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國A股股票市場經過幾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二者的區別是:A股、B股的計價和發行對象不同,國內投資者顯然不具備炒作B股、H股的條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滬市掛牌B股以美元計價,而深市B股以港元計價,故兩市股價差異較大,如果將美元、港元以人民幣進行換算,便知兩地股價大體一致。以字母代稱進行股票分類,不甚規范,根據中國證監會要求,股票簡稱必須統一、規范。可以相信,隨著我國股市的進一步發展,A股、B股等稱謂將成為歷史。
G股就是已經完成股權分置的股票 ,如G三一,G金牛
而所謂"G板"這個概念是源於監管層還是民間?股權分置改革試點辦公室的一位人士道出一個基本事實。他說,"當時有過G板的叫法,但並非設立獨立板塊的意思。大致上是指進行了股權分置改革的這類公司,也就是G類公司。所以,如果說監管層說過G板,實際上是指G股。"
去年6月17日三一重工股票簡稱變更為"G三一",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第一隻G股。
"G股"的設立,表明了證監會的政策意圖。"不解決全流通就不能進行再融資"的規定,也讓更多的上市公司紛紛上報股改方案。在42家第二批試點公司中,至少有宏盛科技、中孚實業等10家公司提出再融資方案,約佔四分之一。
一板市場:也稱為主板市場,指傳統意義上的證券市場(通常指股票市場),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證券發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場所。主板市場先於創業板市場產生,二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是多層次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創業板市場而言,主板市場是資本市場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經濟發展狀況,有「晴雨表」之稱。主板市場對發行人的營業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標准較高,上市企業多為大型成熟企業,具有較大的資本規模以及穩定的盈利能力。
二板市場:又稱「第二板」,是與一板市場相對應而存在的概念,主要針對中小成長性新興公司而設立,其上市要求一般比「一板」寬一些。與主板市場相比,二板市場具有前瞻性、高風險、監管要求嚴格、具有明顯的高技術產業導向等特點。國際上成熟的證券市場與新興市場大都設有這類股票市場,國際上最有名的二板市場是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中國大陸目前沒有。
三板市場:即代辦股份轉讓業務,是指經中國證券業協會批准,由具有代辦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採用電子交易方式,為非上市公司提供的特別轉讓服務,其服務對象為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其作用:發揮證券公司的中介機構作用,充分利用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現有的證券公司網點體系,方便投資者的股份轉讓,為投資者提供高效率、標准化的登記和結算服務,保障轉讓秩序,依託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技術服務系統,避免系統的重復建設,降低市場運行成本和風險,減輕市場參與者的費用負擔。三板市場這一名字為業界俗稱,其正式名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作為中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場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的流通問題。
基金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機構投資者的統稱,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單位信託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在現有的證券市場上的基金,包括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具有收益性功能和增值潛能的特點。從會計角度透析,基金是一個狹義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資金。因為政府和事業單位的出資者不要求投資回報和投資收回,但要求按法律規定或出資者的意願把資金用在指定的用途上,而形成了基金。
我們現在說的基金通常指證券投資基金。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然後共擔投資風險、分享收益。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一般通過銀行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期間基金規模固定,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B. 新三板基金有哪些
