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價為什麼會漲跌,它是什麼因素引起的 誰控制的
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盤環境的好壞、主力資金的進出、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等,都是一般原因(間接原因),都要通過價值和供求關系這兩個根本的法則來起作用。 下面就這些一般原因如何通過根本的兩個法則對股市產生作用的原理一一分述之。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變化一般只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則投資者信心增強,資金入場踴躍,影響供求關系的變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則影響投資者的信心減弱,資金就會流出股市,從而導致股市下跌。 當然,有時候政策面的變化,也會影響股票的價值。比如:2001年下半年國家公布國有股減持政策,不流通的國有股要通過減持變成能夠流通的流通股,這就導致原來的流通股的價值貶值,從而導致了股市的大跌。 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時候是通過供求關系來影響股市的漲跌,有時候是通過價值關系來影響股市。
2、大盤環境的好壞 個股組成板塊,板塊組成大盤。大盤是由個股和板塊組成的,個股和板塊的漲跌會影響大盤的漲跌。同樣,大盤的漲跌又會反過來作用於個股。 因為當大盤漲的時候,投資者入市的積極性比較高,市場的資金供應就比較充裕,從而使得個股的資金供應也相對充裕,從而推動個股上漲。當大盤跌的時候,則反之。 特別是在大盤見底或見頂,突然變盤的時候,大盤的漲跌對個股有很大的影響:當大盤見底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底上漲;當大盤見頂的時候,絕大部分個股都會見頂下跌。 在大盤下跌的時候買股票,虧錢的機率極大; 在大盤上漲的時候買股票,賺錢就容易很多了。 實踐也證明,在2001年6月份,大盤見到歷史大頂,之後一路下跌,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下跌了30%—50%。在這段時間,可以說,只要買股票,就會被套牢。很多投資者平均虧損在30%以上。 同樣,在大盤見底的時候,即使隨便買入一隻股票,都可以給你可觀的收益。例如,1995年5月19日的大底,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30%以上;2002年1月29日的大底,也是幾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漲了20%以上。 大盤變盤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的時候對於股票的漲跌影響很大,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到,當大盤沒有變盤,處於橫盤的狀態的時候,大盤的作用就顯得不怎麼明顯,也不怎麼重要了。 例如:2003年1月16日之後的幾個月的時間裡面,大盤大多時候處於橫盤趨勢,此時大盤對於個股的漲跌影響就不明顯,個股的漲跌主要受到其他因素,例如價值關系的影響、主力資金的運作等重要因素的影響。 這樣,2003年初,在大盤橫盤的情況下,所謂的「局部牛市」也就是因為幾個有價值的板塊被主力資金充分發掘而形成的。 總之,不能一味的強調大盤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視大盤的重要性。大盤在不同的時候,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樣,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3、主力資金的進出 主力資金對於一隻股票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主力資金的進出直接影響股票的供求關系,從而對股票產生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隻業績優良的股票,如果沒有主力資金的發掘和關照,也是「白搭」。 反而有些虧損的ST股票,由於主力資金的拉動,而出現連續上漲的態勢。 可見,主力資金的重要性。
4、個股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個股基本面的好壞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這只股票的價值。因此,個股的基本面是通過價值法則來影響股價的。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空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下跌。 當個股基本面出現重大的利好的時候,股價一般都會上漲。 當然,這都是一般的情況。特殊的情況,還有在高位的時候,莊家發出利好配合出貨,那樣股價就會下跌了。那個時候,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主力資金的流出,從而導致股價的下跌了。 因此,個股基本面的變化或者說個股的消息面對股價的具體影響,還必須結合技術面上個股處於的高低位置來仔細分析,以免上假消息的當。 高位出利好,要小心。高位出利空,也要小心。 低位出利好,可謹慎樂觀。低位出利空,也不一定是利空。
