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估價的股票估價的模型
股票估價的基本模型
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值
估價
R——投資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
Dt——第t期的預計股利
n——預計股票的持有期數
零增長股票的估價模型
零成長股是指發行公司每年支付的每股股利額相等,也就是假設每年每股股利增長率為零。每股股利額表現為永續年金形式。零成長股估價模型為:
股票價值=D/Rs
例:某公司股票預計每年每股股利為1.8元,市場利率為10%,則該公司股票內在價值為:
股票價值=1.8/10%=18元
若購入價格為16元,因此在不考慮風險的前提下,投資該股票是可行的
二、不變增長模型
(1)一般形式。如果我們假設股利永遠按不變的增長率增長,那 么就會建立不變增長模型。 [例]假如去年某公司支付每股股利為 1.80 元,預計在未來日子 里該公司股票的股利按每年 5%的速率增長。因此,預期下一年股利 為 1.80×(1 十 0.05)=1.89 元。假定必要收益率是 11%,該公司的 股票等於 1. 80×[(1 十 0. 05)/(0.11—0. 05)]=1. 89/(0. 11—0. 05) =31.50 元。而當今每股股票價格是 40 元,因此,股票被高估 8.50 元,建議當前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出售該股票。
(2)與零增長模型的關系。零增長模型實際上是不變增長模型的 一個特例。特別是,假定增長率合等於零,股利將永遠按固定數量支 付,這時,不變增長模型就是零增長模型。 從這兩種模型來看, 雖然不變增長的假設比零增長的假設有較小 的應用限制,但在許多情況下仍然被認為是不現實的。但是,不變增 長模型卻是多元增長模型的基礎,因此這種模型極為重要。
三、多元增長模型 多元增長模型是最普遍被用來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的貼現現 金流模型。這一模型假設股利的變動在一段時間內並沒有特定的 模式可以預測,在此段時間以後,股利按不變增長模型進行變動。因 此,股利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 包括在股利無規則變化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值 第二部分 包括從時點 T 來看的股利不變增長率變動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 值。因此,該種股票在時間點的價值(VT)可通過不變增長模型的方程 求出
[例]假定 A 公司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為 0.75 元,下一年預期支 付的每股票利為 2 元,因而再下一年預期支付的每股股利為 3 元,即 從 T=2 時, 預期在未來無限時期, 股利按每年 10%的速度增長, 即 0:,Dz(1 十 0.10)=3×1.1=3.3 元。假定該公司的必要收益 率為 15%,可按下面式子分別計算 V7—和認 t。該價格與目前每股 股票價格 55 元相比較,似乎股票的定價相當公平,即該股票沒有被 錯誤定價。
(2)內部收益率。零增長模型和不變增長模型都有一個簡單的關 於內部收益率的公式,而對於多元增長模型而言,不可能得到如此簡 捷的表達式。雖然我們不能得到一個簡捷的內部收益率的表達式,但 是仍可以運用試錯方法,計算出多元增長模型的內部收益率。即在建 立方程之後,代入一個假定的伊後,如果方程右邊的值大於 P,說明 假定的 P 太大;相反,如果代入一個選定的盡值,方程右邊的值小於 認說明選定的 P 太小。繼續試選盡,最終能程式等式成立的盡。 按照這種試錯方法,我們可以得出 A 公司股票的內部收益率是 14.9%。把給定的必要收益 15%和該近似的內部收益率 14.9%相 比較,可知,該公司股票的定價相當公平。
(3)兩元模型和三元模型。有時投資者會使用二元模型和三元模 型。二元模型假定在時間了以前存在一個公的不變增長速度,在時間 7、以後,假定有另一個不變增長速度城。三元模型假定在工時間前, 不變增長速度為身 I,在 71 和 72 時間之間,不變增長速度為期,在 72 時間以後,不變增長速度為期。設 VTl 表示 在最後一個增長速度開始後的所有股利的現值,認-表示這以前 所有股利的現值,可知這些模型實際上是多元增長模型的特例。
四、市盈率估價方法 市盈率,又稱價格收益比率,它是每股價格與每股收益之間的比 率,其計算公式為反之,每股價格=市盈率×每股收益 如果我們能分別估計出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 那麼我們就能 間接地由此公式估計出股票價格。這種評價股票價格的方法,就是 「市盈率估價方法」
