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犀科的種群現狀
犀科是一個繁盛的古老類群的孑遺,在現存的犀類中,分布在亞洲的犀牛,已經瀕臨絕種。其中以爪哇犀牛的數目最少﹐約50頭左右﹔犀牛體型粗壯,有一個或兩個角,是強有力的武器,在自然界沒有天敵,但是犀牛卻因為犀牛角的裝飾和葯用價值而自古至今被人類大量捕殺,使犀牛處於滅絕的邊緣。雖然世界各國政府已經對它們採取了嚴格的保護,但是偷獵現象依然常有發生。 中國:
全球: 黑犀:曾經數量巨大,20世紀前半期數量在85萬只左右,1960-1995年間種群數量急劇下降,隨後在某些國家有穩步增長,到2010年12月,黑犀數量約為4,880隻。
白犀: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野外共有20,170隻,截止到2008年12月共有750隻圈養個體。
蘇門答臘犀:野生種群數量大概200隻左右,另有20多隻圈養個體生活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美國,種群處於下降趨勢。
爪哇犀:種群整體數量大約50隻,且無圈養個體存在,越南野外2010年已經滅絕。
印度犀:2007年5月估計數量為2,575隻,其中尼泊爾378隻,印度2,200隻。種群呈上升趨勢。
截止到2012年3月20日,南非有關官員表示,已有135隻犀牛被偷獵,這個數字已達到了2011年被盜獵犀牛數量的三分之一。
2007年南非境內有13隻犀牛被獵殺,2008年猛增至83隻,2009年更增至122隻,2010年有333隻犀牛在南非被殺害 。
2011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國際犀牛基金會發布報告,稱越南最後一隻爪哇犀牛在2010年遭偷獵者獵殺。
2011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告非洲西部黑犀牛於11月10日滅絕 。 中國:近年來許多城市動物園、野生動物園都引進了一定數量的白犀牛作為觀賞之用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於2001年6月由南非引進6隻白犀,並成功繁育後代。大連森林動物園已飼養3隻犀牛10年。海南三亞的白犀養殖場,曾經養殖一百多隻犀牛。深圳野生動物園里也有飼養白犀。雲南野生動物園也有飼養 。
『貳』 犀牛有哪些價值
犀牛具黃金般昂貴的身價。犀牛皮、肉、內臟、骨和血等,都可以做葯材,但最珍貴的還是犀牛角。犀牛角有消熱、解毒、涼血、定驚的作用。據說,有毒的酒,注入犀角製成的杯子里,立即就起泡沫,被人發現。正因為犀牛角在醫葯上有如此巨大的葯用價值,所以犀牛一直被人濫捕濫殺,野生數量銳減。現在世界野生動物基金組織已集中力量搶救犀牛,非洲各國政府,對犀牛嚴加保護,禁止無計劃捕捉,限制出口,所以犀牛的身價比黃金還要貴。
我國古代也是盛產犀牛的,這可以從地層里發掘出的犀牛化石,以及出土的古銅器、古陶器中的犀牛圖案得以證明;據說,雲南省西雙版納的深山密林里,至今還有野生的犀牛。但現在廣州動物園里展出的犀牛是非洲白犀牛,它是犀牛中的巨人,是現今陸地上僅次於象的巨獸。白犀牛的體色只是相對於黑犀牛的黑來說,略微白一點,實際上名不符實,體色灰白帶黑,和大象顏色差不多,並非純白色。它性情溫順,行動較遲鈍,因為視覺差,走路時不得不低頭,鼻子差不多碰到了地面。黑犀牛的皮膚灰黑,頭較小,嗅覺和聽覺比其他犀牛好,但脾氣暴躁,好鬥,有時無緣無故向別的獸類挑釁。
『叄』 犀牛有什麼特徵
犀牛是熱帶的吃草動物,粗粗看去,犀牛的樣子確實有點像牛,身軀魁偉而龐大,大大的脖子,四肢粗短。犀牛雖然有點牛相而且帶個牛字,但它與牛無緣,而和馬卻是親戚。當今世界上犀牛隻有五種,非洲產的黑犀和白犀,亞洲產的蘇門答臘犀、印度犀和爪哇犀。前三種犀牛的鼻子上有兩只角,後兩種犀牛的鼻子上只有一隻角,不管是哪一種犀牛,都有不少奇怪之處。
犀牛的角最為奇特,它不長在頭頂上,而是長在鼻子上,兩只角一大一小,一前一後並不對稱。犀牛角與牛角、鹿角不同,不是骨質的,而是額上的毛的特化產物。但是,它的角卻格外堅硬和鋒利,是它們自衛和進攻的武器。當它發怒用角來頂撞時,猛獸獅子也會退讓三分呢!任何猛獸被它頂上一下,性命也難保。
犀牛的皮膚也頗為特別,皮厚2.5厘米,可與象皮媲美,其堅韌程度,真是彈打不穿,刀砍不透,所以,古時候的人們,把這粗厚的毛皮做成衣甲,供勇士披著上戰場。因為皮膚的皺襞多,襞縫里的皮膜嬌嫩異常,神經血管密布其間,這里容易藏污納垢,滋生各種寄生蟲,寄生蟲叮咬它的嫩肉,使犀牛痛癢難忍!
