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雷網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買期權賣股票 2025-05-15 04:04:54
304股票行情 2025-05-15 03:58:46
股票買1買2與賣1不同 2025-05-15 03:56:30

雷網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3-06-07 18:47:59

A. 股票價格指數的股指

《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的全稱是倫敦《金融時報》工商業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是由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發表的。該股票價格指數包括著在英國工商業中挑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30家公開掛牌的普通股股票。它以1935年7月1日作為基期,其基點為100點。該股票價格指數以能夠及時顯示倫敦股票市場情況而聞名於世。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這是由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它起自1966年6月,先是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後來改為混合指數,包括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500家公司的1570種股票。具體計算方法是將這些股票按價格高低分開排列,分別計算工業股票、金融業股票、公用事業股票、運輸業股票的價格指數,最大和最廣泛的是工業股票價格指數,由1093種股票組成;金融業股票價格指數包括投資公司、儲蓄貸款協會、分期付款融資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不動產公司的223種股票;運輸業股票價格指數包括鐵路、航空、畢敬罩輪船、汽車等公司的65種股票;公用事業股票價格指數則有電話電報公司、煤氣公司、電力公司和郵電公司的189種股票。
紐約股票價格指數是以1965年12月31日確定的50點為基數,採用的是綜合指數形式。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半個小時公布一次指數的變動情況。雖然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股票價格指數的時間不長,因它可以全面及時地反映其股票市場活動的綜合狀況,較為受投資者歡迎。 系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制並公布的反映日本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稿冊的股票價格平均數。該指數從1950年9月開始編制。
最初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225家公司的股票算出修正平均股價,當時稱為東證修正平均股價。1975年5月1日,日本經濟新聞社向道·瓊斯公司買進商標,採用美國道·瓊斯公司的修正法計算,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改稱日經道·瓊斯平均股價。1985年5月1日在合同期滿10年時,經兩家商議,將名稱改為日經平均股價。
按計算對象的采樣數目不同,該指數分為兩種,一種是日經225種平均股價。其所選樣本均為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股票,樣本選定後原則上不再更改。1981年定位製造業150家,建築業10家、水產業3家、礦業3家、商業12家、路運及海運14家、金融保險業15家、不動產業3家、倉庫業、電力和煤氣4家、服務業5家。由於日經225種平均股價從1950年一直延續下來,因而其連續性及可比性較好,成為考察和分析日本股票市場長手鬧期演變及動態的最常用和最可靠指標。該指數的另一種是日經500種平均股價。這是從1982年1月4日起開始編制的。由於其采樣包括有500種股票,其代表性就相對更為廣泛,但它的樣本是不固定的,每年4月份要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市價總值等因素對樣本進行更換。 香港恆生指數是香港股票市場上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股票價格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於1969年11月24日開始發表。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包括從香港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挑選出來的33家有代表性且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分為四大類--4種金融業股票、6種公用事業股票、 9種地產業股票和14種其他工商業(包括航空和酒店)股票。
這些股票佔香港股票市值的63.8%,因該股票指數涉及到香港的各個行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是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香港股市運行正常,成交值均勻,可反映整個香港股市的基本情況,基點確定為100點。其計算方法是將33種股票按每天的收盤價乘以各自的發行股數為計算日的市值,再與基期的市值相比較,乘以100就得出當天的股票價格指數。
由於恆生股票價格指數所選擇的基期適當,因此,不論股票市場狂升或猛跌,還是處於正常交易水平,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基本上能反映整個股市的活動情況。
自1969年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發表以來,已經過多次調整。由於1980年8月香港當局通過立法,將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和九龍證券所合並為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在當前的香港股票市場上,只有恆生股票價格指數與新產生的香港指數並存,香港的其他股票價格指數均不復存在。 1.上證股票指數