五、貼現現金流模型 貼現現金流模型是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來決定普通股票 的內在價值的。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是 由擁有這種資產的投資 者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 由於現金流是未來時期的預 期值,因此必須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返還成現值,也就是說,一種資產 的內在價值等於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對於股票來說,這種預期的現 金流即在未來時期預期支付的股利,因此,貼現現金流模型的公式為 式中:Dt 為在時間 T 內與某一特定普通股相聯系的預期的現金 流,即在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利;K 為在一定風 險程度下現金流的合適的貼現率; V 為股票的內在價值。 在這個方程里,假定在所有時期內,貼現率都是一樣的。由該方 程我們可以引出凈現值這個概念。凈現值等於內在價值與成本之差, 即 式中:P 為在 t=0 時購買股票的成本。 如果 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大於投 資成本,即這種股票被低估價格,因此購買這種股票可行; 如果 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小於投 資成本,即這種股票被高估價格,因此不可購買這種股票。 在了解了凈現值之後,我們便可引出內部收益率這個概念。內部 收益率就是使投資凈現值等於零的貼現率。如果用 K*代表內部收益 率,通過方程可得 由方程可以解出內部收益率 K*。把 K*與具有同等風險水平的股 票的必要收益率(用 K 表示)相比較:如果 K*>K,則可以購買這種股 票;如果 K*<K,則不要購買這種股票。 一股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時存在著一個麻煩問題, 即投資者必須 預測所有未來時期支付的股利。 由於普通股票沒有一個固守的生命周 期,因此建議使用無限時期的股利流,這就需要加上一些假定。 這些假定始終圍繞著勝利增長率,一般來說,在時點 T,每股股 利被看成是在時刻 T—1 時的每股股利乘上勝利增長率 GT,其計 例如,如果預期在 T=3 時每股股利是 4 美元,在 T=4 時每股股利 是 4.2 美元,那麼不同類型的貼現現金流模型反映了不同的股利增 長率的假定
㈡ 穩定增長股票價格模型
股票增長模型主要包括:
一、零增長模型
零增長模型是股息貼現模型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假定股息是固定不變的。換言之,股息的增長率等於零。零增長模型不僅可以用於普通股的價值分析,而且適用於統一公債和優先股的價值分析。
零增長模型實際上也是不變增長模型的一個特例。特別是,假定增長率合等於零,股利將永遠按固定數量支付,這時,不變增長模型就是零增長模型。這兩種模型來看,雖然不變增長的假設比零增長的假設有較小的應用限制,但在許多情況下仍然被認為是不現實的。但是,不變增長模型卻是多元增長模型的基礎,因此這種模型極為重要。
二、不變增長模型
不變增長模型亦稱戈登股利增長模型又稱為「股利貼息不變增長模型」、「戈登模型(Gordon Model)」,在大多數理財學和投資學方面的教材中,戈登模型是一個被廣泛接受和運用的股票估價模型,該模型通過計算公司預期未來支付給股東的股利現值,來確定股票的內在價值,它相當於未來股利的永續流入。戈登股利增長模型是股息貼現模型的第二種特殊形式,分兩種情況:一是不變的增長率;另一個是不變的增長值。
三、多元增長模型
多元增長模型是假定在某一時點T之後股息增長率為一常數g,但是在這之前股息增長率是可變的。
多元增長模型是被最普遍用來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的貼現現金流模型。這一模型假設股利的變動在一段時間T內並沒有特定的模式可以預測,在此段時間以後,股利按不變增長模型進行變動。因此,股利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在股利無規則變化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值;第二部分包括從時點T來看的股利不變增長率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值。
㈢ 為什麼看漲期權價格不超過股票價格 S0>=C
可以考慮虧損的情況。
如果S0(股價)為100,而期權價格為101,若股價下跌,跌至最低為0元,我此時不會行權,虧損101元,那我如果不買該期權,我直接買股票就只會虧損100元
㈣ 股票理論價格怎麼算
