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達爾公司的發展模式
道達爾公司通過90年代末期的合並和重組極大地改變了公司的規模和競爭范疇,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資本與經營效率得到提升,成本結構得到改善,業務呈現出新的發展模式:
一、側重上游勘探開發。從投資上道達爾公司就向上游部門傾斜,2002年在保持97億歐元高投資水平的現時,將上游的投資比例增加到73%,使2002年上游營業收入比上年增加了3%,達到93億歐元。道達爾公司的生產能力極大地得益於其地理平衡,其3個主要生產地區是歐洲、非洲和中東,其次主要的生產地區是東南亞(主要是天然氣)和南美(主要是石油);再次是北美地區。道達爾公司善於識別和抓住所有有發展前景的勘探開發重點區域,加大投資開發力度。
二、注重天然氣業務,將天然氣銷售與電力生產緊密結合。道達爾公司認為天然氣業務是適應世界能源消費趨勢,提高公司整體競爭能力和推動利潤增長的關鍵,公司在擁有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市場的領先地位的同時,通過收購和加強在電力和天然氣管網方面的實力,發展天然氣業務,並使其向電力業務延伸,實現天然氣上下游一體化的發展戰略。
三、開發煉油和石化裝置協同作用的戰略。道達爾公司認識到石化產品對石油鏈的增值有重要作用。該公司將這一戰略看作是更大規模地進入世界聚丙烯、聚苯乙烯特別是聚烯烴市場的重要平台。公司打算在聚乙烯方面成為全球更強大的經營者,其化工部阿托菲納公司與德國巴斯夫公司合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設的90萬噸/年乙烯裝置已投入生產。此外,道達爾公司通過將特種油料生產與煉油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擴大高附加值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品種(如:液化石油氣、航油、丙烷、潤滑油脂、瀝青和特種油料)。
道達爾公司2002年的銷售額按產業劃分,上游為162億歐元,下游為670億歐元,化工品為193億歐元;按地域劃分,在法國為206億歐元,在歐洲其它地區為336億歐元,在北美為120億歐元,在非洲為42億歐元,在世界其它地區為301億歐元。道達爾2002年資本投資情況按產業劃分,上游為61億歐元,下游為11億歐元,化工為12億歐元。
2. total g.w
Total(道達爾)公司目前是全世界第四大石油及天然氣公司,業務遍及120餘國家,員工總數12萬多人,2002年營業額達1025億歐元,總資產為850億歐元。 上游業務截止2001年底,道達爾公司的油氣儲量相當於110億桶石油。如以目前每天220萬桶的產出率計,可持續開采14年。道達爾公司上游業務在全球擁有員工13870人,是非洲最大及中東第二大生產商,並在歐洲、東南亞、拉美排第四。道達爾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的生產商之一。
3. 美元指數和道瓊斯和商品期貨的關系
未必,總體上,美元指數的上漲如果是因為加息導致的話,商品應該是下跌,道指下跌,但是加息的原因一定是在經濟形勢向好的趨勢下,美國經濟數據利好的話,美元上漲,道指也可能上漲,畢竟股市反映經濟情況,企業利潤上漲,效益好,道指自然上漲,而商品需求量增加,也會利於上漲,美元跟道指跟商品並不是那麼絕對的反向關系。
一切按盤面來操作,技術分析反映一切,除了追隨趨勢,我們還能幹什麼呢,兩者反向,或是同向都有可能
4. 賣!賣!賣!大量化工企業賣廠
近日, 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公告,稱根據戰略規劃和經營發展的需要,於2020年8月24日與徐州康曜、康文兵先生、大晶新材和大晶信息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 將以0.00元對價收購徐州康曜持有的大晶新材100.00%股權(包含大晶新材持有100.00%股權的大晶信息)。
其還表示,本次轉讓完成後,大晶新材將成為 久日新材 全資子公司,大晶信息將成為 久日新材 全資孫公司, 久日新材 將通過股東借款或增資等方式為投資標的 注入資金5,300.00萬元, 支持投資標的償還債務。
