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股票被拍賣以後,股票會不會大漲呢
這得看誰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
1.小股東
如果是小股東,持有的份額不多,而且因為小股東自身的原因,使得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被拍賣,像這種情況是個人行為,對上市公司的股價而言影響不大!
但是如果是很一般的企業或個人拍得了此類股票,而且成交價遠低於二級市場的流通價,這會引起二級市場投資人的恐慌,股價會遭遇拋壓明顯!
本文系【投顧吳鵬】原創,上述內容僅做學習交流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特此聲明!如果您覺得內容有點道理,麻煩點個贊,關注一下唄,小編先行謝過!
⑵ 股價高,說明什麼
發行價和發行數量要符合國家規定,不是隨意的。上市公司都是找券商幫助發行。股價高低,對企業的高層是有影響的,特別是民營企業。市值高了,自己也就有了更多財富。
⑶ 股市委託價高於現價會以哪個價買入
按開盤價成交,例如你委託5.18元買入,但開盤價是4.66元,那麼你的成交價是4.67元。
市價訂單指提交訂單時以當時訂單簿中最優價格完成交易,其撮合順序將優於限價訂單,所以市價單的執行可能性大於限價訂單,也不像限價單那樣逆向選擇成本較高,如果投資者意願相當強,提交市價訂單是成交機會最高的訂單方式。
在純粹的訂單驅動市場中,市價訂單是可以保證成交的。相反,限價訂單則需要面臨無法成交的風險(Non-execution Risk)並且需要面臨逆向選擇問題。
證券市場的交易機制主要分為訂單驅動市場(Order-driven Market)和報價驅動市場(Quote-driven Market)兩種,而上海、深圳、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紐約、巴黎、多倫多等股票交易所都採用基於連續雙向拍賣交易機制的訂單驅動交易系統。
而在我國,2006年8月1日前,我國兩個交易所只能提交限價訂單。而8月1日後,兩個市場先後實行了訂單形式的創新,推出了幾種類型的市價訂單(對手方最優價格委託、本方最優價格委託、即時成交剩餘撤銷委託等)。
⑷ 股票股價的估值怎麼算怎樣算偏高
估算股價四法:
一、成熟市場的價格對照法。大家都感到迷惑,國內A股價格為何長期高於國外成熟市場同類股票的價格?這情況還能維持多久?主要原因在於:中國股市是供不應求的市場,商品的價格除了本身的價值之外,還有一個決定因素是供求關系,原來國內人們投資渠道狹窄、股票數量有限,致使新股以天價發行仍有人捧場,而經過這幾年的大幅擴容,證券品種、數量大大增加,且近期通過首發、增發、減持、配股、綠鞋等等手法變著法兒擴大發行量,股市供求狀況悄然改觀,已逐步演變成供過於求。此時股價向國際靠攏自然順理成章,目前馬鋼在香港相當於0.6元人民幣,A股則高達3元多;中國石化(相關,行情)在香港一塊錢,而目前在國內尚有3.7元……可見,與成熟市場一對照,這些「低價股」其實並不低,長期持有的風險一目瞭然。
二、凈資產倍率估演算法。衡量股票的價值人們多用市盈率的標准,但對虧損股來說,由於通行的市盈率標准無法衡量,成熟股市流行用凈資產倍率來衡量,對成長性一般的傳統類公司來說,其安全投資區一般為每股凈資產的1-2倍,例如,2001年中報銀廣夏(相關,行情)每股凈資產1.03元。也就是說,銀廣夏下跌的底線有可能低至1-2元,這樣一估算,你還敢在8.7元的位置搶反彈嗎?
