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股票行情
擴展閱讀
大頭兒子電影有幾部 2024-05-06 09:18:02
新寶股份股票公司 2024-05-06 09:12:44
近年好看的武打片 2024-05-06 08:50:55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股票行情

發布時間: 2022-06-24 04:56:43

Ⅰ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到底岀了什麼舊題

現在有太多的平台跑路了,被騙走的錢根本不可能拿回來。參與非法平台就是有這樣的風險。

Ⅱ 股票知識!~

股票期權交易,又稱為股票選擇權交易,起源於本世紀20年代美國的紐約,當時的交易范圍和規模都很小,且還只是場外交易。1973年4月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開始營業以後,股票期權交易才真正形成。目前,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的證券交易所都開設有這種交易。
股票期權的實質是一種權利,它即不是股票又不是股票指數,擁有股票期權的投資者可在一定的時間期限內按確定的價格和數量買賣某種股票,而對這種權利的轉讓就稱為股票期權交易。
股票期權交易不象股票交易及期貨交易,在最初階段,其購買期權的一方是投資者,而出賣股票期權的是專業的交易商。當投資者對某種股票行情進行分析預測後,他就可與期權

經紀商簽訂一個合約,交納一定的費用,從而取得在某段時間內按協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某種股票的權利,而取得這種權利之後,投資者還可根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在期限到來之前轉讓或放棄這種權利。我國目前雖然還沒有股票期權交易,但我國股民對此也並不陌生,在滬深股市流通的配股權證,其實質也是一種股票期權。

5.2 期權的種類

根據所選擇的權利不同,股票期權有三種類型,這就是看漲期權、看跌期權和看漲看跌雙向期權。
1.看漲期權看漲期權,也叫購買選擇權或買進選擇權,其擁有者可在合同規定的有效期限內按事先約定的價格和數量行使買入某種股票的權利。購買看漲期權是因為投資者看好後

市,當所選定的股票價格上漲以後,購買這種期權的投資者就可以獲利,這也是它稱為看漲期權的原因。以下通過一個實例來介紹這種期權的操作。
某投資者想購買A公司的股票,其市價為每股100元。
該投資者看好該公司的發展前景,預料其股票價格會升至115元以上,他就以每股10元的價格購買了200股,其限3個月、協議價格為每股105元的看漲期權。當購買期權後,可能的結果如下:
1.約定的期限內,股票的價格果真如投資者所預測的那樣升至不低於115元,其期權的價格也隨之漲到每股不低於10元,此時投資者可行使期權,按每股105元的價格買進股票,再將股票以市場價賣出,或者乾脆就將期權賣出,其結果是保證不虧或有盈利。
2.在限定的3個月期限內,股票的行情並未象投資者預測的那樣漲至115元以上,而一直在其期望值下徘徊或乾脆就掉頭向下,此時投資者只有以每股低於10元的價格將期權出售,或到期後放棄行使期權的權利,這時投資者就會發生虧損。
在買入看漲期權時,最關鍵的是投資者對後市的預測是否能夠證實,如股票的市價在協議期限內能漲到股票的協議購買價與期權價格之和之上,則投資者購買期權就有利可圖;
若投資者的預測不現實,購買看漲期權的投資者就會虧損,但這種虧損是有限的,因為投資者有不行使期權的權利,所以其損失僅限於購買期權的費用,特別是股市發生暴跌時,看漲股票期權的風險遠遠要小於股票的風險。
2.看跌期權看跌期權,又稱賣出選擇權,是指期權購買者在規定的有效期限內,擁有以協定價格和數量出售某種股票的權利。投資者購買這種期權,主要是對後市看空,購買這種期權就相當於買入了一個賣空的權利。
如A公司股票市價現為每股100元,投資者預料股票會下跌,於是就以每股10元的價格購入了200股、期限為3個月、協議價格為每股95元的看跌期權。當投資者購入看跌期權後,其可能的後果如下:
1.在規定的期限內,股票的價格果真下跌,且跌至每股85元以下,這種看跌期權的價格也會隨之漲至每股10元以上,此時期權的擁有者可將期權拋售直接獲利,也可行使期權,即以市場價買入股票,再以每股95元的價格將股票賣與期權交易商。不論採取以上方式的那一種,投資者都可獲得一定的盈利而不會虧本。
2.在規定的期限內,股票的價格並沒有下跌,或雖然下跌但沒有跌至每股85元以下,此時投資者就只有將看跌期權以低於成本價在市場上拋售,或到期後放棄行使看跌期權。發生這種情況後,持有看跌期權的投資者將肯定要發生虧損,但其虧損額非常有限,也就限定在購入看跌期權的成本之內。
3.看漲看跌雙向期權看漲看跌雙向期權,這種期權既包括看漲期權又包括看跌期權,所以也稱為多空套做。在這種期權交易合同中,購買者同時買入某種股票的看漲權和看跌權。其目的是在股市的盤整期間,投資者對後市無法作出正確推斷的情況下,在減少套牢和踏空風險的同時而獲得利潤。由於這種特點,購買雙向期權的盈利機會最多,但其支付的費用也最大。
如上例中,投資者同時購買了A公司股票的看漲與看跌期權,其中每種期權的價格分別為10元,投資者為每股股票的期權所支付的費用上升到20元。現股票市價為100元,看漲期權購入股票的協議價格為每股105元,看跌期權賣出股票的協議價格為每股95元。因投資者購入的是雙向期權,在行使某種期權時就必須放棄另一期權,所以該投資者行使期權的成本就增加到了每股20元,這是投資者對後市難以看清所支付的代價。當股票的市價高於協議買入價格20元或低於協議賣出價格20元以上時,投資者才能獲利,如果協議期內股票價格只在此范圍內波動,投資者將會發生虧損。

