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各個板塊漲幅的先後順序
一般在股市的上漲行情中,都會出現板塊輪動的局面,但是每次上漲時候進攻的板塊都是不同的,而各個板塊上漲的順序也是隨著市場的變化而在改變的。但是,可以從每次上漲行情中挖掘出一些板塊輪動的邏輯,下面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首先,上漲行情剛啟動的時候,都是有權重股帶動的上,一般都是由金融股來扮演第一槍的角色,有的時候是券商股,有的時候是銀行和保險股。因為這些個股的上漲往往是起到了一個帶動指數拉升,修復行情的作用,同時能夠建立投資做多的信心。除此之外還可以大大修復技術指標,讓許多技術派的投資者,看到賺錢的機會,從而跑步進入市場操作。
其次,在權重股的帶領下,概念熱點股就開始起飛了,因為熱點概念股往往由游資和短線資金促使而成,雖然來得快去也快,但是不斷的概念輪動能夠激發起市場的一個賺錢效應,能夠刺激散戶的交易情緒,甚至能夠吸引場外的資金逐步進入。而每個階段的概念熱點都是不同的處,要結合當下的市場環境來挖掘。
接著,就是個股行情的啟動,在市場上成功引起賺錢效應的情況下,個股就會出現補漲的行情,因為市場中存在的私募或者機構團隊,他們其實也不會立馬進入市場,而只有等待了一個明確指示之後,才會開始一個震盪洗盤拉升的過程。許多個股會在前期有一個震盪洗盤的過程,而當洗盤結束後,個股的補漲行情也就出現了。
然後,就是低價股補漲的行情,當市場進入了牛市後期階段,這種股票上漲的行情會慢慢出現。從1元股消失,到2元股消失,再到3元股逐步變小的一個過程成。在牛市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市場極度貪婪的時刻,有些股票只要有補漲的需求,都會受到資金的進入,最後促成一個補漲行情。所以在牛市裡絕大部分的個股都會漲,無非先後順序而已。
最後,那些強勢的熱點或者概念股還會有一次二次上漲的過程,在牛市的末期市場的交易情緒是高漲的,那些已經產生很大泡沫卻還處於強勢的股票,依然會有人選擇爆炒。而這種行情的股票,其實是最可怕的股票,因為聰明的資金在撤退,而散戶的資金在接盤,這些股票最後拉一小波之後,就是一個長期下跌的過程。
Ⅱ 在股市研究板塊轉換有意義嗎板塊轉換有什麼特徵或規律
當然有意義,板塊的輪動是大資金進出的節奏,如果把握好這種輪動,能夠高效率的利用好資金。
板塊轉換很明顯的,一般某個板塊最先會出現龍頭股領漲,之後整個板塊都會被帶動起來,一般某天會一半以上漲停。
Ⅲ 股市在一年當中板塊的輪漲順序有規律嗎
關注板塊輪動:每天開盤和收盤時把漲幅局前的和跌幅局前的板塊記錄下來,並把裡面前5名和倒數5名股票漲跌幅,股價都記錄下來以便後期跟蹤分析。一個板塊熱點上漲幾天後一般會調整幾天,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追高,容易被套。往往資金主力就好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樣一起轉向其他板塊,這個熱點可以關注資金流向,資金流入的板塊一般會漲幅驚人,如航空股票:海南航空、中國國航、南方航空等,鋼鐵板塊的:寶鋼、武鋼等,一定要緊跟一個強勢板塊漲幅前5位,一般第一天漲停的話不要擔心被套,往往會漲了再漲,強勢特徵明顯,第二天、第三天仍會有不錯的漲幅。
某一板塊啟動的信號主要有三點:
1、看漲幅榜,如果在漲幅榜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個股占據了1\3以上時,並且連續一段時期都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就可初步斷定該板塊在啟動了。
2、看成交量,如果在成交量中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股票個數占據了1\3以上,並且連續一段時間都出現這樣的情況,證明該板塊有主力資金在活動,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極大。
