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四季基金那個月高
沒有規律,如果是股票基金的話,要看股市行情。
總體來說3-4月份會好一些。
再次就是下半年10月份左右。
如果您的問題得到解決,請給與採納,謝謝!
2. 基金是看前6個月的走勢圖好還是前1年的走勢圖好
3. 為什麼大部分股票和基金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都暴跌
A股總是這樣暴漲暴跌,這與「A股投資者的結構」是有很大關系的。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散戶的交易量佔了總交易量的將近80%。也就是說,散戶是A股的主力。
而散戶具有什麼樣的特點,相信大家都知道,比如喜歡追漲殺跌、跟風炒作、頻繁交易,沒有長期投資的理念。
具體而言,在股市行情好的時候,這些投資者很有可能會加大投入(因為不管是追漲殺跌還是跟風炒作等,總是能賺到錢),可是當市場行情發生變化時,他們會立馬賣出,甚至會不計後果的賣出。
比如最近這兩三年,隨著「漂亮50」或各種白馬股的上漲,讓很多堅持長期投資的人看到了光明,可是,在2018年這些股票已經跌了很多的時候,這些人卻選擇了賣出(其實理性的做法,可能是加倉)。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這與大多數散戶沒有核心的投資理念,是有很大關系的。
因此當市場的交易主體是由具有這樣特點的投資者組成的時候,就一定會增加股市的波動,進而讓股市暴漲暴跌。
反觀成熟的海外資本市場,它們主要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比如以美股為例,根據海通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年中,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佔比高達93.2%,而個人投資者持有的市值卻不足6%。
而機構投資者,無論是在信息獲取、投資理念,還是研究的深度方面都是散戶不能比的。所以當面對市場下跌的時候,一般都會做出更加理性的選擇,而不是不計成本的賣出。
除此之外,A股的「政策市」也是股市暴漲暴跌的重要因素。
雖然A股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到現在依然沒有脫掉「政策市」的帽子。
比如2015年股災期間,聽說國家要救市了,股市立馬就大幅反彈上漲了。而在2018年,聽說這些救市的資金要退出市場了,股市又立馬開始下跌了。
還有像2017年推出「雄安新區」的時候,市場上的資金拚命的買入跟基建、建材板塊相關的股票,進而弄出了一個局部牛市。
在這里,雖然不能說這些政策和消息就一定會導致股市暴漲暴跌,但是總是有些關聯。
因為當這種「政策市」的投資邏輯深入人心時,很多人就會去賭這些政策或消息板塊短期的漲幅。所以這種行為也是很容易導致股價暴漲暴跌。
這里提醒一下,雖然有些突發的利好政策短期可能會讓股價大幅上漲,但是長期看,如果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業績,那麼炒完大概率就是一地雞毛。
4. 請老師分析上月基金市場狀況並預測本月的行情
8月,指數表現疲軟,市場上個股和板塊分化較大,偏股型基金整體上實現了正的平均凈值增長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漲幅分別為5.92%和5.37%;封閉式基金凈值平均漲幅為2.80%。主動管理的偏股型基金錶現顯著強於被動管理的指數型基金,這與市場出現結構性行情,偏股型基金配置於小盤股有關。
日後,在沒有重大的政策出台之前,指數或將延續前期的震盪。由於房地產市場走勢和後續調控塵埃未定,淘汰落後產能以及單位GDP能耗降低的壓力猶存,短期來看,以銀行股為代表的指數權重股有強勢表現可能性仍不大,而前期強勢的個股仍會繼續活躍,「強者恆強」的格局或將延續。
5. 如果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率是1.5%,是只收一次,還每月收取一次或者每年收取一次
按照一年計算,每天記提,月底一次性劃撥。一般來說不是一次性交,具體來說是按照天來計提。由於基金凈值每天變化,所以不是按照買的時候的錢來算,而是按照凈值算。管理費計算:[t日凈值*基金總份數)*1.5%]/365,閏年是除以366。
基金的費用大致有這些方式,各基金可能不盡一致。
認購手續費:認購新發行的基金收取。
申購手續費:申購已經發行上市流通的基金收取。
上述兩種手續費分為:
前端收費:在認購、申購(買入)的時候收取,約1%-2.5%。
後端收費:在贖回(賣出)的時候收取,通常會分別1、2、3、5這樣的一些持有期限,逐步減免,約3%-0%。
贖回費:就是贖回交易的時候收取,約0.5%-0%。
基金還有管理費、託管費,是基金公司按規模天天核算的,直接扣除後計算凈值,大約是年費率1-2%吧。這個與投資者賬戶沒有直接關系。
6. 一年之中什麼時候/月份買基金最合適
其實你的這種說法是不一定的。
你可以等大盤突破60日線的日子進行買進,跌破時賣出。
因為一般基金都跟大盤差不多。就算不一樣,那麼在大盤向上的時候買基金,相對安全,收益大點。
7. 基金凈值漲跌有什麼規律
基金凈值的漲跌是根據股票市場的規律,股票漲基金就漲,股票跌基金就跌。而股票的漲跌是按照上市公司的運作,和國內外的經濟環境。
8. 股票行情有一定的規律,那基金的走勢也有規律可循嗎
股票行情有一定的規律,基金的凈值走勢也一樣有一定的規律,基金的凈值走勢規律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基金的底層資產,基金的結構設計,市場環境、基金經理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
基金經理因素
綜上所述,基金凈值走勢是有規律可循的,投資者可以從基金底層資產、基金的結構設計,市場環境、基金經理等幾個因素,去找到相關的規律,不過,基金畢竟是一個風險投資產品,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市場不確定性是絕對的,規律只有參考價值,基金投資,更多要從長期、投資策略去考慮。
9. 為什麼股票型基金在國慶後都會跌的啊上一年是這樣,今年也是,這是規律嗎
你怎麼沒看到2010年國慶後的暴漲呢
這個是沒有規律的,今年下跌是歐美股市下挫,「佔中」等綜合因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