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諾貝爾是個什麼人只知道諾貝爾獎,基金怎麼來的 的諾貝爾獎是個怎麼概念
諾貝爾到底有多少資產,這是連諾貝爾自己也不十分清楚的問題。按照諾貝爾的遺囑,要把他的全部資產變成現金,這本身就是一個牽涉到多國經濟和法律的巨大工程。
經索爾曼等人數年在多國之間來回奔波,終於在1900年對諾貝爾遺產的清理有了一個初步的輪廓。
諾貝爾在各國資產變換為現金後的一個主要清單如下(這是一個在諾貝爾資產變換現金過程中已被大大地貶值和打了折扣的清單):
瑞典 5,796,140.00
挪威 94,472.28
德國 6,152,250.95
奧地利228,754.20
法國 7,280,817.23
蘇格蘭3,913,938.67
英格蘭3,904,235.32
義大利630,410.10
俄國 5,232,773.45
總計:33,233,792.20瑞典克朗
遺產變換為現金的總額33,233,792瑞典克朗,約為920萬美元。不僅在當時,就是在現在,諾貝爾的這筆遺產確實都是一筆巨額遺產。
根據諾貝爾基金會評選章程規定,一項資金既可以完全由一人獲得,也可以由兩人或多人平均分享。其中,和平獎除了可以頒發給個人、兩人或多人之外,還可以頒發給某一組織和機構。
按章程規定,獲獎者每年除了可以獲得當年頒發的那份數額可觀的獎金之外,還可以獲得一枚金質獎章和一份獲獎證書。由於諾貝爾基金的主要基金每年是變化的,其基金所得純收入也就每年有所不同,因此每年的每項獎金數額也就各不相同。例如,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每項獎金的數額約為15萬瑞典克朗,約合4.2萬美元。此後,由於在債券、股票、房地產等方面的投資獲利,諾貝爾基金不斷增值積累,其獎金金額也在逐年增長。80年代之後,每項獎金的數額增加到100多萬瑞典克朗。到了90年代,每項獎金數額又有較大增長。例如,1993年每項獎金為670萬瑞典克朗,當年的這一數額約合84萬美元。又如,1996年的每項獎金已增加到740萬瑞典克朗,當年的這一數額約合112萬美元
諾貝爾遺囑全文
我,簽名人艾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經過鄭重的考慮後特此宣布,下文是關於處理我死後所留下的財產的遺囑:
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以如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換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後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以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將此利息劃分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
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
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物理獎和化學獎由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頒發;醫學和生理學獎由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頒發;文學獎由斯德哥爾摩文學院頒發;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舉產生的5人委員會頒發。
對於獲獎候選人的國籍不予任何考慮,也就是說,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納維亞人,誰最符合條件誰就應該獲得獎金,我在此聲明,這樣授予獎金是我的迫切願望……
這是我惟一存效的遺囑。在我死後,若發現以前任何有關財產處置的遺囑,一概作廢
『貳』 諾貝爾基金會屬於什麼樣的基金資金具體都是投向哪裡相比較市面主流的基金收益率算好的嗎
從1991年開始,隨著諾貝爾基金投資范圍的擴大,發給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獎金也急劇提升。直至今日,諾貝爾基金會的董事局依然只有9位成員。而其管理的資產已從創立時的3100萬瑞典克朗提升至29.7億瑞典克朗。
諾貝爾基金會是如何投資的?
