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票價格點數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卡能取出錢嗎 2025-05-10 20:59:57
公司業績好的股票怎麼找 2025-05-10 20:59:48
股票5線買三線賣 2025-05-10 20:58:07

股票價格點數

發布時間: 2021-05-19 21:39:33

❶ 股市漲跌的點數是什麼意思

股票點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


股票點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表明股票行市變動的一種供參考的指示數字。由於股票價格起伏無常,投資者必然面臨市場價格風險。對於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於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勝其煩。為了適應這種情況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公開發布,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據此就可以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並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動向。同時,新聞界、公司老闆乃至政界領導人等也以此為參考指標,來觀察、預測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形勢。

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編制股票指數,通常以某年某月為基礎,以這個基期的股票價格作為100, 用以後各時期的股票價格和基期價格比較,計算出升降的百分比,就是該時期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判斷出股票價格的變動趨勢。並且為了能實時的向投資者反映股市的動向,所有的股市幾乎都是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公布股票價格指數。

根據股價指數反映的價格走勢所涵蓋的范圍,一般將股票價格指數劃分為成份指數、綜合指數和分類指數。成份指數既可以反映市場的整體走勢,也可以作為衡量投資業績的標尺,作為一個市場的基準投資組合而反映市場的基本回報,具有可投資性,一般可以作為指數基金的標的。上證綜合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準日, 基日指數定為100點,自1991年7月15日開始發布。該指數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價走勢。其計算方法與深綜合指數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於對新股的處理。

❷ 一隻股票的點數怎麼計算

股票點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

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 :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❸ 股票點數

大盤點數即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

大盤4000點是相對的。

1991年7月15日股市只有老八股上市,大盤起點是100點。
假設當年漲到200點,說明老八股都漲了一倍。
現在上證是2200多點,但上海總股票一共也有800多隻。而且點數也不是總股票的簡單平均數。

詳細情況如下:
1、「上證指數」全稱「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又稱「滬指」,是國內外普遍採用的反映上海股市總體走勢的統計指標。
上證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於1991年7月15日公開發布,上證提數以"點"為單位,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數定為100點。
隨著上海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於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
至此,上證指數已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在內的股價指數系列。

2、計算公式
上證指數是一個派許公式計算的以報告期發行股數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100
市價總值=∑(市價×發行股數)
其中,基日采樣股的市價總值亦稱為除數。

3、修正方法
當市價總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維持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樣股的市價總值/原除數=修正後采樣的市價總值/修正後的除數由此得到修正後的連續性,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當股票分紅派息時,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❹ 股市的點數是如何計算

