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601318中國平安股票2018年1月11日的股價是多少
2018年1月11日,中國平安收盤於68.98元,當日漲幅1.37%。
Ⅱ 中國股市幾次大牛市時間
中國牛市歷史時間點為:
第一輪牛市:1990年12月19日到1992年5月26日;
第二輪牛市:1992年11月17日到1993年2月16日;
第三輪牛市:1994年7月29日到1994年9月13日;
第四輪牛市:1996年1月19日到1997年5月12日;
第五輪牛市:1999年5月19日到2001年6月14日;
第六輪牛市:2005年6月6日到2007年10月16日;
第七輪牛市:2008年10月29日到2009年8月4日;
第八輪牛市:2014年7月22日到2015年6月12日。
(2)2018年第一天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什麼是牛市:
牛市是股票市場的一種現象,一般把股價長期保持上漲勢頭的股票稱為牛市(也稱為多頭),牛市時股票位於均線上方,並且短期均線和長期均線自上而下排列,牛市時市場熱情和參與度較高,賺錢效應也比較好,股票是普漲的狀態。
牛市相反的是熊市,一般把股價長期呈下跌趨勢的股票稱為熊市(也稱為空頭),熊市時股票位於均線下方,並且長期均線和短期均線自上而下排列,熊市時市場熱情和參與度較低,賺錢效應比較差,股票是普跌的狀態。
還有一種股票現象為結構化行情,結構化行情一般沒有上漲主線,板塊進行輪動,比如今天醫葯行業上漲,明天就輪到了消費行業上漲,結構化行情賺錢比較困難。
熊市牛市怎麼判斷:
判斷牛市和熊市是否來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查看:
1、看指數的250日均線,250日均線俗稱「牛熊分界線」,若250日均線在上升通道,並且月k沿月線圖的5日、10日、20日均線攀升,即牛市開啟,反之為熊市。
2、牛市來臨前,股價跌出了政策底、估值底和市場底,如:2007年和2015年牛市行情。熊市來臨前,指數可能在相對高點,隨後轉入下降通道,如:2018年熊市行情。
3、牛市來臨,券商先行。券商是經紀商,牛市來臨,投資者都要通過券商才能交易,所以利好券商股,並且券商股上漲的時間長;
4、牛市即普漲,所以牛市是全面性的,無論是大盤股還是小盤股都能有機會,如果上漲的時候大盤股和小盤股分化,則不叫做牛市,而熊市特點是全面下跌。
5、牛市股票輪動上漲,而熊市幾乎不會有上漲的股票。
6、牛市慢漲急跌,熊市急漲陰跌。
Ⅲ 新股上市首日不漲不跌怎麼回事呢
請仔細看:上市當天股價不設漲跌限制,最多能漲百分之四十四。
一、滬深主板,即60開頭的股票和00開頭的股票,有效橡肢申報價格不得高於發行價的144%且不得低於發行價格的64%。簡單說就是最高漲幅不超過44%,最大跌幅不超過36%。根據上交所的規定,新股上市第一天的漲最高漲幅為發行價44%。盤中價格首次漲跌幅達到10%的時候,出現臨時停牌30分鍾,首次漲跌幅達到20%的時候,停牌到當日的下午2點55分,復盤最高漲幅為44%;而上交所的股票可以開盤就上漲到44%。比如某隻股票開盤價為10元,那麼只有在盤中成交價第一次達到11元或9元時才會停牌1個小時,復牌後若成交價再次達到了11元或9元,此時
該股票就不會被再次停牌處理。
二、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置漲跌幅限制,所以具體能漲多少要看當天的情況,雖然不設置漲跌幅限制,但是設有臨停弊讓制度:即當日盤中股價較開盤價首次上漲和下跌達到30%臨時停牌10分鍾;停牌後股價較開森如握盤價上漲至60%時,再次停牌10分鍾;復牌後漲跌幅就不受限制了。
