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質不一樣,基金是把錢委託給別人操作,股票是錢在自己手裡操作。風險上說股票風險比基金大,但伴隨的收益空間也就更大。基金呢現在也不少,但很多是新成立的,在去年到今年市場比較差的環境下基金風險也不小,基民虧損也很多。
Ⅱ 假如你是一名投資者,你會如何選擇基金,並說明理由
選擇基金一般是這樣選的:
1、基金經理的履歷。因為基金是人管理的,管理得好不好,關鍵是人。
2、基金過往的業績表現。如果單純只是牛市漲翻天,熊市卻跌得叫人咋眼的,要小心啊。最好看看每年的年化收益率,看看牛市、更要看看熊市。
3、基金過往的風險控制能力。看看牛市到頂前該基金是否提前預知?熊市時基金的倉位控制和資產配置情況。
4、基金最近的重倉股。
投資者的自我評估:
如果你是一個相當富裕的投資者,擁有大量的財產,同時,大量的財產又保證了你不必為生計去奔波,你便可能利用各種投資工具包括投資基金管理你的錢財。但假如你是一個擁有少量資產的人(很不幸,99%的人都屬於此類),又想利用你的財產進行投資,由於缺乏時間、專業知識及各種信息來管理你的錢財,那麼,投資基金便是你理想的投資工具。
對基金的操作原理有了一定了解後,投資者准備進行投資,在投資之前,應做一番自我評估,有話道:不打無准備之仗。首先應做到「知己」。自我評估應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分析自己的生活狀況。
包括幾個方面:家庭狀況、家屬的個性、收入水平、個人經濟負擔、對未來收入的預期以及人生觀等。
(2)清楚自己的投資目標。
也就是根據上面我們所說的,你是否注重當期收入或資本的長期成長或是兩者均衡,來決定你是否投資成長型、收入型或是均衡型基金。
(3)檢查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
(4)測定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投資者
一個人面對風險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大致可以分為四種:積極型、中庸型、保守型和極端保守型。
可以根據以下幾個問題來大致確定投資者屬於哪種類型:
1、投資者是否喜歡帶有明顯賭博性質的活動?
2、投資者是否能排除過多的憂慮?
3、投資者是否寧願將錢投資其它方式而不願存入銀行?
4、投資者對自己的投資選擇具有信心?
5、投資者是否寧願管理自己的投資?
如果答案全是肯定的,投資者可能屬於激進型;如果答案全部否定或只有一個肯定,屬於極端保守型;如果答案有兩個到四個肯定,投資者屬於中庸型或保守型。
基金是一種長線的投資,不像股票一樣今天買明天賣,也不像銀行一樣可以隨時取用,選擇基金作為投資工具,意味著投資者全部個人資產中有一部分在較長的時期內不準備動用。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要客觀地考察自己,以在投資中做出明智的選擇。
Ⅲ 你會選擇買基金還是股票,有什麼理由
小投資要股票,大投資要基金。
股票得冒險,不一定可以賺到錢,有可能血本無歸。
而基金時肯定會賺到的,只是個時間問題。
股票我建議你不要盲目學身邊的人,他賺了並不一定你就會賺。我一時間也沒法一一對你上課,你最好先去找幾個內行的人尋問尋問,再考慮考慮。
Ⅳ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股市投資者寧願自己買股票,而不購買股票型基金
一、對於股市的認知,缺乏。
普通散戶入市,對於股市有著很好的認知嗎?並沒有。可能就是一瞬間的想法,然後就入市了。也可能是在牛市的期間,身邊的朋友都通過股市賺到了錢,自己希望也能夠賺錢,所以就進入了股市。
但是,不管是以何種的氛圍選擇進入股市,普通的散戶對於股市又很好的認知嗎?並沒有。更多的是缺乏對於股市的基本認知,對於風險沒有很好的把控能力,對於股市的衍生產品沒有很好的了解。
甚至,在入市之前或者入市之後,對於股市與基金的風險大小、足形態都沒有很好的認識。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投資者第一接觸的是股票,對於基金的了解甚少,所以沒有考慮過基金投資。
二、從圖形的角度看,股票與基金都是呈現著震盪狀態,投資基金並沒有降低風險。
從理財產品的角度看基金,呈現的是凈值曲線。但是從ETF的角度看呢?基金其實日內也是呈現著K線,階段也是有著波動。
對於投資者的直觀感受,基金並沒有降低風險,依舊是震盪式走勢。這種走勢的基金就沒有風險嗎?並不是,依舊具有風險。
並且,對於基金有著一定了解的散戶投資者,更多並不會選擇投資基金,仍舊會選擇投資股票。為什麼?