你好,股票價格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本身並沒有價值,股票之所以有價格,是因為它代表著收益的價值,即能給它的持有者帶來股息紅利。股票及其他有價證券的理論價格就是以一定的必要收益率計算出來的未來收入的現值。
股票的理論價格公式為:股票理論價格=股息紅利收益÷市場利率
不過這個公式成立是有條件的:假設公司不再外延式擴張、假設公司永續經營、假設公司按照固定比例分紅、假設市場利率永遠不變。
㈤ 期權二叉樹定價問題
向上向下概率多少?0.5?我拿個0.5算的,17.59。先從左到右,再從右到左。
確定數據對是歐式啊,美式略有不同的。
㈥ 絕對估值法的絕對估值法的分類介紹
絕對估值法也是常用的估值方法,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現金流貼現定價模型估值法;二是B—S期權定價模型估值法(主要應用於期權定價、權證定價等)。 貼現現金流模型是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來決定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都是由擁有這種資產的投資者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所決定的。由於現金流是未來時期的預期值,因此必須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返還成現值,也就是說,一種資產的內在價值等於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對於股票來說,這種預期的現金流即在未來預期支付的股利,因此,貼現現金流模型的公式為:
V=D1(1+k)1+D2(1+k)2+D3(1+k)3+…=∑∞t=1Dt(1+k)t
式中:Dt為在時間T內與某一特定普通股相聯系的預期的現金流,即在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利;k為在一定風險程度下現金流的合適的貼現率;V為股票的內在價值。
在運用上述公式決定一般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方面存在著一個困難,即投資者必須預測所有未來時期可能支付的股利。通常使用無窮大的時期作為股票的生命周期,由於未來時期的不確定性,在預測未來時期的股利流時要做一些假定。通常假設股利支付的增長率為g,那麼t時點的股利為: Dt=Dt-1(1+g)=D0(1+g)t。
用Dt=D0(1+g)t置換Dt,得出:V=∑∞t=1D0(1+g)t(1+k)t=D0∑∞t=1(1+g)t(1+k)t。
如果g=0,我們得到零增長模型:V=D0/k0;
如果g>0,我們得到不變增長模型:V=D0(1+g)k-g,k>g0;
如果g1≠g2,我們可以得到分階段增長模型,即多元增長模型。
在這個方程里,假定在所有時期內,貼現率都是一樣的。由該方程我們可以引出凈現值這個概念。凈現值等於內在價值與成本之差,即:
NPV=V-P=∑∞t=1Dt(1+k)t-P
式中:P為在t=0時購買股票的成本。
如果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大於投資成本,即這種股票值被低估,投資者可以購買這種股票。
如果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小於投資成本,即這種股票值被高估,投資者最好不要購買這種股票。
在了解了凈現值之後,我們便可引出內部收益率這個概念。內部收益率就是使投資凈現值等於零的貼現率。如果用k*代表內部收益率,則有:
NPV=V-P=∑∞t=1Dt(1+k*)t-P=0
所以: P=∑∞t=1Dt(1+k*)t
由方程可以解出內部收益率k*。把k*與具有同等風險水平的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用k表示)相比較:如果k*>k,意味著這種股票可以購買;如果k*<k,投資者最好不要購買這種股票。 期權是一種金融衍生證券,它賦予其持有者在未來某一時期或者這一時刻之前以合同規定價格購買或出售特定標的資產的權利。期權的標的可以是一種實物商品,也可以是公司股票、政府債券等證券資產。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期權分為不同的種類:按買賣方向劃分,期權可分為看漲期權、看跌期權、雙向期權;按執行方式劃分,期權可分為美式期權、歐式期權;按結算方式劃分,期權可分為證券結算和現金結算;按復雜性劃分,期權可分為標准期權和奇異期權。
B—S模型是Black和Scholes合作完成的。該模型為包括期權在內的金融衍生工具定價問題的研究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該模型不僅在理論上有重大創新,而且也具有極強的應用價值。
