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票裡面總賣價格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002683股票行情 2025-07-01 11:46:08

股票裡面總賣價格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4-06 06:12:32

⑴ 股市行情報價表上的買入價和賣出價是什麼意思

買入價是指當前買方願意以這個價格買入股票,並已經申報買入委託。
賣出價是指當前賣方願意以這個價格賣出股票,並已經申報賣出委託。
以為賣出價格高於買入價格而無法成交,所以都會顯示在行情報表上。
如果有賣出願意以買入價賣出或者買方願意以賣出價買入就會成交了。

買股票時,買入價和賣出價分別是什麼意思

這個很好理解,下面給你解釋一下:

1、買入價指:有人慾以此價格買入這個股票,如若你要賣出股票的話,輸入的價格需小於等於買入價才能成交;

2、賣出價指:有人慾以此價格賣出這個股票,如若你要買入股票的話,輸入的價格需大於等於賣出價才能成交;

3、收盤價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動結束前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如當日沒有成交,則採用最近一次的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因為收盤價是當日行情的標准,又是下一個交易日開盤價的依據,可據以預測未來證券市場行情;所以投資者對行情分析時,一般採用收盤價作為計算依據。

(2)股票裡面總賣價格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開盤價又稱開市價,是指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買賣成交價格。國內證券交易所都採用集合競價確定開盤價。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⑶ 請問在股票裡面總手和現手說明什麼問題,而買入價和賣出價又說明什麼呢

總手是到目前為止該股的總成交量(手數),現手是剛成交的一筆交易的手數。買入價是指有人願在某價位買進該股,賣出價是指有人想在某價位上把手中的持股賣掉。

⑷ 股票裡面的買一 賣一什麼意思

(買1
漲停
賣1跌停)
呵呵
買一買二和賣一賣二就是按照價格的高低順序給定的名稱
,在你買入股票的時候,你出的價格最高就是買一,其次就是買二,賣出時,最低價是賣一,其次是賣二

⑸ 股票買賣價格後面的數字是什麼意思

是現在這個價格位置想賣出或者買進的單子數
在股票交易軟體中,顯示在右上角的委託買入和賣出都按委託價高低按序排列來定的。
通常情況下,在股票行情軟體上分別顯示買賣各五個價格。

即: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賣一、賣二、賣三、賣四、賣五;也 就是同一時間可以看到5個買盤價格和5個賣盤價格。未成交的最低賣價就是賣一,未成交的最高買價就是買一,其餘類推。價格右邊的藍黃條,代表該價格上的總委託數量,也有些軟體直接顯示委託數量(單位有的用手數,有的用萬股,不一而足)
委買委賣的差值(即委差),是投資者意願的體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價格的發展方向。委差為正,價格上升的可能性就大,反之,下降的可能性大。之所以加上"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還有人為干擾的因素,比如主力製造的假象等。
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 其計算公式為:量比=現成交總手/〖(過去5個交易日平均每分鍾成交量)×當日累計開市時間(分)〗 當量比大於1時,說明當日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大於過去5日的平均值,交易比過去5日火爆;當量比小於1時,說明當日成交量小於過去5日的平均水平。

⑹ 買一價和賣一價什麼意思

買一就是這一時刻委託買入的單子中,價格最高的那些筆的集合筆數與價格 。賣一就是現在這一時刻委託賣出的單子中,最低價格的那些筆的集合筆數與價格。
一、某個股票買一的價格是10元,賣一的價格是 10.01元。這個價格後面還跟了一個數,就是現在開價買或者賣的手數(一手等於100股)這時候,除了買一出價10元的人以外,還有出價9.99元的人,就排隊在買二的隊伍裡面等著買。 同樣的,出價10.02要賣的人就排隊在賣二裡面。當然,買一和賣一總是差一點點。如果誰都不讓步,大家就僵持著,成交不了。這時候,一旦有買的人出價等於賣一的價格,就成交了,這種稱為外盤;或者,有賣的人出價等於買一的價格,也能成交,就叫內盤。
二、賣一就是想要賣出這個股票的想要賣的最低價,也就是你直接買入能買到的最低價格,如果股價在上漲,賣一的單子是不斷被吃掉的,都吃光之後,原來賣二的那些單子就落到賣一的位置了,即時成交價也變成賣2的價格~~,反之,下跌的時候,買一的價格不斷被擊穿,買二買三的價格就變成買一了 。我國股票成交實行的是價格優先與時間優先的原則,買入股票時,申報價高者優先成交,賣出股票時,申報價低者優先成交。五檔行情中的買入價、賣出價只是一種「」,是買賣意向,股票軟體上的買入價、賣出價俗稱「掛單」,即掛在那裡等待別人來買或來賣。
拓展資料:
買進經驗 第一條:成交量的變化往往領先於價格的變化。 第二條:長期投資可以在月線和周線都處於低位的谷底分批買入。 第三條:長期下降趨勢向上突破是中長線最佳買入時機。 第四條:出售公有股的上市公司往往是一匹黑馬。 第五條:創新高可以引來大量買盤,協助把股價推高,以利派發。 第六條:處於初創期和高速發展期行業的上市公司往往會有突出的表現。 第七條:持續下跌,且跌幅已大,利空證實堅決買入。 第八條:短線操作:日線在底部時買入,日線在頂部時賣出;中線操作:周線在底部時買入,周線在頂部時賣出。 第九條:短期下降趨勢線向上突破是短線買入時機。 第十條:多頭市場的回檔是吸納的機會;空頭市場的反彈是逃命的機會。 第十一條:當股市經過長時間的下跌,明顯呈跌不下去,出現地量時就可以考慮分批買進了。摘要:主力被買是指投資者把擁有的股票在賣出時會掛在一個期望的價位,後續股票達到那個期望的價位後,股票就會被順利的賣出。
正文:一般情況下,主力資金大量地買入某隻股票,說明主力開始介入該股,是一種利好的消息,但是也要結合股價所處的位置分析:

一、股價在低位時大量買入:

在低位大筆地買入,可能是因為公司有重大利好消息出台。主力大量地買入後,股價會被迅速拉升,此時散戶可能會跟隨買入。而主力擔心未來散戶拋售股票,未來可能會進行洗盤。如果在洗盤期間股價沒有破位跡象,則投資者以持股為主。

股價在高位時大量買入:

可能是股價被拉高後,散戶資金不敢買入,所以主力就用這種方式誘多,此時要關注成交量的變化以及K線圖形的變化。如果在高位大筆放量買入,並且出現吊頸線的圖形,此時投資者要小心應對後市的變化。

二、主力買入和主力賣出都很多說明在洗盤。洗盤動作可以出現在莊家任何一個區域內,基本目的無非是為了清理市場多餘的浮動籌碼,抬高市場整體持倉成本。
莊家為達到炒作目的,必須於途中讓低價買進,意志不堅的散戶拋出股票,以減輕上檔壓力,同時讓持股者的平均價位升高,以利於施行做莊的手段,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
直接打壓較多出現在莊家吸貨區域,目的是為了嚇退同一成本的浮動籌碼。在盤中表現為開盤出奇地高,只有少許幾筆主動性買單便掉頭直下,一直打到前一日收盤價之下,持倉散戶紛紛逢高出局。
拓展資料:主力買入越多說明主力正在收集籌碼,這只股票後續拉升的概率很大,投資者可以控制倉位,適當買入,如果主力已經完成拉升,那麼主力就會獲利出貨,就面臨著減倉的問題,這只股票投資者應當避免。

⑺ 股票中的買一賣一等是什麼意思

買1是最 容易 買到的價格,最容易成交的,買2是第二個能成交的,掛的越低,就是你想用越低的價格買就往高了掛,比如買5,賣也是一樣的,這個叫盤口。

⑻ 股票裡面的買價和賣價分別是什麼意思,如要馬上買入選哪個價格

買的時候最好看看買五賣五的情況,比如賣一的價格是A,而且你足夠快的話,在買入價裡面打入一個大於或等於A的價格(當然不要超過漲停價,而且你買的股數在賣方要足夠多),那麼你馬上就能成交。由於買賣股票有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原則,你的成交價格遵循從賣一到賣五的優先順序,而不是你輸入的買入價。
如果你看好一隻股票,你就不要在乎那幾分或幾毛錢,可以吧買入價設高一點,那就馬上能成交了!

⑼ 在股票里什麼叫賣一價什麼又叫買一價

買股票的價格如果和賣的價格不同,就成交不了。

這時候,有一堆人在等著買,一堆人在等著賣。他們都給出了自己委託的價格。

於是就讓他們排隊。出價最高的買者,和出價最低的賣者,有最優先的權利。然後依次排隊。

這些價格中,買和賣兩個最接近的價格,買的就叫買一,賣的就叫賣一。比買的低一點排在第二的價格,就叫買二。同樣,排隊在賣的裡面比賣一高點的就是賣二。

例如,某個股票買一的價格是10元,賣一的價格是 10.01元。這個價格後面還跟了一個數,就是現在開價買或者賣的手數(一手等於100股)

這時候,除了出價10元的人以外,還有出價9.99元的人,就排隊在買二的隊伍裡面等著買。同樣的,出價10.02要賣的人就排隊在賣二裡面。

當然,買一和賣一總是差一點點。如果誰都不讓步,大家就僵持著,成交不了。這時候,一旦有買的人出價等於賣一的價格,就成交了,這種稱為外盤;或者,有賣的人出價等於買一的價格,也能成交,就叫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