拓展資料: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第3.3.14條規定,「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股票上市首日不實行價格漲跌幅限制:(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的;(二)增發股檔喚票上市的;(三)暫停上市後恢復上市的;(四)本所或證監會認定的其他情形」。
新股上市購買:1、如果新股在上市的第一天沒有開板,說明股票有潛力容易盈利,股民可以在觀察場內的籌碼拋售情行卜凱況後,以股票發行價的1.2倍或者1.44倍購買;
2、如果新股在上市的第一天立馬開板此慶了,說明股票拋壓大容易虧損,股民則需要慎重地考慮與觀察股票情況,推測股票以後的行情,確認無誤後再以發行價格購買股票。
但是有關注股票市場的都知道,這些年來,新股上市上市的第一天,基本上都是會封漲停,不過對於這類封漲停的新股,一般的散戶都是買不進去的。而且只有是那種上市第一天不封漲停,散戶才可以買進。
Ⅳ 18年股市幾乎從年初跌到年尾,平均每支股票都跌了多少,跌幅最大的有哪些
截至目前,A股市場已基本上完成了全年的市場行情,但2018年A股市場整體上處於跌跌不休的狀態,而滬深股市的累計跌幅已經達到了2、30%的水平,從全年市場的表現分析,跌幅最大的,多屬於中小市值股票,而大盤股、ETF等,雖然累計跌幅不大,但今年以來並非屬於抗跌品種,保值效果非常遜色。因此,就今年而言,股票投資並非首要選擇,平均跌幅少於20%的水平,恐怕也是屬於同期市場的強勢股、抗跌股。普遍而言,今年普遍上市公司的下跌空間在40%以上,今年也是股票市場投資風險集中釋放的年份。
Ⅳ 2018年1月銀行股為什麼暴漲
2018年1月銀行股為什麼暴漲
大象起舞、王者歸來、急先鋒……進入2018年,銀行股頻頻集體爆發。數據顯示,銀行股1月初至1月24日上漲15 7%。本輪銀行股行情主要
「大象起舞」、「王者歸來」、「急先鋒」……進入2018年,銀行股頻頻集體爆發。
數據顯示,銀行股1月初至1月24日上漲15.7%。
「本輪銀行股行情主要原因在於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徐承遠分析指出,首先,近期公布的2017年經濟數據略超預期,GDP增速近7年首次反彈,商業銀行外部經營環境改善趨勢進一步明確。其次,受益於凈息差觸底反彈開始走闊,商業銀行利潤增速回升,盈利能力增強。
更具標志意義的則是,1月23日,工行股價開盤後持續走高,漲幅達4.46%,創歷史新高,總市值達2.67萬億元,超過摩根大通的3967億美元(約合2.54萬億元人民幣),再次成為宇宙第一大行。
與此同時,本報記者梳理發現,2017年,大多數上市銀行的盈利、資產質量均慶耐處於向好的狀態。
據統計,截至1月25日,已有12家A股上市銀行發布2017年業績快報。其中,南京、常熟等8家銀行去年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現兩位數增長;而在不良貸款率方面,除浦發銀行略升之外,剩下11家銀行均呈下降的態勢。
「預計2018年行業整體凈利潤增速有望達到9%。」天風證券研究員廖志明稱,其中四大行受益於資產質量持續改善和息差上行帶動,預計盈利增速提升至近10%,中小行亦較2017年有所上升,預計股份行盈利增速7%左右。
此外,中信建投證券報告亦認為,從目前估值來看,銀行股估值仍然較低,在經濟溫和復甦的背景下,仍念拆有較大的上漲空間。
盈利、資產質量雙雙向好
新年以來,一直默默無聞的銀行股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以1月23日為例,A股銀行股集體起舞。截至收盤,吳江銀行封漲停,建設銀行大漲8.28%,光大銀行上漲7.14%,仔差棗中國銀行漲6.36%,常熟銀行、寧波銀行等漲幅也都在4%。