犀牛喜歡在泥塘里打滾,讓全身沾滿污泥,穿上厚厚的泥衣。這樣既涼快,又可以防蚊蠅叮咬,還可以悶死皺襞里的寄生蟲,真是一舉多得。犀牛行動笨拙,細小的眼睛沒有一點神氣,只能看到近處的東西,這對於它們的生存競爭是非常不利的。幸好它們的鼻子靈,能分辨出多種氣味,那長大的耳朵就像一副靈敏的竊聽器,能聽到異常細小的聲音,用這些來彌補視覺的不足。犀牛還有知心的小朋友——犀牛鳥,是它的義務警衛員。當犀牛休息時,成群的犀牛鳥聚集在犀牛背上歇息,一邊為它們啄食藏在皺襞里的寄生蟲,一邊替它們放哨,一有敵人襲來,犀牛鳥馬上飛起來鳴叫,報告犀牛敵人來了。犀牛接到報告,立刻警覺起來,做好迎戰准備,這是自然界中和諧共生的一個生動景象。
犀牛喜歡單獨生活,或者兩三隻在一起,悠閑地遊逛或休息,犀牛有一定的領地范圍,它們用自己的糞尿做防線,如果有哪個冒失鬼膽敢越過其防線,那將會引起一場激烈的搏鬥,趕走入侵者。到了繁殖季節,為了爭雌犀牛,雄犀牛之間經常展開肉搏,勝者留下,敗者逃跑。
犀牛具黃金般昂貴的身價。犀牛皮、肉、內臟、骨和血等,都可以做葯材,但最珍貴的還是犀牛角。犀牛角有消熱、解毒、涼血、定驚的作用。據說,有毒的酒,注入犀角製成的杯子里,立即就起泡沫,被人發現。正因為犀牛角在醫葯上有如此巨大的葯用價值,所以犀牛一直被人濫捕濫殺,野生數量銳減。現在世界野生動物基金組織已集中力量搶救犀牛,非洲各國政府,對犀牛嚴加保護,禁止無計劃捕捉,限制出口,所以犀牛的身價比黃金還要貴。
我國古代也是盛產犀牛的,這可以從地層里發掘出的犀牛化石,以及出土的古銅器、古陶器中的犀牛圖案得以證明;據說,雲南省西雙版納的深山密林里,至今還有野生的犀牛。但現在廣州動物園里展出的犀牛是非洲白犀牛,它是犀牛中的巨人,是現今陸地上僅次於象的巨獸。白犀牛的體色只是相對於黑犀牛的黑來說,略微白一點,實際上名不符實,體色灰白帶黑,和大象顏色差不多,並非純白色。它性情溫順,行動較遲鈍,因為視覺差,走路時不得不低頭,鼻子差不多碰到了地面。黑犀牛的皮膚灰黑,頭較小,嗅覺和聽覺比其他犀牛好,但脾氣暴躁,好鬥,有時無緣無故向別的獸類挑釁。
『肆』 每天不上班,光靠炒股能支撐起一個家庭的開銷嗎
說到投資股市,不是你有錢就可以用錢來賺錢的,而是你要對投資標的,認知達到80%以上的熟悉,比如說你想通過炒股為生,你首先就要知道什麼是股票?如何進行股票投資?一家公司是如何上市的?上市公司要具備哪些前提條件?上市公司每年的業績要通過什麼去看?什麼時候該家上市公司會面臨退市的風險等等這些。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些職業股民當中,他們能夠賺錢的比例肯定比普通散戶高出很多,而且有很多人確實是賺到大錢的。
比如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有很多私募股票基金,這些股票基金從長期來看,其實大多數人都是賺錢的。據有關數據統計,截止2019年10月底,深圳有業績記錄的股票類私募機構有198家,這些私募股票基金2019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錄得33.51%,最高收益489.14%,最低收益-24.73%,其中188家私募機構獲得正收益,佔比高達94.95%。而同期上海地區的私募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為28.08%。北京的平均收益為26.89%。由此可見在北京,上海,深圳這些金融中心很多人投資股票其實都是賺錢的。
『伍』 獨角獸股票是什麼意思啊
獨角獸概念,最初是由種子輪基金創始人Aileen Lee於2013年提出,指代那些具有發展速度快、稀少、是投資者追求的目標等屬性的創業企業。
