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那些是上海本地股票
SH600018 上港集團
SH600832 東方明珠
SH600639 浦東金橋
SH600617 聯華合纖
SH600849 上海醫葯
SH600708 海博股份
SH600844 丹化科技
SH600689 上海三毛
SH600675 中華企業
SH600650 錦江投資
SH600841 上柴股份
SH600150 中國船舶
SH600663 陸家嘴
SH600614 鼎立股份
SH600115 東方航空
SH600602 廣電電子
SH600612 中國鉛筆
SH600661 交大南洋
SH600624 復旦復華
SH600641 萬業企業
SH600630 龍頭股份
SH600626 申達股份
SH600741 巴士股份
SH600846 同濟科技
SH600635 大眾公用
SH600061 中紡投資
SH600649 城投控股
SH600636 三愛富
SH600608 ST滬科
SH600640 中衛國脈
SH600073 上海梅林
SH600605 匯通能源
SH600836 界龍實業
SH600607 上實醫葯
SH600820 隧道股份
SH600819 耀皮玻璃
SH600647 同達創業
SH600895 張江高科
SH600611 大眾交通
SH600822 上海物貿
SH600278 東方創業
SH600843 上工申貝
SH600754 錦江股份
SH600170 上海建工
SH600631 百聯股份
SH600676 交運股份
SH600732 上海新梅
SH600662 強生控股
SH600009 上海機場
SH600629 棱光實業
SH600826 蘭生股份
SH600827 友誼股份
SH600817 ST宏盛
SH600757 ST源發
SH600748 上實發展
SH600119 長江投資
SH600606 金豐投資
SH600654 飛樂股份
SH600081 東風科技
SH600730 中國高科
SH600643 愛建股份
SH600616 金楓酒業
SH600151 航天機電
SH600621 上海金陵
SH600642 申能股份
SH600619 海立股份
SH600648 外高橋
SH600679 金山開發
SH600000 浦發銀行
SH600500 中化國際
SH600320 振華港機
SH600508 上海能源
SH600284 浦東建設
SH601872 招商輪船
SH601328 交通銀行
SZ002184 海得控制
SH601866 中海集運
SH601601 中國太保
SH600825 新華傳媒
SH600615 豐華股份
SH600613 永生數據
SH600842 中西葯業
SH600845 寶信軟體
SH601727 上海電氣
SH600019 寶鋼股份
SH600072 中船股份
SH600104 上海汽車
SH600196 復星醫葯
SH600210 紫江企業
SH600272 開開實業
SH600315 上海家化
SH600530 交大昂立
SH600555 九龍山
SH600601 方正科技
SH600603 ST興 業
SH600604 *ST二紡
SH600610 SST中紡
SH600618 氯鹼化工
SH600620 天宸股份
SH600622 嘉寶集團
SH600623 雙錢股份
SH600628 新世界
SH600637 廣電信息
SH600651 飛樂音響
SH600652 愛使股份
SH600653 申華控股
SH600655 豫園商城
SH600665 天地源
SH600688 S上石化
SH600692 亞通股份
SH600695 大江股份
SH600767 運盛實業
SH600823 世茂股份
SH600824 益民商業
SH600835 上海機電
SH600838 上海九百
SH600850 華東電腦
SH600851 海欣股份
SH600597 光明乳業
SH600591 *ST上航
SH600026 中海發展
SH600490 中科合臣
SH600517 置信電氣
SH600021 上海電力
SZ000036 華聯控股
SH600420 現代制葯
SZ002022 科華生物
SZ002028 思源電氣
SZ002058 威 爾 泰
SH600848 自儀股份
SZ002116 中國海誠
SZ002158 漢鍾精機
SZ002162 斯 米 克
SZ002178 延華智能
SZ002195 海隆軟體
SH600634 海鳥發展
SH600638 新黃浦
SH600818 中路股份
SH600050 中國聯通
SH600171 上海貝嶺
SH600633 *ST白貓
SH600680 上海普天
SH600781 上海輔仁
SH600833 第一醫葯
SH600834 申通地鐵
SH600837 海通證券
SZ002252 上海萊士
SZ002269 美邦服飾
❷ 股票最底可以多少錢啊,到哪裡買啊是交通銀行嗎
