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股票 » 股票型基金為什麼虧錢
擴展閱讀
艾芬達股票價格832958 2025-08-15 18:44:03
奧泰股票行情 2025-08-15 18:35:48

股票型基金為什麼虧錢

發布時間: 2021-07-28 20:14:37

『壹』 基金明明在賺錢為什麼基民一直虧

不是因為基金業水平不行,而是絕大多數基民對所持基金不了解,對基金經理不了解,對公司也不了解,也無從了解。
不了解就無法承受波動,無法預知未來,普遍淪為短炒。
結果是:基金業是賺錢的,基民大多數是虧損的。
京東金融今年發布的基民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僅有34.3%的基民實現正收益,0.5%盈虧持平,剩餘的65.2%都是虧損。
基民人均虧損2000多元(好消息是:比股民虧得少)。
這些基民有兩大特點
1、持倉數量少:近七成投資者僅申購一隻基金。
2、短線操作:80%的投資者持有單只基金不超過3個月就清倉走人。
為什麼會這樣?
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06月30日,全國已發公募產品的基金管理公司達117家,公募基金數量4355隻,資產規模總計10.07萬億,資產規模較16年末增加 9070億元,增幅 9.89%。
這裡面按投資方向不同分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
從各類型基金的上半年業績表現看,QDII基金(投資海外)平均收益率最高,達7.22%,主要受益於港美股市場的良好表現。其次是股票型基金4.78%及混合型基金4.17%。
從基金公司規模看,旗下余額寶規模大幅增長的天弘基金以15186億元繼續蟬聯公募資產規模首位。
也就是說目前10萬億的公募基金資產里,天弘基金一家佔了15%以上。貨幣基金占基金業總體規模的一半。
所以基民實際上分出了兩個極端
1、買股票型基金的:追求高回報、集中、短炒。虧的都是這部分。
2、買貨幣型基金的:穩定但低回報的傻瓜式投資。賺零花錢。
一半是自己作的,一半是被逼的
根據去年底的數據:開放式基金自成立以來,偏股型基金的收益最高:年化平均收益率達到16.5%,超出同期上證綜指漲幅8.77個百分點。
如果基民用心研究、堅定持有、合理配置,大部分可以分享到中國股市的紅利。
但是難就難在這里,歷史數據已經顯示他們不可能堅定持有和分散配置。
因為普通人幾乎沒有可能選擇到一款他能判定的「好基金」。
這裡面涉及到基金的風格、定位、管理人能力、道德風險(老鼠倉)、人員變動、公司決策……太多因素的影響。
對投資者來說,如果能研究透以上環節,他其實完全有能力判斷一隻牛股了。因為股票有明確的財務數據、行業走勢等客觀數據。
大部分人,根本沒有花功夫去研究基金,也根本沒有這個經驗和能力去判斷。
從買入的時候就不知道邊界在哪裡:是激進還是保守?風控、止盈止損、倉位、配置,該怎麼安排?
沒有認知就無法承受波動,無法預知未來,普遍淪為短炒。
簡單說就是兩個字:瞎買。
於是基民的表現一般是這樣的
漲的時候,基金沒有牛股漲得快,懷疑基金經理能力:就這水平,不如我自己來炒吧。
跌的時候,比如剛過去的2016年,股票型基金平均跌幅12%,也懷疑基金經理能力:我還是趕緊跑吧。
如果說樂視網這樣的股票,不管被黑成翔還會有一堆鐵桿粉絲堅守;那麼基民幾乎都是一夜情,沒有長相廝守的。
然而怎麼辦?
現實是:股民虧的,遠超基民。散戶並不比基金靠譜。
資本市場機構化、去散戶化,是中外市場都證明的趨勢。
錢,早晚要交給專業的人打理。
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1、瞎買
大部分基民都是這個狀態:沒有遴選標准,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跟風買入。更不懂得根據基金的品類和周期進行配置。
2、短炒
因為不了解, 對自己這筆投資的性質、投資取向、風險邊界、判斷指標,都沒有明晰的定位,也沒有合理的收益預期,最後當成了投機短炒,而不是資產配置。
這個問題,基民和基金之間有一道無法逾越的認知鴻溝。
如果對於基金確實無法把控,建議轉投銀行理財產品。在購買之前可以到辨險識財查看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評價報告,這樣可以將風險降至最低。

