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股票市場今天的總市值是多少
美國股市市值達到22.8萬億美元。
市值即為股票的市場價值,亦可以說是股票的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總價值,它包括股票的發行價格和交易買賣價格。
股票的市場價格是由知市場決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價格可以高於面值,也可以低於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於面值。股票價格主要取決於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主要有:開市價道,收市價,最高價,最低價。收市價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場行情圖表採用的基本數據。
『貳』 對沖基金全球規模2.25萬億美元 中國夢還有多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兩位教授在接受和訊網訪問時通過對比國內外現狀,試圖揭開海外對沖基金神秘面紗。
作為全球研究對沖基金權威學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梁兵教授對和訊表示,據芝加哥一家對沖基金研究機構調查顯示,目前全球共有9800多家對沖基金,截止去年年底管理著2.25萬億美元。行業分布具有不對稱的特點,50 億美元以上的基金只佔總數量的5%,卻占據大約70%市場資產份額。
股指期貨的推出被譽為中國對沖基金元年開啟,但相比海外成熟市場還是襁褓中的嬰兒。其中,中國金融市場缺乏廣度和深度成為對沖基金在中國發展的一大挑戰。目前金融衍生品正式推出的是只有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剛剛於近日獲得證監會批准,也尚未正式推出。梁兵表示,國外對沖基金主要投資標的豐富不受限制,包括全球股市、主權債、公司債券等債券、以及各種金融衍生品和結構化產品。
除了投資標的和對沖工具受限,資金來源方也有差距。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教授嚴弘介紹,海外對沖基金資金來源除了高凈值人群,還有很大部分是機構投資者,比如保險(放心保)資金、大學基金會、養老基金等,而在中國這些機構投資者對接對沖基金則需要審批,對沖基金募集、准入、監管都需要相關法律法規,而且投資者對對沖基金能對沖風險並獲得穩定收益的觀念也不成熟。
此外,國內不少期貨私募以商品期貨、金融期貨的投機交易為主,博取價差收益。即便也參與了股指期貨市場,但由於並非將其視為對沖價格風險工具而是投機標的,嚴格意義上也不能稱之為對沖基金。梁兵指出:「曾有研究顯示國外對沖基金使用衍生品的主要目的為套期保值,規避風險,單純以交易衍生品獲取投機盈利的很少,更多的是將衍生品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與國內衍生品市場以投機為主不同。」
近幾年來,國內量化投資交易風靡一時,備受推崇,甚至有公司在宣傳中將之奉若神明。但梁兵認為,量化雖可稱上是一種策略,但更是一個工具。「海外對沖基金目前主要策略為股票市場多空型、全球宏觀、相對價值套利,和事件驅動型。成功的交易需要藝術與科學的有機結合,多年積累經驗是主觀藝術,量化是科學的手段,僅靠量化是不夠的。」
「實際上,中國真正的對沖基金還很少。」嚴弘說,海外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很多曾是券商自營部交易員、公募基金經理以及CTA(商品期貨投資顧問)經理,券商、基金的人才儲備比期貨業有優勢,但期貨業對衍生品更有經驗,期貨私募或期貨公司很有可能發展成「小而美」的CTA,而非對沖基金。
然而盡管在發展初期,對沖基金的魅力卻不可小覷。據和訊了解,原財通基金總經理陳東升離職後,正在組建同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從基金公司高管到下海創業,陳東升十分看好未來中國對沖基金前景,致力於打造對沖基金平台。事實上,此前已經有多位期貨圈資深人士離職著手布局中國對沖基金行業。
『叄』 全球對沖基金二十年的發展史有些什麼
對沖網的智庫網路里提到:全球對沖基金發展史就是一個激烈殘酷的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他們的投機登峰造極,他們的垮台也令人猝不及防。次貸危機一波一波蔓延,又將對沖基金推到了火山口。在新一場的「貨幣戰爭」前,對沖基金何去何從?