3、看走勢,從高價股、中價股、低價中各選出5—8個有代表性的個股,從中比較他們的走勢強弱,如果某一板塊走勢的個股數量比其他兩個板塊走勢強的個股數量要多,那麼這個板塊就是我們要找的啟動板塊。
而某一板塊衰落的標志則有以下幾點:
1、看漲幅,如果在漲幅榜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個股已不足總數的1\4,並且呈現遞減的趨勢,這時就要警惕該板塊上漲空間已經很少,或者已經漲到位了;
2、看成交量,如果在成交量前20名,某一板塊的個股已不足總數的1\4,並且出現遞減的趨勢,這可證明該板塊即將進入整理狀態;
3、看上升空間,一般來說,主力從建倉到派發,至少要有50%的上升空間,如果在一個級別較大的多頭行情中,某一板塊啟動後,漲幅不不足50%,可視為低風險投資區;漲幅在50-80%之間可視為風險投資區;漲幅超過80%,可視為高風險投機區,當某一板塊股價進入風險投資區、高風險投機區時,就要警惕該板塊上升動力已經不足,如果出現滯漲就應該意識到該板塊已經漲到位了。
必須知道的A股市場六大定律
1、慣性定律
和牛頓的慣性定律原理是一樣的,物體保持運動狀態和方向不變的特性叫做慣性。表現在股市中,股價是上漲的,那麼如果不出現大的變動,股價會繼續往上走;股價是下跌的,那麼如果不出現大的變動,股價會繼續往下走。這是因為股價趨勢向上走的時候,大多數人看好後市,所以買了的人不捨得賣,沒買的人則搶著買入,這就使得股票供不應求,自然應該漲了;相反,趨勢向下的時候,大多數人不看好後市,所以買了的人搶著賣出,沒買的人也不太敢買,這就使得股票供過於求,自然就要繼續下跌了。
2、物極必反
漲得多了,自然要跌;跌得多了,自然要漲。這跟《三國演義》開篇詞說的是一個道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相信大家都知道KDJ指標的用法,KDJ指標中,有一個功能非常重要,就是超買和超賣。超買,表示當時人氣非常旺盛,是不是表示可以買呢?當然不是,超買,往往都是該賣的時候了;相反,超賣,往往是該買的時候。股市中一個現象也充分體現了這個原理——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
3、風水輪流
我們不敢肯定說A股市場以外的境外股市是不是這樣的,但可以肯定的是,A股市場始終都是風水輪流轉的。一波大行情往往有四個階段,分別是:(1)小部分板塊或個股啟動;(2)行情進入普漲;(3)尚未漲的股票開始普漲;(4)前期龍頭板塊或個股開始調整;(5)行情進入普跌;(6)剩下的股票全部步入跌途。所以,在A股市場做股票,沒能先知先覺抓到龍頭,能做到後知後覺抓住補漲股,也能獲得不錯的收益。不能急,一急,往往使得自己去追買已經大幅上漲並即將下跌的龍頭股,而錯過後面整裝待發的補漲股。按照教徒的話來說:上帝是公平的。
4、違逆大眾
善於觀察的老股民都知道這樣一個規律,那就是當市場大多數人都看好的時候,市場未必會漲;
相反,當市場大多數人都看淡的時候,市場未必會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技術分析愛好者一直宣稱,市場永遠是對的;基本面分析愛好者一直認為,市場永遠都是錯的;證券組合理論愛好者則認為,市場有時是對的,有時是錯的。同樣是分析股市,就有三種完全不同的結論,這充分證明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5、周期共振
這個規律很有意思。當日線趨勢向上的時候,如果周線也是趨勢向上,那麼短期的走勢會頗為強勁;當日線趨勢向上,周線趨勢向下,那麼市場只會是一個小的反彈。這是什麼原理呢?這是因為,當周線趨勢向上的時候,大盤或個股已經聚集了相當高的人氣,市場的供求關系是供不應求,所以日線的上漲會比較輕松;相反,如果周線趨勢向下,意味著從中長期趨勢來看人氣慘淡,那麼,即使短期有人搶著買入使得短期走勢較為強勁,但如果無法改變中長期的供求關系,市場還是會繼續向下走。按照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得出日線趨勢向下、周線趨勢向上和日線趨勢向下、周線趨勢向上。總結來看,我們可以關注的有以下兩個:第一,日線向上,周線向上;第二,日線向下,周線向上。我們應該拋棄的形態也有兩種:第一,日線向上,周線向下;第二,日線向下,周線向下。