「宏觀經濟形勢的向好,為金融去杠桿提供了良好的時間窗口,是銀行基本面最有力的保障。」太平洋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董春曉認為,企業盈利改善,資產負債表修復,伴隨著去杠桿的政策,將進一步降低行業整體不良生成壓力,改善銀行凈息差水平。
徐承遠也在接受采訪時分析指出,銀行屬於明顯順周期行業,2012年以來宏觀經濟增速快速下行導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一路攀升,商業銀行
Ⅵ 2018年大盤最高多少,最低多少
2018年大盤最高點3587.03,最低點2449.20。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3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Ⅶ 新上市的股票第一天的漲幅是多少
2015新股上市交易的首日:
集合競價不超過發行價的120%,開盤後連續競價階段,漲幅達到開盤價10%停牌30分鍾。全天集合競價的最高價不超過發行價的144%。
前些年申購(俗稱「打新股」)新上市的股票是一個熱點,因為當時中上了新股就如「白撿」了一筆財,新股首日上市均有近100%左右的漲幅。近兩年,「打新股」熱度下降,甚至出現了新股上市首日跌破發行價的現象。這也使得「估價機構」重新按照市場價值規律來為新股定價,使之更趨合理。但是,目前新股一上市就連續幾個漲停板,使得打新股熱度出現上升。
1、當大盤處於下跌的末端,進入築底階段時,市場人氣低迷,新股開盤價較低,一般在50%以下,甚至一些股票接近發行價,此時是最佳的買入時期,一旦大盤反彈,該類股票會領漲。如2003年1月6日上市的中信證券,處在大盤築底階段,其開盤價5.5元,當日報收5元,比發行價上漲10%,隨後在大盤反彈時,該股成為領頭羊。
2、當大盤處在上升階段:此時新股為平開高走,投資者可積極參與炒作。
3、當大盤處在上漲末端,市場人氣高漲,新股開盤價位很高,有的達到200%以上,一步到位,此時新股風險最大,一旦大盤從高位下跌,該類股票跌幅最大。如2004年2月19日上市的國通管業開盤當天達20.98元比發行價高200%,隨後在這次大盤下跌時,該股跌幅達40%。
4、當大盤處於下跌階段時,新股為平開低走,參與者獲利機會極小,不要參與。只有等到大盤進入下跌末端,築底時,那時才是真正的買點。此時大盤還沒有調整結束,要等待其進入最後一跌時,那時很多新股會開在20%左右,再買入即會有高於大盤的收益。
Ⅷ A股5178點六周年,您經歷過這些行情嗎炒股賺到錢了嗎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很快,距離上一輪牛市5178點已經過去六年時間了,回想六年前的股災彷彿是在昨天發生的,記憶猶新啊!
六年前A股提出要「去杠桿資金」和「去估值」結果引發A股市場兩大悲劇行情,去杠桿資金引發A股爆發股災,出現千股跌停、兩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上演天地板、以及最短暫的熔斷機制等等,一系列的事件都是發生在上一輪股災。
A股出現股災3.0版後,超大資金並沒有善罷甘休,後面五年多的時間走出「去估值」的行情,迎來2016年~2018年兩年假慢牛,結果走出奇葩行情,股票買在2600點套在3500點,牛頭熊身,買的假股票等等。
其二,抱團股市值貢獻,過去六年時間A股總共有398隻股票創5178點新高,其中有漲十幾倍,漲幾倍的股票不少。最典型就是茅台,市值從萬億漲到最高漲三多億,還有其他白酒股市值貢獻,白酒股市值水漲船高才是A股市值增加的最大貢獻者。
所以從以上這兩點分析得知,A股市值增長完全是靠新股上市和抱團股暴漲等貢獻的,並不是由於大部分股票股價漲了,股民投資者資產增長貢獻的。
最後從這里說明兩點,A股市場就是名副其實的融資市場,同時也是投機市場,更是一個圈錢市場,大家是否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