買賣股票要交印花稅和證券公司收取的費用,一進一出2%足夠了。 買股票要到證券公司開戶,然後在你開戶的證券公司買賣股票,在銀行可以買基金,但不能買股票。
❸ 如何看待飛樂音響被判賠股民1.23億元
一、追究主要責任人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不能讓罪魁禍首逍遙法外
2020年3月24日上海金融法院發布全國首個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機制的具體實施規定以來,嚴格按照“代表人訴訟司法解釋”,對普通代表人訴訟全流程進行了深入探索。該案的成功處理,為我國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在全國范圍內的進一步推廣提供了可復制樣本,對於構建公正高效便捷的中小投資者司法保護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❹ 我今天去給股票開了個戶,因為工作人員的推薦,當時選擇的第三方是交通銀行,回來才發現,好麻煩,
1.先把帳戶里的所有現金轉出到交行卡中(不留一分錢,你沒錢,所以不用做);
2.本人持股東卡及身份證到開戶的證券營業部辦理取消交行換成建行三方存管的手續(具體營業部工作人員會告知);
3.再到建行辦理三方存管的手續(如果原來有建行卡的可以拿原來的卡辦理,也可以新辦張銀行卡作三方存管)。具體細節營業部及銀行的工作人員均會告知。
❺ 靜安區的經濟
上海解放前,境內無財政機構。二三十年代,隨著工商業經濟的發展,銀行業相繼在境內設立分支機構,至民國36年(1947年)達43家。典當業抗日戰爭前僅1家,至民國36年驟增到85家。
上海解放後,先後成立區財政、稅收機構。1950年8月,成立上海市稅務局靜安、新成、江寧區分局。1952年,區政府設財政科。1958年底,區財政科與稅務分局合並成立區財政局。1960年1月成立靜安區財政局。1962年9月,重建靜安區稅務分局,並撤銷區財政局,同時在區人委設財政科。1972年1月,區稅務分局、區財政科和中國人民銀行靜安區辦事處3家單位合並,建立區財政局。1978年4月恢復銀行建制。同年11月又分設區稅務分局和區財政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機構。1989年,財、稅機構分設,成立稅務分局和區財政局。
80年代,區財政管理體制經3次變革:第一次1985年前是「統收統支」的全額財政;第二次1985年後,區財政管理體制改為「核定收入基數,固定留成加超收分成」,逐步向一級財政過渡;第三次1988年,實行「核定收支基數,包幹上交,增收分成」,實行一級財政管理體制,增強了區的財力。
區財政隨著生產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而相應發展。1950年8月~1992年12月,區財政收入總計84.21億元。1964年,區財政收入達4.02億元。1965年國營工業企業劃歸市稅務局實行專業管理後,區的財政收入大幅下降,當年區財政收入僅0.27億元,比1964年減少93.28%。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區經濟有了較大發展,財政收入逐年上升。1992年,區財政收入達3.52億元,比1965年增加12倍,比1980年1.16億元增加2倍。1950~1992年,區財政總支出為12.05億元。其中文教、衛生、科學事業費支出7.22億元,占財政總支出59.91%。區財政支出經費的來源主要由市撥款。1950~1992年,市財政撥款、市劃給區固定收入、市核定區財政支出補助和體制分成收入等總計達12.21億元,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上海解放以來,長期執行國家統一的稅制稅法,1980年起逐步建立涉外稅制,到1992年區實際徵收的稅種有26種。1950~1992年,區稅收收入為52.45億元。
金融業實行高度統一的管理體制,執行統一的信貸政策、會計制度和存貸利率。1949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在境內設立辦事處、分理處,開展儲蓄業務,加強資金管理,支持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的發展。1952年,對私營金融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按照市人民政府頒布的《典當業管理暫行辦法》,典當歸口銀行領導,1956年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改為小額質押貸款營業所,境內共有6家。1967年11月此項業務中止。
