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菲什麼時候買的中石油
2008年的報告
2002和03年,伯克希爾以4.88億美元購入中國石油(PetroChina)1.3%的股份。按這個價格計算,中石油的市值約為370億美元。而在去年下半年,中石油的市值漲到了2,750億美元,我們認為這個估值水平和其他大型石油公司相當,所以我們將手中的股票以40億美元全部賣出。
另:由於出售中石油帶來了投資收益,我們支付了12億美元的稅。這個金額相當於整個美國政府運作4個小時的所有支出,包括國防、社會保障…….等等。
分析:相當於1.8買入 12元賣出 30%的稅 也就相當於9元賣出 現在在10~11 加上這4年分紅 也應該有12~13元 老巴賣虧了
2. 巴菲特1.62港元買入石油時源油多少錢一桶
資本的天性是追逐高投資收益率,在股票市場上,獲得的根本秘訣只有一個:低買高賣。巴菲特也是如此。
但他並不是預測股價漲跌,而是通過分析公司內在價值,判斷股價相對於價值是過於低估還是過於高估,以此決定低買還是高賣。
如何才能做到低買高賣呢。巴菲特說這很簡單: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我個人認為,對中國投資者來說,中石油無疑是巴菲特最經典的低買高賣案例。
一、2003年: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中石油(00857.HK)2000年4月7日在香港主板上市,發行價1港元。正好趕上網路科技股泡沫股市猛漲的頂峰。香港恆指不到3年大漲3倍。剛剛上市,股市就從暴漲轉為暴跌。從2000年3月28日最高的18397點一路狂跌到2003年4月25日最低的8331點,3年暴跌55%。
但是中石油2000年4月7日到2003年4月7日上市三年卻大漲65%。中石油每股收益為0.32元、0.26元、0.27元。收益下降為什麼股價卻大漲呢?原因很簡單,油價大漲。2002年國際原油價格從19.96美元上漲到31.21美元/桶,漲幅超過50%。
可是由於股市持續大跌3年,投資者非常恐懼,中石油這個中國甚至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也少人問津。
2003年4月1日,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爾公司卻突然公告,已經大量買入11.09億股中石油股票,持股比例達到6.31%。有人分析認為這是過去1年多買入的。此後巴菲特一個月連續7次大量增持一倍以上。4月25日,伯克希爾發布公告披露,宣稱持有23.39億股中石油H股,占流通股的13.35%,成為僅次於中石油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根據伯克希爾2003年年報,其中石油累計買入成本4.88億美元,每股買入成本0.208美元,以當時匯率1美元兌7.80港元計算,每股買入成本1.62港元。
二、買入中石油的唯一原因:價值過於低估
那麼巴菲特買入中石油是根據什麼呢?是根據宏觀經濟分析嗎?是根據分析師報告嗎?是調研公司與管理層交流嗎?都不是。
巴菲特2007年接受央視采訪時說:「我讀年報像其他人讀報紙一樣,每年我都讀幾千份年報,我不知道我讀了多少。我讀了中石油2002年4月發布的年報,而且又讀了2003年發布的年報,然後我決定投資5億美元中石油,僅僅是根據我讀的年報,我沒有見過管理層,也沒有見過分析家的報告,但公司的年報非常通俗易懂。」
巴菲特在2005年5月的股東大會上說:「任何人都有可能通過閱讀中石油的年報而了解到我們了解到的東西。我們在投資一家公司以前,從來不去實地看這家公司,你所需要的信息都在這里了,白紙黑字。我只是坐在辦公室里讀了年報。……我基本上不擅長預測宏觀經濟(盡管我們在外匯上下了很大的賭注)。最好的方式是投資於個別的公司,就像我們在中石油上所做的那樣。」
那麼巴菲特買入中石油的依據究竟是什麼呢?只有一個,是價值。
2009年9月29日我參加了央視對話巴菲特的節目。巴菲特在節目上說:「在我閱讀中石油年報的時候,我認為這家公司當時價值1000億美元,我再看看市值,它當時的核心業務的股票市值只是350億美元,所以我覺得很值,我就買入了。」