系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始發布。該股票指數的樣本為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掛牌的第二天納入股票指數的計算范圍。
該股票指數的權數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與總股本並不一致,所以總股本較大的股票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較大,上證指數常常就成為機構大戶造市的工具,使股票指數的走勢與大部分股票的漲跌相背離。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指數的發布幾乎是和股票行情的變化相同步的,它是我國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
2.深證綜合股票指數
系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1991年4月3日為基期。該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基本與上證指數相同,其樣本為所有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權數為股票的總股本。由於以所有掛牌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其代表代表性非常廣泛,且它與深圳股市的行情同步發布,它是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深圳股市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在前些年,由於深圳證券所的股票交投不如上海證交所那麼活躍,深圳證券交易所現已改變了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採用成份股指數,其中只有40隻股票入選並於1995年5月開始發布。
現深圳證券交易所並存著兩個股票指數,一個是老指數深圳綜合指數,一個是當前的成份股指數,但從當前幾年來的運行勢態來看,兩個指數間的區別並不是特別明顯。 1.上證180指數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對外發布的上證180(行情 資訊)指數,是用以取代原來的上證30指數。新編制的上證180指數的樣本數量擴大到180家,入選的個股均是一些規模大、流動性好、行業代表性強的股票。該指數不僅在編制方法的科學性、成分選擇的代表性和成分的公開性上有所突破,同時也恢復和提升了成分指數的市場代表性,從而能更全面地反映股價的走勢。統計表明,上證180指數的流通市值佔到滬市流通市值的50%,成交金額佔比也達到47%。它的推出,將有利於推出指數化投資,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並促進市場對「藍籌股」的關注。
2.滬深300指數
滬深300指數是由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選取300隻A股作為樣本編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數。
滬深300指數樣本覆蓋了滬深市場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場代表性。滬深300指數是滬深證券交易所第一次聯合發布的反映A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它的推出,豐富了市場現有的指數體系,增加了一項用於觀察市場走勢的指標,有利於投資者全面把握市場運行狀況,也進一步為指數投資產品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3.央視50指數
央視50指數是首隻由權威媒體發布,在A股市場上市的市場指數,它集合了創新、成長、回報、治理、社會責任五個核心維度,對上市公司持續發展和投資者價值投資理念具有引導意義。
央視財經50指數由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聯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等五所高校的專業院系,以及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等機構,共同編制而成。樣本股評價體系,由創新、成長、回報、治理、社會責任五個維度構成。從A股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篩選出50家優質公司構成樣本股,入選公司在財務透明、盈利優良、治理完善,以及回報股東、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表現突出,其中滬市主板26隻,深市主板11隻,中小板10隻,創業板3隻,共覆蓋9個大類行業,17個分類行業。
2011年8月21日,在2011CCTV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央視財經50指數首批樣本股面世。
2012年6月6日,央視財經50指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發布,指數簡稱央視50,代碼399550,指數掛牌當日開盤點位是3402.72點。
4.騰安價值100指數
騰安價值100指數,是由騰訊財經與濟安金信共同發布的指數,亦是中國第一隻由互聯網媒體發布的A股市場指數。指數基日為2013年5月18日,基點為1000點。該指數以投資價值為導向,旨在挖掘A股市場中的價值窪地。
騰安價值100指數的核心技術源於國家863項目——「證券行業風險識別、監控與防範技術支持系統」,以風險防範和尋找價值窪地為首要任務,為投資者篩選具有發展潛力的「黑馬」和規避投資「地雷」。
除了利用技術避險的方式外,騰安價值100還組建了高規格的指數評審委員會,每一位專家獨立甄別,採取一票否決制,否決原因簽字備案。嚴格依據投資價值之排序進行增補工作,直至最終確定100 家上市公司作為成份股。
按照數據模型模擬測算,在沒有專家遴選的情況下,自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騰安價值100領先上證指數61個百分點。