因為看到的是同等的風險,卻不是同等的上漲幅度。往往在看到下跌的時候,會認為同樣具有下跌風險。但是,看待上漲空間的時候會選擇具有更高上漲空間的股票。
在這種具有明顯差異的背景下,普通散戶也就更加青睞股票投資,因為可能實現的回報率會更大。
三、冒險精神的存在
散戶投資入市,對於股市的風險性雖然了解不深刻,但是多少也是有聽說。個人具有著一定的冒險精神,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投資獲得股市中的收益,所以進入到了股市。而這種冒險精神的存在,往往普通散戶會選擇風險性更大,可能實現回報率更高的股市。
四、散戶選擇股票型基金的成功率遠勝於自己投資股票。
普通散戶入市以後投資,並沒有把自身的劣勢與優勢分析清楚,自己的劣勢太過於明顯,而優勢並沒有發揮出來。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投資股市的成功率遠遠低於投資基金的成功率。怎麼講?
投資者在股市中的劣勢:既沒有基本股市的認知,也沒有豐富的交易經驗,更加沒有成熟的執行體系,並且沒有策略的執行,沒有選股、擇股的能力,沒有理性分析的能力,也沒有冷靜的情緒,就連投資的時間也都需要參考工作時間表。
在這種背景下,普通散戶能夠投資成功嗎?更多的是失敗,很少有普通散戶能夠通過股市投資實現成功。
而基金呢?能夠規避普通散戶在股市中的劣勢缺點。怎麼講?
散戶投資者沒有選股、擇股的能力,而基金有;散戶沒有豐富的交易經驗,而基金有;散戶沒有成熟的執行體系、策略方案,而基金有;散戶沒有理性的分析能力、冷靜的情緒,而基金有;散戶沒有專職的投資時間,而基金有。
可以說,普通散戶的缺點,基金都能夠彌補。在這種情況下,投資基金更優於個人投資於股市。
當然,這里還缺少一點。是什麼呢?就是正確的執行投資基金的方式。基金是凈值呈現,一般凈值很低,一兩塊錢、三五塊錢。這同樣也是優勢,因為能夠更好的實現定投。
定投的方式既能夠攤平成本,又能夠在基金下跌的過程中依舊有資金吸籌,還能夠在上漲中不踏空,一舉多得。
總結:普通散戶因為對於股市、基金的認知程度低,在加上對於股市回報的期望高,對於基金的了解甚少,所以在投資中更加傾向於股市投資。但是,對於普通散戶而言,定投基金才是正確的投資方式。
Ⅳ 做長線投資,是選擇股票好還是基金好呢
我國的基金行業雖然發展不算很快,但基金的規模總體上是呈現不斷上漲趨勢的。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到今年3月份,我國公募基金的規模為16.64萬億,創歷史新高,相比2019年12月增加了1.87萬億。這就說明投資基金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其次,看資金的投入方式。如果是資金一次性投入,然後一直長期持有,選擇主動型股票基金就更好一些。理由上方也提到了,因為股票指數可能不會走出長期上漲的走勢,長期持有跟蹤該指數的指數基金可能就賺不到錢。而主動型基金則有可能實現長期增值。
如果是以定投的方式投入資金,那指數基金就更有優勢一些。因為一個指數就算不會長期上漲,也不太可能一直都下跌,最差的情況也就是在一個區間內震盪,有低谷就有高峰。而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可以在指數處在低谷時拉低基金的持有成本,等指數回到高峰時也就有錢可以賺了。可主動型股票基金出現低谷時,就未必還能回到高峰。所以如果採用定投的方式,買指數基金進行長期投資,可以讓賺錢變得更穩一些。
Ⅵ 股票型基金的購買方法及原因
選擇股票型基金的方向。
一、是否在同一個市場:
選擇股票型基金,我們首先看該基金投資的市場是否單一,這個市場包含A股、港股等,投資的市場越分散,風險也越小,單個市場風險較大,由於各個市場機制不同,經濟狀況不同,其表現也不同,這樣就可以對沖掉很多風險。