5.3 股票期權交易合同的基本要素

在進行股票期權交易時,通常都是通過買賣雙方之間的期權交易合同來實現,且這種合同是一種統一的標准合同,載明了交易的必備條件,諸如有效期限、數量、種類、費用、股票價格等要素。
1.期權交易的參加者。包括選擇權買入者即買主,選擇權賣出者即賣主,中間商、經紀人等。
2.股票的協定價格,也稱期權行使價格,是指期權購買者履行選擇權時的結算價格。如果是看漲期權,期權交易的股票協定價格應比當時的市價略高;如果是看跌期權,期權交易的股票協定價格應比當時市場略低。
3.期權價格,也稱保險費。這是選擇權買方支付給賣主的一定數額的貨幣,即購買期權合同的價格。其比例通常為協定價格的5~30%。付費金額大小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
①期權合同中規定的時間長短。簽約日與到期履約日之間相隔時間越長,保險費相應越高。因為期限長,期權賣方風險就大,而買方選擇的機會和餘地就越多。
②股票協定價格,也稱期權行使價。當股票協議價格越接近股票市價時,其保險費就越高,反之,保險費就越低。
③期權所指股票的活躍程度。如果在股市中該股票的價格波動較小,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明顯變化,說明賣出期權方的風險就小些,保險費當然也低;相反,如果股票的市價波幅很大,價格非常活躍,那麼賣出期權方的風險可能加大,保險費就會相應提高。
④供求關系的影響。如果在一段時間,要求購進期權的買方增多,則賣出期權方收取的保險費也增加;反之,保險費降低。此外,有的期權交易買賣雙方在到期之前可以轉讓其期權,那麼供求關系的影響作用將更為明顯。
4.股票的種類和交易數量。每份期權合同都規定具體的股票種類和一定的數量,通常是每份100股。
5.期權合同的類別。合同須規定是看漲期權合同還是看跌期權合同,或是看漲看跌期權雙向合同。
6.有效日期。合同須註明選擇權合同的截止日期,規定何日到期失效。它限定期權購買者必須在此期限內行使,否則就算放棄或失效。一般有效日期為3個月、6個月、9個月不等。