股價指數
所謂股價指數,又稱股票價格指標,是股市中反映各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的一種比例數或指標。它是根據十幾種或幾十種、甚至數百種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綜合編制而成。股價指數通常以某一段時間或某年某月某日的具體日期為基期,基期的股價指數為一常數,以後各期的股價指數的計算公式為:各期的股價指數=計算期股價平均值基期股價平均值×常數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步驟分為四步:
第一步,選擇樣本股。選擇一定數量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股票價格指數的樣本股。樣本股可以是全部上市股票,也可以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樣本股的選擇主要考慮兩條標准:一是樣本股的市價總值要佔在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市價總值的相當部分;二是樣本股價格變動趨勢必須能反映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總趨勢。
第二步,選定某基期,並以一定方法計算基期平均股價。通常選擇某一有代表性或股價相對穩定的日期為基期,並按選擇的某一種方法計算這一天的樣本股平均價格或總市值。
第三步,計算計算期平均股價並做必要的修正。收集樣本股在計算期的價格並按選定的方法計算平均價格。有代表性的價格是樣本股收盤平均價。
第四步,指數化。將基期平均股價定為某一常數,並據此計算計算期股價的指數值。
上證指數系列
作為國內外普遍採用的衡量中國證券市場表現的權威統計指標,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並發布的上證指數系列是一個包括上證180指數、上證50指數、上證綜合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分類指數、債券指數、基金指數等的指數系列,其中最早編制的為上證綜合指數。為推動長遠的證券市場基礎建設和規范化進程,2002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原上證30指數進行了調整並更名為上證成份指數(簡稱上證180指數)。上證成份指數的編制方案,是結合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現狀,借鑒國際經驗,在原上證30指數編制方案的基礎上作進一步完善後形成的,目的在於通過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樣本股票,建立一個反映上海證券市場的概貌和運行狀況、能夠作為投資評價尺度及金融衍生產品基礎的基準指數。上證50指數是根據科學、客觀的方法,挑選上海證券市場規模大、流動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支股票組成樣本股,以便綜合反映上海證券市場最具市場影響力的一批龍頭企業的整體狀況。上證紅利指數挑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50支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上海證券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
上證指數系列從總體上和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品種價格的變動情況,可以反映不同行業的景氣狀況及其價格整體變動狀況,從而給投資者提供不同的投資組合分析參照系,隨著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漸重要,上證指數也將逐步成為觀察中國經濟運行情況的「晴雨表」。
為保證指數編制的科學性和指數運作的規范性,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了國內首個指數專家委員會,就指數編制方法、樣本股選擇等提供咨詢意見。
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專家委員會由國內外專家組成,國外成員主要來自國際主要指數公司的資深專家、指數投資專家,國內成員主要來自經濟、金融界具有廣泛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專家和學者。前香港證監會副主席吳偉驄擔任上證所指數專家委員會主席。專家委員會負責對上證所指數編制方法、指數維護規則等方面的評估、建議和審定,保障指數編制及指數運作的科學性、透明性、精確性。對樣本股資格進行評判和審定,保證指數樣本符合編制規則的要求。專家委員會還對指數運作、指數發展等方面提供建議。
一般情況下,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專家委員會每半年定期召開一次會議,也可以根據需要召開臨時會議。專家委員會的有關決議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運作機構的名義發布,一般在非交易日發布。 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於2002年10月11日,於2001年11月即開始運作,是國內成立的首個指數專家委員會,確保了指數決策的權威、獨立、透明。
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指數共計4大類計16種。如圖1-25 所示。
圖1-25 上證指數系列
上證指數和上證180指數
上證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基期,以現有所有上市的股票為樣本,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進行編制。其計算公式為:今日股價指數=今日市價總值基期市價總值×100具體計算方法是,將基期和計算日的每支股票的收盤價(如當日未成交,則延用上一日收盤價)分別乘以該支股票的發行股數,得到每支股票在基期和計算日的市價總值,再將每支股票的市價總值相加後求得基期和計算日的市價總值,再相除後乘以100即得股價指數。
但如遇上市股票增資擴股或新增(刪除)時,則需要進行修正。其計算公式調整為:本日股價指數=本日市價總值新基準市價總值×100上證成份指數(簡稱上證180指數)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對原上證30指數進行了調整並更名而成的,其樣本股是從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場代表性的180種樣本股票,基點為2002年6月28日上證30指數的收盤指數3299

❺ 股票中點數是什麼意思

股票點數,即股票價格指數,是運用統計學中的指數方法編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總體價格或某類股價變動和走勢的指標。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

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

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股票點數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的計算 。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5)股票價格點數擴展閱讀

投資風險

新股票上市後「基日成分股總市值」=原來的基日成分股總市值+新股發行數量×上市第一天收盤價。

當某一成份股暫停買賣時,將其暫時剔除於指數計算外,若有成份股在交易其間突然停牌,將取其最近成交價計算即時指數,直到收市後再作必要的調整。對於除權除息,由於保持總市值不變,因而指數保持不變。

深證指數因編制採用的是先進的加權指數法,且抽樣廣泛,代表性強,不僅具有長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確反映股價運動的總趨向。

股票每天有漲有跌,當上漲股票佔全部權重比例較大大盤就會上漲,反之就下跌。影響大盤指數漲跌除了全部股票的大多數上漲或下跌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權重較大的股票,也就是總股本較大的公司,比如:600028中國石化占上證綜指的10.92%,他的上漲與下跌會影響滬綜指的走向。

❻ 股票點數

大盤指數是一個整體走勢的反映,其走勢是根據大部分股票的走勢計算的,因此大盤漲跌,意味大部分股票的漲跌

❼ 股票點數與價格

點數指大盤的
價格是指股票的
有關系
但小
中國石油漲3分大盤漲一點
但小盤股漲停大盤也不一定能漲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