二、是否在同一個領域:
比如地產、金融領域等,如果一隻股票基金重倉一個領域,一旦這個領域波動加劇,投資者就會受到較大損失;選擇股票型基金時,我們重點考察的是投資的領域是夠分散,最好在7個以上,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減少單個領域帶來的風險。
三、查看資產配置方案:
所謂的資產配置方案就是該基金在股票、現金類資產等配置的比例,比如某些基金股票佔比85%,另配置10%的短期債券,還有5%的現金資產,那麼通過這些資產配置,債券類與現金類佔比越高,那麼投資風險也就越低,相應收益也就更穩健。
四、重倉持股:
我們可以可以查看基金的重倉持股,看看前10大重倉股票是否高度集中在一個領域,最理想的方案是前10大重倉持股分散於到6個以上的領域,避免風險過度集中,其次看前10大重倉持股在股票倉位中的佔比情況,最好選擇低於50%的。
五、基金過往業績:
這是我們選擇基金相對重要一環,我們要去看該基金經理在投資於股票型基金的過往業績(最好是該經理管理的基金穿過牛熊交替),並且去查看該基金是否頻繁更換基金經理,一個穩定的基金經理對基金的收益起到很大的作用
六、最後看費率:
當前面5步選好後,最後的一步就是看費用了,盡量去選擇選費用最低的基金,因為省下來的費用就是自己賺到的。
Ⅶ 投資股票和基金,哪個更好
投資股票更好,理由如下:
1 投資基金和股票同樣都是高風險高收益,過去在眾多媒介的誤導宣傳下,很多人誤以為基金是低風險,高收益的,甚至與儲蓄混為一談,但隨著今年基金凈值的大幅縮水,以及2毛,3毛基金凈值的出現,基金的風險暴露無遺.
2 如果你投資的是股票,在熊市裡,你可以選擇輕倉操作甚至是空倉等待.但是基金不一樣,政府要求它至少保留60%的倉位,其實絕大多數的基金倉都在70%多,甚至80%90%的也不少,這一點是導致基金今年虧損巨大的重要原因.
3 從長遠看,如果你想取得超額收益,跑贏指數,必須選擇股票,很多長線績優股多年下來,其復權價漲幅超過50倍的大有人在,很多垃圾股只要你在低位買進持有,同樣可以在兩三年內翻幾翻,而基金則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它要同時持有幾十甚至上百家股票.
4 基金在熊市裡為了避免廣大基民巨額贖回,完全採取了惡意做空的手段,將基民快速套牢,同時在虧損的情況下,管理費一分不少收,完全置基民的利益於不顧.
5 由於本次牛市中基金的份額獲得了大幅的增長,加之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取制度旱澇保收,導致眾多的基金公司在熊市中不思進取,不是想著去發掘優質股票,而是想著如何住既有份額,使基民們不捨得割肉.導致大盤在深跌70%的情況下,始終無法產生相樣的反彈.
6 如果你買進股票不小心套牢了,只要你持有的優質公司的股票,可以通過分紅,送股的方式逐漸攤低成本,而基金的另一個重要缺陷則是當基金凈值低於1元時,它是不能分紅的,因此你無法享受到優質公司給你的分紅回報,這些分紅統統落到了基金公司的腰包里
7 本次熊市產生了超過一萬五千億的基民套牢盤,需要長達數年的時間去消化,因此在幾年內大盤不可能產生相樣的行情,但好的個股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獨立的行情,能夠翻幾倍的個股大有人在,只要我們能夠好好把握.
8 基金採取了抱團取暖的方法,目的就是跌的時候一塊跌,因為誰跌慢就會遭到贖回的打擊,看似很荒唐,其實現實就是這樣殘酷,今年以來,跌幅最大的幾只基金非但沒有遭到基民的贖回,反而有基民在不斷的補倉,抄底,份額反而有所增加,跌的少的基多反而遭到了10%左右的贖回,也就是說,哪家基金做的越好,哪家遭到的贖回越多,哪家做的越差,哪家基金買的越多