1985年以來進行金融體制改革,人民銀行區辦事處改為工商銀行區辦事處,建設、交通、農業、中國銀行等先後在區內建立支行;恢復並發展保險機構;並成立大通、新成、南西、銅仁、延安等5家城市信用社。1992年,有外資金融機構5家。
1992年底,全區金融機構儲蓄存款余額48.57億元,貸款余額55.86億元;外幣存款1.40億美元,外幣貸款200萬美元。
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部,於1984年代理發行新中國第一張飛樂音響公司股票;1986年成立證券交易點,率先開辦股票上市買賣。1992年,區內各證券機構達31家。
2011年全區稅收總收入達到217.5億元,比2006年底增長160.9%,年均增長21.1%;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3億元,比2006年底增長71.5%,年均增長11.4%;區級財政收入達到74.8億元,比2006年底增長116.1%,年均增長16.7%。區級財政收入在中心城區中的排名由2006年底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 工業2014年實現增加值7.03億元,同比下降15.0%。工業企業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2.87億元,同比下降7.74%。全年上繳稅收2.20億元,同比下降44.89%,佔全區稅收總收入不足1%。
建築業2014年實現增加值8.20億元,同比增長6.9%。建築業企業全年上繳稅收1.65億元,同比增長1.6%,佔全區稅收總收入比重為0.63%。
全年完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0.56億元,維修保養道路面積5.37萬平方米。疏通下水道21.44萬米。
全年區域內建成綠化總量3.26萬平方米。其中:公共綠地1.46萬平方米,專用綠地1.04萬平方米,屋頂綠化0.77萬平方米。2014年末,城區公共綠地面積為49.1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1%。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1.27%,同比增長0.04個百分點。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1.66平方米。
全年共拆除各類房屋面積1.27萬平方米,其中:單位用房0.50萬平方米,居民住房0.77萬平方米。動遷居民196戶。 商貿流通業
商貿流通業全年商品銷售總額1752.44億元,同比增長8.09%。其中:批發額1500.90億元,同比增長8.57%。「十二五」前四年商品銷售總額年均增幅為8.53%。商貿流通業全年上繳稅收97.34億元,同比增長9.56%,佔全區稅收總收入的37.35%。
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5.62億元,同比增長6.02%。按商品種類分,吃的商品零售額92.56億元,同比增長3.67%;用的商品零售額110.36億元,同比增長7.38%;穿的商品零售額92.69億元,同比增長6.82%。「十二五」前四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幅為7.75%。2014年末,靜安南京路沿線共有國內外品牌1593個。其中:國際著名品牌985個,占品牌總數的61.8%。
專業服務業
專業服務業全年營業收入391.84億元,同比增長23.42%,其中,外資企業營業收入282.45億元,同比增長24.03%,佔比72.08%。全年上繳稅收53.62億元,同比增長29.71%,佔全區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20.57%。
專業服務業中的主要行業:投資管理、咨詢服務業營業收入286.04億元,同比增長19.68%;法律服務業營業收入25.73億元,同比增長97.14%;會計、審計服務業營業收入10.66億元,同比下降1.80%;運輸代理業營業收入47.05億元,同比增長32.98%。
金融業
金融業全年營業收入158.15億元,同比增長16.14%。其中:證券市場服務業營業收入81.66億元,同比增長4.82%。全年上繳稅收32.90億元,同比增長13.44%,佔全區稅收比重12.62%。其中:證券市場服務業稅收17.59億元,同比增長10.57%。
文化創意服務業
文化創意服務業全年營業收入584.40億元,同比增長2.60%,其中,外資企業營業收入372.80億元,同比增長1.23%,佔比63.8%。全年上繳稅收25.98億元,同比增長6.72%,佔全區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9.97%。
