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是哪年成立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成立於1985年,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公益公募基金會。
應答時間:2020-08-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
2. 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的論壇組織機構
指導機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主辦機構:國家林業局中國林業經濟學會、環保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文化部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
承辦機構: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組委會、中國綠色畫報、蘭州市人民政府
顧問機構: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媒體戰略合作:中國綠色新聞網、新浪網、中國環境報 指導機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主辦機構:中國林業經濟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領導科學研究會、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
承辦機構: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組委會、中國綠色畫報、五指山市人民政府
學術顧問: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長江商學院
媒體戰略合作:中國綠色新聞網、新浪網、中國環境報 指導機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主辦機構: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中國林業經濟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市長協會、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中國綠色畫報
承辦機構: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組委會、欽州市人民政府
學術顧問: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長江商學院
官方網站 中國綠色新聞網 指導機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主辦機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市長協會、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中國綠色畫報
承辦機構: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組委會、昆明市人民政府
學術顧問: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長江商學院
官方網站 中國綠色新聞網 指導機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主辦機構: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中國扶貧開發協會、中美生態系統研究中心、中國生態學會、
亞太環保協會、東亞生態學會、中國綠色畫報
承辦機構: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組委會、北京市石景山區政府
學術顧問: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長江商學院
官方網站 中國綠色新聞網 指導機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主辦機構:中國生態學會、中國生態道德教育促進會、中國北京綠化基金會、中國綠色畫報
承辦機構:中國綠色發展高層論壇組委會、北京市海淀區政府
學術顧問: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長江商學院
官方網站 中國綠色新聞網
3.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是哪年成立
成立時間:1997年4月14日。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最早起源於中國麋鹿基金會。中國麋鹿基金會是由麋鹿重引進項目開始,該項目的背景是,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大肆劫掠,加之永定河水泛濫,使當時北京南郊皇家獵苑中世界上僅有的200多頭麋鹿種群在中國消失殆盡。
1992年聯合國巴西世界環璄發展大會上簽訂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我國是簽約國之一。會後,時任中國麋鹿基金會理事長的呂正操同志和一批專家認為麋鹿的重引進項目已獲得成功,應將單一物種保護擴展為整個生物多樣性保護,這將有利於與國際接軌,推動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加強國際間交流與合作。
此建議經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同志批示,於1997年報中國科協批准,由國家民政部登記注冊正式將「中國麋鹿基金會」更名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金會」。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紛繁多樣性和它們的遺傳及變異,包括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遺傳多樣性。人類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總目標是: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確保生物多樣性的豐富程度,實現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的宗旨:廣泛動員全社會關心和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事業,保護國家戰略資源,推動綠色發展事業,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人與自然和諧,構建人類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