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好多基金難逃股市大跌
證監會規定公募基金倉位不得低於65%。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穩定股市。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對於股票型基金倉位下限將由60%調整到80%、也就是說在股票開始大跌的時候也要有80%的倉位不能全部拋出。
2. 之前看好的基金經理,他的基金跌了是否要及時買入
基金跌了怎麼辦?盲目補倉和武斷止損都不一定是最佳手段。
決定補倉之前,至少已經確定了這只基金還救得回,投資者對它未來的走勢持樂觀態度。選擇止損,那一定是認定了賣出基金比繼續持有更有利。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出較為理性的判斷的。下面我來說幾種場景來幫助投資者判斷基金是否應該賣掉。
場景一:跑輸大盤對於股票型基金來說,如果它的業績還不如大盤指數的漲幅,那說明這個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有待提升。一般來說,低於大盤指數漲幅的基金都是主動型基金,都是基金經理根據自己的意志來做出的投資判斷。對於投資者來說,要麼換一隻主動型基金,要麼換成被動型指數基金。
對於投資者而言,如果發現股市行情較差,自己的股票業績也不好,那就可以將股票型基金轉為債券型基金來避險。當然了,如果股市准備熊轉牛,那就要考慮趕緊再考慮配置股票型基金,來確保自己不錯失機會。
急需資金是對基金的一票否決。無論行情好壞,無論盈利情況如何,急需用錢,那就只能將基金賣出。如果持有多隻基金,可以根據需要的資金多少和盈利情況的多少來決定賣出哪只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贖回的時間一般在兩到三個工作日,甚至更長。如果急需資金,要早做打算。
總結:很多基金都支持隨時申購,隨時贖回,可它仍然是一個相對長期的投資品種。也只有給足基金經理足夠的時間,才能讓他的才幹得以發揮。可如果我們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發現基金業績跑輸大盤、基金更換的基金經理不盡如人意、基金的評級較低、股市行情整體不好或者急需資金時,可以直接考慮將基金贖回。
3. 基金經理炒股虧很多錢有沒有工資 基金一直跌經理是不是很快被換人
基金經理的工資是有的。但是如果虧損多了,那麼獎金就沒有了。
而且很多基金經理的獎金是有水位限制的,不是只要不虧錢就有的。
比如說,之前最好盈利10%,獎勵100萬。那麼,現在如果獎勵比例不變的話,你好做到20%,也就是比原來高10%,才會再獎你100萬。或者有一個標桿,比如說是大盤收益。只有你比大盤高了的那部分才有獎金。
4. 為什麼基金經理在股票暴跌時不會做空股票獲利
在中國股市裡,基金是只能買股票而不能融券賣空的,所以只要股市下跌,除了空倉以外就都只能賠錢,更不要說做空股票獲利了。
5. 炒股炒基金的兄弟們,跌了該怎麼辦
投資者進行炒股炒基金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投資使個人的資產升值,穩健的投資者會選擇將閑置資金投入股票和基金,這也是建議每位入市的投資者遵守的一項准則,因為運用閑置資金投資對於應對市場風險、強化投資心態有很重要的意義。在遇到市場風險或者個股特殊風險導致的股價下跌時,投資者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應對。
基金股票有風險,出現輕微下跌是市場正常情況,只需坦然面對基金和股票都有短期的波動風險,所以股票價格跌破成本價或是基金單位凈值出現虧損都是正常現象。只要市場沒有出現系統性風險,投資者要相信後續所投標的會有修復價值的機會。
所以,面對輕微虧損的時候,投資者只要以理性的心態來面對即可,不要輕易補倉,也不要立刻割肉離場,基金投資和價值型股票的投資都是更加註重長期價值投資的。
投資者在大跌的環境中,倒是可以選擇基金定投的方式來投資,一方面在低價位能夠買到一定的籌碼,一方面投入金額不會太大,這樣在市場恢復的過程中,不容易錯過反彈行情,屬於風險和收益都比較可控和適中的投資方式。
綜上所述,不管投資基金還是股票,出現輕微的市場波動不要驚慌,繼續持有觀望即可。當出現個股的巨大負面新聞時,散戶最佳的應對方式就是賣出離場。但在面對市場系統性風險時,投資股票的可以選擇離場,投資基金的可以選擇觀望,並通過定投的方式攤低成本,等待市場的反彈機會。
6. 基金經理在大盤大跌的時候為什麼不拋掉資金來減少損失
首先基金經理們們買的股票都是經過認真篩選的,看好的是它們的長期收益,短期內的波動不會影響基金公司的投資方向,而且基金公司手裡的股票數量巨大,一旦拋出,很難找到這么多的買家,而且還會為下跌的行情推波助瀾,導致股市跌的更厲害,還有就是基金經理們也是人,不可能100%准確預測到未來的走勢, 另外,公募基金都有投資限制,絕大多數股票基金投資股票的比例限制為60%-95,配置型基金的下限一般為40%,也就是說這些基金的股票最低也要60%或40%才可以,不能低於這個限制。