在2005年4月30日的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巴菲特說:「幾年前,我讀了這家公司的年報之後就買進了,這是我們持有的第一隻中國股票,也是到目前為止最新一隻。這家公司的石油產量佔全球的3%,這是很大的數量。中石油的市值想當於艾克森美孚的80%。去年中石油的盈利為120億美元。2003年在財富500強公司的排行榜上只有5個公司獲得了這么多利潤。當我們買這個公司時候,它的市值為350億美元,所以我們是以相當於2003年盈利(每股收益0.59港元)的3倍的價錢買入的。中石油沒有使用那些財務桿桿。它派發盈利的45%作為股息。所以基於我們的購買成本,我們獲得了15%的現金股息收益率。」
按照2002年度每股收益0.27港元計算,巴菲特1.62港元的平均買入價格,只有6倍的市盈率,而國外石油股都是十幾倍的市盈率,並且中石油股息收益率達到5%~6%,與國外同行持平。無論是和香港其他H股公司相比還是跟國際石油公司相比,中石油都具有相當大的安全邊際。巴菲特的夥伴芒格則感嘆:「如果一直有這樣的投資機會出現,生活該多美好啊。」
而且巴菲特當時看好油價會上漲。2007年10月,巴菲特接受央視經濟半小時采訪時說:「石油公司利潤主要是依賴於油價,如果原油在30美元一桶的時候,我們對未來盈利前景很樂觀。……中石油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未來十年原油的價格,不過30美元一桶的時候我非常肯定。」
三、最重要的不是高賣,而是低買
2007年7月到10月巴菲特以11~14港元的價格賣出了中石油,按照他1.62港元的買入成本,賺了7倍多。
我們以後再分析巴菲特賣出。但是請各位注意,從巴菲特最後一次買入的2003年4月24日,即使他一股不賣,繼續持有至今,到2012年8月12日,也會十年累計盈利7.76倍,每年投資收益率24%。
相信你這時會更加清楚,為什麼巴菲特始終認為:最關鍵的是低買,而不是高賣。
什麼時候才能進行真正明顯低估的低買呢?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有沒有問過自己:在中國股市最低迷的時候,在中國的優秀上市公司最需要你的支持的時候,在最能顯示你的愛國主義的時候,你能不能像巴菲特這個國際友人一樣用大量買入來雪中送炭呢?
3. 巴菲特在中國買的股票是哪個股票
第一次從2003年4月開始,巴菲特以每股大約1.6至1.7港元的價格大舉買入中國石油H股,最終持有23.4億股的中國石油股票,成為中國石油第二大股東。
4. 巴菲特 都買了中國哪些股票
巴菲特買了中國二隻股票,一隻是港股中石油,是港股中石油第二大股東,在中石油上交所上市時已賣出,賺了八倍多。還有一隻是比亞迪股票,至今還持有。
5. 巴菲特當年持有中石油股份百分多少
其實早在2003年4月,正值中國股市低迷徘徊的時期,巴菲特以約每股1.6至1.7港元的價格大舉介入中石油H股23.4億股,
6. 巴菲特斥巨資大舉押注石油股票,這透漏了什麼信息
繼兩年前新冠疫情油價跌至負值清倉石油公司後,股神巴菲特入場追高,連續三天掃貨西方石油(美國第四大石油公司),並持有大量看漲期權 。
巴菲特在一周內連續增加了西方石油的購入。他說,在仔細閱讀了西方石油公司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的記錄後,他認為首席執行官正在以正確的方式運營公司。因此,他從二月底開始買入,能買多少就買多少,5個交易日拋出45億美元。
在此之前,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已經持有價值100億美元的西部石油優先股和8390萬股普通股的認股權證,行使價為每股59.62美元。如果西方石油公司的股價高於這個水平,伯克希爾可以行使其認股權證,出售這些股票獲利。
俄羅斯作為全球主要能源供應國,一旦出現問題,卡達、沙特等能源供應商將難以彌補供應缺口,可能進一步惡化市場供應。歐盟不想對俄羅斯的任何能源出口實施制裁,因為他們在這方面依賴俄羅斯。美國尚未決定是否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但俄羅斯的石油供應將影響美國乃至世界的油價。
7. 巴菲特為什麼拋中石油