可轉換債券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中較為特殊的一種,它與普通債券的不同點就是這種債券在一定的時間期限內和條件下可轉換成發行公司的股票。由於這種特性,可轉換債券的價格將不單純由其利率確定,有時還與將要轉讓的股票價格聯動。當股票價格上升時,可轉換債券的價格也隨之上升,如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流通的寶安轉券,其最高價格曾達到面值的2.6倍;而在股價下跌時,由於可轉換債券具有普通公司債券到期還本付息的性質,其市場價格就有下限支撐。所以可轉換債券的價格上不封頂,而下有保底,它的投資風險介於債券與股票之間。
與普通債券相比,可轉換債券的利率一般都相當低,它不但低於一般的債券利率,且還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如1992年底發行的寶安轉券,其期限為3年,但年利率僅只有3%,僅相當於活期儲蓄利率。而同期銀行存款的年利率在10.8%以上,這還不算長期儲蓄的保值 貼補率。若可轉換債券的轉換條件過高,在其可轉換期內股票的市價不能達到債券的可轉換水平,可轉換債券的收益就相當低,債券的持有者將會蒙受一定的損失。如寶安轉券共發行了5億元,雖債券的持有人從1993年6月份後的兩年半內都可將債券轉換為寶安股票,但由於轉換價高達25元(後由於股票分紅調整到19.392元),而寶安股票的市價在債券的轉換期內基本都在轉換價以下,且到轉券的兌付期時股票的價格還不足3元,故總共只有1350.7萬張寶安轉券轉換成股票,僅占總量的2.7%,大部分寶安轉券的持有人都遭受了相當程度的利息損失。
由於可轉換債券可轉換成股票,它可彌補利率低的不足。
如果股票的市價在轉券的可轉換期內超過其轉換價格,債券的持有者可將債券轉換成股

票而獲得較大的收益。
影響可轉換債券收益的除了轉券的利率外,最為關鍵的就是可轉換債券的換股條件,也就是通常所稱的換股價格,即轉換成一股股票所需的可轉換債券的面值。如寶安轉券,每張轉券的面值為1元,每25張轉券才能轉換成一股股票,轉券的換股價格為25元,而寶安股票的每股凈資產最高也未超過4元,所以寶安轉券的轉股條件是相當高的。
當要轉換的股票市價達到或超過轉券的換股價格後,可轉換債券的價格就將與股票的價格聯動,此時可轉換債券的價格可由下列公式計算:
轉券的價格×換股價格=股票的市價
轉券的價格=股票的市價/換股價格
當股票的價格高於轉券的換股價格後,由於轉券的價格和股票的價格聯動,在股票上漲時,購買轉券與投資股票的收益率是一致的,但在股票價格下跌時,由於轉券具有一般債券的保底性質,所以轉券的風險性比股票又要小得多。如寶安轉券,在寶安股票到達33.95元的天價時其價格最高達2.6元,但在寶安轉券兌付時,其價格為1.03元,而此時寶安股票的價格卻還不到3元,股票價格的下跌遠遠高於轉券的價格下跌。
由於轉券具有收益大、風險小這種收益與風險的不對稱性,在市場上轉券的價格一般比理論價格要稍高一些,但高多少卻全憑轉券的買賣者對股票後市的預測,如寶安股票達到33.95元的天價時,轉券的理論價格應為1.35元,但股民卻將它炒至2.6元,而轉券的這個價格對應的股票價格應該是65元。
股民在投資轉券除了要注意它的利率和換股條件外,還要看換股是否還具有附加條件,其一是換股條件是否依每年的分紅而進行調整。當上市公司採取現金分紅時,分紅對可轉換債券的換股條件並沒有什麼影響。當分紅採取送紅股的形式時,若換股條件不隨送股比例而同比例地變化,則換股條件就會愈來愈高。如寶安轉券上市的第一年,寶安股票分紅每10股送3股,即原來的每1股變成了1.3股,如分紅後轉券的換股價格仍為25元,則相對於分紅前其換股條件就變成了32.5元。所以為了保持換股條件的不變,在寶安股票當年分紅後,寶安轉券的換股價格就調整為19.392元。其二要注意贖回條件。上市公司發行轉券的目的是要獲得所需要的股權資本,以降低公司的債務。當轉券的轉換條件實現以後,隨著投資者由債權人向股東身份的改變,公司到期需償還的債務便相應地轉換成了永久性的股權資本投入,所以轉券的發行者要採取多種方式促使轉券的轉換,一般是規定在股票價格持續超過轉換價格一定幅度(如40%)以後,發行人便會使用「贖回條件」這一工具來迫使投資者行使轉換權力,若轉券持有人仍不行使轉換權,發行者可將轉券強行贖回。