(1)B—S模型的假設條件。金融資產收益率服從對數正態分布;在期權有效期內,無風險利率和金融資產收益變數是恆定的;市場無摩擦,即不存在稅收和交易成本;金融資產在期權有效期內無紅利及其他所得;該期權是歐式期權。
(2)B—S模型的定價公式。Black和Scholes在1972年解出了歐式期權的經典定價公式,如下:
不分紅的歐式買權(以C代表不分紅的歐式買權的價格)公式為:
C=SN(d1)-(Xen)N(d2)
式中d1和d2分別為:
d1=Ln(SX)+(r+12σ2)tσt
d2=d1-σt
這其中,N為正態分布變數的籌資概率函數;S代表股票的當前價格;X代表期權的實施價格或稱執行價格(Exercise Price),即允許期權所有者在該價格水平上購買(或者在賣方期權情況下賣出)股票;t代表期權的時效,期權的時效越長,期權的持有者就會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因而期權也就越有價值;r代表同期的無風險利率,σ代表股票價格的波動率(Volatility)。
不分紅的歐式賣權(以P代表不分紅的歐式賣權的價格)公式為:
P=C+Xen-S
(3)無套利定價原則。這是衍生品定價的基礎原則。所謂的無套利定價原則,就是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中,任何一項金融資產的定價應當使得利用該項資產進行套利的機會不復存在。衍生產品的定價和套利策略密不可分,給定衍生品的一個價格,只要能夠找到可以套利的策略,那麼該定價就不是合理的價格。如果市場不能夠再找到任何的套利機會,則說明該定價是一個合理的定價。
我們舉個例子:
C=3t=1x=18d=0r=10%S0=20
這個期權的定價是否存在套利機會呢?我們可以構造如下簡單的組合:賣出一份股票,然後買入一份買權,多餘的資金買入相同年限的無風險債券。該組合初始投入為零。
買權到期時組合的收益情況:
如果,St≥x,執行期權,獲得一份股票,該組合的收益為:
(S0-C)×(1+r)-x=(20-3)×(1+0?1)-18=0?7
如果,St<x,不執行期權,通過市場買入一份股票,該組合的收益為:
(S0-C)×(1+r)-St≥(20-3)×(1+0?1)-18=0?7
式中C為買入期權的價格,t為期權的實效,x為期權中鎖定的股票價格,r為同期無風險利率,S0為當前股票價格,St為期權到期後的股票價格。
因此,無論股價朝哪個方向運行,我們的策略都可以獲得大於0?7的利潤。所以這個期權的定價明顯偏低。 絕對估值法的優點是,投資者可以將公司未來的收益體現到當前的股價之中;它的局限性是,無法准確預測公司未來盈利的波動性。
㈦ 財務管理計算
本題沒有告訴所得稅率,所以殘值不考慮所得稅影響凈現值=6000/(1+18%)+8000/(1+18%)/(1+18%)+(10000+500)/(1+18%)/(1+18%)/(1+18%)-15500=1720.80元,凈現值大於0,所以值得投資內含報酬率是指讓6000/(1+i)+8000/(1+i)/(1+i)+(10000+500)/(1+i)/(1+i)/(1+i)-15500=0的i值利用插值法進行計算。當i=24%時,6000/(1+i)+8000/(1+i)/(1+i)+(10000+500)/(1+i)/(1+i)/(1+i)-15500=48.74元i=25%時,6000/(1+i)+8000/(1+i)/(1+i)+(10000+500)/(1+i)/(1+i)/(1+i)-15500=-204元所以有(25%-i)/(-204-0)=(25%-24%)/(-204-48.74),推出i=24.19%因內含報酬率大於企業要求的最低回報率,所以該項目值得投資
㈧ 美式期權的平價公式
C+Ke^(-rT)=P+S0 平價公式是根據無套利原則推導出來的。 構造兩個投資組合。 1、看漲期權C,行權價K,距離到期時間T。現金賬戶Ke^(-rT),利率r,期權到期時恰好變成K。 2、看跌期權P,行權價K,距離到期時間T。標的物股票,現價S0。 看到期時這...
應該是Ke^(-rT),K乘以e的-rT次方。也就是K的現值。e的-rT次方是連續復利的折現系數。 平價公式是根據無套利原則推導出來的。 構造兩個投資組合。 看漲期權C,行權價K,距離到期時間T。現金賬戶Ke^(-rT),利率r,期權到期時恰好變成K。 看跌期權...
期權的價格與價值期權的價格就是期權費。以下是決定期權價格的六大變數:現貨價格(Spotprice); 合同價格(Strikeprice); 合同期(Expirationdate); 波幅(Volatility); 本國利率(Interestrate); (股票)分紅率(Dividendyield)(如果是外匯期權,...
1、看漲期權推導公式: C=S*N(d1)-Ke^(-rT)*N(d2) 其中 d1=(ln(S/K)+(r+0.5*б^2)*T/бT^(1/2) d2=d1-бT^(1/2) S-------標的當前價格 K-------期權的執行價格 r -------無風險利率 T-------行權價格距離現在到期日(期權剩餘的天數/365) N(d)---...