7. 基金經理和股票操盤手是怎麼看待散戶的
老實交代,雖然也有自己的資金池需要管理,但並不是一名基金經理或者股票操盤手。
往往只有在和朋友聊天時,聽到對方說一些不著邊、主觀臆斷的結論時會說:「胡說什麼那,你這是散戶想法吧」。「散戶」兩個字被我們用來作為數落別人的一個代名詞。 散戶和職業交易者之間的界限並不是無法跨越的,散戶通過學習與自省,經過市場的驗證,也可以成為職業交易者。
在我個人看來,散戶與職業交易者的區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區分。 一、態度。 職業交易者會把股票或其他品種的交易,當做是自己的謀生手段,認真對待並反復思考。 散戶往往只會想著做做股票玩一把,反正也是碰運氣的事兒。 前者當工作,後者當兒戲,這是一個區別。 二、學習。 職業交易者會利用時間不斷的進行學習,在得出自己的交易體系以後不斷進行驗證,每天對整個市場都要進行思考。如今天(16/5/30),我的分析筆記:……謹慎關注大盤走勢,長期平衡模式被劇烈變化打破的可能性極高,整個市場趨好,但依然存在下行空間...... 散戶多數不會進行刻苦的學習,看了一兩本書就敢於入場開倉。每天收盤後也沒有復盤和分析的習慣,買入股票往往「束之高閣」。 三、關注點。 職業交易者會去關注宏觀政策,行業熱點變化,市場多空量能,資金流向,自己的資金配置,目前面臨的風險量。 散戶多數去關心股吧小道消息,主力機構的想法,國家救市等等等等,總之就是不關心那些真正讓自己主動掌控局面的消息。 四、對股價變動的認識。 職業交易者會有自己的判斷,但會做出詳盡的股價變動方向的應對計劃。 散戶喜歡去猜,且猜到了結果一廂情願相信。 這是最重要的區別。 五、風險。 職業交易者會把風險放在最顯眼的地方,明天都會考慮這個問題。 散戶厭惡風險,即便是當下手中有倉位也不去考慮風險。 六、止損。 職業交易者有強平位置,知道止損線就是自己的生命線的道理,犯了錯就要認。 散戶甚至會隨著破趨勢的下跌再次買入,攤低成本。 七、責任感。 職業交易者對自己的控制資金,每一筆交易都是經過分析的,對自己每一筆交易都負有責任,無論錯了還是對了。虧損以後會及時作出分析,避免以後不再犯錯。 散戶買賣多數憑借喜好厭惡,被套了就在那裡放著,當皮爛肉爛嘴不爛的鴨子,不單自己不認錯,還會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 八、對股市漲落的心態。 職業交易者雖然在交易時候,也會受到心態影響,但心理一直綳著一根繩「我這筆交易主觀了嗎」?在交易時把干擾自己的情緒波動一點一點的剔除,漲落無喜無憂(我並不能完全做到,還嫩)。
8. 基金經理或者股票莊家是如何操作股票的
股價長期下跌以後,具備了相當的投資價值,就有莊家悄悄在底部建倉吸籌,因為莊家的資金量很大,又想在盡量短的時間買進大量股票,就會造成成交量的放大,莊家在未吸夠籌碼是,不會希望股價漲得太高,所以在此階段成交量溫和放大。2低位莊家吸籌振倉階段成交量有規律的放大和縮小。3上升途中股價回調洗盤階段成交量快速萎縮。5股價拉升階段成交量急劇放大。6高位出貨階段成交量巨大。7高位開始下跌階段成交量萎縮。手法,拉,退,震倉,漲一段洗盤,莊家在賣盤上掛大單,造成拋盤大的假象,利用對敲邊拉邊出。
9. 為何股票大跌基金也虧損了基金經理不是應該會規避風險,及時撤出的嗎
股神巴菲特最近吃飯說過,自做你懂的。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對你自己有堅如磐石的自信而且對自己做的事情了如指掌。
10. 十大明星基金經理僅兩人抗住殺跌,暴跌之下為何焉有完卵
隨著基金的大火,買基金成為廣大人民的理財大熱門,這是因為在經歷過傳銷、微商、股票以及其他各種各樣高風險投資後,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穩定,且風險較低的理財方式才是可長期持有的。因此基金作為風險,低於股票投資且收益高於傳統理財產品的金融衍生工具,自然受到了人們的熱烈追捧。但是在此情況下,前一段時間大批明星基金經理由於大量重倉白酒股票,導致了非常多的基金出現了下跌,其中最高的凈值下跌幅度超過10%。在諸多金經理中,僅有兩位扛住了基金暴跌成為了漏網之魚。至於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買基金的邏輯其實是把自己的錢交給基金經理投資首先我們要搞清楚買基金的邏輯,其實是把自己的錢交給基金經理進行債券股票指數等方式進行投資。通過這些操作賺的錢可以得到分紅,而下跌則造成虧損。而基金經理通過買入股票債券等方式進行組合投資,其實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