據塗料采購網了解,雖然疫情的來襲讓各行各業都措手不及,但塗料、化工等行業龍頭企業的開拓之路遠沒有停止。除了設立新廠和新建項目之外,不少企業選擇了並購這種「捷徑」。僅2020年下半年這兩個月就有數十家化工企業公布了其收購、並購的案例,不僅數量較大,也涵蓋了國內外多家知名塗料、化工企業。
8月24日, 世名 科技 發布公告稱,同意以自籌資金 6950萬元購買岳陽凱門 科技 有限公司、廣州市天惠化工 科技 有限公司持有的岳陽凱門水性助劑有限公司100%股權。
8月24日, 凱龍股份 晚間公告, 擬以1.7億元收購山東天寶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 此次收購完成後,凱龍股份將合計持有天寶化工59.08%股權, 成為天寶化工控股股東和實控人。
8月21日, 日塗控股 發布公告,公布其與 吳德南集團 之間達成新的股權「交換」協議的信息。其稱,將實施第三方定向增發,由新加坡塗料巨頭吳德南集團全額認購, 交易總額可能為1.2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44億元), 完成交易後將成為該集團的子公司。 這也是 歷史 上第一次出現亞洲企業收購日本大型原材料企業。
8月19日, 神馬股份 通過發行股份和可轉債方式, 以20.86億元購買尼龍化工公司37.72%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 8月19日獲證監會無條件通過。股票自8月20日開市起復牌。交易完成後, 神馬股份將控股尼龍化工公司,整合尼龍66鹽及精己二酸、己二胺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業務。
8月12日消息稱,石油巨頭 荷蘭皇家殼牌公司 計劃收購 印度納亞拉能源公司價值高達90億美元的石化項目50%的股份。
8月10日消息,沙特國有石油公司 沙特阿美 周日表示,仍將按計劃收購 印度信實工業集團煉油與化工業務價值150億美元的股份, 盡管油價下跌迫使其削減投資支出。
8月10日, 江南化工 公布, 擬向特能集團和北方公司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北方爆破100%股權;擬向奧信香港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北方礦服49%股權和北方礦投49%股權;擬向慶華民爆、陝西產投和特能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慶華 汽車 65%股權;擬向建華機械、儲安煙花、馮大農牧和南星銻業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廣西金建華90%股權。 此次交易後,北方爆破、北方礦服和北方礦投將成為企業全資子公司;慶華 汽車 和廣西金建華將成為企業控股子公司。
8月, 贏創 宣布以2.1億美元收購美國Porocel集團,以加速催化劑業務的增長。
8月,泰國石化巨頭 因多拉瑪風險投資公司 宣布, 將收購波蘭一家塑料瓶回收公司IMP Polowat的所有股份。 收購金額尚未公布,收購程序預計於9月底完成。
8月, 東海炭素公司 宣布, 該企業收購法國石墨產品製造商CSI的所有程序已經完成。 收購價格 合計197億日元, CSI和CS都將成為東海炭素的關聯子公司。CSI更名為Tokai Carbon Savoie International,其石墨生產子公司CS則更名為Tokai Carbon Savoie。
8月, 法國阿科瑪公司(Arkema)正式收購道達爾(Total)特殊化學品部門旗下的塗料樹脂和光引發劑兩項業務。 阿科瑪為此兩項業務的收購支付的費用在 5.5億歐元。
8月, 巴斯夫 從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化)收購了與巴斯夫金山基地毗鄰的 用於烷氧基化物生產的土地、建築和資產。
7月30日, 沙索與液化空氣集團(液空)簽署了獨家談判協議,出售其位於南非塞昆達的世界上最大的制氧廠。 完成收購後,在現今已運營的一套空分裝置之上, 液空將運營該制氧廠的其他16套空分裝置,日裝機容量達42000噸,並將啟動一項在未來數年內對這些裝置進行現代化改造的計劃。
7月26日, 振華股份 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重慶民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控制權。振華股份稱,目前該事項仍處於決策階段,正在履行決策程序。