Ⅲ 芝加哥交易所短期期權什麼時候復盤

芝加哥短期期權2020年6月8日復盤。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成立於1973年4月26日,是由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會員所組建。在此之前,期權在美國只是少數交易商之間的場外買賣。CBOE建立了期權的交易市場,推出標准化合約,使期權交易產生革命性的變化。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正式成立,標志著期權交易進入了標准化、規范化的全新發展階段。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先後推出了股票的買權(CallOptions)和賣權(PutOptions)都取得了成功。

Ⅳ 目前國際有哪些主要的股指期貨期權合約

目前,國際上有若幹家交易所交易股指期權。這些股指中有的反映市場整體走向,有的是基於某個特殊行業的行情(例如,計算機、石油及天然氣、交通及電信等行業)。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交易的期權包括S&P100指數上的美式與歐式期權(OEX及XEO),S&P500指數上的歐式期權(SPX)、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的歐式期權(DJX)以及納斯達克100指數上的歐式期權(NDX)。芝加哥期權交易所交易個體股票上的LEAPS與靈活期權,該交易所也提供關於股指上的期權交易。

Ⅳ 請簡單說一下什麼是股票期權,謝謝!

期權是一種權利,公司經營的好你才會有利潤;而股份是公司的所有權,不論是否盈利你都可以佔有一定比例的金額。

一般情況如果給期權,會給得多一點,因為你要努力才能獲得。給股份的話會少一點

Ⅵ 股票指數期權的美國股指期權市場

股票指數期權市場的發展是期權市場和期權理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早在19世紀後半葉,期權的店頭市場交易就開始在美國出現。只不過那時的期權交易投機性較強,市場相對比較混亂。正因為如此,20世紀30年代,新成立的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還曾考慮是否要取消期權市場。幸運的是,他們並沒有這樣做,而是加強了對期權市場的監管。
股票期權市場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標志是,197年4月26日新成立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推出的標准化的、分別基於16種股票的看漲期權合約。不過在第一天的交易中,交易量僅有911張合約。正當人們對以前主要從事糧食期貨交易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是否有能力辦好這個相對復雜的期權市場的時候,股票期權的交易量迅速擴大,交易所的席位價格也因此大幅上漲。CBOE的成功很快吸引了其他競爭者加入到期權市場中來。如紐約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等。市場競爭者的增加一方面有利於擴大整個期權市場的總量,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另一方面也使CBOE感受到了強大的競爭壓力。可喜的是,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持續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使它能長期保持在期權市場中的龍頭地位。
第一個股票指數期權同樣產生於芝加哥期權交易所。1983年3月11日,該交易所開發了CBOE-100指數期權,後更名為標准普爾S&P100(OEX)指數期權。1983年7月1日,基於S&P500的指數期權開始上市交易。其後股票指數期權的發展向兩個方向展開,一個是許多的交易所都相繼推出了股票指數期權。另一個是股票指數期權的品種也不斷增多。如美國股票交易所推出了主要行業市場指數期權,紐約證券交易所推出了NYSE綜合指數期權等。現在,股票指數期權已擴展到美洲、歐洲、亞洲、澳洲等許多的國家和地區。 1、盡快把發展股指期權市場列為金融工作重點之一。盡管中國現在銀行業改革、股改、匯率改革都是金融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然而這些改革也並非一步就能到位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股指期權市場的建立與它們並無矛盾,相反還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雖然一些非官方的機構早已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但是市場能否完全建立主要還在於政策層面上的放鬆和監管水平的完善。因此,從官方的角度來看,盡早把這個工作列入重點,就可盡早地成立專門機構、配備專門人員、投入專項資金來開展相關的研究。通過學習和借鑒國外經驗、修改相關的規則,從而做到胸有成竹。不然的話,到時又可能因倉促上馬而造成一片混亂。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推出的一些金融衍生產品的失敗就是很好的教訓,如上海的匯率期貨、國債期貨、海南的利率期貨,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時機不成熟、監管不到位、法律法規不健全等。
