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股票 » 為什麼做基金不做股票
擴展閱讀
尹明善的兒子 2025-08-11 10:00:47
我買的股票券商怎麼知道 2025-08-11 09:52:05
看股票分時圖有什麼技巧 2025-08-11 09:51:58

為什麼做基金不做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7-28 08:29:16

A. 為什麼要做股票基金

(1)基金投資的必要性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要投資基金,把錢存到銀行里不好嗎,又安全又有利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們正處於一個通貨膨脹(也就是物價每年都要上漲)的時代,我們的錢都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在持續貶值,行規定目前定期存款的一年期利率為1.75%,各地分行有權在基準定期利率的基礎上再去做一些調整,但幅度不大,年化最高也就2%左右,也就是說我們把錢存銀行一年實際上我們還是虧錢的。
存銀行依舊貶值

可以給大家舉個例子感受一下通脹:我國在80年代的時候,萬元戶那可是有錢人的象徵,但現在這才過了30幾年,就已經啥都也不是了。1萬元即使按照每年10%增長,到現在也只是17萬,而現在有17萬,跟當年有1萬,肯定是不能同日而語了。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在87-89年,92-95年這兩個時間段里,我國經歷了特別嚴重的通貨膨脹。這兩次通脹使得長期儲蓄的人,財富基本上都被清零了。
由於通貨膨脹的原因,我們普通老百姓的辛辛苦苦賺的血汗錢想要保值增值就成了一個必要的需求,基金就誕生了。

B. 為什麼不能將開放式基金當成股票炒

股票交易實行價格優先、時間優先:股票連續競價時段,因為有許多投資者可能同時買賣同一隻股票,所以交易所制定了「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如某隻股票現價5.66元,如果甲投資者此時輸入5.66元的買入價,而乙投資者同時輸入5.67元的買入價,則乙投資者的申報優先於甲投資者的申報成交。如果大家申報的買入價格相同,則誰先輸入買單誰先成交。賣出股票亦如此。某隻股票如果現價是5.66元,甲輸入5.66元的賣出價,而乙同時輸入5.65元的賣出價,則乙的申報優先於甲的申報成交。如甲、乙輸入的賣出價相同,則誰先申報誰先成交。這種情況在某隻股票股價突然飈升或突然急速下探時更加突出。開放式基金收益的分配可採用以下二種方式:分配現金方式、再投資方式,即將投資者分得的現金收益按照除息日的凈值再投資於基金。基金為了鼓勵投資者進行再投資,對紅利再投資免收申購費。

C. 基金為什麼不能像股票一樣炒

封閉式基金可以隨意炒作的呀!當然不同的產品要用不同的方式來解決的!

D. 為什麼基金必須長期持有,股票卻可以短線

大震盪使五成股民變基民 發現基金可攻可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6日 14:42 人民網-市場報

有調查數據顯示:大震盪使五成股民變基民。《市場報》記者在中國工商銀行( 5.27,0.11,2.13%)看到一位正在准備開通「理財金賬戶卡」做基民的許先生,他告訴記者:「最近大盤『陰跌』,自己和周圍很多朋友雖然沒買垃圾股,可一周還是要損失20%左右的資本。這段時間來每天盯大盤盯得心驚肉跳的,快得心臟病了。而且這周很多專業人士預測大盤還會繼續跌下去,所以准備把一些賠得不多的股票賣掉,然後從股市撤資、申購基金了。」

股市的中線調整確立後,不少股民都像許先生一樣欲哭無淚。而看看他們周圍那些基民朋友們,手中的基金還在穩中小漲,這不由得使越來越多的股民產生了「改行」的想法。

基民劉女士年初買了華夏大盤精選,她告訴記者:「雖然上周它的凈值縮了8%,不過自己年初投入的10萬元,如今已經翻番了。」據了解:華夏大盤精選作為股票型基金中的領頭羊,以凈值增長109.46%的業績排名股票基金半年報中的第一。而同期不少在股海中撲騰的投資者都「嗆了水」,一些人的收益竟然歸零、甚至出現虧損。

記者在基金半年報中發現:雖然今年以來,基金的表現並不顯山露水,但自從「5·30」大跌後,基金可攻可守的優勢日益體現出來。看看半年報基金平均收益60%、有的基金甚至超過100%的驕人成績,穩穩當當、不用操心也能獲得可觀收益,確實是股市震盪開始以來基金的特別誘人之處。

上周把股市中全部資產拿出來投入基市的黎先生告訴《市場報》記者:轉了一圈,發現還是基金適合普通人。他給記者講了自己半年來的失敗經歷:「我在3月份看到很多股票短時間內都翻番了,可基金卻漲的很慢,很不甘心。所以就把大部分基金都贖回了,一頭沖進股市。」 他描述道:「自從炒股以來,每天早上9:30就開始像著了魔一樣盯大盤,中午收盤還有晚上回家都要把著電視看財經節目,把自己的正業都快荒廢了。」不過結局卻是「瞎忙活」!上周整理自己的賬戶時,黎先生發現:炒股的盈利竟然不到3成,而留在基金里一直扔著、從來就沒有看過的那一小部分錢,收益卻達到了7 成。於是,他毅然從股市撤退、回到基市。