你所說的參數delta gamma是BS期權定價模型裡面的吧。 BS模型本身是針對歐式期權的。對於美式期權要根據具體情況計算 1對於無收益資產的期權而言 同時可以適用於美式看漲期權,因為在無收益情況下,美式看漲期權提前執行是不可取的,它的期權執行...
假設兩個投資組合 A: 一個看漲期權和一個無風險債券,看漲期權的行權價=X,無風險債券的到期總收益=X B: 一個看跌期權和一股標的股票,看跌期權的行權價格=X,股票價格為S 投資組合A的價格為:看漲期權價格(C)+無風險債券價格(PV(X))。PV...
首先,平價期權只是指執行價格=實時股票價格,並沒有說delta=0.5,其次你要的公式是((Cu-Cd)/(S*(u-d)))*e^-delta*h, delta是分紅率
平價期權 At the Money:是指執行價格與個人外匯買賣實時價格相同的期權。 價外期權 Out of the Money:是指期權的行使價格高於股票的當前價格. 價內期權 In the Money:指執行價格與基礎工具的現行遠期市場價格相比較為有利的期權。期權越是處...
1.歐式看漲期權理論價格C=SN(d1)-N(d2)Ke^[-r(T-t)],歐式看跌期權理論價格P=N(-d2)Ke^[-r(T-t)]-SN(-d1),把看漲期權理論價格公式減去看跌期權理論價格公式化簡後可得Call-Put平價公式為P+S=C+Ke^[-r(T-t)] 2.根據平價公式依題意可知,K=45,C=...
㈨ 什麼是股票價格的貼現現金流量模型
這是巴菲特的現金流量貼現法計算股票估值:對銀行股適用。
一、股價現金流貼現模型理論
股票價格變動分析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兩派,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隨著股票市場發展的日益成熟,基本面分析已成為投資者使用的主要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認為股票具有「內在價值」,股票價格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格雷厄姆和多德在1934年出版的《證券分析》一書中,通過對1929年美國股票市場價格暴跌的深刻反思,對基本面分析理論作了全面的闡述,成為這一領域的經典著作。他們認為,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於公司未來盈利能力,股票價格會由於各種非理性因素的影響而暫時偏離價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股票價格終將會回歸到其內在價值上。
格雷厄姆和多德對基本分析理論的重要貢獻是指出股票內在價值決定於公司未來盈利能力,而在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股票價格決定於公司的賬面價值。此後,戈登對「內在價值」作了進一步的量化,提出了股票定價股息折現模型(也稱戈登模型)。按照此模型,假設某投資者持有股票後第一年的分配得到股息為D,以後每年按固定比率g增長,該股票的折現率為r(決定於市場利率和該股票的風險),那麼該股票的內在價值V為:V=D/(r-g)戈登模型已成為一個股票估價的基本模型,在基本面分析理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戈登模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在於上市公司往往由於企業戰略或其他原因而改變分紅派息比率,導致模型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由此,人們又對戈登模型進行了拓展,使用股權自由現金流作為企業未來收益的度量指標。由於企業現金流相對比較穩定,不易受到操控,這樣在對股票進行估值時可以減少上市公司管理層具體經營措施帶來的干擾。戈登模型另外一個拓展的方向是在企業增長率的變化上,人們又發展出兩階段和三階段模型。兩階段模型適用於前期適度增長後期低速平穩增長的情形;三階段模型更為復雜,它適用於企業在第一階段高速增長,而後第二階段增速逐漸下降,第三階段低速平穩增長的情形。
價值投資的實質在於使用金融資產定價模型估計股票的內在價值,並通過對股票價格和內在價值的比較去發現那些市場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潛力股並進行投資,以期獲得超越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因此,如何恰當地評估股票的內在價值是投資者所必須關注的問題。從實質上看,投資者所購買的是他們認為公司在未來可能創造的業績,而不是公司過去的成果,當然也不可能是公司的資產。因此在以股東價值最大化為總目標的現代企業中,上市公司股票的價值評估更注重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評估。