諾貝爾獎金1年縮水200萬
諾貝爾基金會在瑞典的注冊代碼是802002—4462,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注冊代碼。同樣古老的還有基金會所屬的那棟大樓,寬大的會議室里,掛著諾貝爾的油畫,畫中穿著筆挺西服的諾貝爾,倚著木椅,眼望後方,身前的桌子上放著能代表他大化學家身份的各類試劑瓶。會議室兩側牆上,則掛著早期和現在的諾貝爾獎章圖案。不過,與金燦燦的真實獎章不同的是,圖案是銀色的。
早在2009年,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蕭曼曾透露,「在2008年金融海嘯最嚴重的時候,諾貝爾基金已經損失了近五分之一的投資額,在經濟不景氣的沖擊下,未來不排除削減諾貝爾基金的可能性。」之後的兩年,諾貝爾獎金仍然維持在1000萬瑞典克朗。
2012年6月11日,諾貝爾基金會對外宣布,由於基金的投資回報嚴重不足,將諾貝爾每個獎項從去年的140萬美元至僅110萬美元。莫言就拿到了110萬美元左右的獎金。
「今年的盈利惡化,主要是由於在股票資產類別的投資組合的變化。」據諾貝爾基金年報顯示,2011年諾貝爾基金總凈資產收益率下降了2.6%,賬面凈利潤為-1920萬瑞典克朗,而2010年實現賬面凈利潤6800萬瑞典克朗。相比於2010年,諾貝爾基金會出現了高達9000萬瑞典克朗的利潤差額。
從諾貝爾基金2011年股票投資的情況來看,全年所投資的股票價值總額為13.15億瑞典克朗,占諾貝爾基金會總投資資本的47%,2011年,所投股票虧損了1900多萬瑞典克朗。
「諾貝爾基金會投資資本市場,出現小幅度虧損是很正常的。相比於諾貝爾獎金近30億瑞典克朗的規模,1900多萬瑞典克朗的虧損,幅度還不到總資產的1%,應該不是諾貝爾獎金減少的主要原因。」銀河證券的高級經濟學家苑德軍曾分析稱。
確實,諾貝爾基金會各項費用開支的上升,也是2011年財務狀況的一個主要變化。
2011年全年,「諾貝爾日」和「諾貝爾周」活動的費用支出上漲了400萬瑞典克朗,行政開支由2000萬瑞典克朗增加到了2060瑞典克朗,其中與諾貝爾基金會網站相關的費用支付增加,但由於2011年較低的辦公管理費用和直接擁有物業的費用對網站開支產生了對沖的效果,全年行政開支僅增加了60萬瑞典克朗。
在股票虧損,費用支出上升的同時,諾貝爾基金的其他方面的投資卻收到比較不錯的收益。2011年投資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收益率達到3.3%,所投資的房地產基金的價值增長了3.4%,對沖基金投資組合上漲了5.7%,私募股權市場投資更是得到了12%的回報率。
據苑德軍分析稱,諾貝爾獎縮水的原因只能是全球經濟形勢的不景氣,由於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目前仍看不到復甦的跡象,何時能夠走出困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諾貝爾基金會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回報率肯定也會降低,所以選擇減少獎金發放額度,勒緊褲腰帶過一過緊日子就不難理解了。「一旦世界經濟形勢好轉,投資回報率有所提高,諾貝爾基金會完全可以把獎金額度再度提高,所以諾貝爾獎金的增加和減少,也可以反映出世界經濟的冷暖。」
「降低獎金額度是基於對當前以及今後幾年金融市場走勢的判斷。歐美糟糕的經濟形勢很有可能再延續一段時間,因此得『節衣縮食』。」諾貝爾基金會執行董事海根斯騰(Lars Heikensten)曾對獎金的減少回應稱,「如果未來騰挪出空間了,我們可以再把獎金漲回來。」
『叄』 諾貝爾基金是如何賺錢的