B. 股票賣出是按當時的價格,還是按收盤的價格

一、按照實時價格成交。
股票賣出價格取決於股票賣出的時間。一般情況下,證券交易是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成交的,價格優先是指對同一隻股票進行買賣時,較高價格的買入優先於較低價格的買入,較低價格的賣出優先於較高價格的賣出。股票賣出是按照實時價格成交的,只有在交易日收盤集合競價時間段的交易是按照收盤價格成交的。
二、
股票賣出的條件有三個:

第一:賺錢的時候,什麼時候賣出都是正確的;

第二:形成下跌趨勢的時候,一定要賣出;

第三:股票放出天量之時,就是必須賣出之時;

第四:股票出現重大問題的,存在退市風險的。
(1)股票賺錢之時

炒股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而當買到股票賺錢之時,說明買對了股票;但股票上漲有盈利的時候,什麼時候賣出都是正確的。

不管股票在什麼位置,什麼價格,什麼階段,什麼樣的股票等等,只要你買入的股票都是賺錢的,啥時候賣出都是正確的,這是炒股的賣出股票的宗旨。

(2)股票完全是下跌趨勢

A股是做多賺錢,不能做空賺錢(融資融券除外),所以我們可以根據這個規定,炒股想要賺錢一定要選擇持有上漲趨勢的股票,持有上漲趨勢的股票,遠離下跌趨勢個股。

因為但股票出現下跌趨勢之時,在這個時候不賣出股票,還一直持股不動的話,最終只會越來越套,面對這種股票一定要及時賣出,及時調倉換股選擇上漲趨勢的股票。(3)股票放出天量之時賣出

也許還有很多散戶根本不會看股票是否天量,什麼是地量,什麼是天量根本弄不明白,我在這里告訴大家,想要判斷股票是否天量,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但股票底部時候,看看成交量是多少,然後天量一般是在地量的15倍~20倍之間。

如果超過20倍的成交量,股性非常活躍,股票換手率也是非常高了,在這個時候就要謹防主力出貨了,為了安全期間,這種天量個股一定要及時賣出,不能在高位站崗。

(4)股票出現重大問題

遇到這種問題股及時賣出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踩雷,炒股最可怕的就是踩雷,碰到雷股將會讓自己產生重大損失,這類股票堅決賣出,絕對不留戀。

比如某股票存在退市風險,存在財務造假,以及其他重大違規行為,將會被重大處罰,或者面臨退市風險,這類股票一定要遠離。

根據股票市場,以及實盤操作經驗總結了當股票出現以上四種情況之時,這類股票就是一定要賣出,形成賣出股票的最低底線,現在總結分享出來給大家參考。

C. 雷坑終結者:兩千億帝國的倒下,德隆系風險案例(上)

無財作力,少有鬥智,既饒爭時。解讀 財經 熱點,探尋理財良方。亂花漸欲迷人眼,財富管理,我們從知雷、識雷、防雷和排雷開始。

大家好,歡迎回到清禾講堂,我是大偉。理財可以學習,我們相信自己,要努力,不著急,一起做有知識、有思考、有溫度的財富管理達人!

讀過武俠小說的朋友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故事。資本市場也從來不缺人,也不缺故事。這節課我們就給大家講講中國證券史上著名的德隆系事件。

所謂的德隆系事件是指2004年4月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的德隆集團,由於唐萬新及其兄弟等人通過金新信託等金融機構變相的吸收存款操縱股價,以及產融結合的這種方式不斷的進行護盤,也就是在股票價格下跌的時候,拿出資金來維持股價,最後導致風險不斷的積累,最終金新信託發生擠兌,法人股全部被質押,德隆系的股票流通市值從206.8億的高位下降到了50億元,這個事件造成了德隆集團的轟然倒下。那麼給背後的投資者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不管是相關股票的股民,還是說購買了當時相關的信託、銀行理財的理財者,都損失慘重。

詳細講述德隆系事件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幾個事件當中的關鍵詞:

一是德隆集團,這個曾經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旗下擁有177家子孫公司和19家金融機構,當初被人們稱為"股市第一庄",控制的資產總共超過了1200億,但是德隆的股票於2004年4月崩盤;

二是唐萬新,德隆的創始人,2002年福布斯中國大陸100強富豪排名的第27名,因為涉嫌變相吸收公眾存款和操縱證券市場的價格非法獲利,2004年被警方逮捕;

三是金新信託,當時最活躍的信託公司,信託公司是一類非常特殊的金融機構,它呢當時是德隆集團炒作股票的主要資金來源和渠道,曾在1997年-2004年7年的時間總共非法吸收了公眾存款201億元;

第四是"老三股",老三股是指德隆集團旗下的新疆屯河、沈陽合金和湘火炬這三隻股票,通過炒高他們的股價,然後拿著股票去質押再融資,維持上市公司的業績,類似的這樣一種滾雪球的方式來進行擴張;

第五個關鍵點叫產融結合,產融結合一般是大型的產業集團他們通過參股或者是控股金融機構,開展全牌照的金融業務,以實現服務主業、滿足內部的這種金融需求的、創造價值的為目的一種方式。

