入場的趨勢仍在延續,其將對市場整體形成有力支撐。增量資金入場是推動本輪行情上漲的重要因素,目前看無論是新增股票開戶數,還是新基金的發行,均表明這一趨勢仍在持續,在資金不斷入場的背景下,滬深兩市將持續受到支撐。其次就市場具體情況而言,盡管中小市值個股估值處於偏高水平,但權重藍籌估值優勢依然明顯。滬深300成分當前整體PE為19倍左右,雖然較2014年年中相比明顯提升,但和歷史平均水平相比其仍處於相對低位。在A股牛市格局的背景下,權重板塊依然偏低的估值同樣決定了其調整空間的有限。
然而盡管增量資金的入場以及權重依然偏低的估值將對市場整體形成支撐,但短期而言兩市要進一步上行同樣面臨諸多問題。一方面來自監管層面的壓力將對市場形成負面影響,從而抑制資金持續做多的動能。今年以來伴隨滬深兩市的強勢上行監管機構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為股市降溫,包括加快新股發行、清理場外配資、加強執法監管等,而證券公司為防範兩融業務風險也紛紛下調擔保券折算率。另一方面,就市場本身情況看,滬深兩市連續上漲後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在展開新一輪的上漲之前市場同樣存在休整的必要。此外,前期漲幅巨大的中小市值個股伴隨半年報預披露時間的臨近其將面臨業績證偽的壓力,此類個股調整同樣將對市場整體形成負面影響。
總的看,投資者無需過分擔憂,但同樣不宜盲目樂觀,市場在滬指5000點附近出現反復整理將是大概率事件。當然從中期的角度看,A股牛市格局仍將延續,國內貨幣政策寬松周期未盡以及後期實體經濟的企穩回升均利於A股中長期向上運行。
下周趨勢 看平
中線趨勢 看多
下周區間 5000-5200點
下周熱點 白酒、國企改革、新能源
下周焦點 新股發行

⑵ 7月15日(周三)滬市復牌的股票一覽表

兩市近100家公司擬於7月15日復牌
截至7月14日晚間22點,滬深兩市共計近100家公司發布復牌公告,申請將於7月15日開市起復牌。

截至7月14日晚間22點,滬深兩市共計近100家公司發布復牌公告,申請將於7月15日開市起復牌,具體名單如下:
【滬市公司】
片仔癀(600436)、歌力思(603808)、健盛集團(603558)、綠庭投資(600695)、駱駝股份(601311)、吉祥航空(603885)、華夏幸福(600340)、三峽新材(600293)、泰豪科技(600590)、太極實業(600667)、鵬欣資源(600490)、上海梅林(600073)。
【深市公司】
*ST申科(002633)、康得新(002450)、贏時勝(300377)、貝因美(002570)、新海宜、陽光城、海思科(002653)、愛仕達(002403)、康達爾(000048)、金谷源(000408)、海倫哲(300201)、博世科(300422)、GQY視訊(300076)、三全食品(002216)、中環股份(002129)、民和股份(002234)、勝利股份(000407)、東方市場(000301)、靖遠煤電(000552)、青島雙星(000599)、焦作萬方(000612)、羅普斯金(002333)、金輪股份(002722)、齊峰新材(002521)、新海股份(002120)、雙箭股份(002381)、青島金王(002094)、盛通股份(002599)、奧拓電子(002587)、千足珍珠(002173)、友邦吊頂(002718)、登雲股份(002715)、雛鷹農牧(002477)、拓邦股份(002139)、景興紙業(002067)、三維通信(002115)、威華股份(002240)、禾盛新材(002290)、萬安科技(002590)、江山化工(002061)、雙成葯業(002693)、巨龍管業(002619)、雙環傳動(002472)、帝龍新材(002247)、海特高新(002023)、嶺南園林(002717)、川大智勝(002253)、春興精工(002547)、東華能源(002221)、東誠葯業(002675)、游族網路(002174)、富春環保(002479)、信邦制葯(002390)、利源精製(002501)、海南瑞澤(002596)、信質電機(002664)、萊美葯業(300006)、神州泰岳(300002)、鼎捷軟體(300378)、吳通通訊(300292)、南風股份(300004)、宜安科技(300328)、寶德股份(300023)、吉峰農機(300022)、雙林股份(300100)、天澤信息(300209)、洲明科技(300232)、雲意電氣(300304)、通鼎互聯(002491)、天瑞儀器(300165)、盛運環保(300090)、紅宇新材(300345)、佳士科技(300193)、金圓股份(000546)、神州信息(000555)、寶塔實業(000595)、華媒控股(000607)、鹽湖股份(000792)、中國武夷(000797)、石化機械(000852)、冀東裝備(000856)、四川雙馬(000935)、中南建設(000961)、中科三環(000970)、桂林旅遊(000978)、新萊應材(300260)、榮科科技(300290)、巴安水務(300262)。(註:截至7月14日晚22時,排名不分先後)

⑶ 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簡介
中國的股票市場有時也簡稱為中國股市,是從1989年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 後受「8.23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

中國股市特點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後迫於市場的壓力,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改革。 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 市場對股權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

⑷ 求推薦7月以後股票不知道那個板塊行情好

當行情來臨時,閉著眼睛買股都能賺

⑸ 中國股市

因1999年前的股市規模太小,故省略。
1999年2月的1047點到2001年6月2245點為牛市。
2001年6月的2245點到2005年6月998點為熊市。
2005年6月的998點到2007年10月的6124點為牛市。
2007年10月的6124點到2008年10月1664點為熊市。
2008年10月的1664點到2009年7月的3478點為牛市。.
2009年7月3478點到今為止仍為熊市。

⑹ 中國股市7月能否會迎來一波大行情

因為愛股在五月和六月的時候提前出現了翻身戰。所以可能在七月份的時候行情會有隱患。所以七月份股市不一定會來一波大行情。因為大盤有調整需求。上方壓力重重。而且這兩個月,股市缺資金缺人氣。並且熱點也不是很高。

⑺ 7月14曰A股收盤價是67元的股票是哪一個

可以將14號的收盤數據導出後進行股價的排序

⑻ 陰歷7月15日股票開盤嗎

除非是法定節假日,不然周一到周五都是開盤的,七月15不是法定節假日,只要不是周六周末就會開盤。有其他問題可關注風雲銳評

⑼ 2015年7月15日收盤時的上證指數和深證指數是多少

2015年7月15日上證指數收於3805.70,深證成指收於12132.42。

⑽ 7月份股票行情怎麼樣

能夠小幅度反彈就該慶幸了.
今天大盤的小反彈在2700結束了,雖然沒有收在了今天的最低點,但是也不是很好看,今天資金參與繼續維持低迷狀態,請注意風險如果這幾個交易日沒有利好消息的支持小心大盤復制6.4日後的走勢(昨天再次破位了,風險已經臨近了,今天的走勢和6.5日很接近,而如果後兩個交易日大盤無法強行反彈突破5、10日雙線壓制那大盤在資金參與低迷不積極(又無利好刺激)的情況下選擇向下的概率更大,要小心大盤復制6.10~6.17日這種信心崩潰似走勢)。建議逢高降低倉位了,大盤有破位下行考驗2500點的可能(一般破位2500,守住2500的可能性不大).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