5、個股的歷史走勢的漲跌情況 江恩曾說過:「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因此,一隻股票的歷史走勢,對於股票將來的走勢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打個簡單的比方:個股經過前期一段時間(歷史走勢)的上漲,目前處於比較高的位置,此時,個股上漲的動力就會明顯減弱,風險就會逐漸增加。因此,這段時間的上漲(歷史走勢),對股票將來的走勢的影響就表現在風險的增加上面。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歷史走勢影響股票將來的例子,還遠遠沒有達到江恩的「人性不變,所以歷史繼續重演」的境界。 股市是有人控制買賣股票,從而形成的市場。股市的漲跌,都烙上了人性的痕跡。人性影響股市,而人性又是相對不變的。所以,股市的規律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會改變,所以歷史將在人性的影響下繼續重演。
6、個股所屬板塊整體的漲跌情況 大盤對於個股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樣,板塊的漲跌對於本版塊的個股也有相當的影響作用。 因為大盤上漲的時候,一般都有熱點板塊的支持。熱點板塊形成之後,就會在這個板塊中形成賺錢效應,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這個板塊。這樣,供求關系就發生了變化,資金的供大於求,於是這個板塊的股票就 比其他板塊的股票漲幅大的多。
㈡ 2005-2007年,中國股票市場暴漲暴跌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是瘋牛,非理性暴漲,泡沫太多,所以政府要用無形的手來打壓泡沫。現在的點位基本是政府比較認可的點位,所以再出現暴跌可能性不大,即便出現了政府也將出手,畢竟中國是政策市,政府始終管制著股票市場。
一、股市從998點以來上漲的回顧:
從2005年6月6日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第二波周期為8年以上的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其時間跨度之長,空間幅度之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從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2月16日,時間跨度是1年半左右,上漲幅度是200%。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這個幅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其性質我歸納為恢復性上漲,為什麼呢,我們可以仔細回顧一下1年半以來的市場情況。
第一階段:熊市完結,股市試探性緩慢反彈(2005年6月~2005年11月)。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熊市雖然已經完結,但是人們飽經摧殘的脆弱心理仍不願相信牛市已經到來,若有上漲,仍將其看作熊市中的反彈,一切都猶猶豫豫,小心翼翼,生怕驚動了沉睡的熊大哥。
只有極少數的先知勇敢的買入,因為這個時候的股票,太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遍地黃金啊,可能十年內都再沒同樣的機會了…....這個階段緩慢的上漲,快速的下跌,但是又跌不破前一個底部,磨啊磨啊,終於磨掉了那些不堅定的人,然後就到第二階段了…
第二階段:大夢初醒(2005年11月~2006年5月)
第二階段的特點是拉高成本,脫離估值太低不合理區域。這個階段沒什麼,就是明白事理的人越來越多,懷疑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知道機會來了,趕快搞一把再說,在第二階段行情的末端,就是2006年5月初,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瘋狂波,接下來就是較大的調整…
第三階段:崢嶸初現(2006年8月~2007年2月)