文化創意服務業中的主要行業: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7.38億元,同比下降0.51%;廣告業營業收入340.18億元,同比下降1.47%;設計服務業營業收入41.93億元,同比增長8.56%;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18.86億元,同比增長20.37%。
房地產業
2014年,全區房地產業企業全年營業收入78.13億元,同比增長26.37%。全年上繳稅收33.50億元,同比下降10.72%,佔全區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12.85%。2014年,住宅新開工項目為0,住宅竣工面積11.87萬平方米。全年累計預售商品房34套;預售面積0.71萬平方米,其中商業辦公面積0.31萬平方米;預售總額4.50億元。累計銷售商品房291套;銷售面積3.97萬平方米,其中商業辦公面積1.61萬平方米;銷售總額14.59億元。
2014年末,區域內共有各類房屋面積1761.3萬平方米,其中:居住房屋面積819.3萬平方米,非居住房屋面積942萬平方米。各類房屋中,八層以上的房屋共有514幢,其中商務樓宇122幢;建築面積1219.16萬平方米,其中商務樓宇面積494.87萬平方米。
對外貿易
2014年,全年海關進出口總額26.28億美元,同比增長1.63%。其中:海關進口13.97億美元,同比增長1.96%;海關出口12.31億美元,同比增長1.2%。
2014年,全年批准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147個,同比下降11.4%。協議引進外資金額17.49億美元,同比下降46.1%,其中:合同外資金額8.0億美元,同比下降55.2%。外商直接投資資金到位額17.33億美元,同比增長2.25倍。 2014年末,入駐靜安區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投資性公司達到27家。
❻ 交通銀行股票三方存管有哪些證券公司
交通銀行也算大銀行了,和大部分的證券公司都可以辦理第三方存管。像中農建交四大行也是一樣的。
❼ 今天開了個股票賬戶,我當時只選了一個交通銀行,但是證券公司自動綁定了一個交通銀行卡,但是我看了一下
那可能是主賬號,先看能不能轉錢進去,用1塊錢測試,如果不行,請撥打券商服務電話
❽ 飛樂音響股票是上證嗎
是的,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
新中國第一股飛樂音響股票沉浮錄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精緻華美的櫥窗內,陳列著記載世界各地資本市場發展進程的各種標志性物品。其中就有一張製作精美的中國股票,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行的第一隻股票——飛樂音響股票。
1986年11月,鄧小平將這張股票贈送給當時的美國紐約交易所總裁約翰·凡爾霖,以此向世人昭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決心。
真慶幸,在兩市1500餘張股票中飛樂音響一直保留著最初的名字。透過這張股票的變遷,我們可以檢視中國股市傳奇般的歷史。
【醞釀改革】
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改革開放剛剛起步,整個社會都彌漫著除舊布新的氣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
43歲的秦其斌接任了當時上海電聲總廠廠長職務。這是一家以生產喇叭為主的工廠,主要給電視機廠做配套,還可以做音響。
像所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一樣,當時的電聲總廠只需按計劃完成任務,就可以安安穩穩過日子。但身處激盪起伏的變革時代,秦其斌與許多有膽有識的弄潮兒一樣:意氣風發、雄心勃勃,渴望在工作上有所建樹,他開始琢磨帶領電聲總廠開拓新的經營思路。
機會一下就被他瞅准了。改革開放使人們的生活水平開始慢慢提高,對娛樂活動的需求也不斷上升。上海街頭開始出現了「音樂茶座」這樣的新鮮事物,而且生意十分紅火。市面上對音響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大。
於是,秦其斌果斷提出,要進一步擴大音響生產,拓展市場。同時萌發了在原有工廠下建立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的念頭,主要幫助客戶設計和安裝揚聲器。這就是後來人們津津樂道的「小飛樂」。
問題隨之產生,在一個蘿卜一個坑的計劃經濟年代,計劃外的經營活動最缺的就是資金。企業要發展,沒有資金是行不通的,但秦其斌手上一分錢也沒有。上級同意了擴大音響生產的想法,但明確表態:資金上要自己想辦法。