股市獨角獸:是指在某一領域或行業,具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而且市場中比較稀缺、甚至獨此一家的企業,一般來說這類企業具有很美好的未來成長性預期,企業的社會價值巨大,能推動某個行業、甚至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且具有稀缺性。
獨角獸判定標准為兩點:一是時間;二是估值。
1、按時間點2年內達成標準的稱為新生獨角獸或初生獨角獸,超過10年的被剔出榜單。
2、按估值來分,標準是創業十年左右,企業估值超過10億美元、尚未上市的企業;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企業被稱為超級獨角獸、五年內實現1億美元估值被稱為潛在獨角獸企業、在三年內實現1億人民幣估值的被稱為種子獨角獸企業。
(5)犀牛製造股票基金擴展閱讀
2017年12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胡潤研究院通過搜集近800家高成長型非上市企業數據,結合資本市場獨角獸定義篩選出有外部融資且估值超十億美金的新興行業優秀企業,篩選出120家獨角獸企業,其中北京的獨角獸企業數量佔45%。
根據胡潤研究院數據,上述120家獨角獸公司有22家是屬於互聯網服務、22家公司是電子商務公司、17家是互聯網金融公司、10家是文化娛樂公司,還有部分近來較為受關注的大數據與雲計算、人工智慧、機器人等企業。
獨角獸概念股的興起,緣於2018年3月傳出的IPO特殊通道消息。監管層對券商作出指導,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製造在內的四個行業若有「獨角獸」,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
截至2018年12月中旬,2018年已經有160多家中國公司在海外上市,募集資金超過2500億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獨角獸概念股
『陸』 黑犀牛無人餐廳通證是傳銷嗎
這個的話它是傳銷,他說轉接三個特徵,拉人頭,入會分等級手千萬不要踩。
『柒』 HXFX犀牛智投可以交易哪些產品
就是一個騙子黑平台,保證你的錢有去無回
『捌』 犀牛的腳是幾個
犀牛(學名:Dicerorhinus)是哺乳類犀科的總稱, 有4屬5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800-3000千克。前後肢均三趾;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或雙角(有的雌性無角),起源於真皮,角脫落仍能復生;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棲息於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間活動,獨居或結成小群。生活區域從不脫離水源。食性因種類而異,以草類為主,或以樹葉、嫩枝、野果、地衣等為食物。母獸妊娠期18-19個月。壽命30-50年。因犀牛角的裝飾和葯用價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為瀕危物種。分布於亞洲南部、東南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World Rhino Day)。2010年,「世界犀牛日」由南非世界自然基金會創辦(WWF-South Africa),現已為全世界廣泛接受。該活動旨在關注全球稀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