中國銀行( 5.07,0.08,1.60%)東城支行的一位值班經理告訴《市場報》記者:今年的第一季度和二季度初,相當數量的基民嫌基金漲得慢,都贖回基金去炒股。但是經過股市震盪的洗禮後,他們紛紛發現還是基金漲得好,於是又轉回來當基民。其實業內人士都表示過: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與其去深不可測的股海中「搏傻」,不如買基金穩穩當當賺錢。而隨著機構投資者的日益成熟,基金確實是個人投資者最適合的投資品種。

E. 為什麼我不建議個人去炒股,而是基金投資

基金才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工具,而不是股票。

因為股票是一種高風險與高收益並存的投資工具,如果沒有足夠的證券投資知識,是很容易被割韭菜的。

比如最近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將向全體股東派發24.6億元的分紅,按照當日的收盤價計算,股息率高達10%以上。

如此大手筆分紅,股息率也很高,投資者一看,這肯定是個不錯的投資機會。

其實大多數投資者不知道是,依據該上市公司的年報,大股東的持股比例81.1%,也就是說,這個分紅款基本都進到大股東的腰包里。

從公司過去兩年的凈利潤看,合計也才23.24億,如果這次分紅了40億,會不會對公司經營發展造成影響(利潤都不夠分紅,如何發展公司主營業務),是否存在通過大比例分紅炒高股價,然後配合股東減持的情況。

所以第二天,深交所就這次分紅事宜發出了《關注函》。

其實在資本市場裡面,套路還有很多,比如回購。

提到回購,可能有很多投資者會說,上市公司回購好啊,A股的上市公司要是都像美股的公司那樣,那就好了。因為媒體報道,美股最近10多年的大牛市,與上市公司大量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有很大關系。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回購在美股市場確實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但這並不代表在A股就可行。

最近A股就有一家上市公司,打算回購6.5到13億元,回購價格不超過26.35元/股。但是於此同時,又發布了配股的預案,擬10配3的比例募資不超150億的方案。

什麼意思?左手回購,右手融資,融資金額還遠超回購金額。同時回購的股票還不注銷,玩的套路是不是太深了點。

比如最近有一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打算用公司1%的股票去換購投資滬深300的指數基金。

因為直接發布減持公告,大家可能比較敏感,所以採用這種比較隱蔽的手段。但是你發這樣的公告,是不是也在告訴大家,我們公司的股票未來漲不過滬深300指數。

看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觸,不管是回購也好、換購也好,還是慷慨分紅也好,如果投資者稍微不注意,是很有可能被套路的。

雖然在行情起來的時候,基金可能由於倉位等問題可能趕不上熱門板塊的漲幅,但是我們都知道,投資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追求的是一個長期穩健的合理回報,而不是一夜暴富。

同時與去自己去炒股相比,挑選好的基金要比挑選好的股票容易的多,而且一般來說,基金的波動也會比單只股票小。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基金才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的投資工具」的原因。

F. 為什麼不要把基金當做股票炒

其一,因為股票交易費用一個來回只有萬分之十五左右,基金的申購贖回加起來的費用一般是萬分之一百左右;其二,股票買賣自由操作,可以在保持底倉的情況下,相對高拋低吸,做T+0操作,靈活性很大,基金則不可以;其三,股票可以隨時調倉換股,及時止損不戀戰,基金也不具備此類有事。

G. 為什麼買基金還不如買股票

1、如果風險承受能力較高,而且時間較多,對股票二級市場有比較好的認識,那可以去做股票。反之,可以去關注些優質基金公司的基金,其實大部分散戶的收益都不如基金的。

2、對投資者的要求不同

股票數量大,市場上三千多隻股票,分析下雖然來費時費力,對投資者的專業技術要求較高,但是利潤相對較大。而基金是把投資者的基金募集起來,交給專業的投資者去投資,需要投資者太專業的知識

(7)為什麼做基金不做股票擴展閱讀:

1、充分了解股市的政策和規律,做好心理准備;

2、設置股票止盈點,股票價格達到自己的預期價格,要果斷賣出;

3、當情況與預估判斷不一致時,果斷賣出。無論這只股票是虧還是賺,及時賣出才可止虧;

4、學會獨立思考,主動分析宏觀政策與股票的關系,選擇合適的股票。

H. 我為什麼不做私募

因為徐翔被抓了

I. 私募直營店:為什麼選擇基金而不是股票

基金是多隻股票的組合,符合分散投資,分散風險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