『貳』 為什麼明明基金賺錢,基民卻總是虧錢

如果基金業績很好,可是基民還是在虧錢,那就只有一種解釋「高買低賣」。

下圖是2011年到2019年,股票型基金的份額變化情況。

由上圖可知,

1.2015年大牛市的時候,投資者持有股票型基金的份額最高的。也就是說,大家在市場高點的時候,拚命的買股票型基金,俗稱「高買」。

2.在2014年熊市的時候,由於市場一直跌跌不休,投資者就把持有股票型基金贖回了(俗稱「低賣」),進而讓2014年的股票型基金份額是最低的。

所以即使基金業績再好,如果你總是這樣「高買低賣」,虧錢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叄』 農行銀行的股票型基金為什麼一投就虧

你看看農業銀行發行的其它股票型基金,在公募基金里排名大多也不靠前。公募基金想取得投資者滿意的成績,必須有好的研究團隊和基金經理,這正是農行欠缺的,你投資也會虧損的原因。

『肆』 請問買基金會虧錢虧到自己要補錢嗎還是只是虧了本金

基金和股票一樣,不是保證金交易的,沒有要你再補錢一說。定投可以考慮指數基金和長期跑贏大盤的股票基金,如果長期投資的,推薦後端收費模式。

雖然基金要長期投資才有收益,但不是什麼基金都可以買,而且買基金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下:

1、買基金時不要全倉買入,假設剛好買在高位,全倉買入後不僅會被深套,還沒辦法補倉攤薄成本;

2、選基金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挑選,如果不能接受本金虧損的投資者最好別選擇高風險的基金,因為下跌一點就想賣掉,這樣只會越虧越多;

3、在選基金上,可以根據基金標的物走勢選擇。方法就是查看前十大重倉股目前所處的位置,假設目前多數股票都在下跌,可以分批買入;

4、選基金時還可以以滬深300為業績基準,很多基金上會有標明。如果一隻基金長年跑贏滬深300,說明投資回報率高;

5、選好基金後,要嚴格設置好止盈止損線,達到設置的位置後,要按照紀律執行;

6、買基金要配置多個板塊的基金,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買基金就到金斧子,在私募基金方面,金斧子平台是占據著國內重要的市場和地位,迄今為止,金斧子平台中產以及高凈值注冊用戶已突破80萬,累計為客戶配置的公募基金、陽光私募、私募股權等基金規模已超350億,超過10萬個家庭得到了專業、獨立、實時、高效的一站式資產配置建議與基金交易服務。

『伍』 買股票型基金會虧損完嗎

理論上買股票型基金是不會虧損完的,因為凈值不會降到0元,通常都是存在止損線的。但是投資者需要注意,大部分的基金都是存在風險的,也就是存在著賠錢的可能。

通常除了本身幾乎沒有風險的貨幣基金以及保本基金外,其他的基金都存在著虧損的可能性,高風險裡面孕育著高收益,所以需要謹慎購買。

(5)股票型基金為什麼虧錢擴展閱讀:

購買股票基金的技巧:

當股市見底時,買入股票基金的成本也最低,有條件的投資者應當把握機遇,適當補倉和建倉,大膽進行基金抄底。當然,基金抄底是有條件的,不僅要選在歷史的低點,更要注意考察實體經濟的基本面。在股市低迷而實體經濟仍然看好的情況下,往往是入市相對較佳的好時機。

將資金轉入債券型基金,有效規避風險,股票投資的不確定性因素比較多,投資者應考慮將資金轉入低風險的債券基金或銀行理財產品進行避險。和銀行理財產品相比,債券基金有風險低、回報率、流動性強等優點。

『陸』 關於一個股票型基金的虧損和賺錢的問題

理論是沒問題的,但實際是上有風險的。
理論的前提是該基金是只優秀基金,其下跌是因為整個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引發的趨勢性下跌,和基金本身的價值結構沒關系。一旦到牛市,好基金的價值中樞就會隨著其內在價值而回歸正常狀態,就會為堅持價值投資的基民帶來豐厚回報。
如果屬基金本身的問題,那麼即使是牛市,其重倉股未必能戰勝市場,包括某些基金重倉的st股,會因其表現而拖累基金凈值,更甚者因為其惡劣的市場表現或基金運作本身的問題,遭致大額贖回,或者因為給投資者帶來巨大虧損而被勒令清盤,那麼初期的投資者就會血本無回了。
所以說,好的基金和股票就可以採取定投的方式,前提就是它足夠優秀,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