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信證券私募安全性可靠嗎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任何理財都有風險,不過你可以選擇排名靠前的基金經理的私募產品。
㈡ 私募推薦股票可信嗎
不要相信任何推薦股票,合作分成,號稱抓漲停板的,全是騙局,也不要相信任何網上分析師,不可能是真會的,如果真的會做他們根本就不會干這些無聊的事。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㈢ 中信證券私募直發,什麼是私募基
是指不公開發售,向特定對象募集資金進行證券投資的基金。 第一,私募基金是一種特殊的投資基金,主要是相對於公募基金而言的; 第二,私募基金一般只在「小圈子裡」(僅面向特定的少數投資者)籌集資金; 第三,私募基金的銷售、贖回等運作過程具有私下協商和依靠私人間信任等特徵; 第四,私募基金的投資起點通常較高,無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等組織機構,一般都要求具備特定規模的財產; 第五,私募基金一般不得利用公開傳媒等進行廣告宣傳,即不得公開地吸引和招徠投資者; 第六,私募基金的基金發起人、基金管理人通常也會以自有的資金進行投資,從而形成利益捆綁、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機制; 第七,私募基金的監管環境相對寬松,即政府通常不對其進行嚴格規制; 第八,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嚴格; 第九,私募基金的保密度較高; 第十,私募基金的反應較為迅速,具有非常靈活自由的運作空間; 第十一,私募基金的投資回報相對較高(即高收益的機率相對較大)
㈣ 股票的問題
來我空間看看,也許對你有用
建議先看看<股票與燒餅>
常看看<每日薦股><每晚看盤>
㈤ 中信證券被深圳證監局責令整改,中信證券哪裡出了問題
中信證券被深圳證監局責令整改,中信證券問題出在:1.私募基金託管業務內部風險控制不夠完善。 2.有些首次公開發行保薦項目質量不高,信息披露不充分,不準確。 3.合同約定的時間和方式向客戶提供資產變動通知不到位。
中信證券作為券商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被證監局點名更改受到了很多人關注,作為行業中規模最大的券商被通報批評,這說明問題還是比較嚴重。中信證券主要問題還是對風險控制不夠嚴格,保薦項目質量不高以及對客戶資產變化沒有第一時間進行通知,這都是自己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反映的是工作做得不夠到位,導致資金風險比較大,這也是深圳證監局責令整改的原因。
三、對客戶資產變化通知不到位。
作為證券公司客戶就是自己的上帝,根據合同規定,每個季度客戶資產發生變化都要給客戶聯系和匯報,但是中信證券執行不到位,很多都沒有通知,這導致可能出現爭議,這也是深圳證監局責令整改的原因。
㈥ 中金證券和中信證券,哪個更好
中信證券下屬中信證券(山東)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中信期貨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等6家主要控股子公司,下屬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2家主要參股子公司。
上市以來,中信證券進行了兩次A股增資擴股,2006年非公開發行5億股,募集資金約46億元;2007年公開發行3.34億股,募集資金約250億元。2008年4月,公司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轉增完成後,公司總股本達6,630,467,600股。2010年6月,公司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轉增完成後,公司總股本達9,945,701,400股。2011年9月-10月公司首次完成H股發行,公司總股本達1,101,690.84萬股,其中,A股983,858.07萬股,H股117,832.77萬股。2015年6月,公司完成非公開發行H股,公司總股本達1,211,690.84萬股,其中,A股983,858.07萬股,H股227,832.77萬股。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6161億元,凈資產1391億元,凈資本894億元,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
㈦ 求中信證券宣傳語和優勢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或「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
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6030」。
中信證券主營業務范圍為:證券經紀(限山東省、河南省、浙江省天台縣、浙江省蒼南縣以外區域);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融資融券;證券投資基金代銷;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代銷金融產品;股票期權做市。
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560億元,實現凈利潤人民幣198億元,凈資產收益率16.63%,收入和凈利潤均創公司歷史新高,繼續位居國內證券公司首位,公司各項業務繼續保持市場前列。
公司傳統業務保持市場前列。其中,代理股票基金交易金額人民幣33.8萬億元,市場份額6.43%,排名行業第二;公募基金傭金分倉市場份額6.2%,排名行業第一;QFII交易客戶數量139家,客戶覆蓋率48%;母公司完成股權融資主承銷金額人民幣1,773.33億元,市場份額10.72%,排名行業第一;母公司完成債券主承銷金額人民幣3,856.94億元,市場份額3.35%,排名同業第一;完成涉及中國企業參與的全球並購交易金額70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三;母公司受託資產管理規模人民幣1.1萬億元,市場份額9%,排名行業第一。
公司資金類業務保持領先優勢。固定收益業務方面,利率債銷售市場份額4.72%,排名同業第一;融資融券余額人民幣740億元,市場份額6.3%,排名行業第一;股票質押回購規模人民幣331億元,市場份額12.2%,排名行業第二。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信證券持股5%以上的股東為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5.59%)。公司依託第一大股東與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信誠人壽保險等公司共同組成中信控股之綜合經營模式,並與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共同為客戶提供境內外全面金融服務。