下面,我們給大家詳細的講解德隆系事件的始末。

德隆系的崛起。這個故事開始於1986年,唐萬新他拿著400塊錢當時在烏魯木齊市創辦了一家名為"朋友公司"的彩印店,這個彩印店一年就賺了100萬。1992年,唐萬新和兄弟等人注冊成立了新疆德隆實業公司,當年股市非常瘋狂,唐萬新利用了群眾的力量,請民工去深圳去排隊買這個認股權證,轉手賣錢一夜暴富,1993年3月他賺到了5000萬元。經過這兩件事情,唐萬新發現資本市場是快速積累財富的寶地,具有巨大的魅力。

到了1994年的時候,德隆通過國債回購業務,先後從海南華銀信託投資公司、中國農村發展信託投資公司總共融得了3億元。1996年的時候,它先後控股了新疆屯河、沈陽合金和湘火炬這三家上市公司,進而構成了德隆系的"老三股"。收購上市公司的目標實際就是坐莊,通過大量的吸入流通股來拉升股價,再進行質押融資——股價越高,他獲取的這種融資就會越多,然後再利用這些資金去維持上市公司的業績,如此反反復復,通過長期的運作,德隆老三股的股價,最終上漲的幅度全部超過了1000%,超過10倍的幅度。但也是這樣的瘋狂的二級市場的炒作將德隆拉入了這個資金短缺的深淵,從2000年開始,德隆後來統計,每個月它的所謂的護盤的成本大約要800萬人民幣左右,一年1個億左右。

由於護盤成本過高,為了融資更多,融得更多的資金,2001年德隆開始大張旗鼓地扯出了所謂的金融整合的旗幟,著手組建金融控股公司,開始產融混合經營這種方式來嘗試,借著產業整合進入了金融領域,實現產融的結合。德隆通過控股新疆金融租賃、金新信託,再藉助新疆金融租賃和金新信託給他輸血,布局整個金融產業。控制了比如說當時的伊斯蘭信託、中富證券等等這些金融機構,總共最後融到了250億以上的資金。當然了,多數實際是以各類的委託理財的業務來操作的,德隆在當時長期開出的年化利息呢高達12%~22%之間,而在那個時候啊,銀行的定期存款利息只有2%左右,基礎的貸款利息也比較低,也只有5%~6%左右。

德隆一手並購金融機構,一手又大舉的進行產業投資,那麼兩者進行產業融合,所謂的這樣的模式。2002年,德隆先後宣布投資農村超市和重型 汽車 業、 旅遊 業以及畜牧業,開始了它的迅速的擴張。

受到2000年底"中科系"的股票事件,和2001年4月份"郎咸平炮轟德隆"的影響,德隆系的股票開始波動,旗下它的重要的融資平台——金新信託進而也發生了理財產品擠兌的風波,一度出現了高達41億元的沒有兌付的缺口。在那個時候,其實德隆它陷入了資金危機,從金新信託發生第一次擠兌風波以來,德隆系的金融機構每天都有到期無法兌付的資金,投資者們上門進行遊行並且有的以自殺相威脅,甚至砸搶相關的營業部等各種各樣的鬧劇。當時為了應對這種危機,兌付風波之後,德隆系大舉的並購金融機構,從起初的2家發展到最高峰的時候27家,甚至當中包含了6家城市商業銀行,從現在的視角來回顧,簡直不可思議。

一直到了2003年10月前後,我們國家當時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國家的信貸政策收緊,宏觀的行業調整,進而波及到了整個德隆所在的大部分的行業,德隆面臨著更加巨大的資金壓力。12月份,唐萬新將他手中湘火炬的1億個法人股質押給了銀行,然後在後來的半年之內,德隆手中的所有的上市公司的法人股全部被質押。這個質押的意思,實際和抵押類似,房子抵押做貸款,股票我們把它稱為質押做貸款。2004年3月之後,《商務周刊》這家媒體為代表的,還有在很多的門戶網站等等都發布了相關名為《德隆資金鏈緊綳》、《德隆為何如此脆弱?》等等相關的文章,很煽情,點燃了有史以來中國最大的一次針對德隆的負面評論,實際這個,無疑加劇了德隆當時危險的爆發。2004年的4月13日,當時的合金投資率先跌停,接著"老三股"全線下挫,數周之內,"德隆系"的股票的流通市值從206.8億下降到了50億元。

