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華為激光雷達相關上市公司有哪些
概念股主要有巨星科技、中海達。
1、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444,證券簡稱「巨星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中高檔手工具、電動工具等工具五金產品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是國內工具五金行業規模最大、技術最高和渠道優勢最強的龍頭企業之一。是亞洲最大、世界排名前六名的手工具企業。
2、中海達是專業從事GNSS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公司,公司成立於1999年,核心團隊具有二十多年GNSS產品研發、技術應用、市場服務經驗,年產值達兩個億;在全國建有30家技術服務機構及遍布全國各地的銷售網路。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透露,華為在武漢有一個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總計有1萬多人,該中心就正在研發激光雷達技術。
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激光雷達。未來計劃將激光雷達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約1390元人民幣),甚至是100美元(約695元人民幣)。
實際上,華為也在激光雷達業務中有巨大的投入。華為在武漢有一個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總計有1萬多人,該中心正在研發激光雷達技術,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激光雷達,但華為並非是上市公司。
(1)激光雷達聯創光電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華為在武漢有一個光電技術研究中心,總計有1萬多人,該中心就正在研發激光雷達技術,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激光雷達。未來計劃將激光雷達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約1390元人民幣),甚至是100美元(約695元人民幣)。
在無人駕駛領域,激光雷達是其關鍵技術之一。考慮到新基建及5G部署得較快,這塊細分市場的需求也將可能持續放大。A股相關概念股主要有巨星科技、中海達等。
⑵ 光電材料研究生能從事什麼工作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全世界光電子技術產業的市場規模己達1萬億美元。國外光電子產業主要在美國、西歐和日本。近十年來,中國的光電子技術產品市場的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在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勢頭。隨著信息光電子技術、激光加工技術、激光醫療與光子生物學、激光全息、光電感測、顯示技術等光電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光電科技與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機電技術等領域的結合與滲透,我國已經形成以下市場可觀、發展潛力巨大的光電子產業。1. 光電子材料與光電元器件(原子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激光原理、光學、非線性光學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1)、我國的光學與光電子材料研究已進入應用和產業化的發展階段。 其中:[/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半導體光電子材料方面:在我國,用於集成電路(IC)和太陽能電池單晶硅(Si)年產量約為400噸。用於光電子器件的GaAs單晶、用於LED和LD的InP單晶和用於紅、綠色LED的GaP晶元材料已實用化。用於藍光LD和藍、綠光LED和GaN、SiC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正在研發中。[/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激光晶體材料方面: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的Nd:YAG晶坯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華博技術有限公司的YAG激光棒年批量生產能力為3000根。中國已成為礬酸釔(YVO4)晶體的生產出口大國。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製成大尺寸YVO4單晶,並加工成偏振晶體器件。北京爍光特晶體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產200公斤YVO4 單晶生產線。上海光機所研製的摻鈦藍寶石激光晶體也已經出口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我國研製的Nd:YAG和Nd:YVO4激光晶體,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出口產品數量約占國際市場1/3。[/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方面:我國研製的偏硼酸鋇(BBO)、三硼酸鋰(LBO)等優質的非線性光學材料,系國際首創,用於激光光源在可見光區的頻率轉換。用於激光倍頻、光參量振盪、電光調Q和聲光、電光器件的鈮酸鋰(LN)單晶中國的年生產能力約為10 噸。[/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光電子材料發展的重點為:高功率、可調諧、LD泵浦和新波長激光晶體等;超高亮度(LED)、半導體激光器(LD)用GaAs ,Gap,GaN基外延材料等;STN,TFT顯示器用液晶材料等;用於密集波分復系統的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及大尺寸光纖預制棒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2)、光學元器件包括:光學儀器,光電檢測儀器,光學遙感、遙測儀器,機器人視覺,光學檢測和測量、夜視和偵察,微光夜視儀,紅外夜視儀,高解析度的成像衛星,偵察相機, 高靈敏探測器平面陣列(FRA),快速三維模型測量;計量學(定位,位置,線度,準直);機器視覺(特徵,方位和缺陷);光學感測器(成分,溫度,PH值探測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 1. 光通信與光纖感測器件(光電感測技術、光纖通信原理與技術、光通信實驗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這里可包括光纖光纜,光電子材料,集成光電子器件,光電元、器件,光纖通信器件(光纖無源器件,光纖有源器件),光纖感測器件,光纖激光器,光端機,光纖通訊機及設備,光纖數據傳輸設備;光纖陀螺儀;光纖控制的相控陣雷達,光纖地面和衛星通信系統等等。我國現有光纖通信企業320餘家,其中光纖光纜193家,光電器件46家,光纜材料和配套件企業22家,通信專用儀表9家,光通信傳輸設備50家。產值240億元,銷售額262億元。「十五」期間中國光通信產業發展重點為光傳輸、光接入、光傳送網產品、光纖光纜和光電器件五個方面。[/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 2. 激光器件及應用(光學、物理光學、非線性光學、激光原理和技術、光信息處理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包括激光器件(光纖,半導體、固體、氣體、準分子及其它),激光加工,激光全息,激光醫療儀器,激光測距,激光雷達,激光跟蹤,激光制導,光學陀螺儀,交通控制系統,光導航設備與系統,目標指示器,干擾發射機和通信設備等。目前我國從事激光技術研究、激光應用產品研製生產的單位約有400餘家(不含激光音像設備生產單位),全國激光產品市場年銷售額約為32.4億元人民幣(此數據不包括激光音像設備、激光通信工程、激光條碼檢測及激光二次效益如激光醫療收入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 3. 