三、根據法人股的交易價格估算。法人股與流通A股因為流通性不同,同一品種的成交價往往出現巨大差異。流通股因各種各樣的因素價值被大大高估,而法人股的成交價才真實地反映市場的資金成本與投資的預期收益,也就是說,判斷股票的價值,不妨以同一品種的法人股的交易價來大致估算一下A股的價值:如輕騎海葯(相關,行情)的法人股1998年被輕騎集團以2.54元的價格買走。三年後,法院拍賣,這批法人股的價格是0.32元。此時,其流通股仍接近9元,是法人股價格的近30倍!可見其中仍隱含著較大的泡沫。
四、「殼」的投機價值。不少股票凈資產是負數,投資者買的是債務權,照理說無任何投資價值,然而,徜若傳聞中的連虧三年直接上三板的政策變為現實,「殼」的投機價值將一落千丈。
⑸ 股票買價和賣價不一樣怎麼成交
我國股票的交易採用類似於「拍賣」的公開競價的方式。在委託交易的制度下,每個投資者j進行各自的報價,不同的報價在交易所的計算機系統中,進行撮合交易,從而成交。具體來看,撮合交易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
舉個例子。G股在某日10:40左右的買入申報如下表。
按照價格優先的原則,丁應當最先成交,乙最後成交,甲和丙的價格相同,但丙報價時間早,因此丙比甲先成交。因此成交順序應當為:丁→丙→甲→乙。
以上是買入的情況,但買賣是兩個人的事情,一頭熱不能解決問題。一般來講,只有買家的價格高於賣家時,賣家才願意出賣,交易才能達成。按照規定,當買家最高出價與買家出價相同,就以賣家出價成交;當買家報價高於賣家出的最低價,就以賣家最低價成交;如果買家出價的最高價高於賣家報出價時,就以買家出價成交。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多位賣家中,如果賣家最低願意出13.30,那麼就以13.30元成交;如果賣家最低願意出12.95,那麼就以12.96元成交;如果賣家願意出13.29,那麼就以13.30元成交。
⑹ 股票的價格為什麼會不斷的變化啦它的價格到底是怎麼計算的啊
影響股票漲跌的相關因素(如果從原理上來說的話):
股票價格的漲跌簡單來說,供求決定價格,買的人多價格就漲,賣的人多價格就跌。做成買賣不平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響股市的政策面、基本面、技術面、資金面、消息面等,是利空還是利多,升多了會有所調整,跌多了也會出現反彈,這是不變的規律。投資者的心態不穩也會助長下跌的,還有的是對上市公司發展預期是好是壞,也會造成股票價格的漲跌。 也有的是主力洗盤打壓下跌,就是主力莊家為了達到炒作股票的目的,在市場大幅震盪時,讓持有股票的散戶使其賣出股票,以便在低位大量買進,達到其手中擁有能夠決定該股票價格走勢的大量籌碼。直至所擁有股票數量足夠多時,再將股價向上拉升,從而獲取較高利潤。
(一)【後市將會有升值空間更大的潛力股的預測辦法】: 一是屬於短期的強勢股,有短期的熱點題材更好; 二是落後的大盤、超跌後有著強烈補漲要求的、底部縮量的個股; 三是成交量前日並沒有放大,股價在其底部蟄伏長期低迷的個股,這表明有投資機構在其底部默默吸籌,這意味著該股將會在其成交量放大的情況下,從而出現大漲; 四是關注當下買入意願踴躍,成交量將會大幅放大的個股; 五是該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尚好,而又是流通盤小、收益率高、動態市盈率低的個股; 六是在一般情況下,當KDJ、MACD、RSI等技術指標處在高位時,股價一般是同步處在反彈走高的高位,為賣出的時機;當這些技術指標處在低位時,股價一般是處在回調的低位,為買入的時機(這就為我們研判分析和預測推算,提供了可能)。 七是如果有可能和有機會,還可以撲捉白馬股和黑馬股的牛股,就會有很大的升幅和很不錯的收益。 八是由於要在股市中賺到錢,就必須撲捉市場中處在上升通道的強勢股,或者在股票回調到低位時,再做逢低的介入,然後在其後市的上漲和回升後,才能夠有所斬獲和獲利。(二)【還要區分開股票走勢當中的兩種基本技術形態】: 走勢圖中的上行通道,又稱作上升通道。處在上升通道的行情時,價格的日K線運行在一條整體趨勢向上的帶狀區域里,每一個波段的反彈高點將會高於前一個反彈高點,每一個波段的回調低點也將會高於前一個低點,這樣的走勢,也可以一般地被稱作震盪上行,這表明走勢較強;
走勢圖中的下行通道,又稱作下降通道。處在下降通道的行情時,價格的日K線運行在一條整體趨勢向下的帶狀區域里,而每一個回調的低點將會低於前一個低點,反抽的高點也將會同步地低於上一個反抽的高點。這樣的走勢,也可以一般地被稱作震盪走低,這表明走勢偏弱。
但是,在實際的情況上,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往往會、或者有可能會構成一個復合的結構,也就是在大的上升通道當中可能會包含了小的、階段性的下降通道,而在大的下降通道之中有可能包含著小的、階段性的上升通道。因此來說,對於這兩者不宜一概而論,或者去做簡單地對待。 上升通道在升幅很大了之後,趨勢將會轉弱,就將會進入下降通道,開始震盪走低;下降通道在跌幅很大了之後,就將會趨勢開始轉強,轉入重回升勢的上升通道震盪上行。 除此之外,還有橫向箱體的上軌和下軌。股指和股價處在箱體上軌時,就將會走弱回調;處在下軌時,就將會走強回升,或者反彈。 另外,如果股價處在反彈高位時,KDJ 指標一般來說也會同時處在高位,但是,在高位之下再經過整理蓄勢之後,不排除還會有更高的反彈高點;如果股價處在回調的低位,一般來說,這時的KDJ指標也將會處在低位,但是並不能排除還會有更低的低點。因此來說,研判股市走勢和個股走向,就必須結合政策面、消息面、基本面、資金面、資金面、均線系統、成交量,以及日K線這些形態一起來看,才會有更大的可靠性。