對沖網的智庫網路里提到:全球對沖基金二十年的發展史就是一個激烈殘酷的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期間的一幕幕悲喜劇,留給世人幾多感嘆,幾多沉思。
上世紀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勢頭以及倫敦金融城的「金融大變革」導致日本和北美的金融開放,全球對沖基金蓬勃發展,僅1990年到2000年的短短十年,就有3000多個對沖基金在美國與英國出現。不過同時也伴隨著大量基金的倒閉。
因利率上升和行業經歷了1991到1993年的調整,1994年對沖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在行業歷史上首次縮水。1995年夏,布魯斯·科文納,傳奇的貨幣與大宗商品投機客,解散了他的美國基金並把其管理的卡克斯頓18億美元資產的三分之二還給了投資者。卡克斯頓成立於1983年,在其存續的絕大部分期間平均年度回報至少有30%,但1994年出現虧損,1995年艱難掙扎。在接下來的10月份,邁克爾·斯坦哈特26億美元的合夥投資基金對沖基金也令人震驚地關閉了。斯坦哈特是華爾街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人之一,以激進、短線風格和大手筆、冒險的出手而著稱,給投資人賺了許多錢。他在1967年就開始設立運作基金,是行業內的先鋒人物,超過30%的平均年度回報使其在頂峰時期管理的資產達到44億美元。
1997年7月,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的創立者喬治·索羅斯狙擊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貨幣,引發亞洲金融風暴,其旗下量子基金的規模和投機活動也達到頂峰,震驚世界。但在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眼裡,索羅斯所引領的對沖基金是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貶值的罪魁禍首。
1998年是對沖基金業難忘的一年。那年9月,此前取得輝煌戰績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遭遇滑鐵盧。這家由所羅門兄弟前交易主管約翰·梅里韋瑟在1994年創立、擁有夢幻組合團隊的基金,在一系列投資錯誤後面臨資金和信用危機,瀕臨倒閉。在美聯儲出面組織安排下,以美林、摩根為首的十幾家國際金融機構注資36億美元購買了其90%股權,共同接管了該公司。不過,壞運氣在延續。除了長期資本公司、埃佛勒斯資本的崩潰,羅伯遜的基金回報也在第四季度被一筆勾銷,索羅斯旗下的一隻基金則虧損了18%。數據顯示,當年專注投資美國股票的對沖基金平均回報率為12.7%,遠低於標普500指數28.6%的收益水平。
新千年對於對沖基金而言沒什麼喜慶,2000年3月,資產規模60億美元的老虎基金宣布關閉並清盤,而索羅斯的基金這一年在投資科技股的嘗試隨著市場泡沫破裂而失敗,首席投資官明星經理人斯坦利·德魯肯米勒等幾位核心人物也相繼離去。索羅斯宣告金盆洗手、不再從事全球金融市場投資,同時旗下的量子基金、量子新興基金將合並重組為量子慈善基金,採取保守和低風險的投資策略。
2002年以來,在投資需求推動下,並伴隨著股票市場回升,對沖基金的資產規模呈現迅速增長。2004年12月,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到達1萬億美元,創下新紀錄。2005年8月,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成為非官方的對沖基金之都,這里有超過100隻對沖基金,管理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佔全球對沖基金資產的約十分之一。