光信息輸入與存貯(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學基礎)[/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光輸出入類設備,如掃描儀、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和數碼相機等辦公自動化設備,以及光存儲類產品,如CD-ROM、CD-RW和DVD-ROM光碟機,以及記錄用的CD-R 光碟機和可重復讀寫型的CD-RW 光碟機,迅速地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各種新型的辦公消費、娛樂類的光電產品將成為21世紀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數碼相機產業市場發展迅速:國家計委已確立重點發展數碼相機(DSC)產業的計劃,進軍數碼相機市場。目前在於組織力量,研發數碼相機的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及配件;重點項目包括:彩色顯示器、專用IC、高性能球面鏡片及印表機、碳粉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目前中國從事數碼相機的研發、生產的廠家有:鳳凰數碼、喜馬拉雅、海鷗、方正科技、紫光、聯想集團、朝華科技、華旗資訊、TCL、先科、明基(BenQ)等。目前國內已有30多個品牌,大多集中在家用市場。[/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國外公司陸續在中國內地投資設立數碼相機生產線,這些公司包括:美能達(Minolta)、尼康(Nikon)、賓得(Pentax)、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惠普(HP)、愛普生(Epson)、 三洋公司、索尼(Sony)公司、奧林巴斯公司(Olympus)、柯達公司(Kodak) 、佳能公司(Canon)、 富士膠片公司(FujiFilm)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掃描儀市場穩定增長:掃描儀是計算機的重要外設產品之一,已成為光電產品中技術工藝成熟、市場應用穩定增長的重要產品。目前全球掃描儀的著名品牌Microtek、HP、AGFA、UMAX、Acer、EPSON、Canon等早已陸續進入中國國內市場,與此同時,台灣地區的代工生產廠商的生產基地也都全部轉移到了內地,北大方正、清華紫光等國內單位研發的掃描儀也正成為掃描儀市場中重要品牌。[/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研發生產掃描儀的廠商擁有掃描器生產技術和影像處理技術,因此包括數碼相機、PC Camera等相關產品都是目前掃描儀廠商謀圖發展的替代產品。為了適應多功能PC外圍光電輸入/輸出設備應用市場的需求,今後掃描儀產品必將向著多功能復合應用方向發展。 4 . 光顯示材料與設備(電路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光學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我國顯示器領域發展良好:[/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液晶顯示器(LCD)方面:我國液晶顯示器產量佔世界產量的25 %。中國液晶行業年銷售額約為53.52億元。[/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我國已能生產滿足寬溫度低閾值等特殊要求的TN液晶材料,STN液晶材料已開始批量生產,結束了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國內的薄膜晶體管(TFT)用液晶材料仍處於實驗室研製階段。我國液晶材料年生產能力已超過40 噸。國內主要的企業有4家:北京清華亞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現代化學研究所、石家莊實力克液晶公司和煙台萬潤精細化工有限公司。[/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偏振片已進入穩定的批量生產階段,現有兩家生產企業,廣東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紡樂凱光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年銷售75萬平方米,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ITO導電玻璃是液晶三大材料之中發展最快的,生產廠家已超過10家,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深圳萊寶真空技術有限公司。年生產ITO玻璃376萬平方米,銷售總值約6億元。STN用導電玻璃已大部分滿足國內需求。生產導電玻璃的成套設備已具備實現國產化的能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此外,掩膜版、背光源、取向劑、封接膠、光刻膠以及其他LCD相關材料的國內自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不完全統計,從事這方面生產的企業有7家,實現產值1.69億元。[/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中國現有LCD生產廠家約60家, 2003年北京市京東方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3.8億美元成功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的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核心技術,已經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TFT-LCD產業基地,未來10年,TFT-LCD將在家電、電腦、數碼相機、手機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日本、韓國、台灣等向中國大陸加快轉移STN-LCD、TFT-LCD生產線,已建成的或開始建設已達14條線,大多數為STN-LCD生產線,也有TN 和彩色STN生產線。[/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發光二極體(LED)方面:近年來我國LED產業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國內與LED研究、開發、生產有關的單位有300多家,大多數企業生產普通LED(指晶元為GaP、GaAlAs的發光二極體)。年產量達120億只,銷售額約40多億元。目前國內普通LED晶元能批量生產的企業只有一家——聯創光電公司,年產約20億只,聯創光電公司將向LED下游產品擴展,發展紅、綠、藍三基色全彩顯示屏、LED白光照明、LED交通等產品,屆時聯創光電將成為國內產品層次最多、規模最大的LED廠家。[/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LED顯示屏生產企業約有幾十家。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傳統LED的生產加工供應基地之一。[/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中國生產的紅、綠、橙、黃發光二極體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12 %,藍色發光二極體已研製成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等離子體顯示器(PDP)方面:等離子體顯示器(PDP)研究開發取得較大進展, 已經開始生產42英寸PDP屏。[/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其他類型顯示器方面方面:如真空熒光顯示(VFD)、有機EL(OLED)、場發射(FED)等均在科研生產中取得進展。「十五」期間中國發展顯示器投資了380億元。[/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 5 . 紅外產品(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學基礎)[/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近幾年來,我國的紅外產品市場發展迅速。隨著工業自動化的發展,熱故障與熱漏泄診斷的逐步推廣,以及技術安保體系的建立,紅外測溫儀、熱像儀和熱電視等產品的市場穩步增長。全國主要紅外產品年銷售額約為8億5千萬元人民幣。[/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 6. 照明與能源(原子物理、半導體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電工電路技術、光學基礎)[/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高亮度高效金屬鹵化物燈、硫二聚物(微波放電)燈和發光二極體LED光源將逐步取代白熾燈,實現照明上的革命。發光材料,發光二極體與發光元器件; [/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發展太陽能電池,地球上的能源愈來愈短缺,美國預計到2050年,太陽能源將占能源的一半。[/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光全息與全息存儲(光學、物理光學、非線性光學、光信息處理、激光原理與技術)[/size][/font][/backcolor]
