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買基金做短線可以掙到錢么
基金本身就不適合短線操作。為什麼基金不適合短線操作?
首先,基金的波動率要比股票小。
短線投資靠的是:投資產品價格的波動賺錢。波動率越高,賺錢的機會就越多!因為只有波動率大,才有低買高賣的賺錢機會。而基金的波動率要比股票小的多,短線可操作的機會不大。
比如:貨幣基金基本上沒有波動率,其凈值一直都是1;所以根本沒有賺差價的機會,短線操作沒什麼意義。債券基金的波動率也比較小,短線也沒什麼操作空間。股票基金的波動率要大一些,但仍然比不了股票。
其次,基金短線交易的手續費高。
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交易都會有手續費。交易越頻繁,收費就越多。基金交易的手續費,會根據基金持有的長短不同而不同;這意味著:持有的時間越短手續費率就越高。
比如:債券基金如果持有不到7天,贖回費率可達1.5%。要知道一隻債券基金7天內的最大波動率可能都達不到1.5%;所以如果去做短線交易,僅手續費就能讓投資者虧損。
即便是波動稍微大一點的股票基金,這么高的手續費也可能會吞噬大部分甚至全部短線交易賺來的利潤。
而基金持有的時間越長,收費就越少。
比如:有的債券基金持有超過30天就能免贖回費,股票基金持有超過一定期限也能免申購和贖回費。
此外,貨幣基金雖然沒有申購贖回費,但貨幣基金因為沒波動早已被證明不適合短線操作。
再次,基金交易的及時性比較差。
短線交易對及時性的要求比較高,最好是要能做到隨買隨賣;可基金交易在及時性上是比較差的。大部分基金當天買入,都要到下一個工作日才確定份額;並且在確定份額之後的下一日才會產生收益,這就已經耽擱了兩天時間。如果想要贖回,資金最遲要在取出後的第三天才能到賬。這一買一賣就已經過去了5天。所以就算想做短線交易,一個星期最多也就只能買賣一次。
不僅如此,因為買入基金的份額確定時間以及賣出基金的資金到賬時間較長;無形中也增加了基金的交易時間成本,使得短線交易變得更不劃算。雖然貨幣基金的份額確定時間及資金到賬時間要稍微短一些,但貨幣基金本身就不適合短線交易,就算適合,其短線交易的時間成本也高了。
基於以上原因,基金真不適合短線操作,除非不想賺錢。
而且就算想做短線操作,還不一定能做得了。所以如果想選擇基金,建議到辨險識財上面多學習一些基金的知識,多看看風險評價報告,這樣才會將風險更小化,收益更大化。
B. 股票型基金短線操作技巧有哪些
兄弟短線交易基金真不行,而且賺錢的可能是小之又小!是的!從我十一年基金投資經驗來說,基金比較適合長期定投,我通過長期持有定投基金,100%的收益不是什麼難事!選擇基金定投,首先要明白開放式基金有貨幣型、債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幾種。貨幣型基金無申購贖回費,收益相當於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隨時贖回,不會虧本。債券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比較低,收益一般大於貨幣型,但也有虧損的風險,虧損不會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最高,基金資產是股票,股市下跌時基金就有虧損的風險,但如果股市上漲,就有收益。通過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 還有一點就是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基金本來就是追求長期收益的上選。如果是定投的方式,還可以抹平短期波動引起的收益損失,既然是追求長線收益,可選擇目標收益最高的品種,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本來就優選了標的,具有樣板代表意義的大盤藍籌股和行業優質股,由於具有一定的樣板數,就避免了個股風險。並且避免了經濟周期對單個行業的影響。由於是長期定投,用時間消化了高收益品種必然的高風險特徵。
建議選擇優質基金公司的產品。如華夏,易方達,南方,嘉實等,建議指數選用滬深300和小盤指數。可通過證券公司,開個基金賬戶,讓專業投資經理為你服務,有些指數基金品種通過證券公司免手續費,更降低你的投資成本。
不需要分散定投,用時間復利為你賺錢,集中在一兩只基金就可以了。基金定投要選後端收費模式,分紅方式選紅利再投資就可以了!