二、股價現金流貼現模型應用研究
股票現金流貼現模型基本原理是股票當前價格等於其預期現金流的現值總和。該模型基於特定公司自身的增長和預期未來現金流進行估價,因而不會為市場的擾動所影響。但該模型估計參數的問題比較困難。我們永遠不能夠確定任何一個參數估計是正確的,因為每個參數都依賴其他參數,那麼怎樣決定哪組參數是正確的呢?股票價值估值的質量將最終取決於所獲信息的質量,而所獲信息的質量決定於市場是否是有效的和獲取信息成本的限制。
股利貼現模型中需要有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率,並對股利分配的成長率需做出預測,而我國上市公司派現不是普遍現象,而且派現的公司分配的現金數額也很有限。我國股市的實際情況是,企業往往不發放現金股利,更多的企業分紅選擇的是股票股利,而這實際上相當於不斷地增資配股,並沒有給投資者實質性的回報,這也使以現金股利為基礎的貼現模型失去估價基礎。並且股票股利是非定期發放的,這種股利發放模式增大了貼現模型計算的難度。
盡管我國的股利分配存在以上情況,股利貼現模型在我國並不一定就完全不能適用。即使對於無股息支付的股票,如果通過調整股息支付比率以反映預期增長率的變化,也可以得到一個合理的評估值。一個高增長的公司,盡管當前不支付股息,仍然能通過股息計算其價值。只要滿足增長率降低,股息增加的條件,即對於公司處於穩定增長(公司在其經營的領域中收益增長率處於正常或偏低的水平)的情況,用戈登增長模型可以恰當評估其股票價值。
對於適度增長的公司(即公司在其經營的領域中收益增長率處於適度偏高的水平)而言,兩階段的折現現金流量模型可以反映公司的具有一定增長變化的特徵,而三階段的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高增長(公司在其經營的領域中收益增長率遠遠高於正常水平)的公司在長期中趨於穩定增長的特徵。但是,如果股息支付率不能反映增長率的變化,那麼,股息折現模型就會低估無股息支付或低股息支付股票的價值,而這時用上述相對價值模型來進行股票價值估價也許是一個相對正確的估價。
現金流貼現模型是著眼於企業未來的經營業績,通過估算企業未來的預期收益並以適當的折現率折算成現值,藉以確立企業價值的方法。使用該方法應以企業過去的歷史經營情況為基礎,考慮企業所在的行業前景、未來的投入和產出、企業自身資源和能力、各類風險和貨幣的時間價值等因素,然後進行預測。以這種方法來評估所選企業,是建立在對企業外在因素和內在條件等多種因素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的,因此在對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時,需要解決4個主要因素問題。
(一)現金流
這是對公司未來現金流的預測。需要注意的是,預測公司未來現金流量需要對公司所處行業、技術、產品、戰略、管理和外部資源等各個方面的問題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並加以個人理解和判斷。確定凈現金流值的關鍵是要確定銷售收入預測和成本預測。銷售收入的預測,橫向上應參考行業內的實際狀況,同時要考慮企業在行業內所處位置,對比競爭對手,結合企業自身狀況;縱向上要參考企業的歷史銷售情況,盡可能減少預測的不確定因素。成本的預測可參考行業內狀況,結合企業自身歷史情況,對企業的成本支出進行合理預測。
(二)折現率
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比如來自銀行的貸款需要6%的貸款利率,時間卻比較短,而來自一般風險投資基金的資金回報率則可能高達40% , 時間卻可能比較長。在應用過程中,如果是風險較小的傳統類企業,通常應採用社會折現率(全社會平均收益率),社會折現率各國不等,一般為公債利率與平均風險利率之和,目前我國可以採用 10%的比率。如果是那種高風險、高收益的企業,折現率通常較高,在對中小型高科技企業評估時常選30%的比率。
(三)企業增長率
一般來說,在假設企業持續、穩定經營的前提下,增長率的預測應以行業增長率的預測為基礎,在此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適度增加或減少。在實際應用中,一些較為保守的估計也會將增長率取為0。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對增長率的估計必須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因為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永遠以高於其周圍經濟環境增長的速度增長下去。
(四)存續期
評估的基準時段,或者稱為企業的增長生命周期,這是進行企業價值評估的前提,通常情況下採用5年為一個基準時段,當然也會根據企業經營的實際狀況延長或縮短,關鍵是時段的選定應充分反映企業的成長性,體現企業未來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