1984年上半年,秦其斌在上海長寧區參加工商聯會議,偶然間聽一些老工商業者聊天時說起舊上海很多民族企業都用股票來集資。第一次聽說股票這個東西,秦其斌受到了啟發。他提出了股份制的構想,通過發行股票向其他單位和內部職工集資。
【發行股票】
「你們打算向社會發行股票么?」
「是的,向社會發行。」
1984年11月,秦其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由於對「向社會發行」的理解不同,將打算向其他單位和內部職工發行股票集資,說成了向社會公開發售。於是,報紙頭版一篇題為《上海飛樂音響公司接受個人和集體認購股票》的報道,將秦其斌和飛樂音響推向了改革浪潮的風口浪尖。
然而,對於頗具資本主義色彩的股票市場,很多人連想都不敢想。在那個年代,沖破計劃經濟藩籬的無形阻力著實不是一件容易事。
各種議論蜂擁而至:有人說搞股份制會培養出一批「食利階層」,有人說這么做蘊含極大的政治風險……秦其斌可沒想那麼多,初生牛犢不怕虎,他下決心趟出一條前人沒走過的路。
所幸的是,當時的上海,理論界一直都在探討如何利用股份制搞活企業,這為小飛樂率先嘗鮮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1984年11月14日,經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設立,並向社會公眾及職工發行股票。總股本1萬股,每股面值50元,共籌集50萬元股金。
發行人員背著錢箱、股票箱,當場收錢、開票。
許多人早早前來排隊購買,隊伍排成了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龍,盛況空前。一天之內,飛樂音響公開發售的股票便被哄搶一空。新中國第一股就在這樣的偶然與必然中誕生。
嚴格意義上講,當時的飛樂股票更像是一種債券。實際上,那時候人們頭腦中還沒有真正意義的股票概念,大多數人將它等同於國庫券。「當時根本沒意識到股份關繫到產權證明,如果認識到發行股票就意味著搞產權多元化改革,估計我就沒膽子搞下去了」,秦其斌回憶往事時感慨,自己並不是什麼弄潮兒,而是被時代潮流推趕著往前走。
但飛樂音響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此前30多年,股票不僅是人們言語之間的禁忌,也是思想和觀念中的禁區。因為股份制向來被認為是資本主義和私有制的代名詞。
【歷經混亂】
飛樂音響的股票成功發行,在隨後短短的時間內,如雨後春筍一般,許多公司紛紛選擇這種方法籌集資金,一時間發行股票成為一種風尚。
事實上,在當時的特定經濟環境下,許多公司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資金瓶頸。企業改革開始萌動,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產品結構的拓展,急待大筆資金支持,但計劃經濟下的制度特點,令大多數企業無法再向國家伸手要額外的錢。作為一種籌集資金的好辦法,股份制的需求逐漸發展起來。
但飛樂音響和所有沖在時代前沿的股票隨即遭遇了沒有市場、沒有監管、沒有法規的窘境。在當時的中國,「有股無市」成為了這些股票需要面對的問題。
1987年,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訪問中國時,曾對當時深發展第一任法人代錶王健說:「社會主義搞股份制是一個好的開始,也不容易。但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股票市場就會無章可循,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就收不回了。」
事實正是這樣。早期的中國股市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混亂與無序。飛樂音響的股票發行後不久,上海等地一些持有者就開始了自發的股票轉讓。沒有固定交易場所、缺乏市場化價格、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過高,種種問題令最初的股票交易充斥著投機的成分。
同樣是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著一張被稱為「當代最大證券交易所主席和最小證券交易所經理的合影」。1986年9月26日清晨,上海南京西路1806號門口被圍得水泄不通,投資者蜂擁而至。在這個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誕生了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靜安證券營業部。這就是照片中所說的「最小證券交易所」。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股票二級市場雛形的出現。