諾貝爾獎每年都會吸引大家的眼球。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除了關注哪個人獲獎之外,還對他的財富來源很感興趣。 諾貝爾基金會每年發布獎項必須支付高達500萬美元的獎金。許多人會問:諾貝爾基金會的基金到底有多少?事實上,諾貝爾基金會的成功,除了諾貝爾本人在100年前捐獻一筆龐大的基金外,更重要的是歸功於諾貝爾基金會的理財有方。諾貝爾基金會成立於1896年,當時諾貝爾捐獻了980萬美元。由於該基金會成立的目的是用於支付獎金,管理不允許出現任何的差錯。因此,基金會成立初期,其章程中明確規定基金的投資范圍,應限制在安全且固定收益的項目上,如銀行存款與公債。這種保本重於報酬率、安全至上的投資原則,的確是穩重的做法。但犧牲報酬率的結果是:隨著每年獎金的發放與基金運作的開銷,歷經50多年後,到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只剩下300多萬美元。眼見基金的資產將消耗殆盡,諾貝爾基金會的理事們及時覺醒,意識到投資報酬率對財富積累的重要性,於是在1953年做出突破性的改變,更改基金管理章程,將原來只准存銀行與買公債的做法,改變為應以投資 股票、房地產為主的 理財觀。資產管理觀念改變後,就此扭轉了基金的命運。1993年基金的總資產滾動累積至2億多美元。
『肆』 諾貝爾獎本質上是私人基金,為何還有人為了這么頭破血流
因為他們不是想要錢,是想要諾貝爾獎榮譽,
『伍』 諾貝爾獎基金
今年諾貝爾獎金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按照諾貝爾當初的意願,較為理想的諾貝爾獎金額,應能保證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繼續他的研究。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1901年的諾貝爾獎金數額為15.0872萬瑞典克朗,即相當於當時一位教授20年的工資。此後,獎金數額不斷縮水,1902年為14.1847萬瑞典克朗,1903年為14.1358萬瑞典克朗。直至1923年,諾貝爾獎金數額名義價值降到了歷史最低,為11.4935萬克朗。以後,諾貝爾獎金數額雖逐年擴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數次貶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1969年第一次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時,獎金金額為37.5萬瑞典克朗。
1991年,諾貝爾獎達到600萬瑞典克朗,才與諾貝爾獎自頒發以來首次超過1901年時的實際價值相當。那以後,諾貝爾獎金又連年上漲,1992年諾貝爾獎為650萬瑞典克朗,1993年為670萬瑞典克朗,2000年諾貝爾獎五大單項獎和諾貝爾經濟學獎達到了900萬瑞典克朗(100萬美元),遠遠超出了整個原始基金的名義價植,也大大超過了原始獎金的實際價值。2001年諾貝爾獎百年華誕時,諾貝爾獎金額達到1000萬克朗,此後便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上。
按照阿爾弗里德·諾貝爾的遺願,只有諾貝爾基金會的直接收益——利息和紅利——才能用於諾貝爾獎金,從股份管理中得到的資本收益以前不能用於諾貝爾獎金,但從2000年1月1日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被批准可以將從資產售賣中所獲得的資本收益用於諾貝爾獎金。根據這個新規則,從諾貝爾基金資產銷售中得到的收益還可以用於授獎活動及支付各種開支,「直到不再需要它們來維持長期良好的授獎能力」。此外,諾貝爾基金會還可以對投資於股市的資產份額作出決定。長期來看,這意味著諾貝爾基金會可能會將更大比例的資產投資於股票,從而帶來更大的整體收益,以及更豐厚的諾貝爾獎金。因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如果諾貝爾基金會投資得當,諾貝爾獎金還會漲。
『陸』 諾貝爾獎的基金來自諾貝爾的哪一項發明
[B]諾貝爾基金會是怎麼掙錢的[/B]