媒體的負面報道以及股價的暴跌,實際直接導致了相關金融機構拚命地去擠兌德隆,雪上加霜,比如原來沒有到期的貸款,就有的金融機構讓德隆提前還款,大象一樣的德隆終於轟然一聲的徹底倒下。政府最後決定授權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全權託管了德隆的所有的債權債務的事宜。2004年的時候,12月14號,檢察院最終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罪名,逮捕了唐萬新,後來唐萬新被指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操縱證券市場的價格罪,最後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

這就是整個轟轟烈烈的德隆系的事件,其中的利益糾葛非常復雜,很多真實的情況可能我們永遠也沒有辦法重新浮現在老百姓的面前。這里,我們希望大家能夠盡量通過我們的講解來還原一個真實的、客觀的德隆系的事件。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德隆系事件中到底存在著哪些風險?到底有哪些雷坑?其實作為我們普通的投資者,首先我們要需要思考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一個擁有177家子孫公司和19家金融機構的如此巨型的一個企業集團,說倒下就倒下了?就像嬰兒一樣在寒風當中居然弱不禁風。

我們可以發現,德隆系通過利用多家金融機構的這種控制和關聯交易不斷的來獲取資金,這樣做的一個隱藏著的風險有哪些呢?

第一個就是杠桿過高所導致的市場風險。首先一個主要風險是德隆它作為一個企業,一個產業,實體企業,它對外部的這種資金的依賴程度太大了,杠桿率太高了。

第二點是德隆它自己"自融"導致的道德風險, 自己給自己融資。德隆通過特定的股權結構設計進行"自融",不僅存在著巨大的市場風險,還存在著不可忽略的這種道德風險,也就是說德隆在資本面前很容易迷失方向,過度依賴於資本融資卻忽略了它本身自己的實業的技術發展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在短短十幾年,德隆通過並購打造了漫長無比的產業鏈,據說,開始的時候說要打造全國5個產業鏈,要壟斷、整合全中國的5個產業鏈,這事可想而知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一直在金融業和實業當中進行周旋:一方面通過金新信託繼續委託理財的方式來獲取資金,剛才我們講它的資金的收益率是12~22%之間,總體的成本要遠遠超過這個理財者的收益率,同時它又在股市上通吃流通籌碼、抬高股價以獲利;另外一方面,它通過上市公司來完成整個產業的整合,成為所謂的"成功的實業家"。這裡面實際大家如果去查一下相關發的信息,唐萬新的哥哥唐萬里一度是中國工商聯的主席,這個概念,大概是什麼級別么,和中國現在企業家當中的柳傳志先生,和馬雲,幾乎是同樣的概念。

但是無論是做產業,還是做金融,都沒有形成持續穩定的它的企業的贏利模式。進入金融業是通過高額的這種收益回報,為實業源源不斷的輸送資金,但是它這個過程並沒有產生可以彌補資金缺口的收入,不僅使金融的業務深受其累,而且實業也深受其累,最終它的資金管道枯竭,實業也隨之消亡。其實這無疑是個巨大的黑洞,也是一個"以一個更大的黑洞來填補前一個黑洞"的這種飲鴆止渴的 游戲 。最終的結局是,承受不了長時間的這種拆東牆補西牆,資金鏈斷裂,整個系統轟然倒塌。

第一我們慎重的選擇杠桿過高的產品。首先是要慎重選擇杠桿過高的這種金融工具。

通過增加杠桿通常通過產融的這種方式來實現,產融結合一般指產業資本和金融機構之間通過相互的參股控股等等這種方式來進行結合,強強聯合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個非常重要手段。雖然說德隆對外部資金十分依賴,但是德隆並不是龐氏騙局,德隆它自己是有實業的,但有許許多多最後崩潰的企業都是有實業的,而且實業的規模也很龐大。德隆一手並購的金融機構,一手大舉來進行產業的投資,德隆系太過復雜,當復雜關系當中涉及的主體越多的時候,風險就越可能被緩釋和吸收,但是各個主體之間的關系越復雜,這種風險也越容易被擴散,被影響到其他部門。對於如此的復雜,杠桿水平也是如此高的企業,我們投資者在投資股票的時候,應該首先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至少要查明股權結構以及最近兩年的年報,比如像巴菲特所說:你買的不是股票,而是一部分企業的生意。所以股票它不重要,重要的是什麼,股票對應的企業它內部的情況。