⑶ 光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電子和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光學信息處理技術、現代電子學技術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基本技能,能在光通信、光學信息處理、以及相關的電子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等信息技術領域、特別是光機電算一體化產業從事科學研究、產品設計和開發、生產技術或管理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熟悉光學、電子學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受到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光信息科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信息產業政策及國內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
5.了解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開設的主幹課程: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實驗、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數學物理方法、計算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程序設計、電路理論、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信號與線性系統、自動控制原理、電子測量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全息技術、光學設計、光信息處理、激光原理等。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領域—— 光電子產品與技術領域
全世界光電子技術產業的市場規模己達1萬億美元。國外光電子產業主要在美國、西歐和日本。近十年來,中國的光電子技術產品市場的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在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勢頭。隨著信息光電子技術、激光加工技術、激光醫療與光子生物學、激光全息、光電感測、顯示技術等光電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光電科技與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機電技術等領域的結合與滲透,我國已經形成以下市場可觀、發展潛力巨大的光電子產業。1. 光電子材料與光電元器件(原子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激光原理、光學、非線性光學等
(1)、我國的光學與光電子材料研究已進入應用和產業化的發展階段。 其中:
在半導體光電子材料方面:在我國,用於集成電路(IC)和太陽能電池單晶硅(Si)年產量約為400噸。用於光電子器件的GaAs單晶、用於LED和LD的InP單晶和用於紅、綠色LED的GaP晶元材料已實用化。用於藍光LD和藍、綠光LED和GaN、SiC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正在研發中。
在激光晶體材料方面: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的Nd:YAG晶坯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華博技術有限公司的YAG激光棒年批量生產能力為3000根。中國已成為礬酸釔(YVO4)晶體的生產出口大國。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製成大尺寸YVO4單晶,並加工成偏振晶體器件。北京爍光特晶體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產200公斤YVO4 單晶生產線。上海光機所研製的摻鈦藍寶石激光晶體也已經出口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我國研製的Nd:YAG和Nd:YVO4激光晶體,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出口產品數量約占國際市場1/3。
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方面:我國研製的偏硼酸鋇(BBO)、三硼酸鋰(LBO)等優質的非線性光學材料,系國際首創,用於激光光源在可見光區的頻率轉換。用於激光倍頻、光參量振盪、電光調Q和聲光、電光器件的鈮酸鋰(LN)單晶中國的年生產能力約為10 噸。
光電子材料發展的重點為:高功率、可調諧、LD泵浦和新波長激光晶體等;超高亮度(LED)、半導體激光器(LD)用GaAs ,Gap,GaN基外延材料等;STN,TFT顯示器用液晶材料等;用於密集波分復系統的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及大尺寸光纖預制棒等。
(2)、光學元器件包括:光學儀器,光電檢測儀器,光學遙感、遙測儀器,機器人視覺,光學檢測和測量、夜視和偵察,微光夜視儀,紅外夜視儀,高解析度的成像衛星,偵察相機, 高靈敏探測器平面陣列(FRA),快速三維模型測量;計量學(定位,位置,線度,準直);機器視覺(特徵,方位和缺陷);光學感測器(成分,溫度,PH值探測等)。
1. 光通信與光纖感測器件(光電感測技術、光纖通信原理與技術、光通信實驗等)
這里可包括光纖光纜,光電子材料,集成光電子器件,光電元、器件,光纖通信器件(光纖無源器件,光纖有源器件),光纖感測器件,光纖激光器,光端機,光纖通訊機及設備,光纖數據傳輸設備;光纖陀螺儀;光纖控制的相控陣雷達,光纖地面和衛星通信系統等等。我國現有光纖通信企業320餘家,其中光纖光纜193家,光電器件46家,光纜材料和配套件企業22家,通信專用儀表9家,光通信傳輸設備50家。產值240億元,銷售額262億元。「十五」期間中國光通信產業發展重點為光傳輸、光接入、光傳送網產品、光纖光纜和光電器件五個方面。
2. 激光器件及應用(光學、物理光學、非線性光學、激光原理和技術、光信息處理等)
包括激光器件(光纖,半導體、固體、氣體、準分子及其它),激光加工,激光全息,激光醫療儀器,激光測距,激光雷達,激光跟蹤,激光制導,光學陀螺儀,交通控制系統,光導航設備與系統,目標指示器,干擾發射機和通信設備等。目前我國從事激光技術研究、激光應用產品研製生產的單位約有400餘家(不含激光音像設備生產單位),全國激光產品市場年銷售額約為32.4億元人民幣(此數據不包括激光音像設備、激光通信工程、激光條碼檢測及激光二次效益如激光醫療收入等)。