阿爾弗里德·諾貝爾於1896年12月10日逝世後,在其遺囑中提出,將自己的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五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遺囑中的條款及其「非同一般」的目的,連同其部分未完全的形式,引來了巨大的關注,並很快導致了對其的懷疑和批評。只有在經過幾年的談判、協商,有時甚至是痛苦的沖突,克服了無數的困難和障礙之後,諾貝爾遺願中的基本概念才得以以諾貝爾基金會的成立而出現穩定的模式。
諾貝爾基金會是一家私立機構,其職責是受託保護諾貝爾遺囑中指定的授獎機構的共同利益,並對外代表諾貝爾機構。這具體包括各種各樣的通知信息活動以及與授獎有關的各種安排事宜,但是諾貝爾基金會本身卻不參與諾貝爾獎得主的遴選過程和最後的選擇。「諾貝爾基金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以一種能夠保護獎項本身及評獎過程的財政基礎的方式管理其資產」。
因而,諾貝爾基金會的投資政策很自然地要把保持和增加它的基金、從而增加獎金的金額作為頭等重要的因素來制定。遺囑本身曾指示執行人把剩餘的財產投資到「安全的證券」方面。在1901年最初為董事會制定的投資規則中,「安全的證券」這個提法曾根據當時的情況,被解釋為意味著金邊證券,或者以這類證券或不動產為抵押的貸款,而這類證券和不動產,主要是在瑞典和挪威發行或存在的。
基金會在前50年遇到了許多挫折,稅務問題是其中之一。基金會成立的時候,人們還沒想過稅收問題,盡管諾貝爾遺囑監護人一直要求對該基金會的投資活動進行稅收豁免,但沒人理會。1914年以前,基金會交納的稅率為10%,還勉強能維持。到了1915年,瑞典政府通過了一項「臨時國防稅」,使基金會的交稅率成倍提高。1922年,當年的累征稅負超已大於1923年的諾貝爾獎金了。
從此以後,關於是否該給基金會免稅一直是瑞典議會的議題。這場曠日持久的討論持續了幾十年。直到1946年才有了結果:議會同意基金會享受免稅待遇。瑞典議會的這一決定,也感染了美國人,美國規定從1953年起,諾貝爾基金會在美國的投資活動享受免稅待遇。
基金會的投資開始從保守轉向積極。1953年,政府允許基金會可獨立進行投資,可將錢投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這是基金會投資規則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改變。20世紀六七十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計,諾貝爾基金數額的確增加了許多,但因瑞典克朗數次貶值,基金的實際價值並未增多。到了80年代,股市增長迅速,基金會的資產不斷增值,不動產也在不斷升值。但在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動產稅,使得基金會的收益大打折扣。兩年後,基金會作出一項重要決定:將基金會擁有的所有不動產轉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這家公司有個有趣的名字叫「招募人」。後來,基金會將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這正好趕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危機爆發之前,於是大大發了一筆。
由於諾貝爾基金會理財有方,世界上許多國家也紛紛效仿。設於1985年的日本兩項大獎「日本獎」和「京都獎」,以獎金數額論,與諾貝爾獎屬一個檔次。他們就是根據諾獎的模式設立和操作的。為此,他們還為諾貝爾基金會捐了巨額資金。
『柒』 諾貝爾基金為什麼還沒有花完
諾貝爾獎最初的啟動資金只有諾貝爾的3158萬瑞朗遺產。近年來,每年每項諾獎的發放額均在1000萬瑞朗。而包括文學、物理學、化學等獎項在內,2012年諾貝爾獎合計發放獎金4000萬瑞朗。而這筆有限的資金,為何經歷111年的歷史還能長盛不衰?諾貝爾基金會是如何讓錢生錢的?