其次,我們要警惕的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沒有哪一個企業是散財童子,德隆也不是。以各類理財業務長期開出的高達12%~22%的年化利息,來吸引投資者,把資金源源不斷的給他們輸過去,歸根結底來講是投資者他自己承擔了超出能力之外的風險,來獲得所謂的高收益。但是其所投資的產業能保持每年如此之高的增長速度嗎?背後產業如果沒有這么高的增長速度,沒有如此高的利潤回報,最終羊毛出在羊身上。無數的案例都告訴我們,天上不會掉餡餅,進行投資理財我們也一定要牢記投資的三性原則,收益和安全就像一塊磁鐵石的兩端,顧此往往失彼,魚和熊掌很難兼得。市場上不存在低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進行風險承受能力的測試,根據風險承受能力的匹配來進行相應的理財產品的選擇。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我們要規避不熟悉的項目和產品。對於類似的案例,作為投資者我們都要警示,像控制如此之多的金融機構、上市公司的"大德隆"尚且如此,更何況在市場上無數的"小德隆"們呢?如果說不能夠穿透層層嵌套我們發現它的底層的資產、沒有專業的理財顧問來幫助去判斷明辨真實的投資邏輯、更不能夠認清投資風險的來源和大小,我們就建議投資者需要做的就十分簡單:什麼也不做,我們不進行不熟悉的項目和產品的投資。因為那都是你和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資,也是對自己的財富很有可能是不負責任的投資。

相信通過我們本節課的講解,大家對於德隆系的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對於倒塌的德隆集團和萬千的受損失的投資者,我們也感到十分的惋惜。但是時光不能倒流,我們無法追回過去的損失,只有希望通過德隆這樣一個事件,為未來的投資者提供一些參考,在各種投資當中能夠識別和規避不必要的風險。

我們本節課的內容就到這里,時間有量,知識無價,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節課再見。

D. 股票中跌破發行價的次新股有哪些

1、博邁科

發行價:20.81。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18.93。

2、步長制葯

發行價:55.88。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50.41。

3、天能重工

發行價:41.57。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21.40。

4、賽托生物

發行價:40.29。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37.82。

5、常青股份

發行價:16.32。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15.63。

6、金麒麟

發行價:21.37。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20.80。

7、恆林股份

發行價:56.88。

2018年3月1日收盤價:56.55。

E. 特高壓股票有哪些

你好,特高壓股票上市公司有;
1. 特變電工 (600089 ) (600089.sh),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變壓器產品基地,也是國內最大的高壓變壓器和電線電纜生產企業之一,電線電纜佔比25%左右,變壓器產品中500KV以上變壓器的比重達到90%,市場佔有率達到30%。
2. 平高電氣 (600312 )(600312.sh),國內三大高壓開關設備研發、製造基地之一,公司產品覆蓋72.5~1100KV所有電壓級;公司與東芝合資平高東芝(50%股權),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高壓、超高壓封閉組合電器製造基地。
3. 天威保變 (600550 )(600550.sh),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電力設備變壓器生產基地之一,大型發電機組主變壓器約占國內產量的45%左右;是國內惟一獨立掌握全部變壓器製造核心技術的企業,已成功進入直流輸電市場。
4. 榮信股份 (002123 ) (002123.sz),公司是中國最大SVC主流柔性輸電設備設計製造商,新產品高壓變頻器(HVC)也在工業節能方面市場空間大;
5. 思源電氣 (002028 )(002028.sz),公司數字化變電站及高壓動態無功補償系統裝置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預計2012年完成,從而形成無功補償、數字化變電站、 在線監測、電動汽車充電模塊和儲能電池充電模塊等五大類產品。
祝你投資成功。

F. 今天股票為什麼會大跌

在影響黃金價格方面,美元一般大部分時間與黃金負相關,主要是因為美元和黃金都是各國央行的儲備資產。如果美元走強,會削弱金價,然後黃金可能會下跌。未知的外部形勢和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再次引發了市場的憂慮,股市受到情緒蔓延的極大幹擾。隨著海外科技股的下跌,港股和a股的科技板塊也整體下跌,對市場形成抑制。