7月20日,美國第二大石油公司 雪佛龍 宣布通過全股票形式, 以50億美元價格收購油氣生產商諾貝爾能源。 包括債務在內, 本次交易總價值為130億美元。 這項交易若成行, 將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對油氣行業造成沖擊以來,能源領域最大的一樁並購案。
7月20日, 阿科瑪 宣布, 擬收購高性能熱粘合膠粘劑粉公司Fixatti飛賽提。 具體的財務細節沒有披露,預計將於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
7月15日, 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公告稱,擬以協議受讓方式, 現金收購雲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大為制氨93.89%的股權,交易總對價為9.38億元。
7月10日, 恆逸石化 發布關於企業以現金方式購買 廣西恆逸新材料100%股權 暨關聯交易的公告。此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將持有廣西恆逸新材料100%股權。轉讓價格按5.08億元執行,該交易為關聯交易。恆逸石化表示, 通過交易,企業將完善在己內醯胺及相關配套生產領域的產業布局。
據塗料采購網不完全統計,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有近20家企業宣布以現金或全股票等形式進行收購, 收購總額超過3500億元人民幣。 對於賣方而言,賣廠或為業務剝離和戰略轉型,或為斷臂求生以及換取資金,大部分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措施。
5. 歐洲指數(EU)是什麼,跟歐元,歐洲股票,美元,黃金等有什麼聯系,那位大蝦幫忙下
歐洲指數(開發市場)-MSEUI
歐洲指數屬於道瓊斯全球指數下的發達市場指數
發達指數系列主要是用來反映發達市場的股票價格波動
該指數又稱為道瓊斯全市場指數 (Dow Jones Total Market Index)
全市場指數包括地區指數系列、規模指數系列和風格指數系列等
地區指數包括澳大利亞、中國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日本、美國、歐洲指數
其中歐洲指數幾乎涵蓋全部西歐國家的市場 作為投資者投資歐洲市場時的一種績效衡量基準
6. 敵意收購的經典案例
2004年12月13日上午,甲骨文惡意收購仁科案就是一例。當天,兩家公司同時發布公告稱,仁科同意以每股26.50美元現金、合總額103億美元的價格被甲骨文收購。從收購過程來看,從正式決定收購完成,甲骨文先後對收購價格進行了5次調整,從最初的63億美元調整至73億美元,然後調至94億美元,又到77億美元,而最後以103億美元成交,前後歷時18個月。
歐洲企業界最大敵意收購戰,當法國制葯巨頭塞諾菲宣布斥資480億歐元收購競爭對手安萬特,在全球制葯業掀起一場軒然大波的時候,卻有另外兩家看似與此無關的公司從中受益。它們就是石油巨頭道達爾和化妝品集團歐萊雅。石油巨頭道達爾(TotalSA)和化妝品集團歐萊雅(LOrealSA)這兩家大型法國公司都持有塞諾菲的大量股權。不管收購結果如何,它們都能最終獲利。如果塞諾菲能夠成功地以480億歐元出價收購安萬特,道達爾和歐萊雅就會更容易兌現它們所持新制葯巨頭的股票。如果塞諾菲落敗,自己就會一夜之間成為被收購的目標,那麼道達爾和歐萊雅所持的塞諾菲股票就會增值。
2008年7月12日早晨,澳大利亞中西部公司(Midwest)掛出大股東中鋼集團的聲明,截至7月10日,中鋼總計持有Midwest股份已達到213,840,550股,持股比例達到50.97%,獲得了Midwest的控股權。分析人士稱,此項目是中國國有企業的第三次海外敵意收購嘗試,也是第一宗成功的敵意收購案例,已無需澳官方再行審批。對於鼓舞中國企業開展海外並購會產生積極影響。
在中國證券史上,90年代寶安、延中的控股大戰以及大飛樂、小飛樂的收購案都是惡意收購的經典案例,且大多成功。