2、先指定專門的期權交易機構,再推廣到其他交易所。首先指定一家專門的機構進行試驗以確保風險限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同時也便於監管。但是一旦試驗成功後,仍然只保持一家交易便會形成壟斷,並使創新動力不足,降低股指期權的效率。因此,當首批股指期權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且表現不錯後,就可放鬆對其他交易所進入股指期權交易的限制,以形成一個良好的市場競爭結構。就股指期權首先上市交易的場所和時間來看,主要有三種可能選擇:一種是先在現有的股票交易所進行;另一種是在即將成立的金融期貨交易所進行;另一種是成立專門的股指期權交易所。從其他國家的經驗看,股指期權交易大都首先不在股票交易所進行。美國是新成立的期權交易所首先推出期權和股指期權,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慣例來看,股指期權交易主要在期貨交易所進行。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可在金融股指期貨交易所的基礎上推出股指期權。這一方面是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做法,另一方面也可在推出股指期貨的基礎和經驗上推出股指期權,在交易網路、技術、人員等方面有很大的共享性。此外,也可避免同時推出股指期貨和期權給市場造成太大的波動。
3、大力開展期權研究和期權知識普及教育。從美國的期權市場來看,期權市場的發展和期權理論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在整個發展過程中,期權理論對期權市場發展的指導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早在1900年,法國數學家Bachelier(1900)就曾推導了一個期權定價方程。特別是在1973年期權在交易所上市前,以資產組合選擇理論、資本資產定價理論、套利定價理論、效率市場理論的發展為基礎,對期權的研究就取得了不少的進展,比較有代表性的有Samuelson(1965)。到了1975年Black-Scholes(1973)公式就被CBOE用來為期權定價,這一公式的運用極大地促進了期權市場的發展。其後,有關期權定價的理論和實證研究不斷引向深入,為期權產品的設計和具體運用提供了理論支持。最近的一個例子是,杜克大學的一位教授開發出CBOE的S&P500Buywrite指數於2002年開始被用來作為衡量期權表現的主要基準。
在期權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期權知識的普及也相當重要。有消息稱,在CBOE成立前,當年的行業老大———紐約證券交易所也曾考慮過建立期權市場。只是由於擔心期權對普通投資者來說過於復雜而沒有深入下去,因此而失去了一個大好的機會。期權是金融產品中較復雜的一種。為了使普通的投資者能參與到市場中來、同時為了避免盲目的投機給市場造成大的波動,對投資者進行必要的期權知識培訓顯得尤其重要。在對期權知識的普及方面,美國的一些交易所都非常重視。比如說,CBOE就建立了期權學院(optioninstitute)來從事期權知識的普及和教育,這也是CBOE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因素。
從整體上來說,中國在期權方面的研究水平還比較落後,有影響的原創性研究幾乎沒有。理論水平的欠缺和實際經驗的不足,在金融不斷開放的條件下會使中國的投資者與國外的投資者之間處於極為不利的競爭地位。相應地,監管方式和手段很難跟上形勢的發展要求。因此,在美國和新加坡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相繼推出基於中國的股指類期貨和期權產品的緊迫形勢下,加強對期權理論和知識普及方面的投入、積極引導對期權知識的研究和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選擇適當的股票指數和相應的期權合約。選擇適當的指數,尤其是在開始引入股指期權時,是股指期權能否為市場所接受的重要因素。盡管股指類期權種類很多,但也並不是每種產品都能獲得成功。比如,在美國最成功的就是CBOE的S&P500指數期權,但是也有一些期權產品交易量一直較少。從這些國家的實踐來看,最初選擇的指數都是綜合了全國主要的代表性的公司的指數。如CBOE的S&P500指數,韓國的KOSPI200。中國也可採取類似的做法。具體來說,可對滬深300指數進行論證,看是否合適作為標的指數。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指數的研究,看是否能構建更合適的指數產品。當然,最初的指數期權產品成功推出後,為了滿足不同的投資者的需求,其他相應的指數期權產品也需要被創新出來。指數選定之後,在參考其他國家股票指數期權合約的基礎上,對於期權的類型、合約的規模、最小變動單位等都需要作仔細的比較和研究。此外,相關法律和規則的修改,監管方式、程序、組織和人員的設計,安全和高效交易網路的構建,期權清算機構、指數編制公司等中介機構的建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深入開展。