新三板是今年以來最熱的投資話題,其風頭已超過今年表現出色的創業板。機構投資者一邊蜂擁搶奪新三板資源,一邊競相推出掛鉤新三板的金融產品。可以預見,未來參與新三板的渠道將更加多樣。
直接參與:牛散出沒
根據新三板現行交易規則,符合條件的自然人直接參與掛牌公司的投資介入方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掛牌後在做市交易之前這一時間段內,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買掛牌公司股票,即投資者必須委託代理其買賣股票的主辦券商辦理,如需委託另一家主辦券商買股票,則須辦理股票轉託管手續。
第二種,當掛牌公司轉為做市交易後,投資者從做市商發出的連續報價中購買股票。
第三種,通過定增方式入股。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新三板企業股票融資的主要方式,新三板的定增有很多制度方面的創新。包括:對於符合豁免條件的企業,進行定向發行無須審核;投資者可以與企業協商談判確定發行價格;定向發行新增的股份不設立鎖定期。
正是因為這些特點,新三板定增融資日益火熱。根據股轉系統發布的數據,今年2 月有86 家新三板公司公布增發預案,累計擬定募資19.62 億元。擬融資企業主要分布在計算機、電子製造、專業設備製造等高新技術領域。其中2 月完成的新三板定增52 次,包括46 次已掛牌公司股票定增和6 次「掛牌即定增」模式,發行融資總額13.81 億元。
在這些定增方案中,自然人頻頻上榜。以東電創新為例,公司2013 年12 月上市時推出的定增方案中,以每股2元的價格,向11 名自然人定向發行股票350 萬股;而建工華創(430020)的定增,多達21 名自然人投資者參與(機構、自然人合計最多不能超過35名)。
不過,企業可並不是有錢就收。企業選擇自然人參與定增,都是考慮對企業未來發展是否有推動作用。這些自然人投資者要麼是在行業上下游可以為企業提供產業資源,要麼是金融、資本領域的牛人。其中包括不少曾經在A股主板或創業板露過臉的牛散,例如3 月初超級牛散彭杏妮,以現金1200 萬元認購信達智能(830937)600 萬股增發股份;在2 月份,牛散姚劍定以每股4.6 元的價格認購652.17萬股御食園(430733),金額高達3000 萬元。
間接參與:借道投資產品
500 萬元的入市門檻將很多個人投資者擋在了新三板的門外,但通過各類金融產品曲線入市,門檻大為降低。
公募基金無疑是最早嗅到了新三板巨大商機的機構。2014 年4 月,寶盈基金通過子公司設立了「中鐵寶盈—中證資訊新三板系列(1 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該基金成為國內基金行業首隻新三板產品,其規模為3100 萬元,成功搶得先機。目前該基金浮動盈利已達到64%。
其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招商基金、華夏基金、海富通基金、興業全球等公募基金也通過子公司或是專戶渠道在新三板布局了各自的首隻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政策並未對公募基金放開新三板投資,目前公募基金公司的新三板產品主要是通過基金子公司設立。除此之外,專戶也成為基金公司的另一渠道,如國壽安保基金專戶的相關新三板產品也是通過這一渠道發行,目前正在募集之中。
相比而言,當前公募基金公司推出的單只新三板資管產品規模普遍不大,主要集中在3000 萬~5000 萬元左右。相比公募基金的謹慎,嗅覺靈敏的私募基金則准備大幹一場。由於新三板市場超預期的快速發展,不少私募機構已經設立了關於新三板的主題基金。例如,鼎鋒投資、理成資產均已經有多個新三板產品,募集規模都在億元以上,今年年初朱雀投資也成功發行了第一支新三板基金產品。進入3 月份以來,隨著新三板成交量的與日俱增,私募新三板產品呈現發行加速態勢。
其中,上海老牌私募鼎鋒投資在新三板資管規模已達10 億元左右,產品達到8 只,在業內排名前列,投資方向主要為TMT、大消費、大健康、高端裝備[3.35%]。
一般來說,通過基金投資新三板的門檻在100 萬元,比直接投資新三板500 萬元的入市門檻大大降低。
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券商資管業務以及信託渠道參與新三板盛宴。例如,今年2 月5 日全國信託行業首隻新三板投資集合信託計劃——「中信道域1 號」問世。這些金融產品的投資門檻也在百萬元左右。
此外,通過股權眾籌的方式,門檻還可以降得更低。2月11 日,新三板公司華人天地(830898)推出一份募資總額為2760 萬元的增發方案,除了增發對象包括著名導演張紀中外,其中部分資金採用眾籌模式募集成為一大亮點。據披露的信息,其增發對象之一為深圳市「眾投一邦投資」,這是一家採取股權眾籌方式進行投資的企業,在該定增產品中,個人投資者最低跟投金額為20 萬元。
退出路徑:方式多樣
無論通過哪種方式投資了新三板股票,退出的路徑方式很多。
首先,可以通過每天的市場交易方式退出,包括協議轉讓或在交易所通過做市商賣出股權。
其次,新三板企業的特點就是高成長性,因此很容易進入上市公司並購的視野。去年新三板市場因並購終止掛牌的已有9 家公司,分別為新冠億碳、瑞翼信息、金豪制葯、屹通信息、捷虹股份、福格森、嘉寶華、阿姆斯和鉑亞信息。另有湘財證券、易事達、激光裝備也發布了並購公告。
