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中國平安股票的合理估值
我覺得30-40元才是中國平安股票的合理估值,
但中國A股目前除了那些大盤的藍籌股以外,
其它的股票基本上多數都是高估了,
② 601318中國平安股票2018年1月11日的股價是多少
2018年1月11日,中國平安收盤於68.98元,當日漲幅1.37%。
③ 平安好醫生的財報發布之後股票一直在漲嗎
HK1833平安好醫生
0227公布2018年報後股價一路上揚,從38港元左右漲至最高52.8港元
短線處於調整態勢
建議觀望
④ 中國平安一季度保費這么高,股價怎麼就沒漲
最近,險企們都開始披露2018年第一季度的保費收入了。
中國平安2018年第一季度做了2529.62億的保費!
對比一下去年第一季度,那會兒平安的保費收入是2110億,比去年的第一度同比增長了19.88%。

據說,是因為這個外部產品上線行為,成功的動搖了很多平安代理人,關於平安產品全世界最好這個信念。當時又正好處在「開門紅」戰役前夕,動搖軍心直接動搖的就是業績,所以才被撤掉的。
我查了一下,發現其實早在2014年1月27號,平安就已經成立了一家自己的銷售代理公司—平安創展,只是一直都沒有什麼大動作。這一次的一賬通產品上線,也被扒出來是平安與深圳的一家保險經紀公司合作。
只是很奇怪,為什麼不是平安把產品放給經紀公司去做,而是把人家的產品拿過來放上了自己的互聯網平台?
坐擁300萬代理人,再分享經紀市場發展的一杯羹,或許是最初的想法把。
接下來,平安的戰略會怎麼走?
強大的代理人隊伍還能支撐股價增長多久?
隨著市場的發展,平安未來會不會和友邦台灣公司一樣,大批裁撤掉代理人?
平安這么強大,作為股民當然希望ta的保費收入越高越好了。
但是作為消費者,除了少數的性價比高的產品,其他的我不會選平安。
⑤ 2018年中國平安這個走勢如何
2018年中國平安股票
走勢已經第二次築底
不破位就會創新高
⑥ 2018年中國平安股票有上漲的空間嗎
每隻股票都有上漲或下跌的空間,中國平安也不會例外。
雖然都會上漲或下跌,但上漲下跌的空間大小卻是千差萬別的。誰也搞不清下個月哪些主力將去做哪只股票,是做多還是做空。主力的計劃都是非常秘密的,只有傻瓜才會拿到網上來討論。因此你在這里絕對得不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⑦ 中國平安股價為什麼暴跌
中國平安股價為什麼暴跌?
投資暴雷導致平安遭受巨大損失,使得市場信心下降。
一、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
在今年的6月28日,中國平安發布關於大額不動產投資的信息披露公告,擬投資不超過330億元人民幣從新加坡凱德置地集團及私募基金收購來福士廣場等六個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60%-70%的股份,交易預計在2021年三季度正式完成。
而這次收購中,平安收購項目出現了嚴重溢價。市場上甚至有了,平安收購的資產總價不超100億的論斷,這也就是說,有高達200多億的溢價之嫌。雖然實際上本次交易價格對應六個項目的估值約為467億元,較2020年末的評估價值溢價6.7%,但這仍使得市場信心出現下降。隨著收購消息的公布,平安A股下跌6.57%,港股下跌4.53%。
二、收購北大方正
同時就在1月29日,中國平安公告稱,為了推動構建醫療健康生態圈、打造未來價值增長新引擎,同意本公司在授權范圍內參與北大方正及四家子公司實質合並重整。
而北大方正集團早在2019三季度財務報告便顯示顯示:截至2019年底方正集團負債率達到了82.84%,正由於債務問題,北大方正集團2020年開始走上重整之路。截至2021年1月18日,北大方正、方正產控、北大醫療、北大信產、北大資源的債權人共有725家向方正集團管理人申報了736筆債權,申報債權金額合計2347.34億。
從長遠意義上講,北大方正醫療的加入,是對對平安線下醫療體系的有力補充,對平安大健康生態圈的完善有著深遠影響。但從短期來講,方正集團可能需要其投入370.5—507.5億,這對任何一個企業似乎都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三、收購華夏幸福
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彼時,平安分別以23.65元/股和24.597元/股的價格,從華夏幸福大股東華夏控股手中合計獲得7.5億股股份,前後共花了180億,持股比例達到25.25%的股份。
但2020年前三季度,華夏幸福總負債超過4000億。其中,有息負債規模為2185億元,主要為短期負債,其中短期借款約34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高近598億元、應付債券逾525億元。2月1日,華夏幸福發公告,首度承認暴雷,債務逾期本息合計高達52.55億元,涉及銀行貸款、信託貸款等債務形式。
綜上平安這三項投資共計超過1300億,如果全都虧損的話,落到任何一個公司頭上都將是一場災難,雖然平安去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30.99億元,完全扛得起,但媒體抓住了平安的三個坑大作文章。
在投資者看來,像平安這樣的企業,市場已經把它從成長股的估值邏輯轉變為傳統藍籌股的估值邏輯。此外,在通脹抬升以及全球大放水延續的背景下,利率環境以及風險偏好等因素,大資金更重視持股的時間成本,在企業經歷陣痛期階段,他們不願意耐心等待企業改革陣痛期的結束,而是選擇一些賽道好或者盈利前景明朗的資產進行配置,這也是大資金接連拋售造成股價暴跌的原因。
⑧ 中國平安2018年報,基本每股收益怎麼算
用凈利潤除以總股本得出每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