2006年5月~8月,經過對第二階段的徹底清洗,股指從2006年8月開始,進入到顯露崢嶸的歲月。從8月起,在大象股的強力拉升下,股指強勢進入主升浪,這個階段,牛是沒有回頭吃草的時間的,拉升再拉升,把人都搞瘋狂了。營業部門庭若市,新股民開戶一再創新高。這個階段,只要你買股票,隨便怎樣都賺錢,股指漲得象瘋狗樣,所以都叫瘋狗浪。但是,再怎麼強大的力量也不能使股指永遠上漲而不休息,牛始終會回頭吃草的。在2007年1月30日到2月6日這一段時間,牛低頭了,大盤6日內暴跌近500點。暴漲帶來的暴跌讓很多人消受不起,也給了投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一年半以來,大盤雖然經歷了幾個階段,但從大趨勢來講,股指在火狗年基本屬於單邊上漲,投資者多有斬獲。雖然股指已經上漲很高,但是趨勢沒有改變,股指的連創新高開拓了牛市的空間,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吸引了大量的增量資金,為下一階段行情的演變打下了基礎和鋪墊了條件。
二、2007年對於指數的不利的因素:
1)市盈率太高:現在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經從1年半以前的15倍左右上升到現在的接近40倍,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這個數據「現階段」是高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這樣下去是沒有出路的。我國是處於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又有高速發展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支持,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市盈率可以適當高估,可以讓人接受的長期平均市盈率波動值可以考慮在20倍到25倍(歐美港是15倍),最多也不能長期脫離30倍。所以,市盈率偏高是個問題。
2)短時間獲利盤太多:1年半時間股指從1000點到3000點,這個市場的資本回報率太高,基本是暴利。一般資金年回報率在15%就有很多人開心的不得了,現在這個市場的資金年回報率超過50%的比比皆是,不是很正常。歷史告訴我們,市場不會讓你這么舒服的賺錢的,市場肯定會用他自己的方式讓投資者抬高成本。
3)市場進入題材股階段:一般牛市的板塊炒作都大致的模式,剛開始是價值投資,然後擴散到炒作二線藍籌股,後來炒作有實質性題材的板塊,最後進入到炒作垃圾題材的階段。現在這個市場基本是進行到瘋狂炒作題材的階段,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先炒了再說。大致瀏覽一下個股,每個股票都基本上都經歷過了一段飆升段了,再漲的空間有多少呢。這些表明行情在逐漸在進入末期。
4)從波浪理論的角度來看,從2007年2月6日開始的上升段,很象某個稍大級別波段的5浪,5浪過後是什麼呢,是對應更大級別波段的調整浪。
5)從江恩的時間周期來測算,2007年春節過後3到5周,是及其危險的時間之窗,是大波動的主要時間周期和小波動的次要時間周期的重合點。如果這段時間沖高上漲的話,則更加危險,那表明時間周期點將落在空間的頂點,這個信號預示著下跌不可避免。
總的來看,大盤股指的上漲力量在逐漸減弱,上漲的時間在逐漸縮短,下跌的時間和空間在加大,下跌的推動結構一次比前一次強。上證指數可能在3100點到3500點之間,時間在春節後3~5周內見到2007年春節後的第一個高點,然後進行一個大級別的調整,調整的第一參照點是上次暴跌的低點2541點。
同時聲明一點,技術性調整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下次更好上漲。在技術性調整中,可以等待市盈率逐漸跟上股價上漲的幅度,對股價形成基本面的支撐。同時也為了抬高投資者的成本,消化獲利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以時間換空間。
三、加息改變不了大牛勢的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
加息對股市無疑是一個利空,對股市的確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本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不至於大到可以改變本輪大牛勢的格局。因此,基金長線投資者的操作思路沒有必要隨著加息而進行調整。
第四次加息:2005年3月17日:
央行決定住房貸款加息。這對絕大多數購房自住的市民來說,意味著支付房貸的負擔將增加5%至10%。滬綜指當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彈後,滬綜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點。
第五次加息:2006年4月28日:
2006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58%提高到5.85%。28日,滬指低開14點,最高1445,收盤 1440,漲23點,大漲1.66%。其後依然維持上漲勢頭,並在5月份展開了一波歷史上少見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點。