2006年8月,紐約最大的一家從事天然氣期貨交易的對沖基金——MotherRock,6、7月在天然氣市場遭受巨額損失後宣布關閉。隨後不到一個月時間里,康涅狄格的AmaranthAdvisors,盡管有全球引以為豪的風險管理系統,還是由於一次天然氣投資失誤而在一周內損失了50億美元,使得其管理的資產縮水了一半。幾天後,再次賠掉了10億美元,Amaranth協議將其能源的資產組合出售給JP摩根和CitadelInvestmentGroup。月底,在與花旗集團商討了資產分拆出售的可能性後,Amaranth宣布清盤,成就了行業歷史上最為悲壯的一次失敗。
據對沖網指數與評級研究院統計:在2001年到2006年的五年裡,對沖基金的資產從5640億美元增長到1.5萬億美元,數量從4500隻擴張到12000隻,5年增長率達到200%。2006年底,對沖基金百強所管理的資產已經從上年的7200億美元攀升到1萬億美元,升幅達到驚人的39%。對沖基金的擴張蔓延到全球,100強中有23家位於美國之外。
2007年上半年對沖基金平均收益率為7.77%,高於同期的標普500指數的6%,但低於MSCI的8.01%。在回報率的背後,是次貸危機下的「山雨已來」。6月,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貝爾斯登資產管理公司旗下兩只對沖基金因巨額虧損陷入困境,之後這兩只基金宣布破產。8月底,投資銀行巴克萊資本宣布出資16億美元拯救倫敦的一家對沖基金CairnCapital。事實上,在當時飽受煎熬的對沖基金遠遠不止這幾家。
同期,美國高盛集團於2007年8月13日稱,它與部分投資者一起向該公司旗下一隻對沖基金注入了約30億美元資金「自救」。截至2007年8月的第一周,這只名為「環球證券機遇基金」(GlobalEquityOpportunitiesFund)的對沖基金凈值損失大約15億美元,達30%左右。該基金的資產凈值在新的資金注入之前為36億美元。保住面子是高盛此役的重中之重。參與這次注資行動的投資者包括C.V.斯塔爾公司、佩里資本公司(PerryCapital)和美國億萬富豪伊萊·布羅德。
2008年伊始,穩坐美國投行前5強的貝爾斯登幾十年的光輝歷程毀於一旦。6月,鼎盛時期資產額超過140億美元的美國HBK投資公司旗下基金遭投資者巨額撤回資本,公司資產縮水至115億美元;而另一家對沖基金巨頭法拉倫資本管理旗下的離岸投資者基金當時面臨14億美元甚至更多的撤資。
包括對沖基金在內的西方投機力量為了降低次貸危機造成的巨額損失,一方面引入發展中國家主權基金為其注資,為次貸損失買單;另一方面假借發展中國家需求增長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沖擊,肆意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在雷曼申請破產保護後,歐洲一些對沖基金陷入了恐慌,因為它們無法收回抵押給雷曼的資產,促使它們對交易平倉。同時,紐約和倫敦的其他對沖基金目前正努力從其他集團收回抵押品,從而造成了更多的壓力。賣空禁令迫使一些交易櫃台停止了業務,這又喚醒了人們對對沖基金可能崩潰的擔憂
資料來源:對沖網智庫網路
『肆』 全球股市總市值和全球gdp比例怎麼看
這個沒有一定的比例的,因為股市總是波動的,而且股市是經濟的先行指標。
『伍』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到底在押注哪些行業和公司 資本
近期,美國研究公司WalletHub發布報告,分析了全球400多家最大的對沖基金在2017年二季度投資組合的變化。其中,排名前100名的對沖基金總資產達到6.1萬億美元。
考慮到這些對沖基金的管理者主要是吸引最富有的投資者,可以說,這一名單反映了世界各地超級富豪的投資策略。
到二季度末,大多數對沖基金購買了金融機構的股票,它們在總投資組合中所佔的份額為25.3%,名列榜首;高科技公司居第二位,占投資組合的19%;第三個最受歡迎的行業是服務業,佔比15.2%;其次是消費品(14.5%)和醫療保健(11%)。
盡管金融業在對沖基金的投資組合中佔主導地位,但這些基金買入的五大股票中,有3家來自於大型科技公司。其中,蘋果公司排首位、其次是沃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公司,第三至五位分別是Facebook、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以及金融服務公司富國銀行。