G. 雷軍持有多少股票

2020 年 5 月 8 日,金山雲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代碼為"KC",IPO定價為17美元/ADS。這是繼金山軟體、小米、金山辦公之後,雷軍執掌的第四家上市公司。金山雲首日股價大漲 40.24%,股價 23.84 美元,市值 48 億美元,IPO 後雷軍(直接)持股 13.8%。一夜之間,雷軍的財富新增 6.62 億美元(約人民幣 46.82 億)。除此之外,受益於金山雲上市,小米在 5 月 8 日股價大漲8.1%,雷軍身家增加 72 億港元(約人民幣 65.69 億),漏純這意味著一天之內雷軍身家暴增超百億元。雷軍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實時排名提升至 145 位。作為投資人,雷軍持股的上市公司還有很多。比如九號智能、獵豹移動、石頭科技、方邦股份、歡聚時代、聚辰股份、晶晨股份和樂鑫科技等等。在非上市公司方面,天眼查顯示,雷軍擔任法人的公司有 12 家,直接持有股份的公司共有 47 家。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雷總是我們這個大環境中普通寬搜判人靠勤勉努力能達到的上限。
雷總的每一個階段所取得的成就,大多數人達成一項,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大學時期兩年修完所有學分,大一的作業被寫進教科書,幾乎包攬武漢大學所有獎項。
28歲任金山總經理,帶領金山對抗微軟,讓wps成為國民軟體,在金山上市後功成身退。
創立卓越網,後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亞馬遜。
「退休」後當起天使投資人,一手締造「雷軍系」企業(有興趣的話可以去天眼查看看雷總的投資情況,一定會讓你wow出來)。
40歲創辦小米,掀起移動互聯網潮流,三年時間做到中國第一,現在穩居世界第四。九年時間成為最年輕的世界500強,營收突破2000億人民幣。
這些普通人難以實現其一的光輝事跡,都集中在了一個人身上,更何況這個人出身普通、沒有背景。雷總靠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顛覆了大大小小數百個行業慎改,影響著數億人的生活,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嗎?

H. 某隻股票的外盤和內盤的歷史數據如何查詢

大智慧軟體常用快捷鍵

〖F1〗:個股成交明細表 〖Alt+D〗:除權標記
〖F2〗:個股分價表 〖Alt+H〗:當前幫助

〖F3〗:上證領先 〖Alt+I〗:信息地雷標記

〖F4〗:深證領先 〖Alt+M〗:最高/最低標記

〖F5〗:實時走勢圖/K線分析圖切換 〖Alt+Q〗:退出大智慧

〖F6〗:查看[自選一]個股 〖Alt+X〗:自選設定

〖F7〗:k線畫面下指標參數設定 〖Alt+Z〗:選擇自選

〖F8〗:分析周期切換 〖Alt+F1〗:個股概況

〖F9〗:k線畫面下畫線工具 〖Alt+F2〗:板塊監測

〖F10〗:個股概況 〖Alt+F5〗:靜態分析

〖F12〗:自助委託 〖Alt+F7〗:自定義指標參數

〖Ctrl+D〗:清除畫線 〖Alt+F9〗:畫線工具選擇

〖Ctrl+F〗:手動復權 〖Alt+F12〗:自助委託

〖Ctrl+Q〗:區間統計 〖Ctrl+P〗:開啟/暫停自動翻頁

〖Ctrl+R〗:向前復權 〖Esc〗:退回上頁

〖Ctrl+T〗:向後復權 〖Space〗:路演中心

〖Ctrl+2--8〗:畫面組合切換 〖888〗:智慧投票箱

〖/〗:切換指標 〖Enter〗:k線,分時走勢,排行報價畫面快速切換;

〖Shift+Tab〗:畫面坐標變換 〖19+Enter〗:市盈率排行

〖0+Enter〗:系統功能菜單 〖20+Enter〗:股價排行

〖11+Enter〗:漲幅排行 〖21+Enter〗:總市值排行

〖12+Enter〗:震幅排行 〖22+Enter〗:流通市值排行

〖13+Enter〗:成交量排行 〖23+Enter〗:信息地雷排行

〖14+Enter〗:現手排行 〖31+Enter〗: 板塊指數漲幅排名

〖15+Enter〗:量比排行 〖30+Enter〗:板塊指數行情

〖16+Enter〗:資金流向排行 〖51...58+Enter〗:切換至自選板塊(1-8)

〖17+Enter〗:委比排行 〖59+Enter〗:實時解盤

〖18+Enter〗:換手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