綜上所述,在前四次加息中,由於房地產等占的主導比較大,受影響也比較大,必然會對大盤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股市還沒有改革,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大市值還沒有引進。但現在除了市值發生變化外,關鍵是投資者已經逐漸適應了加息。從去年的加息看,股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加息不再是毒葯,而是催生股市健康發展的良葯。有些人並不理解加息的真正涵義以及用途,只會盲目跟風殺跌,其實大盤歷來暴跌的罪魁禍首很大程度都要歸咎於恐慌盤,所以,投資者的心態是關鍵。
四、扼殺瘋牛的終極殺手--中石油:
從宏觀角度講股票不是越漲越好的,而是估值合理的,各類股價符合上市公司的業績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部署,那就是最好的了;股票越漲越好那就會形成泡沫的,當泡沫大到一定程度就會破裂的,那是就難以收拾了;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房地產的泡沫破裂導致的,這是要整個國民經濟的命的事,所以絕對不會是股票越漲越好的情況;
如果各類股票的價格嚴重透支,到一定程度國家就會干預了,加稅加息限制銀行貸款,發行超級上市公司打壓,當股市形成瘋牛後有很多調控辦法都失效下,為了遏制這頭不馴的狂牛,07年10月政府命中石油「搬兵回朝」救駕,一個中國石油不愧為金牌第一殺手,一入場就把滬市大盤從6120點,一口氣趕到1650點,輕而易舉地就把狂熱的A股給按下去了;
總體來說,從宏觀、微觀、國內、國際、稅收改革和企業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因素看,明年中國股市繼續向好的基礎非常強勁,今年的儲蓄增長率首次下跌僅僅是開始,是大規模資金投入股市的開始。儲蓄如蓄水,投資如泄洪,從制度上開啟儲蓄資金自動流入證券市場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㈢ 股票漲跌一般會經歷哪幾個階段
1、低迷期。當市場經過長期或者大幅下跌後,人們虧損累累,悲觀氣氛籠罩市場,許多沒耐心的投資人紛紛認賠出局,成交清淡,各種利空預期充斥於大街小巷,輿論幾乎一致看空,市場岌岌可危,股票價格已跌無可跌是其主要特徵。
2、初升期。主要特點是對底部持懷疑態度,走勢呈不確定性,飄飄忽忽、升多跌少,高低點上移,成交量小幅增加,有部分股票呈強勢特徵,多數股票窄幅波動,徘徊不前,套牢者不願斬倉,拋出者不願進場,市場已小幅上升是主要特徵。
3、回襠期。市場經過築底盤升後,市場觀點出現分岐。多空對峙,市場被迫回頭確認底部,出現回襠走勢,成交量隨下跌而逐步減少,向下時出現強烈的惜售現象,先期轉強的股票開始領導其它同類股票轉強,空頭意識到市場已轉強停止拋售,轉持觀望態度,市場僅回到相對低位無法下行是此階段特徵。
4、主升期。強勢股已大幅上升,一漲再漲,成交量成倍增長,目前仍離回襠低點不遠,空頭亦回補,上升速度愈來愈快,向上缺口頻出,利好出現,市場做多激情出現,多數人已解套獲利,投資者均出現極高的獲利預期,輿論亦呈一邊倒態勢,群情激奮,市場升幅大、時間長,是此階段的技術特徵。
5、末升期。歷史上一階段大漲後,預期仍會延續前面的狀態,卻出現放量滯漲現象。此時多方仍占優勢,但拋售壓力無形增加,人們仍不願拋出,甚至仍在買進。股票上升時量開始減少,下跌時反而增加,多數人對此視而不見,暴跌之後再被拉起,大幅振盪,各種指標已出現背離。此時風險極大,有部分投資者淺套,但不願割肉離場,反而幻想解套出局,盛極一世,然其內質已虛,是此階段本質。
6、初跌期。前兩個過程是事物發展至極點,無以復加,市場已至高位,盡管多頭仍能控制局面,但事物內部機制已傾向於反方,市場潛移默化地由量變到質變,進入物極必反的過程中,已初露衰敗之相,無可奈何地向下運行,正所謂大勢已去。
7、主跌期。與主升期方向背道而馳,連續出現跳空向下的缺口,價跌量增,每日以最低點收市,利空頻出,通貨緊縮,違法違紀事件頻出。多數散戶已被套高位,無法斬倉,欲哭無淚。多殺多現象嚴重,反彈之力無足輕重,多方主力無影無蹤,自相踐踏,慘不忍睹。
8 反彈期。市場在超速下跌後,過低的指標在超賣區爬行,高位出局者不甘寂寞,用少量資金搏反彈,以消磨時光。逆向波出現,呈快速及小幅回升狀,時間短幅度小是主要特徵。主要出現在大幅下跌之後。
9、末跌期。市場空頭氣氛肆虐,九成人士看跌,但市場已不再大幅下跌,市場中門可羅鵲,交易清淡,滿目蒼穹,一派消亡之相。但此時卻是孕育生機之時,故盛則衰、衰則更生,實則虛、虛則實。雖窮途末路,但已至無可復加的程度,空方耗盡最後的氣息,希望之星隨之出現。
㈣ 股市漲跌的原理有什麼
本質上來看,股票就是一種「商品」它的價格多少取決於它的內在價值(標的公司價值)是多少,並且價格的變化也會浮動在它內在價值的周圍。
普通商品的價格波動規律就是股票的價格波動規律,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影響著它的價格波動。