3. 光信息輸入與存貯(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學基礎)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光輸出入類設備,如掃描儀、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和數碼相機等辦公自動化設備,以及光存儲類產品,如CD-ROM、CD-RW和DVD-ROM光碟機,以及記錄用的CD-R 光碟機和可重復讀寫型的CD-RW 光碟機,迅速地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各種新型的辦公消費、娛樂類的光電產品將成為21世紀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數碼相機產業市場發展迅速:國家計委已確立重點發展數碼相機(DSC)產業的計劃,進軍數碼相機市場。目前在於組織力量,研發數碼相機的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及配件;重點項目包括:彩色顯示器、專用IC、高性能球面鏡片及印表機、碳粉等。
目前中國從事數碼相機的研發、生產的廠家有:鳳凰數碼、喜馬拉雅、海鷗、方正科技、紫光、聯想集團、朝華科技、華旗資訊、TCL、先科、明基(BenQ)等。目前國內已有30多個品牌,大多集中在家用市場。
國外公司陸續在中國內地投資設立數碼相機生產線,這些公司包括:美能達(Minolta)、尼康(Nikon)、賓得(Pentax)、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惠普(HP)、愛普生(Epson)、 三洋公司、索尼(Sony)公司、奧林巴斯公司(Olympus)、柯達公司(Kodak) 、佳能公司(Canon)、 富士膠片公司(FujiFilm)等。
掃描儀市場穩定增長:掃描儀是計算機的重要外設產品之一,已成為光電產品中技術工藝成熟、市場應用穩定增長的重要產品。目前全球掃描儀的著名品牌Microtek、HP、AGFA、UMAX、Acer、EPSON、Canon等早已陸續進入中國國內市場,與此同時,台灣地區的代工生產廠商的生產基地也都全部轉移到了內地,北大方正、清華紫光等國內單位研發的掃描儀也正成為掃描儀市場中重要品牌。
研發生產掃描儀的廠商擁有掃描器生產技術和影像處理技術,因此包括數碼相機、PC Camera等相關產品都是目前掃描儀廠商謀圖發展的替代產品。為了適應多功能PC外圍光電輸入/輸出設備應用市場的需求,今後掃描儀產品必將向著多功能復合應用方向發展。 4 . 光顯示材料與設備(電路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光學等)
我國顯示器領域發展良好:
在液晶顯示器(LCD)方面:我國液晶顯示器產量佔世界產量的25 %。中國液晶行業年銷售額約為53.52億元。
我國已能生產滿足寬溫度低閾值等特殊要求的TN液晶材料,STN液晶材料已開始批量生產,結束了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國內的薄膜晶體管(TFT)用液晶材料仍處於實驗室研製階段。我國液晶材料年生產能力已超過40 噸。國內主要的企業有4家:北京清華亞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現代化學研究所、石家莊實力克液晶公司和煙台萬潤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偏振片已進入穩定的批量生產階段,現有兩家生產企業,廣東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紡樂凱光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年銷售75萬平方米,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
ITO導電玻璃是液晶三大材料之中發展最快的,生產廠家已超過10家,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深圳萊寶真空技術有限公司。年生產ITO玻璃376萬平方米,銷售總值約6億元。STN用導電玻璃已大部分滿足國內需求。生產導電玻璃的成套設備已具備實現國產化的能力。
此外,掩膜版、背光源、取向劑、封接膠、光刻膠以及其他LCD相關材料的國內自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不完全統計,從事這方面生產的企業有7家,實現產值1.69億元。
中國現有LCD生產廠家約60家, 2003年北京市京東方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3.8億美元成功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的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核心技術,已經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TFT-LCD產業基地,未來10年,TFT-LCD將在家電、電腦、數碼相機、手機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日本、韓國、台灣等向中國大陸加快轉移STN-LCD、TFT-LCD生產線,已建成的或開始建設已達14條線,大多數為STN-LCD生產線,也有TN 和彩色STN生產線。
在發光二極體(LED)方面:近年來我國LED產業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國內與LED研究、開發、生產有關的單位有300多家,大多數企業生產普通LED(指晶元為GaP、GaAlAs的發光二極體)。年產量達120億只,銷售額約40多億元。目前國內普通LED晶元能批量生產的企業只有一家——聯創光電公司,年產約20億只,聯創光電公司將向LED下游產品擴展,發展紅、綠、藍三基色全彩顯示屏、LED白光照明、LED交通等產品,屆時聯創光電將成為國內產品層次最多、規模最大的LED廠家。
LED顯示屏生產企業約有幾十家。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傳統LED的生產加工供應基地之一。
中國生產的紅、綠、橙、黃發光二極體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12 %,藍色發光二極體已研製成功。
在等離子體顯示器(PDP)方面:等離子體顯示器(PDP)研究開發取得較大進展, 已經開始生產42英寸PDP屏。
在其他類型顯示器方面方面:如真空熒光顯示(VFD)、有機EL(OLED)、場發射(FED)等均在科研生產中取得進展。「十五」期間中國發展顯示器投資了380億元。
5 . 紅外產品(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學基礎)
近幾年來,我國的紅外產品市場發展迅速。隨著工業自動化的發展,熱故障與熱漏泄診斷的逐步推廣,以及技術安保體系的建立,紅外測溫儀、熱像儀和熱電視等產品的市場穩步增長。全國主要紅外產品年銷售額約為8億5千萬元人民幣。
6. 照明與能源(原子物理、半導體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電工電路技術、光學基礎)
高亮度高效金屬鹵化物燈、硫二聚物(微波放電)燈和發光二極體LED光源將逐步取代白熾燈,實現照明上的革命。發光材料,發光二極體與發光元器件;
發展太陽能電池,地球上的能源愈來愈短缺,美國預計到2050年,太陽能源將占能源的一半。
光全息與全息存儲(光學、物理光學、非線性光學、光信息處理、激光原理與技術)
本專業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前景可以說是相當好
⑷ 軍工股票有哪些
1 002519 銀河電子 2014-02-20 智能電源、配電系統
2 300213 佳訊飛鴻 2011-05-05 指揮調度通信系統
3 002111 威海廣泰 2009-12-24 研發生產武器裝備
4 300185 通裕重工 2014-07-02 無人機
5 002151 北斗星通 2007-08-13 衛星導航
6 300045 華力創通 2010-01-20 衛星導航
7 300101 振芯科技 2010-08-06 衛星導航
8 300177 中海達 2011-02-15 衛星導航
9 300353 東土科技 2014-01-29 通信技術應用
10 300252 金信諾 2014-04-17 特種線纜
11 300265 通光線纜 2014-02-20 特種線纜
12 300024 機器人 2009-10-29 特種機器人
13 300342 天銀機電 2014-12-30 射頻模擬系統
14 000009 中國寶安 2014-10-17 模擬訓練系統
15 600775 南京熊貓 2014-09-04 雷達
16 600990 四創電子 2004-05-10 雷達
17 002576 通達動力 2015-01-08 雷達
18 002253 川大智勝 2011-03-23 空管產品
19 002465 海格通信 2010-08-31 軍用無線通信設備
20 600399 撫順特鋼 2000-12-29 軍用特殊鋼新型材料
21 002669 康達新材 2014-02-21 軍用膠粘劑
22 600330 天通股份 2001-01-18 軍用電子元器件