也就是在這里,飛樂音響作為中國最早發行的股票,率先實現了櫃台交易流通,創造了中國股市的又一項第一。從此,小飛樂總算有了可以自由交易和買賣的正規場所。
那位獲贈飛樂音響股票的紐約交易所總裁約翰·凡爾霖特意從北京飛到上海為自己的股票過戶。在那個小屋子裡,世界最大證券交易所的總裁告訴中國證券市場的拓荒者,美國最早的股市出現在華爾街邊一棵梧桐樹下。
【進場交易】
到1990年,上海已有16個證券交易櫃台和40多個證券交易代理點。深圳也有了10個股票交易櫃台。
但由於制度設計存在不足,私下交易並未停止,反而一度猖獗。沒有交易記錄,沒有成交確認和過戶交割機制,也沒有交易監控和信息披露制度,市場一片混亂,糾紛不斷。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誕生了。
那是1990年12月19日11點,老上海浦江飯店大廳,一幢已有150年歷史的歐式建築,上海證券交易所創始人尉文淵選定這里見證歷史。
約定的開市時間到了,電子顯示屏上開始顯示交易數據。在全世界的矚目下,尉文淵敲響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第一聲開市鑼聲。
尉文淵介紹,開業當天,交易所僅有30種證券上市:國債5種、企業債券8種、金融債券9種、股票8種。其中,上市交易的8隻股票,正是中國證券史上最早進入交易所交易的股票,被人們俗稱為「老八股」,而這其中就包括了飛樂音響在內。
小飛樂再一次成為中國股市的領頭羊。作為著名的「老八股」之一,交易所剛剛成立,它就轉入了場內買賣。而在此之前,中國人對股票交易所的認識僅來自茅盾的小說《子夜》,以及據此改編的電影:氣氛總是那麼忙亂,打手勢配合著高聲喊價。
此後,在近18年的股海沉浮中,交易所電子顯示屏瞬息萬變的行情表上,總能看到這只新中國第一股的身影。
今天,1500多家上市公司在滬深交易所掛牌交易,數千萬投資者在交易所提供的網路平台上自由交易和買賣。十多年前,上海8隻老股票的發行總量按面值計算僅2.6億元,流通股總額不足7000萬元,炒股也只關聯到少數人,僅僅十多年後,到2007年,滬深兩市的總市值就已經超過了32萬億,中國股民也一舉突破1億。
【缺席股改】
事實上,年幼的中國股市天生痼疾。
一般意義上,股份制最簡單的道理是「同股同權,同股同價」,但為了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同時也擔心剛剛建立的市場無法承擔全流通的壓力,中國股市最初選擇了「不同股,不同權,不同價」的發展思路。大股東的股票或者國有股、法人股都上市,卻不流通。這在世界其他地方絕無僅有。
這種由歷史和思想局限決定的權宜之計,其弊端終於在進入21世紀後,隨著股市本身的發展和經濟大環境的變化,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由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產生的不同股不同權,進一步造成了惡性圈錢、市盈率過高、大股東沒有積極性、股票
市場定位模糊,不能有效與國際接軌等一系列十分尖銳的問題。
事實上,全社會范圍內關於股權分置改革的思想激辯與理論論證,在公開和非公開的場合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制度上的醞釀與鋪墊,也在艱難的摸索中一步步展開。
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終於全面推出。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股改中,飛樂音響成了缺席者。據上證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介紹,最初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老八股」中,有4隻股票在當時就屬於全流通,因此並不需要參與股改。飛樂音響正是其中之一。
對於最核心的對價問題(可以理解為非流通股股東為取得流通權,向流通股股東支付的相應的代價,對價可以採用股票、現金等其它共同認可的形式),證監會在改革方案中明確將討價還價的細節交給每一個上市公司,同時規定,股改方案必須經過三分之二流通股股東同意及三分之二全體股東同意。
這一方案的出台,經歷了中國資本市場上迄今為止最為激烈和廣泛的爭論。直至今天,股改方案仍遭到很多爭議。
【穩步發展】
在中國股市的發展史上,恐怕再沒有第二家上市公司能像飛樂音響這樣,完整見證著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逐漸發展的進程。
1991年6月19日,飛樂音響發布了「飛樂音響1990年度經營狀況說明書」,向社會公眾披露公司信息。