科技股的吃香源自其漲勢良好,並超過大盤表現。例如,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自今年年初以來上漲了15.7%;大盤指數標准普爾500指數上漲了8.3%,金融公司標准普爾500指數僅上漲了5.3%。可以預計,在未來,對沖基金投資組合中IT公司的股票很可能會增長。
與此同時,二季度對沖基金買入最多的股票分別是:亞馬遜(年初以來股價上漲28.17%)、甲骨文(年初以來股價上漲27.8%)、菲利普·莫里斯(自年初以來上漲27.4%)、艾伯維制葯(自年初以來上漲15%),以及Broadcom公司(自年初以來上漲43.6%)。這些公司的收入與利潤增長都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根據高盛公司分析,科技股的領先在於:第一、科技公司銷售額和每股收益(EPS)的增長,以及更多技術的使用,將使得納斯達克100指數的總回報率超過標准普爾500指數;第二,科技行業受利率、外匯匯率或石油價格等宏觀事件的影響相對更小。
此外,在二季度,被清倉最多的股票分別是凱洛格食品公司、蘋果公司、Eli Lilly、強生與摩根大通。雖然蘋果公司位於拋售榜第二,但目前對沖基金持有的股票中,蘋果公司仍佔比最大。
『陸』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內部報告怎樣點評中國股市
首先,他們轉變了看多中國股市的觀點,由於發生多次股災,市場進行了一個恐怖的心理狀態。改變看多中國的觀點,具體有以下幾點:
1)債務的增長是否比收入增長的快
2)股票市場的增值是否非常快,超過前三年的平均水平
3)運用保證金借款來購買股票的量
4)房價的變動
5)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變化
『柒』 我想知道 對沖基金和股票的有什麼不同
1、採用對沖交易手段的基金稱為對沖基金(hedge fund)也稱避險基金或套期保值基金。是指金融期貨和金融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與金融工具結合後以營利為目的的金融基金。它是投資基金的一種形式,意為「風險對沖過的基金」。
2、股票對沖的方法和資金對沖。投資的股票,滿倉時候的股價下跌,空倉時候的股價上漲。在股指期貨沒有推出前,若將股票和資金對沖,就能避免上述情況出現。股票與資金的對沖,就是折中的辦法。在一般情況下,什麼時候都不滿倉,不空倉,任何時候都有股票又有資金。對於心態平和的投資者來說,在大盤和個股不同的位置時候,才能適當調整倉位的輕重。作為一般的投資者,均不宜採取滿進滿出法操作。
『捌』 國內有哪些知名對沖基金(Hedge fund),他們各自特點是什麼
國內的知名對沖基金主要有:宏觀策略、股票策略、相對價值、事件驅動、信用策略、相對價值。
各自特點:
1、股票策略:
字面上顯而易見,以股票為主要投資標的,是目前國內陽光私募行業最主流的投資策略,包括股票多頭、股票市場中性等策略。純股票多頭就不多解釋了,主要的投資方式分為價值投資、成長投資、趨勢投資等等;股票市場中性是構建多頭和空頭頭寸以對沖市場風險,使用量化分析和技術分析方法挖掘投資機會。
2、債券策略:
專門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根據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類別的分類標准,基金資產80%以上投資於債券基金,其餘20%也可以投資於股票商品期貨等。100%投資於債券的是純債基金,80%債券+20%其它資產的投資比例則對應強債/固收+產品。
3、 事件驅動策略:
核心還是在事件(包括定向增發、並購重組、參與新股、熱點題材與特殊事件)。該策略通過分析重大事件發生前後對投資標的影響不同進行「押寶」,即使是在風平浪靜的市場也要處心積慮地找細節,發掘會發生重大事件的公司,然後做套利。
4、 宏觀策略:
宏觀策略在海外是最主流的策略,在全球Top20對沖基金中,宏觀策略的基金公司就占據了半壁江山。題主這里提及的資產管理規模排名第一的橋水,主要代表性策略就是全球宏觀策略。
5、 管理期貨:
管理期貨策略是趨勢追蹤策略為主,反轉策略為輔。所謂趨勢追蹤就是根據規律判斷品種未來的方向,而反轉策略簡單來說就是高拋低吸。
6、 相對價值:
核心是套利,主要是尋找市場對資產定價的扭曲行為,一般會結合多空手段來實現市場中性。具體來看,套利策略主要有期現套利、跨市場套利、跨品種套利、ETF套利等,這種投資策略需要計算機技術和金融工具緊密結合。
對沖投資策略,對沖基金常用的投資策略多達20多種,其手法可以分為以下五種:
2、長短倉
即同時買入及沽空股票,可以是凈長倉或凈短倉
3、市場中性
即同時買入股價偏低及沽出股價偏高的股票
4、換股套戥
即買入價格偏低的可換股債券,同時沽空正股,反之亦然
5、環球宏觀
全球宏觀策略的經典定義是為了從宏觀經濟趨勢中獲利,對任何資產類別(股票、債券、貨幣、商品等)、任何投資工具(現金、衍生品等),以及世界上任何資本市場,進行做多與做空的杠桿交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對沖基金
『玖』 對沖基金最喜歡的20支股票有哪些
(下圖)標普500指數中被最多對沖基金公司投資的成分股。其中Facebook、谷歌、微軟名列前三,接下來是亞馬遜、時代華納、Netflix、維薩、安泰保險金融集團、21世紀福克斯、美國銀行、酒業巨頭Constellation Brands、Adobe公司、半導體製造商博通、巨型跨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Monsanto、內存和快閃記憶體晶元製造商Micron、游戲商電藝、蘋果公司、美國最大醫保供應商UnitedHealth、萬事達公司。
在報告中,RBC股票策略負責人蘿莉·卡爾瓦西納稱,這份排行榜中科技、媒體和互聯網相關股票占據主導地位,Facebook名列榜首。RBC還發現此次調查中40%的對沖基金持有Facebook公司的股票,相當於對沖基金總資產的1.7%。
這份被RBC戲稱為「對沖基金熱狗」的清單中有一些新面孔,包括了Booking Holdings、電藝、萬事達、UnitedHealth等。與此同時,蘋果公司仍在榜單上,但是從原來排名第八下滑至第十八,而PayPal Holdings則已經落榜。
在第二份被RBC冠名為「對沖基金酒店」的榜單中,分析師們從上至下對最大比例市值被對沖基金所擁有的股票進行了排列。這份榜單更多樣化,由Envision Healthcare Corp占據榜首。
卡爾瓦西納稱,對沖基金「熱狗」(Hotdog)自2010年以來的表現基本上一直超越大盤,可以被視為「主動管理的證明」。2014年和2016年這兩年它們沒有超越大盤,當時成長型股票未能超越價值,這可能表明了這份清單中的股票的潛在成長型傾向。
此外,所謂的酒店則自2015年以來基本上落後於大盤,而在2012年至2014年間曾超越大盤。
至於對擁擠交易的擔憂,卡爾瓦西納稱根據RBC的經驗,主動型基金所持有的熱門股票往往有其充分的熱門理由,例如基礎面好等。
她指出,自2010年底RBC開始追蹤這些數據以來,該公司持有的股票一直超越大盤,但是她還補充道,「我們仍認為持倉情況是一個值得監測的風險因素」。
『拾』 國際對沖基金有哪些
全球對沖基金各策略1、2、3、5和10年期排名
排名 1年 2年 3年 5年 10年
1 全球宏觀 全球宏觀 可轉換債券套利 全球宏觀 全球宏觀
6% 10% 18% 9% 11%
2 固定收益套利 固定收益套利 固定收益套利 管理期貨 新興市場
5% 9% 14% 5% 10%
3 市場中性 可轉換債券套利 多重策略 可轉換債券套利 事件驅動
4% 6% 12% 4% 7%
4 股票放空 多重策略 新興市場 多重策略 管理期貨
4% 5% 11% 3% 7%
5 多重策略 管理期貨 全球宏觀 事件驅動 多重策略
2% 4% 10% 3% 7%
6 可轉換債券套利 新興市場 事件驅動 新興市場 多/空倉
1% 2% 7% 3% 6%
7 管理期貨 市場中性 多/空倉 固定收益套利 可轉換債券套利
-4% 2% 7% 2% 5%
8 新興市場 事件驅動 市場中性 多/空倉 固定收益套利
-7% 1% 3% 2% 4%
9 多/空倉 多/空倉 管理期貨 股票放空 市場中性
-7% 1% 0% -6% 0%
10 事件驅動 股票放空 股票放空 市場中性 股票放空
-9% -10% -15% -7% -5%
數據來源:Hedgeindex,數據截止2011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