C. 基金是做短線還是長線
偏股型基金並不適合做短線交易。
作為偏股型基金來說,進出手續費最低也要1.1%(申購費0.6%,贖回費一年內0.5%),如果做短線交易,不如直接炒股,或者在場內購買基金交易成本會更低。但最近2年有基金公司推出特殊的收費方式,短期買賣基金成本很低,比如廣發基金公司推出的C型收費模式。
無論交易手續費是高是低,這還是次要問題,主要是人的主觀判斷總會出錯。人幾乎不可能戰勝市場,每一次都准確的預測正確股市的走向是不可能的,短線交易頻繁的結果是多次小盈利,一次大虧損或者長期深度套牢。事實是以偏股型基金做短線交易的投資者幾乎都是這個結果。其實與炒股也相差不大,畢竟基金就是一些股票的集合。
偏股型基金正確的投資方式是長期持有,並且分批買入,特別是在下跌途中。這么做的潛在前提是承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是必然規律,這樣長期持有才有堅持的意義。從概率上講勝算才會更大。在下跌途中買入也是為了降低平均成本,以便未來上漲獲得更多利潤。
如果沒有信心與耐心如此操作,建議還是不要選擇股票型基金作為投資對象。
債券型基金波動小,風險低,也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積累一定的收益。
同樣不適合短期持有,這么做的意義也不大。
貨幣型基金無所謂長期持有或短期持有,因為這種基金幾乎不會發生單日虧損,作為一種現金管理工具,或者說儲蓄的替代品。只要存著就會產生收益,想用錢也可以隨時取出。
D. 基金怎麼做短線
基金不適合短線,盡管是指數型也不行,想做基金波段操作,最少周期在一個月以上,請慎重考慮!想做超級短線還是股票好,但風險很高,無論是股票還是基金,只要記住:不要用重要的錢,不要用短期內用到的錢,不要因為虧損而影響本人的正常生活。
E. 基金可以炒短線嗎
基金不要炒短線,因為手續費用太高了,而且還不容易掌握漲跌,很容易虧錢。
在實際投資中仍有不少的投資者將基金當做股票一樣,短線操作頻繁買賣
但是為什麼監管部門以及一些負責任、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都不建議短線操作,鼓勵大家長期持有。是因為他們不想讓大家賺錢?還是真正的為你著想呢?
下面我從基金的交易費用、份額確認的時間和短線操作的難度三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費錢
基金的申購和贖回都是需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而且收取的申購贖回費是遠遠高於股票交易的費用的。基金的申購費一般為1.5%,持有不足7天贖回費1.5%,這樣一來一回不管有沒有賺到錢都需要收取3%的高額手續費了,1萬塊的話,300元的申購贖回費就沒有了。
部分人就會說現在申購費都打一折了,持有超過7天贖回費不會那麼高?
即使現在大部分的互聯網基金銷售平台申購費打一折,也要0.15%,持有期超過7天,也有0.5%,合計申購贖回費0.65%也遠遠高於股票交易的費用。
還有一部分會說場外申購贖回費用高,我可以在券商平台場內買賣基金啊,場內交易基金的費用與股票交易費用差不多啊?
但是在場內交易的基金數量是遠遠少於場外申購的基金數量的,並不是所有的基金都可以在場內交易的,像ETF、LOF、封閉基金才能在場內交易,而且在場內交易價格是實時變動的,有買在高點和溢價風險。
第二:費時
在場外申購贖回基金都是需要一到兩個交易日來確認的,一般都是T+1或T+2確認份額,贖回資金需要在確認份額後的也需要一到兩天才能到賬。這樣一次申購一次贖回中間就白白佔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
你無法決定基金申購贖回以什麼價格的凈值成交,因為基金申購是採用金額申購,份額贖回,按照未知價原則成交,即在申購和贖回時,都不知道基金的當天凈值,15點前提交的申購和贖回申請,都是按照收盤後當天的基金凈值一個價。
如果你在某日盤中看見行情大漲就提交贖回申請,而到了收盤行情回落,你贖回基金最終價仍是當天收盤後的基金凈值,並不是你在盯盤是大漲時的基金凈值。
第三:費精力
在國內的資本市場主要以個人投資者(散戶)為主,幾乎每個投資者都幻想並且認為自己有與其他普通人不同的超能力,能夠精準的擇時,低買高賣,不斷的波段操作,從而在短時間內實現暴富,人生達到財務自由。
再加上互聯網媒體對於某些從十幾萬資金炒到幾個億身家的游資大佬發家史過度的宣傳,使大部分人都無法認清事實,長期堅持的持有是件反人性的事情。
如果你剛開始投資,身邊有經驗的朋友告訴你不要短線操作,要長期持有的投資理念,你會覺得他怎麼那麼傻,甚至會認為他在妨礙你去賺錢。特別是你剛第一次超短線賺到錢的時候,你自己的信心迅速膨脹起來,覺得股票市場對你來說,就像印鈔機一樣不斷為你送錢,但其實你離虧錢的道路也不遠了。
但事實上連最專業的基金經理都放棄擇時交易,而我們一個普通人沒什麼都不懂卻不斷熱衷於擇時短期交易買賣。每個人都想精準的高拋低吸,享受每次上漲帶來的收益,躲過每次下跌的虧損,吃完每個波段的收益,但是這絕對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