這些公司被上市公司並購後,股票轉換成上市公司股票,進而獲得更大的流動性,並伴有股價的上漲。其中,湘財證券被大智慧[8.84% 資金 研報]收購,今年1 月23 日大智慧復牌,截至3 月9 日,股價從停牌前的5.98 元飆漲到24.8 元,漲幅314%。
第三,通過轉板退出。今年「兩會」期間,關於轉板機制,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表示:「多層次市場間轉板機制是個較復雜的問題,今年將進行調研和試點,不會全面推開。目前考慮先從新三板跟創業板之間的轉板機制進行試點,制定該轉板方案是今年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
他還提到,目前證監會正對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進行調研,區域性市場的情況也很復雜,各地的情況不一樣。當下區域性市場的發展方案仍在制定當中,爭取今年內形成區域性市場規范發展的意見。
目前,在天津、上海等地都有一些區域性的股權交易場所(天津股權交易所、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理論上這些在區域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的企業,在完成摘牌手續後也可以申請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現在新三板市場的熱度都是出於對政策的良好預期,而新三板掛牌公司成熟度不夠、企業規模小、信息披露不完善等先天性缺陷容易被忽略。
尤其是今年以來,隨著熱點公司水漲船高,不少基金的投資成本也在提高。去年機構去拿未掛牌企業的股票還能以10 倍市盈率的價格拿到,但很快就漲到20 倍、30倍,現在好的公司必須給出40~50 倍的價格,投資風險正在逐步增加。
C. 新三板股權和股票,基金投資的區別
人們常說的股票,是上市公司在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發型的股票,股票交易代碼第一位數字分別是:上市6,深市0,創業板市場3。
新三板不同於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新三板是股權交易市場,新三板股票是為專業機構或者大股東准備的,不對個人投資開放的。新三板的股票交易代碼,一般是4開頭的。
通常的股票(主板、創業板)跟創業板股票的相同之處在於,都可以通過投資機構進行操作,比如基金。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新三板概念的基金,比如招商基金
、華夏基金
、海富通基金、南方基金等機構。
D. 請問所謂的新三板與股市是什麼關系
人們常說的股票,是指上市公司在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發型的股票,股票交易代碼第一位數字分別是:上市6,深市0,創業板市場3。
新三板不同於主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新三板是股權交易市場,新三板股票是為專業機構或者大股東准備的,不對個人投資開放的。新三板的股票交易代碼,一般是4開頭的。
通常的股票(主板、創業板)跟創業板股票的相同之處在於,都可以通過投資機構進行操作,比如基金。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不少新三板概念的基金,比如招商基金 、華夏基金 、海富通基金、南方基金等機構。
個人新三板開戶條件
1.需要2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以投資者本人名下賬戶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發生首筆股票交易之日為投資經驗的起算時點),或者具有會計、金融、投資、財經等相關專業背景。
2.投資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在500萬元人民幣以上。證券類資產包括客戶交易結算資金、股票、基金、債券、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等,信用證券賬戶資產除外。
E. 有哪些基金是投資新三板的
現在投資新三板的基金是非常多的,在未來3到5年都是屬於股權投資的時代,所以基金也會有看中這個機遇去先一步走的。通過基金買的話會有鎖定期,如果鎖定期時間長的話,對投資者而言並沒有這么大的一個利益,利益都會被基金吞掉。你是要准備投資新三板?其實這個完全沒必要通過基金的
F. 做新三板的基金哪只業績比較好
公募基金沒有涉及新三板的,只有私募基金有所涉獵。
私募圍繞新三板投資的熱度越來越高。以首隻投資新三板做市企業的私募基金「少數派新三板尊享1號」,當前已有近百隻私募基金在新三板「酣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顯示,截止10月8日,共計3603家企業掛牌新三板,總股本達1900.74億股。顯然,新三板給了私募們一個不錯的「價值投資」機會。下面是部分投資新三板的私募基金的業績情況。
G. 什麼是新三板私募基金新三板基金是私募股權基金嗎
按照投向,私募也可以投新三板,這就是新三板私募基金。新三板上市之後,股權變成了股票,因此不是股權,屬於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新三板私募可以去私募排排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