由專業化團隊操盤,進行固定收益資產與風險型資產的嚴格配比,嫻熟地進行市場化運作,更多的爭取政策的支持,或許可以說是諾貝爾基金會的理財秘籍。
起源與投資轉型
一百多年過去,當年諾貝爾留下的3158萬瑞典克朗(相當於980萬美元),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多次經濟蕭條和金融危機,達到現在的4億美元左右,持續「為人類的幸福和進步作出卓越貢獻」。
根據1901年評獎規則,這筆基金應投資在「安全的證券」上,當時人們對「安全的證券」理解為「國債與貸款」,對於股票市場則絕不碰,因為風險太大。但隨著稅賦的增高,「安全的證券」收益已經難以實現基金會資產增值。1922年,諾貝爾基金會資金終於面臨縮水威脅。甚至1923年已經降到了最低11.49萬瑞朗。
「投資有風險」是金科玉律,但為了讓「善願」永續,諾貝爾基金會堅持藉助專業理財團隊進行嚴謹科學的投資,基金會設定的投資策略原則是:50%左右股票、20%左右固定收益資產和30%左右另類資產,另類資產則包括投資不動產和對沖基金。
1946年,在瑞典王國政府的支持下,基金會終於獲得了免稅待遇。1953年,瑞典政府允許基金會獨立進行投資,可將錢投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這成為基金會投資規則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改變。
1953年以後,諾貝爾基金會的經濟狀況已經大為改觀,但是20世紀80年代才迎來真正的黃金期。在此期間,由於全球股市增長迅速,不動產也在不斷升值,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持續增值。但是,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動產稅,令基金會的收益大打折扣,諾貝爾基金會在兩年之後不得不做出一項重要決定:將基金會擁有的所有不動產轉到一家新成立的名為「招募人」上市公司名下。1990年初,諾貝爾基金會在瑞典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將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大大賺了一筆。
2000年1月1日,基金會的投資規則有了新的改進,允許將資產投資所得用於頒獎,而不像過去那樣,獎金只能來自於直接收入,即利息和紅利。它也意味著基金會可將更高比例的資產用來投資股票,以獲得更高的回報。
從1991年開始,諾獎金額連年上升,到2001年已經上漲到1000萬瑞朗,並一直維持到2011年。雖然2011年諾貝爾基金會投資不力,但總資產仍然高達28.6億瑞朗,是設立之初的92倍。
『捌』 諾貝爾獎總資金有多少
諾貝爾在逝世前立下遺囑,把遺產的一部分-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每年約20萬美元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為人類的幸福和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和學者。為此,瑞典於1900年6月29日專門成立了諾貝爾基金會,並由其董事會管理和發放獎金。
諾貝爾獎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科學獎勵之一,其獲獎成果基本代表了人類科學研究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諾貝爾獎從1901年誕生至今,已經頒發了114年,每年頒發6個單項獎金。近幾年,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已達140萬美元,總體獎金高達84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5600萬。
新的資產管理方式扭轉諾貝爾基金的命運,這也是諾貝爾獎能夠保持高影響力和持續頒發高額獎金的主要原因~
在諾貝爾基金公布的年報裡面,隨處可以看到資產配置的身影,其中,全球股票的配置比例在50%左右,其餘的部分則包括了房產、對沖基金、固定收益等資產。
『玖』 諾貝爾獎的本金是多少
最早的諾貝爾基金成立時有3100萬瑞典克朗。
1901年,諾貝爾設立了5個獎項(1968年才設立諾貝爾經濟獎,且一直由瑞典國家銀行發布獎金),按當時的工資水平,各項獎金的金額為15萬瑞典克朗,發放的獎金總數佔比僅為遺產的2.4%。而這樣的佔比雖然在百年中有不少的波動,但在近年來仍然保持了同一水準。以2014年為例,諾獎獎金為800萬克朗,而當年諾獎的總資產增值到了38.69億克朗,獎金佔比僅為1.2%。
諾貝爾獎的由來
首先諾貝爾終生未娶,亦無子嗣。在其逝世前,親兄弟也早一步去世。但他的改良——炸葯,取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也成功設立許多工廠生產,累積巨大財富。
由於諾貝爾終生主張和平主義,也因此他對於自己改良的炸葯作為破壞及戰爭的用途始終感到痛心。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創立了,分別獎勵5個領域: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
1969年,瑞典出資增設瑞典銀行經濟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盡管與前述5種獎項「合稱諾貝爾獎」,但實際上不是諾貝爾遺囑中捐助的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