⑺ 股票價格為什麼有高有低,是什麼決定的那麼高價股票好還是低價股票好呢
股票說簡單就是買和賣,形象點打個比方這好比在一個菜市場買青菜豬肉,一群人每天都需要買入和賣出,而討價還價就是股票的交易價格。炒股說簡單點就是2個步驟:買和賣,但要做好這2個步驟,沒有一個所謂的大師或者專家敢說自己是包贏的,除非是內幕黑交易,但散戶怎麼可能獲得,所以就需要經驗累積和足夠的耐心。股票建議不要急於入市,可以去游俠股市或股神在線做下模擬炒股,先了解下基本東西,對入門學習、鍛煉實戰技巧很有幫助。
步驟1:選股,沒有絕對的好股,現在股票市場完全超出了自身價值的N倍,按理全屬於垃圾廢紙,投機代替了投資,所以沒必要去看什麼題材未來,只需要看你的股票是否套住了足夠多的人,然後你買進,你賺錢了,意味著別人把錢拿出來,追高我認為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很容易把自己套進去,站在低的位置等待成本高的位置的人去拉升,是一種穩中求勝的硬道理,比如力帆股份 華泰股份 中順潔柔 榮安地產等給你參考,都屬於前位套住許多人的低估值股。
步驟2:如果選擇高位賣出制定自己計劃贏利的目標,到了那位置,發現許多人都被套進來的時候,就賣了,沒有幾個人能在絕對的頂部逃跑,也沒有人能在絕對的底部買進,這對散戶來說不現實。
紙上談兵再好,都不如實盤操作來的快,建議你新手的話,先拿出1/4或者1/3,強迫自己在這個資金內先做一段時間內做盤,別受漲的誘惑也別受跌的干擾,就使用那麼多資金,經驗上去了,自然水到渠成。
另送你幾字真言,你如果能真正做到,你也是股神:1分運氣,2分技術,3分經驗,4分耐心,可見,真正炒股賺錢的,最關鍵的是耐心,這也是許多老大媽連股票軟體都不會用,但裡面的股票個個賺百分之幾百的原因。
⑻ 為什麼股票越多人買價越高
股價就和現實中的商品價格一樣的,當一個商品大家都需要時,而數量不多,價格自然要一直上漲,股價也一樣,大家都看好時,會爭相購買,要想購買到自然要不停的出高價,股價自然就上去了
⑼ 股票怎麼才能買到,是高於現價還低於現價還是等於現價,有什麼區別簡單講一下
股票行情軟體顯示的買一和賣一。賣一意思是有相應數量的股票想要按照賣一的價格賣出,而買一的價格就是有相應數量想要買入。
理論上說是這樣,當實時成交價為現價。但交易是面對全體的,當交易量密集時在電腦體現有時合並價出現。如買10手4元,而他人買1500手和1000手是4.01元時,在電腦體現為2510手,價是4.01元,但在自己的賬戶還是成交價4.00元。
如果想要直接買入成交,就要按照19.15的價格委託買入,如果想便宜一點買,就要排隊,比如委託買入價格為19.13,則必須等到19.14以及排在前面的19.13的買主都買到之後,而且還有人願意19.13或更低價委託賣出才能夠成交。
通常情況下,現價是指成交價,可能會是買一價,也可能是賣一價。想要快速成交就按照賣一價委託買入,正常的話直接就成交了。
剛剛看你說的情況是屬於特殊情況,新股發行上市通常最初幾個交易日都是漲停板。一般散戶是無法買到的,因為買一已經排了很長的隊伍,而且要賣出的人不多。等你輸入買一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很多的買單在你之前了,而想要賣的數量又少,所以能成交的就是排在前面的少數。
一定想要追,只能是問問你的券商是否支持24小時下單,如果支持,你可以每天收盤清算後,直接按照第二天的漲停價委託,碰運氣看看。但很多個板之後,再追上,就算買入,也會有較大風險了。
區別就在這一點:
1、一般以高於現價的價格買入,就會立即成交。
2、等於現價的價格買入,不一定能立即成交,有可能要等待。
3低於現價的價格買入,那麼等待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還不一定能買入。
(9)股份拍賣價格高於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原則詳細
價格優先原則
價格優先原則是指較高買進申報優先滿足於較低買進申報,較低賣出申報優先滿足於較高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和板牌競價時,除上述的的優先原則外,市價買賣優先滿足於限價買賣。
成交時間優先順序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按中介經紀人聽到的順序排列;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按計算機主機接受的時間順序排列;在板牌競價時,按中介經紀人看到的順序排列。在無法區分先後時,由中介經紀人組織抽簽決定。
成交的決定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在口頭唱報競價時,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的價位相同,即為成交。
在計算機終端申報競價時,除前項規定外,如買(賣)方的申報價格高(低)於賣(買)方的申報價格,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中間價位;如買賣雙方只有市價申報而無限價申報,採用當日最近一次成交價或當時顯示價格的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