23 600363 聯創光電 2014-02-21 軍用電子元器件
24 002338 奧普光電 2010-01-15 軍用電子元器件
25 002371 七星電子 2010-03-16 軍用電子元器件
26 002484 江海股份 2010-09-29 軍用電子元器件
27 300065 海蘭信 2010-03-26 軍用電子元器件
28 601208 東材科技 2014-03-27 軍需品供應商
29 601718 際華集團 2010-07-28 軍需品供應商
30 600562 國睿科技 2013-01-25 軍品
31 300201 海倫哲 2013-03-05 軍品
32 300351 永貴電器 2014-11-19 軍工通信連接器
33 000561 烽火電子 2010-02-01 軍工電子元器件
34 002339 積成電子 2015-01-08 軍工產業基金
35 601106 中國一重 2013-07-11 艦炮
36 002214 大立科技 2014-02-13 紅外熱像儀
37 002414 高德紅外 2010-07-16 紅外熱像儀
38 000777 中核科技 1997-07-10 核能開發
39 002046 軸研科技 2005-05-26 航天特種軸承
40 600118 中國衛星 1997-09-08 航天科技集團
41 600151 航天機電 1998-06-05 航天科技集團
42 600343 航天動力 2003-04-08 航天科技集團
43 600879 航天電子 1995-11-15 航天科技集團
44 603698 航天工程 2015-01-28 航天科技集團
45 002405 四維圖新 2013-03-01 航天科技集團
46 600271 航天信息 2003-07-11 航天科工集團
47 600501 航天晨光 2001-06-15 航天科工集團
48 600677 航天通信 1993-09-28 航天科工集團
49 600855 航天長峰 1994-04-25 航天科工集團
50 000901 航天科技 1999-04-01 航天科工集團
51 002025 航天電器 2004-07-26 航天科工集團
52 600862 南通科技 2014-09-18 航空新材料
53 002023 海特高新 2011-05-03 航空維修
54 600592 龍溪股份 2014-02-24 航空軍工關節軸承
55 300395 菲利華 2014-09-10 航空航天玻璃材料
56 600038 中直股份 2000-12-18 航空工業集團
57 600316 洪都航空 2000-12-15 航空工業集團
58 600372 中航電子 2001-07-06 航空工業集團
59 600391 成發科技 2001-12-12 航空工業集團
60 600523 貴航股份 2001-12-27 航空工業集團
61 600765 中航重機 1996-11-06 航空工業集團
62 600893 中航動力 2008-11-20 航空工業集團
63 000738 中航動控 1997-06-26 航空工業集團
64 000768 中航飛機 1997-06-26 航空工業集團
65 002013 中航機電 2004-07-05 航空工業集團
66 002179 中航光電 2007-11-01 航空工業集團
67 300114 中航電測 2010-08-27 航空工業集團
68 000697 煉石有色 2013-05-31 航空發動機葉片
69 300324 旋極信息 2014-06-25 航電匯流排
70 601890 亞星錨鏈 2012-05-09 海軍錨鏈供貨商
71 002260 伊立浦 2013-09-06 高端通用航空研發
72 002297 博雲新材 2009-09-29 飛機機輪剎車系統
73 000748 長城信息 1997-07-04 飛船儀表液晶顯示器
74 300397 天和防務 2014-09-10 防空指揮控制系統
75 300034 鋼研高納 2009-12-24 發動機新材料
76 000547 閩福發A 2014-04-15 電磁安防
77 300297 藍盾股份 2015-02-03 電磁安防
78 600416 湘電股份 2002-07-18 船用電力推進系統
79 600482 風帆股份 2014-03-10 船舶重工集團
80 601989 中國重工 2009-12-16 船舶重工集團
81 002608 *ST舜船 2011-08-10 船舶製造
82 600150 中國船舶 1998-05-20 船舶工業集團
83 600685 廣船國際 2014-03-14 船舶工業集團
84 601608 中信重工 2014-12-02 參與軍工建設項目
85 600877 中國嘉陵 1995-10-13 兵器裝備集團
86 002265 西儀股份 2009-02-10 兵器裝備集團
87 002423 中原特鋼 2011-06-28 兵器裝備集團
88 600148 長春一東 2015-01-23 兵器工業集團
89 600184 光電股份 2003-11-06 兵器工業集團
90 600262 北方股份 2000-06-30 兵器工業集團
91 600435 北方導航 2003-07-04 兵器工業集團
92 600480 凌雲股份 2015-01-23 兵器工業集團
93 600495 晉西車軸 2004-05-26 兵器工業集團
94 600967 北方創業 2004-05-18 兵器工業集團
95 000059 *ST華錦 2015-01-23 兵器工業集團
96 000065 北方國際 2014-02-20 兵器工業集團
97 000519 江南紅箭 2010-09-29 兵器工業集團
98 002246 北化股份 2015-01-23 兵器工業集團
99 603678 火炬電子 2015-01-26 --
100 000070 特發信息 2015-04-13 --
101 000687 恆天天鵝 2015-04-08 --
102 000977 浪潮信息 2015-01-19 --
103 002413 常發股份 2015-05-18 --
104 300159 新研股份 2015-03-18 --
105 300424 航新科技 2015-04-22 --
106 300428 四通新材 2015-03-19 --
107 300447 全信股份 2015-04-22 --
108 300456 耐威科技 2015-05-14 --
⑸ 車載激光雷達概念股一覽 車載激光雷達概念股有哪些
萬集科技(87.95 -1.97%,診股)從2015年開始開發多線車載激光雷達,已形成了非常好的技術積累,有著較為穩定和較強實力的研發團隊,同時布局了未來的激光雷達技術路線。
永新光學(32.48 +1.12%,診股):在高性能車載鏡片加工、自動駕駛激光雷達鏡頭製造方面具有較好的技術競爭力,已實現相關產品的批量或小批量製造銷售。
中海達(8.55 +2.76%,診股):北斗+精準位置應用解決方案所涉及的衛星導航、光電、海洋聲吶、激光雷達、UWB超寬頻、高精度慣導等技術和產品在軍方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
(5)激光雷達聯創光電股票行情擴展閱讀
例如Velodyne基本放棄了中國市場。原因在於,激光雷達領域,Velodyne的產品已不是中國自動駕駛公司的唯一選擇,中國的激光雷達公司包括禾賽、速騰、大疆、innovusion等公司的產品,成為了自動駕駛公司的選擇。
隨著人工智慧、自動駕駛產業與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所需要的感測器「激光雷達」正日益受到整車製造商、自動駕駛廠商以及高精度地圖廠商的重視。國內廠商除了更便宜,技術支持也更及時,受到青睞。
⑹ 微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電子和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光學信息處理技術、現代電子學技術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基本技能,能在光通信、光學信息處理、以及相關的電子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等信息技術領域、特別是光機電算一體化產業從事科學研究、產品設計和開發、生產技術或管理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熟悉光學、電子學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受到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光信息科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信息產業政策及國內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
5.了解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1)、我國的光學與光電子材料研究已進入應用和產業化的發展階段。 其中:
在半導體光電子材料方面:在我國,用於集成電路(IC)和太陽能電池單晶硅(Si)年產量約為400噸。用於光電子器件的GaAs單晶、用於LED和LD的InP單晶和用於紅、綠色LED的GaP晶元材料已實用化。用於藍光LD和藍、綠光LED和GaN、SiC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正在研發中。
在激光晶體材料方面: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的Nd:YAG晶坯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華博技術有限公司的YAG激光棒年批量生產能力為3000根。中國已成為礬酸釔(YVO4)晶體的生產出口大國。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製成大尺寸YVO4單晶,並加工成偏振晶體器件。北京爍光特晶體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產200公斤YVO4 單晶生產線。上海光機所研製的摻鈦藍寶石激光晶體也已經出口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我國研製的Nd:YAG和Nd:YVO4激光晶體,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出口產品數量約占國際市場1/3。
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方面:我國研製的偏硼酸鋇(BBO)、三硼酸鋰(LBO)等優質的非線性光學材料,系國際首創,用於激光光源在可見光區的頻率轉換。用於激光倍頻、光參量振盪、電光調Q和聲光、電光器件的鈮酸鋰(LN)單晶中國的年生產能力約為10 噸。
光電子材料發展的重點為:高功率、可調諧、LD泵浦和新波長激光晶體等;超高亮度(LED)、半導體激光器(LD)用GaAs ,Gap,GaN基外延材料等;STN,TFT顯示器用液晶材料等;用於密集波分復系統的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及大尺寸光纖預制棒等。
(2)、光學元器件包括:光學儀器,光電檢測儀器,光學遙感、遙測儀器,機器人視覺,光學檢測和測量、夜視和偵察,微光夜視儀,紅外夜視儀,高解析度的成像衛星,偵察相機, 高靈敏探測器平面陣列(FRA),快速三維模型測量;計量學(定位,位置,線度,準直);機器視覺(特徵,方位和缺陷);光學感測器(成分,溫度,PH值探測等)。
1. 光通信與光纖感測器件(光電感測技術、光纖通信原理與技術、光通信實驗等)
這里可包括光纖光纜,光電子材料,集成光電子器件,光電元、器件,光纖通信器件(光纖無源器件,光纖有源器件),光纖感測器件,光纖激光器,光端機,光纖通訊機及設備,光纖數據傳輸設備;光纖陀螺儀;光纖控制的相控陣雷達,光纖地面和衛星通信系統等等。我國現有光纖通信企業320餘家,其中光纖光纜193家,光電器件46家,光纜材料和配套件企業22家,通信專用儀表9家,光通信傳輸設備50家。產值240億元,銷售額262億元。「十五」期間中國光通信產業發展重點為光傳輸、光接入、光傳送網產品、光纖光纜和光電器件五個方面。
2. 激光器件及應用(光學、物理光學、非線性光學、激光原理和技術、光信息處理等)
包括激光器件(光纖,半導體、固體、氣體、準分子及其它),激光加工,激光全息,激光醫療儀器,激光測距,激光雷達,激光跟蹤,激光制導,光學陀螺儀,交通控制系統,光導航設備與系統,目標指示器,干擾發射機和通信設備等。目前我國從事激光技術研究、激光應用產品研製生產的單位約有400餘家(不含激光音像設備生產單位),全國激光產品市場年銷售額約為32.4億元人民幣(此數據不包括激光音像設備、激光通信工程、激光條碼檢測及激光二次效益如激光醫療收入等)。
3. 光信息輸入與存貯(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學基礎)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光輸出入類設備,如掃描儀、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和數碼相機等辦公自動化設備,以及光存儲類產品,如CD-ROM、CD-RW和DVD-ROM光碟機,以及記錄用的CD-R 光碟機和可重復讀寫型的CD-RW 光碟機,迅速地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各種新型的辦公消費、娛樂類的光電產品將成為21世紀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數碼相機產業市場發展迅速:國家計委已確立重點發展數碼相機(DSC)產業的計劃,進軍數碼相機市場。目前在於組織力量,研發數碼相機的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及配件;重點項目包括:彩色顯示器、專用IC、高性能球面鏡片及印表機、碳粉等。
目前中國從事數碼相機的研發、生產的廠家有:鳳凰數碼、喜馬拉雅、海鷗、方正科技、紫光、聯想集團、朝華科技、華旗資訊、TCL、先科、明基(BenQ)等。目前國內已有30多個品牌,大多集中在家用市場。
國外公司陸續在中國內地投資設立數碼相機生產線,這些公司包括:美能達(Minolta)、尼康(Nikon)、賓得(Pentax)、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惠普(HP)、愛普生(Epson)、 三洋公司、索尼(Sony)公司、奧林巴斯公司(Olympus)、柯達公司(Kodak) 、佳能公司(Canon)、 富士膠片公司(FujiFilm)等。
掃描儀市場穩定增長:掃描儀是計算機的重要外設產品之一,已成為光電產品中技術工藝成熟、市場應用穩定增長的重要產品。目前全球掃描儀的著名品牌Microtek、HP、AGFA、UMAX、Acer、EPSON、Canon等早已陸續進入中國國內市場,與此同時,台灣地區的代工生產廠商的生產基地也都全部轉移到了內地,北大方正、清華紫光等國內單位研發的掃描儀也正成為掃描儀市場中重要品牌。
研發生產掃描儀的廠商擁有掃描器生產技術和影像處理技術,因此包括數碼相機、PC Camera等相關產品都是目前掃描儀廠商謀圖發展的替代產品。為了適應多功能PC外圍光電輸入/輸出設備應用市場的需求,今後掃描儀產品必將向著多功能復合應用方向發展。 4 . 光顯示材料與設備(電路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光學等)
我國顯示器領域發展良好:
在液晶顯示器(LCD)方面:我國液晶顯示器產量佔世界產量的25 %。中國液晶行業年銷售額約為53.52億元。
我國已能生產滿足寬溫度低閾值等特殊要求的TN液晶材料,STN液晶材料已開始批量生產,結束了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國內的薄膜晶體管(TFT)用液晶材料仍處於實驗室研製階段。我國液晶材料年生產能力已超過40 噸。國內主要的企業有4家:北京清華亞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現代化學研究所、石家莊實力克液晶公司和煙台萬潤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偏振片已進入穩定的批量生產階段,現有兩家生產企業,廣東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紡樂凱光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年銷售75萬平方米,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
ITO導電玻璃是液晶三大材料之中發展最快的,生產廠家已超過10家,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深圳萊寶真空技術有限公司。年生產ITO玻璃376萬平方米,銷售總值約6億元。STN用導電玻璃已大部分滿足國內需求。生產導電玻璃的成套設備已具備實現國產化的能力。
此外,掩膜版、背光源、取向劑、封接膠、光刻膠以及其他LCD相關材料的國內自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不完全統計,從事這方面生產的企業有7家,實現產值1.69億元。