6、靜動相交
沒有一直上漲的股票,也沒有一直下跌的股票。一隻股票上漲一定的時間之後,總要花一點時間來調整一下,以便將意志不堅定的散戶洗出去,也讓自己有足夠多的時間調整倉位;一隻股票下跌一定的時間之後,總要花一點時間來橫盤一下,以便讓貪心的散戶來給自己接盤。這其實跟我們跑步一樣,一直不停的跑,跑到最後是直接跑進棺材;而跑一跑,停一停,只要有吃,有睡,有地方解決內急,那跑遍全球也不是沒有可能。股市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同經濟周期對板塊輪動的影響
在經濟復甦階段,表現較好的是能源、金融、可選消費;表現較差的是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公用事業。科技類的電信服務和信息技術板塊在復甦階段並沒有很好的表現,這和我國科技類板塊代表性偏弱,電子類企業更多地集中在加工製造環節,依靠訂單生產,而非設計研發環節有關。
在擴張階段,表現較好的是能源、材料、金融;表現較差的是信息技術、公用事業、電信服務。
金融板塊在擴張階段仍表現較好,但在兩次擴張期中金融板塊的表現是矛盾的,2002年到2004年的第一次擴張期,金融類的表現排在最後一位,而2006年到2007年的第二次擴張,金融類表現最好,且漲幅巨大,對最後表現有很大的拉動作用。金融板塊的表現規律需要更多周期的檢驗。
在滯脹階段,表現較好的是電信服務、日常消費、醫療保健;表現較差的是信息技術、能源、金融。
而在收縮階段,表現較好的是醫療保健、公用事業、日常消費;表現較差的是能源、金融、材料。
Ⅳ 股市中一輪大行情下來,板塊輪動的順序有規律可循嗎
有的,
不過具體的順序的話不是能夠預測的,
需要你長期的盤感和敏銳力,
很多版塊的啟動往往都是在前一天就已經出現異動了
這需要多在行情軟體中設置好各種簡訊精靈來監控
Ⅳ 股市板塊輪動順序
煤炭——石油——新能源——有色金屬——銀行——保險——地產——券商——鋼鐵——大盤進入調整——大盤調整結束——煤炭—
Ⅵ 股市板塊輪動規律有哪些
板塊輪動的8大規律
1、板塊的輪動都會按照最新的國家和行業發展情況,新的社會現象,新的國家政策,板塊新題材,以及主力對市場和政策等預測上漲或下跌,不會出現排隊輪動的現象。如重大國家政策如4萬億會帶動基建、通信等板塊的活躍。行業的重大政策或者明顯復甦也會造成板塊的活躍,如產業振興規劃或者行業拐點的確立。
2、不同時間啟動的板塊,其持續能力不一。一般來說,率先啟動的板塊,其持續時間比較長,反彈能力也會比較大,而後啟動的板塊持續時間和力度會比較弱,尤其到後期,某個突然啟動的熱點可能是盤中一現。
3、行情啟動初期,確定熱點板塊有一種簡單方法,就是熱點板塊先於大盤見底,拉動大盤見底上漲。
4、當行情處於漲升階段,市場的熱點會比較集中,增量資金也多匯集在幾個重點板塊,從而帶動市場人氣,吸引更多資金,推動行情進一步發展。
5、行情漲升階段捕捉龍頭板塊,可以通過盤面和成交量捕捉熱點板塊。一般來說,一般來說在大盤漲幅榜前列,出現某一板塊有三隻以上或者當天三隻以上股票底部放量上攻,可能成為熱點板塊。
6、板塊輪動的傳導現象。熱點板塊輪動尤其是在漲升階段會出現明顯的傳導現象,帶動其他板塊活躍。例如房地產板塊的持續升溫會帶動建材、鋼鐵等板塊的活躍。
7、當各板塊輪番活躍過後,會有一次再度輪回的過程,但是此時的持續力度和時間都會減弱,輪動的速度也會加快。
8、在板塊輪動的後期,輪動將加大投資者的操作難度,影響資金的參與熱情,對大盤的反彈形成負面效應。
Ⅶ 請問股市板塊輪動有什麼規律么
規律:
板塊與板塊之間出現熱點轉換,板塊之間的轉換,遵循著一定的規律,比如「漲久必跌,跌久必漲」,這是股市唯一不變的規律,股民炒股如果抓准了板塊規律,就能在短線中獲取大利潤。
板塊輪動:
指的是板塊與板塊之間出現輪動,推動大盤逐步上揚,比如前一段時間金融板塊率領大盤上漲,現在是地產板塊推動大盤上漲,這就叫做金融板塊與地產板塊出現了板塊輪動效應。
每一輪牛市都離不開市場不間斷的熱點板塊的推動。比如大盤由熊轉牛時往往需要依靠國企大盤這些中堅力量帶領大盤指數攻克緊要關隘,但由於大盤權重股的市場值與流通盤過大,因此我們很難見到這些大盤股能有幾倍十幾倍的漲幅,否則,指數將輕松超過一萬點。
當股指在權重大盤股的指引下,重新由熊轉牛之後,權重大盤股往往維持原地踏,偶爾上漲,然後橫盤消化的格局。接下來就輪到各行業的龍頭大顯身手。這時候,市場上的概念,題材層出不窮。基金,券商,境外投資者包括私募這些集團軍的資金往往是不斷入駐一個板塊,營造出市場的熱點,這時候,我們往往看到漲幅居前列的個股中有不少股票都存在著某種關聯性,既某個板塊會形成熱點,而當獲利豐厚之後,會設法撤退再選擇其它的板塊介入。
因此,在牛市主升段,板塊輪動是主旋律。而剛進入市場的投資者往往會受主力的引誘在板塊熱點已經過熱即將消退時接手,之後看到別的板塊又開始走熱,於是不斷地割去手中的股票去追熱門板塊。多數剛開始從事股票交易的投資者一開始往往都由追漲殺跌造成虧損。短線高手可以緊跟熱點操作,高拋低吸,在板塊熱點輪動中操作得順風順水。而如果缺乏技巧的投資者應該耐心持股,等到手中股票所處板塊走熱。
每一輪牛市,無非先是由大盤股指引向上,然後行業龍頭,業績優良的一線、二線股開始發力,板塊輪動,再接下來績優股價格被炒高之後,開始輪到低價的三線四線股發力,最後往往是在ST之類的垃圾股瘋狂盛宴中落上牛市的帷幕。
Ⅷ 請問,如何提前捕捉股市的熱點板塊
你好,想要在短期內獲得較大的收益,那就需要准確的把握好熱點龍頭股的行情了。
龍頭股五個基本條件:
【1】龍頭個股必須從漲停板開始。不能漲停的股票不可能做龍頭。事實上,漲停板是多空雙方最准確的攻擊信號,是所有黑馬的搖籃,是龍頭的發源地。
【2】龍頭個股一定是低價的,一般不超過10元。只有低價股才能得到股民追捧,成為大眾情人龍頭。
【3】龍頭個股流通市值要適中,適合大資金運作,大市值股票和3000萬以下的袖珍盤股都不可能充當龍頭。
【4】龍頭個股必須同時滿足日線KDJ、周線KDJ、月線KDJ同時低價金叉。
【5】龍頭個股通常在大盤下跌末端,市場恐慌時,逆市漲停,提前見底,或者先於大盤啟動,並且經受大盤一輪下跌考驗。
龍頭股主要識別特徵:
龍頭個股的識別以及熱點龍頭股怎麼選,要求具備豐富的實盤經驗,實踐中我們總結出用三個特徵識別龍頭個股。
【1】從熱點切換中變別龍頭個股。通常大盤經過一輪急跌,會切換出新的熱點。
【2】用放量性質識別龍頭個股。個股的放量有攻擊性放量和補倉性放量兩種,如果個股出現連續三日以上放量,稱為攻擊性放量,如果個股只有單日放量,稱為補倉性放量,龍頭個股必須具備攻擊性放量特徵。
【3】曾經是龍頭的個股經過充分調整後也可以卷土重來。我們不妨事先做做功課,多熟悉歷史上有名的龍頭股,便於在盤中及時捕捉熱點。
龍頭股捕捉要點及技巧:
買入技巧:實盤中,關於熱點龍頭股怎麼選,要學會只做龍頭,只要熱點,只做漲停,選擇的操作標的,要求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1】周KDJ在20以下金叉;
【2】日線SAR指標第一次發出買進信號;
【3】底部第一次放量,第一個漲停板。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Ⅸ 在股市中為什麼會有板塊輪換的現象
也是跟著價值預期走的,高估的中小板創業板現在持續殺跌,而低估值的包括股份二線藍籌和績優股(含部分高送轉)現在持續走高就是一個輪換的進行時。
也就是說高估值,低估值的不停轉換。
Ⅹ 在股市分析中,什麼是板塊之間的切換比如成長股和周期股的切換背後的邏輯通常是什麼
成長股和周期股還有你說的板塊之間的切換,都是大范圍預估的,根據當時對市場運行情況的觀察來說的,背後的邏輯很簡單,就是市場上活躍股票所屬的板塊。
想搞清楚這些情況,需要觀察者對市場上上市公司熟悉達到一定程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