Ⅶ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性指數是什麼

1、波動性指數(CBOT Volatility Inde),目的跟蹤市場波動,簡稱VIX指數。旨在跟蹤市場波動性的指數。波動性指數按期權交易的情況計算,以反映投資者的情緒。高值意味著悲觀而低值則意味著樂觀。
2、指數種類: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三大波動性指數分別追蹤3主要股票指數:跟蹤S&P500指數的VIX波動率指數最受廣泛使用,除此以外,也有跟蹤納斯達克和的VXN和跟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VXD。

Ⅷ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交易制度

期權合約包含許多條款,在委託方式上,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市價委託(Market Order):按當時市價交易。
限價委託(Limit Order):交易者可設定價位,買進時需不超過該價位的價格才能成交,賣出時須不低於該價位的價格才能成交。
附條件委託(Contingency Order):市價委託或限價委託均可附上其它條件,比如標的物價格觸及某一價位時,該期權委託才能生效。
停損委託(Stop Order):交易者預先設定某一價格,當期權價格觸及該價位時,該委託即變成市價委託。買進的停損委託通常將停損價格設定在市場價格以上,賣出的停損委託通常將停損價格設定在市場價格以下。使用此種委託的,多半是平倉交易。
停損限價委託(Stop Limit Order):如期權的市價觸及所設定的停損價格後,自動變成限價委託,則稱為停損限價委託。
觸及市價委託(Market-if-Touched Order, MIT):交易者事先設定一價格,當市價觸及該價位時,即自動變成市價委託。買進的MIT委託價位設定通常較市價為低,賣出的MIT委託價位設定通常較市價為高,這是與停損委託最大不同點。
授權委託(Not-Held Order):授權場內經紀人(Floor Broker)決定以何價位委託,以及在何時執行。
價差委託(Spread Order):價差交易指的是同一標的物,但履約價格和權利期間至少有一項不同的二個買權或兩個賣權。買進其中一個期權,則同時賣出另外一個,且兩者數量 相同。交易者可以市價委託或限價委託的方式,如以限價方式委託,所限定的價格通常不是兩個期權個別的價格,而是以兩個期權的價差來限價。
跨式委託(Straddle Order):同時買進或同時賣出同一標的物買權和賣權,且數量相同的交易策略稱為跨式(straddle)倉位。其下單方式和價差委託類似,所不同的是跨式委託在限價時,是以兩期權價格的和委託。
開盤市價委託(Market-on-Opening Order, MOO):以開盤市價交易的委託。
收盤市價委託(Market-on-Close Order, MOC):以收盤市價交易的委託。
二擇一委託(One-Cancels-the-Other Order, OCO):將兩種或以上的委託方式視為一組,其中任一委託被執行後,其它的委託即被取消。
成交或作廢委託(Fill-or-Kill Order, FOK):所有委託必須馬上執行,否則即取消的委託方式。
全或無委託(All-or-None Order, AON):所下的委託必須全數成交,否則就不予承認的委託方式。