中國現有LCD生產廠家約60家, 2003年北京市京東方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3.8億美元成功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的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核心技術,已經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TFT-LCD產業基地,未來10年,TFT-LCD將在家電、電腦、數碼相機、手機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日本、韓國、台灣等向中國大陸加快轉移STN-LCD、TFT-LCD生產線,已建成的或開始建設已達14條線,大多數為STN-LCD生產線,也有TN 和彩色STN生產線。
在發光二極體(LED)方面:近年來我國LED產業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國內與LED研究、開發、生產有關的單位有300多家,大多數企業生產普通LED(指晶元為GaP、GaAlAs的發光二極體)。年產量達120億只,銷售額約40多億元。目前國內普通LED晶元能批量生產的企業只有一家——聯創光電公司,年產約20億只,聯創光電公司將向LED下游產品擴展,發展紅、綠、藍三基色全彩顯示屏、LED白光照明、LED交通等產品,屆時聯創光電將成為國內產品層次最多、規模最大的LED廠家。
LED顯示屏生產企業約有幾十家。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傳統LED的生產加工供應基地之一。
中國生產的紅、綠、橙、黃發光二極體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12 %,藍色發光二極體已研製成功。
在等離子體顯示器(PDP)方面:等離子體顯示器(PDP)研究開發取得較大進展, 已經開始生產42英寸PDP屏。
在其他類型顯示器方面方面:如真空熒光顯示(VFD)、有機EL(OLED)、場發射(FED)等均在科研生產中取得進展。「十五」期間中國發展顯示器投資了380億元。
5 . 紅外產品(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學基礎)
近幾年來,我國的紅外產品市場發展迅速。隨著工業自動化的發展,熱故障與熱漏泄診斷的逐步推廣,以及技術安保體系的建立,紅外測溫儀、熱像儀和熱電視等產品的市場穩步增長。全國主要紅外產品年銷售額約為8億5千萬元人民幣。
6. 照明與能源(原子物理、半導體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電工電路技術、光學基礎)
高亮度高效金屬鹵化物燈、硫二聚物(微波放電)燈和發光二極體LED光源將逐步取代白熾燈,實現照明上的革命。發光材料,發光二極體與發光元器件;
發展太陽能電池,地球上的能源愈來愈短缺,美國預計到2050年,太陽能源將占能源的一半。
光全息與全息存儲(光學、物理光學、非線性光學、光信息處理、激光原理與技術)
⑺ 光信息科學技術是幹啥的,以後去哪工作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編輯本段]學科門類理學
光電子信息科學類
光電子信息工程 [編輯本段]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電子和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光學信息處理技術、現代電子學技術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基本技能,能在光通信、光學信息處理、以及相關的電子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等信息技術領域、特別是光機電算一體化產業從事科學研究、產品設計和開發、生產技術或管理的面向二十一世紀的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熟悉光學、電子學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受到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光信息科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
3.了解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熟悉國家信息產業政策及國內外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
5.了解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信息產業發展狀況;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編輯本段]開設的主幹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實驗、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數學物理方法、計算機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程序設計、電路理論、模擬電子線路、數字邏輯電路、信號與線性系統、自動控制原理、電子測量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全息技術、光學設計、光信息處理、激光原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生產實習、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就業領域—— 光電子產品與技術領域
全世界光電子技術產業的市場規模己達1萬億美元。國外光電子產業主要在美國、西歐和日本。近十年來,中國的光電子技術產品市場的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在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勢頭。隨著信息光電子技術、激光加工技術、激光醫療與光子生物學、激光全息、光電感測、顯示技術等光電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光電科技與數字技術、多媒體技術、機電技術等領域的結合與滲透,我國已經形成以下市場可觀、發展潛力巨大的光電子產業。1. 光電子材料與光電元器件(原子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激光原理、光學、非線性光學等
(1)、我國的光學與光電子材料研究已進入應用和產業化的發展階段。 其中:
在半導體光電子材料方面:在我國,用於集成電路(IC)和太陽能電池單晶硅(Si)年產量約為400噸。用於光電子器件的GaAs單晶、用於LED和LD的InP單晶和用於紅、綠色LED的GaP晶元材料已實用化。用於藍光LD和藍、綠光LED和GaN、SiC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正在研發中。
在激光晶體材料方面: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的Nd:YAG晶坯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華博技術有限公司的YAG激光棒年批量生產能力為3000根。中國已成為礬酸釔(YVO4)晶體的生產出口大國。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製成大尺寸YVO4單晶,並加工成偏振晶體器件。北京爍光特晶體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產200公斤YVO4 單晶生產線。上海光機所研製的摻鈦藍寶石激光晶體也已經出口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我國研製的Nd:YAG和Nd:YVO4激光晶體,其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出口產品數量約占國際市場1/3。
在非線性光學晶體方面:我國研製的偏硼酸鋇(BBO)、三硼酸鋰(LBO)等優質的非線性光學材料,系國際首創,用於激光光源在可見光區的頻率轉換。用於激光倍頻、光參量振盪、電光調Q和聲光、電光器件的鈮酸鋰(LN)單晶中國的年生產能力約為10 噸。
光電子材料發展的重點為:高功率、可調諧、LD泵浦和新波長激光晶體等;超高亮度(LED)、半導體激光器(LD)用GaAs ,Gap,GaN基外延材料等;STN,TFT顯示器用液晶材料等;用於密集波分復系統的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纖及大尺寸光纖預制棒等。
(2)、光學元器件包括:光學儀器,光電檢測儀器,光學遙感、遙測儀器,機器人視覺,光學檢測和測量、夜視和偵察,微光夜視儀,紅外夜視儀,高解析度的成像衛星,偵察相機, 高靈敏探測器平面陣列(FRA),快速三維模型測量;計量學(定位,位置,線度,準直);機器視覺(特徵,方位和缺陷);光學感測器(成分,溫度,PH值探測等)。