在美國證券史上,此類惡意收購也層出不窮,2004年12月13日上午,甲骨文惡意收購仁科案就是一例。當天,兩家公司同時發布公告稱,仁科同意以每股 26.50美元現金、合總額103億美元的價格被甲骨文收購。從收購過程來看,從正式決定收購完成,甲骨文先後對收購價格進行了5次調整,從最初的63億美元調整至73億美元,然後調至94億美元,又到77億美元,而最後以103億美元成交,前後歷時18個月。
2008年7月12日早晨,澳大利亞中西部公司(Midwest)掛出大股東中鋼集團的聲明,截至7月10日,中鋼總計持有Midwest股份已達到213,840,550股,持股比例達到50.97%,獲得了Midwest的控股權。分析人士稱,此項目是中國國有企業的第三次海外敵意收購嘗試,也是第一宗成功的敵意收購案例,已無需澳官方再行審批。對於鼓舞中國企業開展海外並購會產生積極影響。
一位熟悉中鋼的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此次中鋼在澳洲對中西部公司的成功收購,在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其他國家的資本市場上成功完成的「沒有被邀請的要約收購」(unsolicited takeover),也就是大家所稱的敵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此項目僅是中國國有企業的第三次海外敵意收購嘗試,也是第一宗成功的敵意收購案例。其他中國公司很有可能會受此鼓舞,更加積極地實施他們的海外擴展計劃。
7. 法國道達爾公司
法國目前最主要石油公司是道達爾公司(TOTAL)。該公司是1998年11月法國道達爾公司與比利時菲納石油公司(FINA)合並,及2000年3月道達爾菲納石油公司對法國埃爾夫公司(ELF)購並這兩次交易後的產物。該公司目前是全世界第四大石油及天然氣公司,業務遍及120餘國家,員工總數12萬多人,2002年營業額達1025億歐元,總資產為850億歐元。公司前六位股東為法國巴黎巴銀行(0.2%)、法國AREVA公司(0.8%)、法國興業銀行(0.7%)、布魯塞爾朗貝爾集團(3.4%)、比利時國民證券公司(1.2%),其餘部分股份為內部員工、集團關聯企業和社
會公眾持股。該公司最高機構為執行委員會,下設戰略及風險評估部、財務部、人事部等三個行政部門及上游(原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天然氣和電力)、下游(煉制和成品油銷售、原油和各類成品油的國際貿易)、化工品三個生產部門:
一、上游業務 截止2001年底,道達爾公司的油氣儲量相當於110億桶石油。如以目前每天220萬桶的產出率計,可持續開采14年。道達爾公司上游業務在全球擁有員工13870人,是非洲最大及中東第二大生產商,並在歐洲、東南亞、拉美排第四。道達爾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氣的生產商之一。此外,道達爾公司在天然氣儲運、發電、銷售方面也有較強實力,是法國最主要天然氣儲運企業,是英國最主要天然氣發電廠家和天然氣電力銷售商。道達爾在南美有3656兆瓦的發電能力,同時還是當地最大的天然氣管線作業公司之一。
二、下游業務 道達爾公司擁有28家煉油廠(其中13家全資),每天生產量為266萬桶,銷售量為375萬桶,2002年其煉廠贏虧平衡點為8美元每噸。下游員工總數為35743人,是歐洲第一、世界第五大生產商。道達爾的銷售網路分布於16676個分別以道達爾、菲納、埃爾夫為品牌的加油站中,占據歐洲12%、非洲20%的市場佔有率。在歐洲以外,該公司正將業務集中於高增長地區(非洲、地中海沿岸和亞洲),以及特種產品如燃料油、液化石油氣、航空油料、潤滑油、蠟、瀝青和溶劑等方面。
三、化工 阿托菲納公司是道達爾公司的化工部,全球擁有員工71500人,2001年營業額為196億美元,是全球第6大化工企業,業務主要包括基礎化工及聚合物、中間體及特殊聚合物以及特種化工。石油化工廠通過與公司的煉油業務合並而獲得增長。
道達爾公司通過90年代末期的合並和重組極大地改變了公司的規模和競爭范疇,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資本與經營效率得到提升,成本結構得到改善,業務呈現出新的發展模式:
一、側重上游勘探開發。從投資上道達爾公司就向上游部門傾斜,2002年在保持97億歐元高投資水平的現時,將上游的投資比例增加到73%,使2002年上游營業收入比上年增加了3%,達到93億歐元。道達爾公司的生產能力極大地得益於其地理平衡,其3個主要生產地區是歐洲、非洲和中東,其次主要的生產地區是東南亞(主要是天然氣)和南美(主要是石油);再次是北美地區。道達爾公司善於識別和抓住所有有發展前景的勘探開發重點區域,加大投資開發力度。