頻繁的買賣操作也會花費你個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你一個普通上班族要上班和照顧家庭,空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你還不如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多花時間在家庭和提高自己能力方面。
在我國公募基金行業,基金賺錢,但基金持有人不賺錢,屬於一種普遍的存在現象。即使一隻業績表現再好的基金也無法保證一直往上漲,不下跌。而散戶總是管不住手,喜歡頻繁交易,在市場高點的時候沖進來買入,一下跌馬上割肉贖回,這樣再好的業績表現也無法保證賺錢。
「長期持有+不要追漲殺跌」這兩個原則已經在過去反復被驗證,擇時做不好往往就成了「追漲殺跌」,而長期持有的同時,規避了頻繁交易和追漲殺跌的可能。
高拋低吸這樣聰明的錢我們賺不到,那麼我們可以傻一點,在熊市低點買入,長期持有等到牛市贖回,看起來很簡單,但需要強大的投資心理,這是省心省力的必勝策略。
F. 為什麼基金必須長期持有,股票卻可以短線
大震盪使五成股民變基民 發現基金可攻可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6日 14:42 人民網-市場報
有調查數據顯示:大震盪使五成股民變基民。《市場報》記者在中國工商銀行( 5.27,0.11,2.13%)看到一位正在准備開通「理財金賬戶卡」做基民的許先生,他告訴記者:「最近大盤『陰跌』,自己和周圍很多朋友雖然沒買垃圾股,可一周還是要損失20%左右的資本。這段時間來每天盯大盤盯得心驚肉跳的,快得心臟病了。而且這周很多專業人士預測大盤還會繼續跌下去,所以准備把一些賠得不多的股票賣掉,然後從股市撤資、申購基金了。」
股市的中線調整確立後,不少股民都像許先生一樣欲哭無淚。而看看他們周圍那些基民朋友們,手中的基金還在穩中小漲,這不由得使越來越多的股民產生了「改行」的想法。
基民劉女士年初買了華夏大盤精選,她告訴記者:「雖然上周它的凈值縮了8%,不過自己年初投入的10萬元,如今已經翻番了。」據了解:華夏大盤精選作為股票型基金中的領頭羊,以凈值增長109.46%的業績排名股票基金半年報中的第一。而同期不少在股海中撲騰的投資者都「嗆了水」,一些人的收益竟然歸零、甚至出現虧損。
記者在基金半年報中發現:雖然今年以來,基金的表現並不顯山露水,但自從「5·30」大跌後,基金可攻可守的優勢日益體現出來。看看半年報基金平均收益60%、有的基金甚至超過100%的驕人成績,穩穩當當、不用操心也能獲得可觀收益,確實是股市震盪開始以來基金的特別誘人之處。
上周把股市中全部資產拿出來投入基市的黎先生告訴《市場報》記者:轉了一圈,發現還是基金適合普通人。他給記者講了自己半年來的失敗經歷:「我在3月份看到很多股票短時間內都翻番了,可基金卻漲的很慢,很不甘心。所以就把大部分基金都贖回了,一頭沖進股市。」 他描述道:「自從炒股以來,每天早上9:30就開始像著了魔一樣盯大盤,中午收盤還有晚上回家都要把著電視看財經節目,把自己的正業都快荒廢了。」不過結局卻是「瞎忙活」!上周整理自己的賬戶時,黎先生發現:炒股的盈利竟然不到3成,而留在基金里一直扔著、從來就沒有看過的那一小部分錢,收益卻達到了7 成。於是,他毅然從股市撤退、回到基市。
中國銀行( 5.07,0.08,1.60%)東城支行的一位值班經理告訴《市場報》記者:今年的第一季度和二季度初,相當數量的基民嫌基金漲得慢,都贖回基金去炒股。但是經過股市震盪的洗禮後,他們紛紛發現還是基金漲得好,於是又轉回來當基民。其實業內人士都表示過: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與其去深不可測的股海中「搏傻」,不如買基金穩穩當當賺錢。而隨著機構投資者的日益成熟,基金確實是個人投資者最適合的投資品種。
G. 現在想買基金,准備做短線,合適嗎有推薦的基金嗎
基金不適合做短線。主要有兩個原因:
基金流動性較低,買入後T+2日才可以贖回,贖回到賬時間也需要幾個工作日
基金交易成本高,申購費+贖回費是主要成本
即便目前現在很多基金公司降低手續費。但也不建議基金作為短線品種。因為做短線的結果很難賺錢,而且會很累,耽誤精力和時間。做短線需要很強的分析功底和臨盤經驗,如果可以做短線,還不如直接炒股。不需要選擇基金。股票交易費率更低,而且如果判斷的准,盈利的幅度會更大,基金顯得慢了些。
不管是基金還是股票,都不是很建議短線操作。從概率上講,長期下,絕大部分做短線的投資者最終結果都是虧損。
H. 股票型基金可以炒短線嗎
基金投資和股票不一樣,基金並不是短線投機品種,並不適合短期投資。
首先,基金交易成本較高;
其次,基金交易流動性低,不像股票當天賣出資金可用。
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貨幣基金,它屬於短期理財品種,可隨意短期進出,我們能平時不用的閑錢用於投資貨幣基金,贖回也方便。
除此以外,其他類型的基金類型我們不建議短線操作。因為和炒股一樣,短線操作的投資者長時間維度來看賺錢概率很低。
I. 基金能像股票一樣炒短線嗎
申購確認後可以贖回。
基金申購一般T+1個交易日確認,T+2個交易日可查詢份額(部分QDII基金需T+2確認,T+3查詢); 交易日15:00之前購買算當天交易,按當日凈值成交;
15:00之後購買算下一交易日交易,按下一交易日凈值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