1. 光通信與光纖感測器件(光電感測技術、光纖通信原理與技術、光通信實驗等)
這里可包括光纖光纜,光電子材料,集成光電子器件,光電元、器件,光纖通信器件(光纖無源器件,光纖有源器件),光纖感測器件,光纖激光器,光端機,光纖通訊機及設備,光纖數據傳輸設備;光纖陀螺儀;光纖控制的相控陣雷達,光纖地面和衛星通信系統等等。我國現有光纖通信企業320餘家,其中光纖光纜193家,光電器件46家,光纜材料和配套件企業22家,通信專用儀表9家,光通信傳輸設備50家。產值240億元,銷售額262億元。「十五」期間中國光通信產業發展重點為光傳輸、光接入、光傳送網產品、光纖光纜和光電器件五個方面。
2. 激光器件及應用(光學、物理光學、非線性光學、激光原理和技術、光信息處理等)
包括激光器件(光纖,半導體、固體、氣體、準分子及其它),激光加工,激光全息,激光醫療儀器,激光測距,激光雷達,激光跟蹤,激光制導,光學陀螺儀,交通控制系統,光導航設備與系統,目標指示器,干擾發射機和通信設備等。目前我國從事激光技術研究、激光應用產品研製生產的單位約有400餘家(不含激光音像設備生產單位),全國激光產品市場年銷售額約為32.4億元人民幣(此數據不包括激光音像設備、激光通信工程、激光條碼檢測及激光二次效益如激光醫療收入等)。
3. 光信息輸入與存貯(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學基礎)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光輸出入類設備,如掃描儀、列印機、復印機、傳真機和數碼相機等辦公自動化設備,以及光存儲類產品,如CD-ROM、CD-RW和DVD-ROM光碟機,以及記錄用的CD-R 光碟機和可重復讀寫型的CD-RW 光碟機,迅速地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各種新型的辦公消費、娛樂類的光電產品將成為21世紀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
數碼相機產業市場發展迅速:國家計委已確立重點發展數碼相機(DSC)產業的計劃,進軍數碼相機市場。目前在於組織力量,研發數碼相機的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及配件;重點項目包括:彩色顯示器、專用IC、高性能球面鏡片及印表機、碳粉等。
目前中國從事數碼相機的研發、生產的廠家有:鳳凰數碼、喜馬拉雅、海鷗、方正科技、紫光、聯想集團、朝華科技、華旗資訊、TCL、先科、明基(BenQ)等。目前國內已有30多個品牌,大多集中在家用市場。
國外公司陸續在中國內地投資設立數碼相機生產線,這些公司包括:美能達(Minolta)、尼康(Nikon)、賓得(Pentax)、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惠普(HP)、愛普生(Epson)、 三洋公司、索尼(Sony)公司、奧林巴斯公司(Olympus)、柯達公司(Kodak) 、佳能公司(Canon)、 富士膠片公司(FujiFilm)等。
掃描儀市場穩定增長:掃描儀是計算機的重要外設產品之一,已成為光電產品中技術工藝成熟、市場應用穩定增長的重要產品。目前全球掃描儀的著名品牌Microtek、HP、AGFA、UMAX、Acer、EPSON、Canon等早已陸續進入中國國內市場,與此同時,台灣地區的代工生產廠商的生產基地也都全部轉移到了內地,北大方正、清華紫光等國內單位研發的掃描儀也正成為掃描儀市場中重要品牌。
研發生產掃描儀的廠商擁有掃描器生產技術和影像處理技術,因此包括數碼相機、PC Camera等相關產品都是目前掃描儀廠商謀圖發展的替代產品。為了適應多功能PC外圍光電輸入/輸出設備應用市場的需求,今後掃描儀產品必將向著多功能復合應用方向發展。 4 . 光顯示材料與設備(電路基礎、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光學等)
我國顯示器領域發展良好:
在液晶顯示器(LCD)方面:我國液晶顯示器產量佔世界產量的25 %。中國液晶行業年銷售額約為53.52億元。
我國已能生產滿足寬溫度低閾值等特殊要求的TN液晶材料,STN液晶材料已開始批量生產,結束了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國內的薄膜晶體管(TFT)用液晶材料仍處於實驗室研製階段。我國液晶材料年生產能力已超過40 噸。國內主要的企業有4家:北京清華亞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現代化學研究所、石家莊實力克液晶公司和煙台萬潤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偏振片已進入穩定的批量生產階段,現有兩家生產企業,廣東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紡樂凱光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年銷售75萬平方米,銷售額超過6000萬元。
ITO導電玻璃是液晶三大材料之中發展最快的,生產廠家已超過10家,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深圳萊寶真空技術有限公司。年生產ITO玻璃376萬平方米,銷售總值約6億元。STN用導電玻璃已大部分滿足國內需求。生產導電玻璃的成套設備已具備實現國產化的能力。
此外,掩膜版、背光源、取向劑、封接膠、光刻膠以及其他LCD相關材料的國內自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不完全統計,從事這方面生產的企業有7家,實現產值1.69億元。
中國現有LCD生產廠家約60家, 2003年北京市京東方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3.8億美元成功收購韓國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的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核心技術,已經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TFT-LCD產業基地,未來10年,TFT-LCD將在家電、電腦、數碼相機、手機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日本、韓國、台灣等向中國大陸加快轉移STN-LCD、TFT-LCD生產線,已建成的或開始建設已達14條線,大多數為STN-LCD生產線,也有TN 和彩色STN生產線。
在發光二極體(LED)方面:近年來我國LED產業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國內與LED研究、開發、生產有關的單位有300多家,大多數企業生產普通LED(指晶元為GaP、GaAlAs的發光二極體)。年產量達120億只,銷售額約40多億元。目前國內普通LED晶元能批量生產的企業只有一家——聯創光電公司,年產約20億只,聯創光電公司將向LED下游產品擴展,發展紅、綠、藍三基色全彩顯示屏、LED白光照明、LED交通等產品,屆時聯創光電將成為國內產品層次最多、規模最大的LED廠家。
LED顯示屏生產企業約有幾十家。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傳統LED的生產加工供應基地之一。
中國生產的紅、綠、橙、黃發光二極體產量約佔世界產量的12 %,藍色發光二極體已研製成功。
在等離子體顯示器(PDP)方面:等離子體顯示器(PDP)研究開發取得較大進展, 已經開始生產42英寸PDP屏。
在其他類型顯示器方面方面:如真空熒光顯示(VFD)、有機EL(OLED)、場發射(FED)等均在科研生產中取得進展。「十五」期間中國發展顯示器投資了380億元。
5 . 紅外產品(電工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學基礎)
近幾年來,我國的紅外產品市場發展迅速。隨著工業自動化的發展,熱故障與熱漏泄診斷的逐步推廣,以及技術安保體系的建立,紅外測溫儀、熱像儀和熱電視等產品的市場穩步增長。全國主要紅外產品年銷售額約為8億5千萬元人民幣。
6. 照明與能源(原子物理、半導體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電工電路技術、光學基礎)
高亮度高效金屬鹵化物燈、硫二聚物(微波放電)燈和發光二極體LED光源將逐步取代白熾燈,實現照明上的革命。發光材料,發光二極體與發光元器件;
發展太陽能電池,地球上的能源愈來愈短缺,美國預計到2050年,太陽能源將占能源的一半。
光全息與全息存儲(光學、物理光學、非線性光學、光信息處理、激光原理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