二、注重天然氣業務,將天然氣銷售與電力生產緊密結合。道達爾公司認為天然氣業務是適應世界能源消費趨勢,提高公司整體競爭能力和推動利潤增長的關鍵,公司在擁有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市場的領先地位的同時,通過收購和加強在電力和天然氣管網方面的實力,發展天然氣業務,並使其向電力業務延伸,實現天然氣上下游一體化的發展戰略。
三、開發煉油和石化裝置協同作用的戰略。道達爾公司認識到石化產品對石油鏈的增值有重要作用。該公司將這一戰略看作是更大規模地進入世界聚丙烯、聚苯乙烯特別是聚烯烴市場的重要平台。公司打算在聚乙烯方面成為全球更強大的經營者,其化工部阿托菲納公司與德國巴斯夫公司合資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設的90萬噸/年乙烯裝置已投入生產。此外,道達爾公司通過將特種油料生產與煉油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逐步擴大高附加值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品種(如:液化石油氣、航油、丙烷、潤滑油脂、瀝青和特種油料)。
道達爾公司2002年的銷售額按產業劃分,上游為162億歐元,下游為670億歐元,化工品為193億歐元;按地域劃分,在法國為206億歐元,在歐洲其它地區為336億歐元,在北美為120億歐元,在非洲為42億歐元,在世界其它地區為301億歐元。道達爾2002年資本投資情況按產業劃分,上游為61億歐元,下游為11億歐元,化工為12億歐元。
對華合作
道達爾是最早參與中國海上勘探項目的國際公司,先後參加過渤海灣、北部灣、南黃海、珠江口盆地的勘探,1994年還與義大利阿吉普公司聯合參與了塔里木盆地的兩個勘探工作,但均未有建樹。2002年7月道達爾公司與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鄂爾多斯盆地的蘇里格油田的聯合研究協議。
道達爾公司參與了中國第一家石油煉制中外合資企業-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WEPEC)的建設,佔22.407%的股份。該項目1996年9月投入運行,年加工能力達750萬噸。
2002年,道達爾公司與中國招商局集團在中國共同投資了位於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山東的11家壓力液化氣庫和液化空混廠。
道達爾公司目前正試圖進入中國加油站零售網路,已通過其標准動力(武漢)有限公司推動加油站網路,但進展並不順利。
另外,道達爾公司還在中國的石油下游產品領域大力開拓市場,每年在中國銷售大量的潤滑油、聚合物改性瀝青、乳化瀝青及樹脂等產品,建立了埃爾夫潤滑油(廣州)有限公司、青島廣源發瀝青有限公司、常熟氟化工產品廠、上海雙氧水廠、廣州聚脂催化劑廠、昆明農用化工廠、式瑪塗料(崑山)有限公司、武漢東森汽車橡膠製品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合資、合作企業。
重要數據
營業額:1046.52億歐元(2003年), 1025.4歐元(2002年)
每股紅利:4.7歐元
負債率:26%
日產油:253萬桶
聯系方式
地址:24,cours Michelet ? La Defense 10
92069 Paris La Defense Cedex ? France
電話:0033-1-41356434
傳真:0033-1-41355181
總裁簡歷
梯也爾•德斯馬萊斯特(Thierry Desmarest),生於1945年。畢業於法國綜合理工大學和法國礦業學院。1971年開始職業生涯,曾擔任新喀里多尼亞某礦山經理及法國工業部技術顧問(1975-1978),後又擔任法國經濟事務部顧問(1978-1980)。他於1981年加入道達爾集團,擔任阿爾及利亞經理。1995年1月開始擔任道達爾上游產品部總裁,同年6月開始擔任集團總裁。在擔任道達爾公司總裁同時,還擔任法國塞諾菲-聖德拉堡制葯集團董事、AIR LIQUIDE液化氣公司監事會成員、AREVA公司監事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