取消前有效委託(Good-Till-Cancelled Order, GTC):以上所有委託全屬當日有效,隔日作廢,如交易者欲使委託持續有效,可以指明取消前有效,直到成交、取消或該期權已至最後交易日為止。 當經紀商接到交易者的買賣委託後,會立刻以各種方式傳遞至交易所的場內,再由跑單者(Runner)遞交至場內經紀人(Field Broker)手中,場內經紀人可能受雇於該經紀商,也可能不是,但一定是交易所的會員。場內經紀人代表投資者,在該期權的交易櫃台邊,通過公開喊價方 式,以爭取最好的價格。其交易對象可能是另一位場內經紀人、做市商,或是委託處理員(OBO)。OBO的功能和股票期權交易所內的專業交易員 (Specialist)類似,唯一的差別是OBO只為市場上的客戶交易,不能有自營的業務。而做市商則僅有自營的業務,但不能經營經紀業務,其主要功能 是提供市場的流動性。
當雙方談妥價格及合約數後,雙方均會記錄下來,待交易所比對後便稱為成交。交易所再將所有成交的資料,報告至結算公司。次日早上芝加哥時間九點鍾時,期權的買 方需通過結算會員將權利金交至結算公司,結算公司則於上午十點發出期權。賣方也是通過結算會員將保證金存至結算公司,因此其交割時間為T+1。 當期權成交時,結算公司便承接起賣方的角色,成為買方的交易對手,並發行該期權,使買方不必擔心賣方的信用風險(或違約風險),真正的賣方則以繳納保證金的 方式,來彌補結算公司因此所承擔的風險。因此當買方決定履約時,需先向經紀人提出要求,由經紀商內部將履約要求匯總後,再將履約要求轉至結算公司。
結算公司就該期權的所有未平倉賣方倉位中,隨機抽取一家委賣的經紀商,被抽中的經紀商接到結算公司通知後,再從所有仍持有該期權賣方倉位的客戶中抽取一人來 履約。也有些經紀商是以先進先出法決定履約的客戶,也就是最早持有該期權賣方倉位者,會被指定履約。原則上只要選取方法是公平、公正、公開,且經交易所同 意,就可實施。
指數期權雖是一種現貨期權,但履約時卻不需有現貨的交割,而是以現金結算。履約者必須在每日交易結束前提出要求,這是結算公司的規 定,而經紀商通常會設定一個較早的截止時間。結算公司在接獲結算會員轉來的履約要求後,也是通過抽簽方式決定應要履約的結算會員,再由結算會員挑選一位客 戶來履約。在次日早上開盤之前,被選中的客戶便會接獲通知,且必須交付價內值給要求履約的交易者。
同樣的,指數期權也有自動履約之規定,只要在權利期間的最後一天,指數期權有0.25點以上的價內值,結算公司會自動予以履約。 為避免交易者暴露於過大的風險之下,或對市場產生過大的操縱能力,交易所對每一賬戶的期權倉位都設有上限。股票期權的倉位限制與其標的股票的發行量與交易量 有關,且同一標的物買權的買方倉位和賣權賣方倉位的加總有上限,買權的賣方倉位與賣權的買方倉位的加總也有上限,通常此兩種限制數量是相同的,主管機關也保有隨時調整限制數量的權力。
倉位限制不僅對每一賬戶有效,對一組具相關性的賬戶也有效。比如,某些投資顧問可能同時代客戶操作多個賬戶,則這些賬戶的倉位總數,不得超過前述的上限。對個人賬戶而言,這些限制可能沒有實質約束力,但對大型法人機構而言,就可能會產生約束。
CBOE指數期貨期權的倉位上限,是與期貨倉位限制分開計算。指數期權倉位限制的計算方式與股票期權類似,均是分別計算買權的買方倉位與賣權的賣方倉位之和,及買 權的賣方倉位與賣權的買方倉位的和,並根據此總和設立上限。S&P 500、S&P 100 及MMI指數期權均將此上限訂為15,000張合約,NYSE 指數期權的上限則為價值三億美元的合約標的物。
股票期權的倉位上限,同時適用的股票期權的履約合約數。通常,是將一段時間內的履約合約數合並計算(通常是五天)。限制履約合約數的目的是防止利用履約來壟斷或操縱某隻特定股票。