就像市場上的豬肉一樣,當需要的豬肉越來越多,供給過少,需求過多,價格就會上升;當賣豬肉的多了,豬肉供大於求,豬肉價這個時候肯定就不會上升。
股票的價格波動表現為:10元/股的價格,50個人賣出,但市場上有100個買,那另外50個買不到的人就會以11元的價格買入,股價隨之上漲,相反就會下跌(由於篇幅問題,這里將交易進行簡化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買賣雙方的情緒,供求關系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其中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有3個,下面我們逐一進行講解。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送波福利,免費領取各行業的龍頭股詳細信息,涵蓋醫療、軍工、新能源能熱門產業,隨時可能被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是什麼導致了股票的漲跌?
1、政策
行業或產業的發展受國家政策引導,比如說新能源,我國很重視新能源開發,針對相關的企業、產業都展開了幫扶計劃,比如補貼、減稅等。
這樣的政策讓市場資金紛紛下場,並且還會大力挖掘相關行業的優秀企業或者已經上市的公司,相應的帶動股票的漲跌。
2、基本面
從長期的角度看,市場的走勢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場整體就向好,比如說疫情後我國經濟回暖,企業經營狀況也逐漸回暖,股市也會出現回彈的情況。
3、行業景氣度
這個比較關鍵,一般地,股票的漲跌常常受到行業景氣度的影響行業景氣度好,那這類行業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普遍上漲,比如上面說到的新能源。
為了讓大家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我特地掏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股市播報,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趨勢拐點等,點擊鏈接就能免費獲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股票漲了就一定要買嗎?
很多新手並不是了解股票很長時間,一看某支股票漲勢大好,馬上往裡投了幾萬塊,後來竟然一路下跌,被套的非常牢。其實股票的變化情況可以在短期內被人為所影響,只要有人持有足夠多的籌碼,一般來說占據市場流通盤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價。因此學姐建議剛接觸股票的新手,優先採用長期持有龍頭股進行價值投資的方法,防止在短線投資中出現嚴重虧損。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8-3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㈤ 股票價格漲跌的原理是啥呢
股票價格漲跌的根本原理是:供需關系,股票供給量大於需求量時股票價格下跌,反之下跌。
還有很多影響供需關系進而影響股價的因素有:
1、國家政策或者經濟形勢對公司是利好的。
2、莊家或則主力資金介入和撤出導致股價上漲和下跌。
3、上市公司的營業狀況良好。
股價的漲跌影響因素很復雜,也很難分析。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Stock Price)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價格分為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股票的理論價格不等於股票的市場價格,兩者甚至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論價格為預測股票市場價格的變動趨勢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也是股票市場價格形成的一個基礎性因素。
㈥ 股票價格漲跌是怎麼形成的
股票價格漲跌是怎麼形成的
1、經濟原因:國家的經濟狀況會引起股價的變動
2、政治原因:國家重要的政策變動也會導致股價發生波動;
3、企業自身原因:企業的經營狀_以及發展前景會影響企業的股價
4、行業原因:行業在經濟體系中的發展地位會影響股價
5、市場原因:股票市場中的各種無法預估的變化對股價的影響
6、心理原因:投資人因心理狀_的變化做出的行為,也會引起股價的變動。
以上就是股票價格漲跌的影響因素。
拓展資料:
一、影響股價的波動的根本原因,就是來自於資金的流動,大量資金的買入和賣出,就決定了股票的上漲和下跌。這也是為何股票常見的放量上漲和縮量下跌是正常情況,因為上漲時買入資金多,成交量自然會放大,下跌時買入資金少,成交量自然會菱縮。同時,股票市場的上漲和下跌,還會受到政策以及個股基本面的對應影響,如國家或機構放出對股市的利好信息,那麼股市就會上漲,同時還會帶動更多股票一同上漲。