兩年後,證監會才發布了《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試行)》,中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正式建立。
在此之前,企業大大小小的決議和財務狀況等信息,公眾無從了解。
但上市公司的不斷涌現,客觀上要求企業信息的公開與透明,同時也通過各種股權和權益關系,不斷催生著公眾獲取和掌握信息的意識。
翻開1990年的財務報告,當時飛樂音響的主營范圍還像它的名字那樣,主要是音響設備和電子樂器,全年利潤總額66.3萬元。今年剛剛披露的2007年年報顯示,飛樂音響已名不副實,變身為集綠色照明、IC卡、電子部件和計算機系統集成與軟體開發於一體的多元化產業公司,產品遠銷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也高達5387.5萬元。
飛躍式的長足發展無疑離不開資本的魅力。
1997年5月,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通過證券市場收購「飛樂音響」股票,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上世紀90年代末期,公司先後收購三家上海公司,進入集成電路行業。2001年,又先後收購了兩家公司,分別進入電子產品加工行業和計算機軟體開發及系統集成行業。
與此同時,公司注冊資本也從初創時的5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而前美國紐約交易所總裁約翰·凡爾霖手中的一股飛樂音響,經過拆細,不斷送轉、配股、增發,已經變成了3183股(1元/股)。當初50元的市值,也已價值14196元,增值283倍!(根據10月22日股價計算)
(註:本文部分內容參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國股市早年歲月(1984-1992))
記者馬嵐
❾ 飛樂音響被判賠股民1.23億元,飛樂音響存在什麼問題
根據網路上相關的信息表明,在5月11日的時候,全國投資者保護前夕,上海金融法院公開宣判了原告等人投資者與飛樂音響的案件進行了相關的審判,並且判賠飛樂音響要向原告支付投資損失賠償共計1.23億人民幣,每個人均獲賠39萬元。當聽到這則消息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疑惑的,究竟飛樂音響存在什麼問題,才會被進行這樣的審判,其實最主要的就是因為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存在著證券虛假等相關的做法。
其實作為國內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飛雲影響不應該去做出這樣的做法,這樣做根本就沒有辦法去為自己的公司挽回任何的形象,或為公司帶來任何的投資,這只會加速公司的滅亡,並且最終不深受股民們的認可。
❿ 飛樂音響被判賠股民1.23億元,這是怎麼回事
藉此機會和大家聊聊懲戒上市公司虛假陳述(財務造假)行為的利器——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
飛樂音響在2017年存在虛增營業收入、虛增利潤總額的情況,也即存在虛假陳述行為。
上市公司虛增利潤,為的是讓財務報表更好看。
但與此同時,股民就得到了虛假的信息,並在虛假的信息上作出了錯誤的判斷。這種錯誤的判斷會導致股民在不適當的時機或者以不適當的價格買進或賣出股票,從而在炒股中受到損失。
換句話說,上司公司的虛假陳述(財務造假)行為侵犯了股民的權利,並且導致了股民遭受損失,因此應當向股民承擔賠償責任。
上海金融法院公開宣判原告魏某等315名投資者與被告飛樂音響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一案,一審判決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賠償款共計1.23億余元。該案系2020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出台後普通代表人訴訟的首次全面實踐。
這起訴訟的發生,因飛樂音響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在2019年11月1日遭到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處罰。當時,證監會決定對飛樂音響給予警告,並處60萬罰款;對其總經理給予警告,並處30萬罰款;其他相關責任人也被處以不同程度的罰款。
被證監會處罰的消息公之於眾之後,飛樂音響的股價開始大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