Ⅸ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介紹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CBOE)成立於1973年4月26日,是由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hicago Board of Trade, CBOT)的會員所組建。在此之前,期權在美國只是少數交易商之間的場外買賣。CBOE建立了期權的交易市場,推出標准化合約,使期權交易產生革命性的變化。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正式成立,標志著期權交易進入了標准化、規范化的全新發展階段。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先後推出了股票的買權(Call Options)和賣權(Put Options)都取得了成功。

Ⅹ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交易的產品

CBOE目前共計推出52種指數期權合約。
1983年3月11日,CBOE推出S&P100指數期權(代碼OEX),是最早推出的綜合股價指數(Broad-Based Stock Index)期權,也是目前世界上成交量最大的美式期權合約。之後,CBOE又推出S&P500指數期權(SPX),是目前全球成交量作活躍的歐式期權合約之一。
1992年,CBOE推出三種新型的指數期權,分別為生化科技指數期權(Bio Tech Index, 代碼BGX)、羅素2000指數期權(Russell 2000Index,代碼RUT)以及金融時報100指數期權(FT-SE100 Index, 代碼FSX)。生化科技指數的成份股,是由中小型生化科技公司所組成。羅素2000指數系由NYSE、AMEX和NASDAQ前三千家大型上市公司中,資本額較小的兩千家所組成,因此是中小型股的指標。金融時報100指數,則是由英國證券交易所的前一百大上市公司所組成。
1994年,CBOE推出NASDAQ100指數期權(代碼NDX)。該指數的成份股是由NASDAQ中一百家非金融股的上市公司所組成。除此之外,CBOE也於同年10月推出類股指數(Sector Indices)期權,標的資產涵蓋許多重要產業。1994年CBOE推出墨西哥指數期權、日經300股價指數期權及以色列股價指數期權等產品,使投資者能夠規避海外新興市場的風險。
除此之外,CBOE於1997年6月5日獲得道瓊斯公司的授權,於同年10月6日推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權(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 DJIA,代碼DJX)、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指數期權(Dow Jones Transportation Average, DJTA,代碼DTX)和道瓊斯公共事業平均指數期權(Dow Jones Utility Average, DJUA,代碼DUX)的歐式期權。這也是CBOE自1983年推出指數期權以來,與全世界最重要的藍籌股指數結合的歷史性創舉。DJX於上市第一天,即 創下24,700張合約,是CBOE成立以來最成功的新上市產品,而且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里,DJX的成交合約已達到1,750,485張合約。
2000年8月,CBOE推出Mini NASDAQ-100指數期權(Mini-NDX,代碼MNX),其合約值為NASDAQ 100指數的十分之一。Mini NASDAQ-100 推出後,已迅速躍居CBOE交易的第三大指數期權,為相當成功的指數期權之一。
除上述種類指數外,CBOE也與高盛(Goldman Sachs)及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合作推出Goldman Sachs Technology 指數期權以及Morgan Stanley 指數期權。此外,CBOE也針對客戶需求編制有類股及國際股價指數。 1990 年,CBOE推出名為LEAPS(Long-Term Equity Anticipation Securities)的中長期個股及指數期權合約。LEAPS與一般期權一樣分為買權及賣權兩種,最大的不同就是LEAPS的合約期限最長可達3年,目的在鼓勵投資者以長期投資的目的持有個股。至2002年底止,目前共有450種股票及10種股價指數LE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