二、影響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求關系,漲跌不由個人控制,而是由市場決定的。簡單來說,股票價格是市場中所有買方賣方共同博弈出來的結果。在股票投資的過程中,我們所看到股票軟體中跳來跳去的股價,其實就是每支股票最新的成交價格。
除了供求關系之外,還可能受到莊家人為操縱、周邊市場或宏觀形勢影響、公眾對發展趨勢的判斷、其他投資品種的收益高低、老百姓或機構手上閑置資金量規模等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三、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況下,股票漲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
㈦ 股票價錢的漲跌是怎樣形成的
股票是按照高買低賣,時間優先,價格優先的規則來進行買賣的。如你上述所示,如果沒有人比現價高買入或者比現價低賣出,那麼股票的價格就不會變動
㈧ 股價波動的原因是什麼呢
股票價格的漲跌,長期來說是由上市公司為股東創造的利潤決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影響供求關系的因素則包括人們對該公司的盈利預期、大戶的人為炒作、市場資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況下,股票漲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關系。在股票市場上,當股票供不應求時,其股票價格就可能上漲到價值以上;而當股票供過於求時,其股票價格就會下降到價值以下。同時,價格的變化會反過來調整和改變市場的供求關系,使得價格不斷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11-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㈨ 股票是根據什麼漲跌的
其實股票實際上就是一種「商品」,其價格也是由內在價值(標的公司價值)所決定的,而且它的價格無論怎樣變化都是圍繞之價值周圍的。
股票和普通商品一樣,它的價格波動,會受到市場上供給與需求的影響。
就像市場上的豬肉一樣,當需要的豬肉越來越多,市場上需要很多豬肉,但是供給的豬肉不足,豬肉價必然上升;當人們對豬肉的需求量達不到所賣豬肉的量,豬肉產量過剩,豬肉價這個時候肯定就不會上升。
從股票的角度講:10元/股的價格,50個人賣出,但市場上有100個買,那另外50個買不到的人就會以11元的價格買入,股價就因此上漲,相反就會導致下跌(由於篇幅問題,這里將交易進行簡化了)。
生活里,買賣雙方的情緒受到多方面影響,可能使供求關系變化,其中影響因素中的決定因素有3個,下文將一一講解。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送波福利,免費領取各行業的龍頭股詳細信息,涵蓋醫療、軍工、新能源能熱門產業,隨時可能被刪: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一、造成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哪些?
1、政策
產業和行業受國家政策的影響,比如說新能源,國家對於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十分重視,針對相關企業、產業都有相應的補助政策,比如補貼、減稅等。
這就使得大量資金流入,並且還會大力挖掘相關行業的優秀企業或者已經上市的公司,最後就會影響到股票的漲跌情況。
2、基本面
看長期的趨勢,市場的走勢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場整體就向好,比如說疫情後我國經濟回暖,企業盈利增加,這樣一來股市也變得景氣。
3、行業景氣度
這點很關鍵,一般來說,股票的漲勢基本與行業走勢正向相關,這類公司的股票價格普遍上漲的原因是行業景氣度好,比如上面說到的新能源。
為了讓大家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我特地掏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股市播報,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趨勢拐點等,點擊鏈接就能免費獲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二、股票漲了就一定要買嗎?
不少新手剛接觸股票,一看xx漲勢大好,馬上往裡投了幾萬塊,結果後來不斷下跌,都被套住了。其實股票的變化情況可以在短期內被人為所影響,只要有人持有足夠多的籌碼,一般來說占據市場流通盤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價。如果你是剛剛入門的股票小白,著重於挑選龍頭股長期持有進行價值投入,防止在短線投資中出現嚴重虧損。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