中信證券下屬中信證券(山東)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中信期貨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等6家主要控股子公司,下屬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2家主要參股子公司。
上市以來,中信證券進行了兩次A股增資擴股,2006年非公開發行5億股,募集資金約46億元;2007年公開發行3.34億股,募集資金約250億元。2008年4月,公司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轉增完成後,公司總股本達6,630,467,600股。2010年6月,公司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轉增完成後,公司總股本達9,945,701,400股。2011年9月-10月公司首次完成H股發行,公司總股本達1,101,690.84萬股,其中,A股983,858.07萬股,H股117,832.77萬股。2015年6月,公司完成非公開發行H股,公司總股本達1,211,690.84萬股,其中,A股983,858.07萬股,H股227,832.77萬股。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6161億元,凈資產1391億元,凈資本894億元,是國內規模最大的證券公司。
㈧ 非公開發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是什麼意思
就是限售股解禁後發行要發布公告,要提示人們限售股要上市了,保證投資者的知情權。
限售股解禁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也就是說,分析股東是否會將解禁的股票套現,需要分析的因素頗多。如8月份解禁的中信證券,當時解禁的股份被47家股東持有,十分分散。
解禁的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的233.73%。市場普遍揣測該股會引發爭相套現,但實際上在解禁日之後並未出現放量下跌,而且不久便跟隨大盤持續走高。
而同是8月份解禁的宏盛科技的募集法人股股東所解禁的股數占解禁前流通A股的99%,解禁日之後便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此後的走勢也落後於大盤。浙江龍盛在解禁日之後也出現大幅下跌。
(8)中信證券非公開發行股票擴展閱讀:
限售股解禁參考指標:
1、大股東的類型。處於行業壟斷地位,屬於國家經濟命脈的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東會對其保持較高的持股比例,不會輕易套現。另外,屬於國資委管轄的央企和地方重點國企,套現資金的歸屬、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關法規完善。
2、作為發起人的民企投資家大多數會專心從事實業,並非從事買殼、賣殼從事資本運營的投資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後,大規模套現以實現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東屬於非發起人的民企,擅長資本運作,則有套現的可能。
3、業績狀況。業績優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東持股勉強保持相對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後的套現需求也不大。業績不佳、或價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東退出意願較強。
㈨ 中信證券企業什麼性質
中信證券企業的性質是綜合類證券公司。
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或「公司」)於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2002年12月13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中信證券向社會公開發行4億股普通A股股票。
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簡稱「中信證券」,股票代碼「600030」。2011年10月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6030」。
中信證券經營范圍包括:證券經紀(限山東省、河南省、浙江省天台縣、浙江省蒼南縣以外區域);證券投資咨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融資融券;證券投資基金代銷;代銷金融產品;股票期權做市。
(9)中信證券非公開發行股票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7月1日,中信證券持股5%以上的股東為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6.50%)。公司依託第一大股東與中信銀行、中信信託、信誠人壽保險等公司共同組成中信控股之綜合經營模式,並與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共同為客戶提供境內外全面金融服務。
中信證券下屬中信證券(山東)有限責任公司、中信證券國際有限公司、中信期貨有限公司、金石投資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等6家主要控股子公司,下屬中信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投中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2家主要參股子公司。
上市以來,中信證券進行了兩次A股增資擴股,2006年非公開發行5億股,募集資金約46億元;2007年公開發行3.34億股,募集資金約250億元。2008年4月,公司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轉增完成後,公司總股本達6,630,467,600股。
2010年6月,公司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轉增完成後,公司總股本達9,945,701,400股。2011年9月-10月公司首次完成H股發行,公司總股本達1,101,690.84萬股,其中,A股983,858.07萬股,H股117,832.77萬股。
2015年6月,公司完成非公開發行H股,公司總股本達1,211,690.84萬股,其中,A股983,858.07萬股,H股227,832.77萬股。截至2019年7月1日,公司總資產6531億元,凈資產1531億元,凈資本9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