股神」巴菲特繼續減持中石油(0857.HK)。香港聯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繼7月12日首度減持之後,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公司BerkshireHathawayInc.於8月28日再度減持中石油9265.8萬股,占已發行股本的0.44%,每股作價11.473港元,套現10.63億港元,最新持股量由10.16%降至9.72%。
7月份,捂股四年的巴菲特首度披露以平均每股12.441港元的價格售出了1690萬股中石油股份。據計算,上述股票總售價約為2.103億港元。在此次減持之後,就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首度減持的股份相對於280億港元的總持倉來說微不足道,但令人擔心的是,股神是否會連續減持股份。事實上,自去年開始,BerkshireHathawayInc.有小股東提出清倉中石油股票,但巴菲特力排眾議,呼籲小股東對此項議題投反對票。結果,在5月初召開的股東大會否決了出售中石油股份的提議。
與首度減持相比,巴菲特此次套現價格要低近1港元。國際油價的上揚並未令中石油再創歷史新高,近月高點依舊是7月13日盤中創出的12.6港元,也就是巴菲特首度減持後的第一天。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巴菲特減持的消息會令中石油短期人氣受損,但就基本面而言該股依舊值得關注。此前有報道稱,預計中石油今年內可完成A股上市。中石油股東上月批准了回歸A股計劃。中石油已選擇瑞銀證券、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105.93,0.00,0.00%)擔任A股上市的承銷商。
日前,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將中石油目標價由12.7港元上調至13.6港元,理由是預期油價上升及中石油儲量和產量增長。摩根士丹利預計,受益於技術改善和在勘探方面的努力,中石油未來在儲量發現方面將取得更大的成功。由於不再預計油價出現逆轉,相信隨著儲量的增長,中國石油將是主要受益者。摩根士丹利表示,中石油依舊是該行在同類股份中的首選,維持「增持」評級。
8. 巴菲特拋售中石化以後中石化的股票在不久以後暴跌了多少
08年誰也沒有想到,接下來的一年多,中石油股價從48元跌至10元左右,流通市值從1758億元下降至如今的不到500億元。
9. 巴菲特增持石油公司身家暴漲500億,他的投資眼光為何能如此獨到
巴菲特因為增持石油公司的股票,導致他的身價暴漲500億。他的投資眼光之所以如此的獨到,主要是因為它擁有的資金量非常大,可以在市場開始有反應之前就能夠提前布局。同時他要有一個專業的團隊在全世界幫助他收集信息,這些都可以幫助他進行決策。相比較於普通人,巴菲特肯定是有很大優勢存在的,所以他才能夠積累如此身家。
第三,他的資金可以讓他擁有更大的優勢。
相比較於我們普通人,巴菲特可以拿出上千億美元投資到股票市場當中,因為它有屬於自己的基金。就算自己沒有錢也可以融資進行投資,這也就意味著他將會有更大的四處成本。對於普通人來說,一旦選擇失誤,可能會血本無歸。但是對於巴菲特來說,它還有下一次再上牌桌的可能。
10. 巴菲特買了哪些中國a股
有兩支如下:
1. 中國石油
巴菲特於2003年4月開始分批吸納中石油股份,累計買入23.84億股,金融危機前成功出逃。巴菲特於2004年買入中石油23.39億股,斥資約38億港元。
巴菲特說,「當年入股中石油的價格為20美元,出售價介於160至200美元,總共獲利35.5億美元(約277億港元),相當可觀。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去年金融風暴發生前出脫中石油股票,報酬率高達700%。
2. 比亞迪
2008年9月,巴菲特斥資18億港元認購了2.25億股比亞迪股份。一年間賬面獲利13億美元,成為他投資中國的第二個代表作。
比亞迪首次進入巴菲特持股前十大名單,是因為2020年比亞迪股價暴漲帶來極高回報,比亞迪買入成本2.32億美元,2020年底市值58.97億美元,回報率高達24.4倍。
巴菲特能成為股神就是因為他的投資理念,他有自己的選股邏輯、方法和經驗,投資者想在股市賺錢要有合理投資經驗和投資方法,不要盲目的跟風,不然很難成功。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